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山之會

塗山之會

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塗山位於今天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傳說禹建都陽翟(河南禹縣)後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領於塗山,史稱塗山之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塗山之會
  • 所處時代大禹時期
  • 地點塗山(今安徽蚌埠懷遠縣
  • 意義:夏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
主要經過,史料記載,後續影響,傳說故事,

主要經過

在確立王權的過程中,又繼續征伐三苗。他統領眾多邦國君長,並以奉行天命自居,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權,取得了“夏後”的地位。經過激烈的戰鬥,三苗戰敗了。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不斷加強了夏禹的王權。
大禹雕塑大禹雕塑
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氏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縣)。
為了鞏固王權,禹又沿潁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安徽蚌埠西郊懷遠縣境),大會夏、夷諸部眾多邦國和部落的首領,這就是“塗山之會”。原來的眾多部落首領,到此時大都轉化成世襲貴族,分別成為各個邦國的君長。這次大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標誌。

史料記載

左傳·哀公七年》中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的記載,《史記》中沒有關於塗山之會的記載。《後漢書》中也有“至於塗山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是以山海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的說法,不過《後漢書》的記載可能源於《左傳》。
除此之外《左傳》中還紀錄到西周周穆王所召集過的另一次塗山之會。《左傳》中有“穆有塗山之會”的紀錄。在對《史記·楚世家》的注釋中也有提到“穆王有塗山之會”。

後續影響

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大禹決定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助祭。到祭祀的時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禱。典禮官高聲朗誦祝文,各方諸侯細細聽去,前半部分是為國祈福、為民祈年,後半部分說天下受之於舜,將來亦必定傳之賢人,決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聖授受之意:"茲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聖智,夙著功德,今謹薦於皇天,祈皇天允許,降以休徵,不勝盼禱之至"。
祭畢之後,諸侯紛紛散開,又復聚攏來。大家對於大禹深深不滿。一個諸侯說道:"真是好笑,他薦皋陶於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個不知道?他要禪位於他,豈不是虛領人情嗎?"一個諸侯接著說道:"我聽見說夏禹的兒子啟糾合了無數心腹之臣,想承襲王位。大禹哪裡肯傳賢人呢?"後來不太滿意的諸侯就都紛紛歸去。
大禹郊祭之後,見諸侯不服而去者有三十三國之多,心中不免納悶。計算起來,不服之國以東南兩方為多。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儘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這次塗山之會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夏王朝建立的標誌性事件。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禮。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
這次大會,各方諸侯都帶來了朝賀的禮物,大國獻玉,小邦獻,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禹大享諸侯後,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並申明貢法,要求務須按照規則繳納。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皋陶去世了,大禹聽了,不勝傷悼,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就在堅決擁護大禹的同時,也積極進獻各類貢品。
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併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月,大禹已在位五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歲一巡狩。巡狩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後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於周朝的鎬京。後來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這就是所謂的"鼎在國在,鼎失國亡"。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傳國之鼎僅傳三代約二千年後,因周末戰火頻仍而神秘失蹤,至今不知所在,成為千古之謎。

傳說故事

大禹治水的同時,還要打仗。禹時代,共進行了兩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即與共工(一部落名)和三苗的戰爭。
共工氏在大禹之前治水失敗了,他懷著嫉妒的心腸,不願看到大禹治水成功,便千方百計將洪水引向大禹所在的治水工地—空桑山(今山東曲阜)。空桑山被淹沒後,治水工程只好暫時停了下來。
大禹大禹
當時,塗山氏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中原各方國中勢力最強。皋陶為塗山氏首領,禹任命皋陶為刑官,兩族結成牢固的政治聯盟,對大禹治水給予強有力支持。據《尚書舜典》記載:帝舜之時,禹為司空,皋陶作士,伯益為虞。禹即帝位後,皋陶、伯益迭為首輔,塗山氏成了夏後氏最倚重的力量。為進一步獲得妻族支持,大禹便攜同女嬌,在塗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準備與共工決一死戰。據《左傳》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云:“夏之興也以塗山”。正是塗山之會確立了禹的天下共主地位。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會議開始後,當時有個叫汪芒氏方國的部落首領防風氏被共工收買,有意怠慢大禹的命令。大禹當機立斷,在會上殺了防風氏,以儆效尤。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副其實的國王了。這使得與會所有方國之君深感恐懼,他們只得小心翼翼地聽從大禹的指揮。共工很快被大禹打敗,但共工的臣子相柳卻不服氣,妄圖繼續頑抗。相柳為人貪婪,時常搶奪民眾糧食,民眾形容他長了九個腦袋,食量驚人,每次都要吃掉九座山高的食物。大禹於是又領兵繼續進攻,殺掉了相柳。共工知道不是禹的對手,便逃掉了,據說最終還是被祝融殺死。
共工的另一個幫凶河伯,一看情勢不對,態度急轉直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忙從河裡跳出來,獻上了“洛書”,爭取從寬處理。
塗山大會,大禹論功行賞,對有功者賞,對作惡者懲,眾人鹹服。大禹又任命皋陶為相,封女嬌為后妃。把啟留在塗山氏國培養,繼續尋求妻族支持。為紀念戰勝水患,禹用當時天下九州出產的銅鑄了九個鼎,雕鑄上奇獸異禽來代表九州,九鼎因此成為日後國家政權象徵。大禹起自民間,具有濃烈的民本思想。他以富民為本,時時出訪巡察,了解民情,查訪賢能之士。把鍾、鼓、磬、鐸分別掛於廳前,發出告示:教我以道者擊鼓,諭我以義者擊鐘,告我以事者振鐸,對我述說困難者擊磬,有告狀者搖鐸。詔命初下,天下賢士聞風而至。
不久,大禹即指揮了對三苗的最後戰爭。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夏禹的王權得到了加強。
蚩尤為九黎部落的酋長,分為九派,亦稱“九黎”,即後來的“三苗”,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與黃帝爭鋒失敗被殺。顓頊和帝嚳時代,“九黎”趁共工與顓頊、帝嚳爭奪帝位時迅速發展起來。顓頊曾多次打敗三苗;到堯、舜時代,三苗再次興起,又被打敗。
到禹繼承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後,三苗再度挑起事端。為進一步擴大原始居民的生存空間,統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迫在眉睫的國家戰略。因此,禹決定對三苗進行一次大規模戰爭。禹出兵前,在祖廟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的宗教儀式。
禹手執玄圭說:“三苗為亂,上天要懲罰他們。因為他們不聽教化,多次叛亂,誅殺無辜。現在,他們那裡妖魔四起,天生怪異,夜裡出了太陽,又下了三天血雨,炎熱的夏天竟然也結了冰。種在地里的五穀也發生了變異,祖廟中出現了青龍,狗也在市中嚎哭,人民驚恐,怨聲載道。我受上天、祖先之命前去討伐他們,希望大家同心協力,英勇奮戰,殲滅那些有罪之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尚書禹貢》篇。
三苗見禹率軍前來征討,慌忙率眾抵抗。但禹所率軍隊訓練有素,士氣高昂,強悍無比,三苗之眾節節敗退,潰不成軍。開戰不久,其首領就被東夷部落的弓箭手射死。首領陣亡,苗軍大亂,紛紛四散逃命。三苗故土難守,大部分逃往西南地區,逐步被當地土著氏族部落融合。相傳今天聚居在湖南、廣西、廣東及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的苗族,就是三苗後裔。
禹征服三苗,統一了長江流域,此後一段時期,華夏大地出現了少有的社會安定的太平盛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