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轄鎮)

城關鎮(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城關鎮(已撤銷),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地處桐柏縣中南部,城郊鄉環抱四周,區域總面積65.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7月,清淮街道常住人口14.5萬。

隋朝時,屬桐柏縣;1962年,恢復城關鎮。2023年7月,撤銷城關鎮設立清淮街道。截至2023年7月,城關鎮轄8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風橋社區淮河路59號。

截至2019年末,城關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關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
  • 地理位置桐柏縣中南部
  • 面積:65.6 km
  • 下轄地區:8個社區,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淮河路59號
  • 電話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4750
  • 人口數量:14.5 萬(2023年7月常住人口)
  • 車牌代碼:豫R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隋朝時,屬桐柏縣。
北宋開寶六年(973年),自固縣移縣治於現城關鎮境域。
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降為桐柏鎮,多次割金,屬棗陽、隨州近百年。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縣城,為縣人民政府駐地。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桐柏縣第二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為桐柏縣第一區。
1950年,撤區,建城關鎮。
1958年,併入城郊公社。
1962年,恢復城關鎮。
1989年,撤果園鄉,原果園鄉邵莊村的大王莊、小王莊、庵上組及城郊鄉金亭村的肖莊、大堰稍、一里崗組合併為東環村,併入城關鎮。
2023年7月3日,城郊鄉黃棚、邵莊、周莊、申鋪、石家樓、向莊6個行政村劃入城關鎮,撤銷城關鎮設立清淮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5年,城關鎮轄東風橋、淮安街、大同街、淮廟、西關、西楊、東環、銀興花園8個社區。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轄西楊、西關、東風橋、淮安、大同街、淮廟、銀興花園、東環8個社區,下設114個居民小區。

區劃詳情

2023年7月,清淮街道轄原城關鎮的東風橋、淮安街、大同街、西關、東環、西楊、淮廟、銀興花園8個社區和原城郊鄉的黃棚、邵莊、周莊、申鋪、石家樓、向莊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風橋社區淮河路5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城關鎮地處桐柏縣中南部,城郊鄉環抱四周,區域總面積65.6平方千米。
城關鎮

地形地貌

城關鎮地處桐柏山脈北,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四周群山環拱,中部為平原,境內有琵琶山、上虎山、下虎山、翠屏山、臥牛山、金台山、天燈山等,淮河沿河兩岸有小面積沖積扇。

水文

城關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域面積2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淮河及其高流水簾河、龍潭河、銀盤河4條;淮河自西向東流經境內,境內長1.5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城關鎮有耕地465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總人口有74294人,其中城鎮人口6.06萬人,城鎮化率81.6%;另有流動人口11751人。總人口中,男性42348人,占57%;女性31946人,占43%;以漢族為主,達72941人,占98.18%;有回、蒙古、滿、苗、壯等11個少數民族,共1353人,占1.82%,其中回族1151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85.07%。2011年,城關鎮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95.58人。
截至2019年末,城關鎮戶籍人口為67752人。
截止至2023年7月,清淮街道常住人口14.5萬。

經濟

綜述

2011年,城關鎮財政總收入3464萬元,比2010年增長1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41%;人均財政收入21.4元,比2010年增長12.1%。
截至2019年末,城關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2個。

農業

城關鎮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輪作種植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城關鎮大牲畜存欄73頭,生豬845頭,家禽9640羽;出欄生豬1116頭,牛57頭,家禽7415羽。

工業

城關鎮工業以機械、電子產品、建材加工和銷售為主導。2011年,城關鎮工業總產值為30.33億元,比2010年增長35.7%;工業增加值占全鎮生產總值的51.2%。2011年,城關鎮境內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8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420萬元,比2010年增長26.9%。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有商業網點3892個,職工9734人。2011年,城關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4.49億元,比2010年增長2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4億元,比2010年增長10.5%。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有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街道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45.52億元,人均儲蓄62793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有幼稚園(所)32所,在園幼兒4896人,專任教師496人;國小4所,在校生11209人,專任教師41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3248人,專任教師21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城關鎮教育經費達172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60萬元。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有社區文化書屋8個;有86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84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9.9%。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有體育活動場所12處;成立體育協會2個;50%的城市社區和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城關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鎮防保站及村衛生室13個;設病床43張;專業衛生人員27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醫士3人,護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37人。2011年,城關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萬人次。2011年,城關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關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159戶,人數5111人,支出904.36萬元,比2010年增長7%;月人均147元,比2010年增長7.3%;城市醫療救助479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3戶,人數201人,支出17.37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人,支出6.6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600人次,支出18.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3萬元。

交通

城關鎮有312國道、桐明公路、寧西鐵路穿境而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城關鎮因處桐柏縣城及四關,故名城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