壇經大義

壇經大義

《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法海等人,在韶州大梵寺六祖說法記錄的基礎上整理彙編而成。《壇經》在中國佛教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絕無僅有的一本被稱為“經”的由中國僧人撰述的佛典。學者研究認為惠能對當時的傳統禪學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變革,其影響之深,變化之巨,在佛教史上譽稱為“六祖革命”。 《壇經大義》是作者齊雲鹿對《六祖壇經》的詳細註解。 《壇經大義》中包括大梵寺說行由聞經赴黃梅 、入東山藏後院破柴踏碓、一面牆二偈語三更祖傳衣、獵人隊十五年藏身不藏心、法性寺風旛動剃度建法幢、般若本有莫向心外求、般若言空莫著無記空、念念若行是般若行、內外不住即見真如、覓大善知識化導見性等相關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壇經大義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頁數:352頁
  • 開本:16
  • 作者:齊雲鹿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254806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惠能(638—713),中國唐代著名高僧。在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的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也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惠能的一生,充滿傳奇。
《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法海等人,在韶州大梵寺六祖說法記錄的基礎上整理彙編而成。《壇經大義》是作者齊雲鹿對《六祖壇經》的詳細註解。

作者簡介

齊雲鹿,男,1962年8月生,江蘇省漣水縣人。網名:擺渡老人。1984年畢業於武漢解放軍高級後勤學校,自1990年起,先後自學社會學管理、法律、佛學等專業。1991年11月開始學修佛法,並獲得一些感悟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行由第一
第一節 大梵寺說行由聞經赴黃梅
第二節 入東山藏後院破柴踏碓
第三節 一面牆二偈語三更祖傳衣
第四節 獵人隊十五年藏身不藏心
第五節 法性寺風幡動剃度建法幢
第二章 般若第二
第一節 般若本有莫向心外求
第二節 般若言空莫著無記空
第三節 念念若行是般若行
第四節 內外不住即見真如
第五節 覓大善知識化導見性
第六節 識本心般若三昧無念行
第三章 疑問第三
第一節 功德須自性內見
第二節 見西方只在剎那
第四章 定慧第四
第一節 定慧一體 定體慧用
第二節 一行三味 不著動靜
第三節 無念無相 無住為本
第五章 坐禪第五
第一節 著心著淨即障道
第二節 見性離相成佛道
第六章 懺悔第六
第一節 自性五分法身香
第二節 無相懺悔三業淨
第三節 四弘誓願行真正
第四節 無相三歸歸自性
第五節 一體三身自性佛
第七章 機緣第七
第一節 曹侯村禮遇
第二節 法海問道
第三節 念經僧法達
第四節 智通求通三身四智
第五節 智常之智
第六節 志道始悟涅槃道
第七節 行思心會無階級
第八節 懷讓印此不染心
第九節 永嘉玄覺一宿覺
第十節 智隍長坐定非禪
第十一節 我不會佛法
第十二節 方辯傳奇
第十三節 臥輪何如能
第八章 頓漸第八
第一節 南能北秀盛化
第二節 志誠盜法歸真
第三節 行昌行刺徹了
第四節 神會三杖悟真宗
第五節 無名可名名於自性
第九章 宣詔第九
第一節 大師辭詔
第二節 薛簡問道
第三節 師恩國恩
第十章 付囑第十
第一節 三科三十六對不失宗要
第二節 法寶壇經遞相傳授度群生
第三節 葉落歸根來時無口歸曹溪
附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緣記外記
歷朝崇奉事跡
賜謚大鑒禪師碑(柳宗元撰)
大鑒禪師碑(並佛衣銘俱劉禹錫撰)
佛衣銘(並引)

文摘

“思量即不中用。”思,即意識心的思考;量,即計量盤算,也就是意識心的權衡揣度。就是說,落在意識思維之中,那不是明見心性。
“見性之人。言下須見。”真正見性的人,不是在意識心上去思維揣度,而是當下就見。有人說要進入一種狀態才能見,這說明他不知道什麼是見性。真見之人,隨時都在這種狀態之中,隨時在見。
【經文】退。而遞相謂日。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餘人聞語。總皆息心。鹹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淺譯】眾人退下後,相互議論道:“我們這樣的人,沒有必要靜心思索花費心思來作什麼偈呈給大師看了,有什麼用處呢?神秀上座現在是教授師,第六代祖師之位一定是他的。我們這些人還徒勞作什麼偈頌?實在是枉費心力。”大家聽了這些話,也都打消了作偈的念頭。都說:“我們以後,就跟著神秀教授師,還煩什麼心作偈呢?”
【學習與思考】這是眾人私下的議論,這些議論就是一種風氣,一種不求上進的“混”的風氣。這些見識就是凡夫的論調。
試想,既然大家那么篤定神秀會成為第六代祖師,五祖直接傳位給神秀不就得了嗎?那時又沒有什麼民主選舉之類,再說祖師之位從來都不是選出來的。同時,也不難看出,當時五祖身邊可能的確沒有什麼明心見性的優秀人才,如果有這樣的人才,五祖也是可以發現的。
“謾”,通“漫”。枉自;徒然的意思。
神秀(約606—706):唐代高僧。禪宗北宗開創者。本姓李,開封尉氏(今河南)人。少年時出家,在五祖門下稱為上座。五祖入滅後,神秀赴江陵當陽(今屬湖北)玉泉山傳授禪法,歷受唐武后、中宗、睿宗的優待。 【經文】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淺譯】神秀心想:大家都不作偈呈大師,是因為我是他們的教授師,我必須作偈呈交師父。如果不作偈呈交,五祖大師怎么能知道我心中對佛法悟解的深淺呢?我呈遞偈語意在求法就是善念,若是想覬覦祖師之位這就是惡念。如果落人凡夫心,和爭奪聖位有什麼不同?但如果不呈偈給師父,終究不能得法,真是太難了,太難了。
【學習與思考】神秀這種表現就屬於“思量”。但這段經文的合理性卻不高。試想《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記錄彙編的。神秀當時在東山五祖門下時到底是怎么想的,誰會知道呢?沒人會知道。所以,這部分記錄只可能是猜測。
【經文】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淺譯】五祖大師的祖堂前,有三間走廊,正準備請供奉盧珍在這裡繪製《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用以流傳受人供養之用。神秀作好偈後,好幾次欲呈送給五祖,走到祖堂前,心中就緊張得恍恍惚惚,全身出汗,想呈上偈子總不成功。前前後後經過了四天,共十三次想呈送終究沒有勇氣。
【經文】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
【淺譯】神秀在想:不如把我的偈子寫在走廓下的牆壁上,任由五祖看到,假如大師突然看到說好,我就出來禮拜大師,說是我神秀所作。如果大師說這偈實在不行,那就算我白白在山裡這些年,枉受大家的禮敬,還再修什麼道呢?
【學習與思考】神秀的這一番心思,一是沒有自信;二是存在著好與不好,堪與不堪等邊見的思維方式。非此即彼是我們凡夫慣用的邊見模式。問題是有沒有悟,自己心裡應該最明白。神秀的未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神秀在五祖手下的地位是教授師,也就是說地位極高,名聲極響,但自己卻不知自己悟了沒有,這本身就說明未悟。如果把開悟當成一種知識、一種學問在學習與研究,那么可能永遠也無法了知開悟悟知的是什麼。這也難怪有些學者,一直把空性當作空無,而落人空見。
神秀一定是位謹慎、謙遜、小心的人,雖然位階教授師,卻沒有絲毫張揚與顯擺的躁動氣息,這是神秀的學養,這種風範,同樣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真有心得者,不會張揚;沒有心得者,更不應該張揚,而常常張揚,這就是淺薄,這就是真無心得的表現。P13-15

後記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目之曰經。其言近指遠。詞坦義明。誦者各有所獲。明教嵩公常贊雲。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誠哉言也。余初入道。有感於斯。續見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滅。因取其本校讎。訛者正之。略者詳之。復增入弟子請益機緣。庶幾學者得盡曹溪之旨。按察使雲公從龍。深造此道。一日過山房睹余所編。謂得壇經之大全。慨然命工鋟梓。顓為流通。使曹溪一派不至斷絕。或曰。達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盧祖六葉正傳。又安用是文字哉。余曰。此經非文字也。達磨單傳直指之指也。南嶽青原諸大老。嘗因是指以明其心。復以之明馬祖石頭諸子之心。今之禪宗流布天下。皆本是指。而今而後。豈無因是指。而明心見性者耶。問者唯唯再拜謝日。予不敏。請並書於經末以詔來者。至元辛卯夏。南海釋宗寶跋。
附錄(終)

序言

惠能(638—713),中國唐代著名高僧。在中國佛教尤其是禪宗的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也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惠能的一生,充滿傳奇。
惠能剛出生時,曾有兩位異僧登門造訪,專門為之安名,上惠下能。“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
惠能俗姓盧,據《壇經》中介紹,“本貫范陽”,即今河北、北京一帶。父親盧行瑤,母親李氏。父親原本為官,唐武德三年(620)被“左降遷流嶺南”而為新州(今廣東新興)百姓。惠能3歲時遭父喪之劫難,從此家境“艱苦貧辛”,稍長,不得不“於市賣柴”,靠每日砍柴鬻柴維持生計。
《壇經》記載,一日,惠能於集市賣柴,幫買家將柴送至客店後,在客店門口偶聽一客人誦讀《金剛經》,一聞便悟,經人指點後前往蘄州黃梅縣(今湖北黃梅)西北東山寺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在東山,惠能以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深得弘忍大師的讚賞,密召惠能於是夜三更,為其演說《金剛經》,並密授衣法。惠能得法後,五祖又連夜將他送走。此後東山數百弟子尾隨追逐,意欲搶奪祖位,惠能不得不掩藏於獵人隊中,輾轉於懷集(今廣東懷集)、四會(今廣東四會)一帶的茫茫群山之中,前後長達15年。
結束躲藏後,惠能來到廣州法性寺,以“風幡之議”為契機,在公眾面前亮相,從此一鳴驚人,一舉奠定其作為一代宗師的地位。
唐高宗儀鳳元年(676)正月十五日,惠能在法性寺正式出家受戒,時年39歲。印宗法師為之剃髮,並請律師授戒。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八月,惠能示寂於新州國恩寺,春秋七十有六。是年11月,六祖惠能大師的遺體被弟子迎回曹溪寶林禪寺,即今天的南華禪寺,寺內現仍供奉著六祖惠能的肉身像。 《壇經》是六祖惠能大師的弟子法海等人,在韶州大梵寺六祖說法記錄的基礎上整理彙編而成。並經歷代多次整理編輯,宗寶本是明代以後唯一的流行本,為元代光孝寺僧人宗寶改編,宗寶將三種《壇經》的版本合校,編訂了一個新的版本,題名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後被編入《大正藏》第2008號。
《壇經》之“壇”原是指六祖惠能於唐儀鳳元年(676)廣州法性寺出家受戒的戒壇,此戒壇原為南北朝劉宋時,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並立碑預言:“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至梁天監元年(502),又有智藥三藏從西竺國航海歸來,帶回菩提樹一株種植於戒壇之畔,預言:“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法之主也。”
由此可見《壇經》之名中的“壇”乃取“法壇”之意;而“經”意是由於惠能門徒“視能如佛”;惠能之法語,如同佛經,因此名為《壇經》。
《壇經》在中國佛教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絕無僅有的一本被稱為“經”的由中國僧人撰述的佛典。學者研究認為惠能對當時的傳統禪學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變革,其影響之深,變化之巨,在佛教史上譽稱為“六祖革命”。
惠能較玄奘(6027—664)晚出生約36年左右,晚入滅49年,對中國佛教及中華文化來說,是同一時代的兩位巨星。惠能對於佛教尤其是禪宗的變革,從形式上看,似乎打破了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的一些傳統做法,尤其是禪宗自惠能以後出現了諸多顛覆傳統的教學形式與內容,此後造就了一大批以禪宗為代表的佛門大師,可謂群星璀璨。然而,學者的這類研究,關注更多的只是說法形式的差異和文字表面內容的不同。我們試想,如果自惠能而起的“六祖革命”僅在形式上或文字表面內容上打破傳統的話,如果缺乏足夠的教理、教義的支持,那么這種打破就等於破壞,而事實恰恰並非如此。一大批佛門大師的出現,正是自玄奘、惠能兩位大師而始,這其中就存在一種必然的因果關係。禪宗強調的“明心見性”,正是諸大乘經典一再闡發的核心內容,是佛菩提道修持的殊途同歸之要。有完備的大乘經典作為理論依據與方法指導(儘管它們可能並不作為禪宗所據之典),結合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與民族特性,不拘一格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活而不亂,才能更有利於人才的成長。也就是說,始終把握佛法的精髓,創造適應時代的佛法教育與修持手段,才能真正續佛慧命,產生不同時代的真正的佛門大師;離開了佛法的精髓,任何眼花繚亂的所謂變革,只會是歷史的浮漚,甚至是佛門的孽障。義理的迷失必然失去正確的方向,實證的喪失必然落於無用的清談。教義與實修,始終是佛法延續的兩隻車輪,削弱其一,必墮歧途。
寫完《心經微言》初稿後,朋友們建議我寫點《壇經》學習的心得,原本打算只選些有關法義的部分,談點學習感想,後考慮到經文、法義的完整性,從更有利於讀者的方面考慮,最終決定寫成通篇的學習思考。三個月來,學生逐字逐句學習了《壇經》經文,也查閱了相關資料,現本(宗寶本)雖經多人多次編輯,但總體感覺其法義部分始終連貫一致,只有個別地方略顯不足。如:“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懺悔第六》)。”其中的“常思於後”,如果依日常的習慣解釋即“常思考今後該如何如何”,那就是典型的世法,完全違背禪宗“不思惡、不思善”的當下安住的思想,這很有可能是後人為了文字與“莫思向前”對仗而加的。《壇經》作為中國人自己編寫的經典,用詞用字自然最能體現中國人的習慣,但這恰恰容易讓人似是而非、望文生義。不少人的解讀。也確實出現了這種現象。這無疑會對正確把握《壇經》法義造成障礙。所以,只有對佛說第一義的正確把握,才能體悟祖師言下直了的實質內涵。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說了不了,悟方知道。
學生乃一介凡夫,於佛法修學,尤其是禪宗一門,雖有些許心得與感悟,但也只是淺漏之見,如螢螢之光,自照腳下之黑而已。儘管如此,在撰寫過程中仍力求契入惠能大師“直指佛心”、“不離自性”之旨,引述資料及字詞取意,也力求回歸佛說了義。
無名凡夫,無名羈絆,亦無門戶之累,但由性起,自隨曹溪。願諸有緣,踏溪直了……
謹以此紀念六祖惠能大師圓寂1300周年。
——2013年3月30日於茅山草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