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耶佛圍城戰役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是現代戰爭史上最長的圍城戰役,是波士尼亞戰爭的一部分。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首都塞拉耶佛從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南斯拉夫人民軍塞族共和國陸軍圍困。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時間超過史達林格勒戰役三倍,比列寧格勒戰役還要長一年之久。

基本介紹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大屠殺的血腥記憶,狙擊作戰冷酷無情,為了逝者的紀念,

塞拉耶佛圍城戰役

1992年4月6日,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正式承認南斯拉夫聯邦的加盟共和國波赫獨立,而就在波赫獨立的這一天,堅持留在南聯盟的波赫塞爾維亞族(塞族)動用坦克和火炮將主要由穆斯林族和克羅地亞族居住的塞拉耶佛包圍,不間斷地對其進行轟炸,波赫戰爭由此爆發。此後,三族間的戰爭歷時長達三年半之久。其中,塞族對穆斯林的“種族清洗”格外受外界關注,尤其是在波赫戰爭進入尾聲的1995年7月,塞族軍隊攻占波赫東部塞族控制區的波什尼亞克族飛地斯雷布雷尼察,在兩周的時間裡屠殺了大約8000名波什尼亞克族男子。這被認為是二戰結束以來歐洲發生的最嚴重的大屠殺。
1995年11月,在美國主持下,南聯盟、克羅地亞和波赫三方領導人簽署了代頓波赫和平協定,波赫戰爭結束,最終以雙方在波赫共和國的旗號下各自成形成穆克聯邦和塞爾維亞共和國兩個控制區而告終。波赫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波赫430多萬人口中有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
波赫戰爭開始後,控制軍隊的波赫塞族由於得到由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重組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支持,裝備有坦克、大炮、飛機等重武器(穆、克兩族在戰爭初期基本無重武器),軍事上占明顯優勢。毫無防備的穆斯林城鄉處處燃起戰火,整車的塞族軍人衝進穆斯林村鎮燒殺搶奸,把男性的穆斯林全部捆綁上車,運送到秘密地點進行肉體消滅,被各界稱為是一場規劃周密的種族大屠殺。穆斯林被迫組織起來進行抵抗,向全世界發出求救的呼籲。波赫戰爭中,在民族情緒的煽動下,許多原本和睦相處的鄰居因民族、宗教之異反目為仇,互相殘殺。

大屠殺的血腥記憶

在大屠殺最慘烈的一天,1995年,有6萬名穆斯林男女老幼,經歷千辛萬苦投奔到波托察里市郊的一個聯合國維和駐軍營地--斯雷布雷尼察求救,他們被接納了。斯雷布雷尼察位於波赫東部,是穆斯林聚居的一塊“飛地”。斯雷布雷尼察作為聯合國的安全區,當時由來自荷蘭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負責保護。當時該地由約600名聯合國維和人員(主要是荷蘭步兵)保護。塞族軍隊聞訊趕來,人數比聯合國的維和人員多幾倍,要求駐軍司令打開大門,許可他們進入。當時的荷蘭維和駐軍讓步了,退讓在一旁,不聞不問。塞族軍隊隨後占領該地。在這裡尋求保護的穆族的6萬人中有約1.5萬名穆族武裝人員試圖連夜逃離該市,他們在崇山峻岭奔逃時遭到塞族炮轟,其中一部分人被包圍後殺死。

狙擊作戰冷酷無情

塞拉耶佛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城市,從四周的山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城內的幾乎全部。當城市遭到塞爾維亞族人的圍攻時,一條繁華的街道橫亘在城外山上的狙擊手面前,因而被稱為“狙擊手大街”。這條街道上的行人成為狙擊手們最好的靶子,只要看到有人走動或發現人影,山上就會飛來子彈。因此,如今的塞拉耶佛很多大街上,包括民宅在內的沿街建築物,至今都彈痕累累。
也許很多人都聽過香港歌手鄭秀文唱的歌曲《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戀,從無要分宗教,從無懼槍炮,常寧願一生至死都與你戀……”但未必人人知道歌曲背景源自波赫戰爭中因逃避戰火被射殺的塞拉耶佛一對異族戀人:阿德米拉和博什科·布爾基奇。雖然當年的戰火痕跡現已褪去,兩人勇於跨越民族鴻溝至死相戀的故事,仍存於倖存者心中。阿德米拉及布爾基奇自小青梅竹馬,前者是波什尼亞克族人,後者為塞族人,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們相愛,憧憬著將來美滿的婚姻。兩人相戀9年,直到25歲時波赫爆發內戰,塞拉耶佛遭塞族軍隊圍困,他們被迫相約逃難。1993年5月18日,他們在槍林彈雨中通過弗爾巴尼亞橋時雙雙中槍身亡,死前一刻仍緊擁對方不願放手,因此被形容為“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一抱,便是8天,因為在此期間沒有人能夠安全地把他們的屍首搬走安葬.

為了逝者的紀念

2012年4月6日,在波赫戰爭爆發20周年的當天,在波赫首都塞拉耶佛市中心的狄托元帥大街上,11541把紅色椅子組成一條800米長的“紅色河流”,每把椅子代表一名戰爭期間遇難的塞拉耶佛市民--塞拉耶佛遭塞族部隊圍城40多個月,甚至民眾上街買東西都可能遭狙擊手擊殺……(影片《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的導演克爾瓦瓦茨也死於這場圍困中)。
在這場令人傷感的“塞拉耶佛紅線”活動中,有六百多把椅子是小一號的,代表遇難的兒童。路過的行人在一些小椅子上放著玩具熊、塑膠玩具車等玩具或者糖果和白色玫瑰花,來表達他們的哀思。“事實上,'塞拉耶佛紅線'正是1992年到1995年間,在血腥殺戮中倒下的死難者鮮血匯成的一條'血河'。”塞拉耶佛市長阿利亞·比赫曼說。
這條“血河”會不會成為阻礙民族和解的“界河”呢?同一天,波赫戰爭爆發20周年並未引起波赫塞族共和國內賽族人的同等紀念。就像雖然2012年3月1日是波赫獨立20周年的日子,但只有波什尼亞克族和克族紀念這個日子,塞族根本不承認其為國家節日。在波赫塞族共和國總統米洛拉德·多迪克看來,4月6日的紀念日是將戰爭罪責強加到塞族人身上的又一個藉口。
在那場戰爭中,波赫三族共動用近2000門大炮、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以及一些戰鬥機等。這場戰爭不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而且全國85%以上的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450多億美元。尤其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被認為是二戰結束以來歐洲發生的最嚴重的大屠殺。
波赫戰爭結束後,聯合國前南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前南刑庭)對波赫塞族共和國前總統卡拉季奇和波赫塞族軍隊前總司令姆拉迪奇在波赫戰爭期間犯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等罪行的指控和審判,也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但卻無法彌補因此而造成的歷史傷痕。
在波赫戰後的治理與和平進程中,只有塞族一方被要求承擔大屠殺責任。可是,當時同樣也在戰場上下進行殺戮的穆族、克族,由於被歐盟、聯合國認定他們是被鎮壓、被侵害的一方,結果無需承擔任何罪責,無需在本族中捉拿戰犯。綜合來看,波赫內戰被揭露的真相,仍然只是冰山一角。但以現在的波赫政治版圖來看,儘管這裡目前進入了和平狀態,但其“歐洲火藥桶”的局勢並沒有多少實質改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