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地貌

坡地地貌

坡地上的岩石和風化碎屑物,在構造運動、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發生崩塌滑坡土石流和蠕動等,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稱為坡地地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坡地地貌
  • 概述:岩石和風化碎屑物
  • 地貌特徵:崩塌 滑坡
  • 崩塌:突然發生急劇的崩落
崩塌,滑坡,蠕動,

崩塌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的岩體、土體、塊石和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突然發生急劇的崩落、滾落或翻轉,在坡腳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崩塌的速度很快,一般為5—200米/秒,或更快,崩塌體積可由幾立方米到上億立方米。在山坡上發生的巨大崩塌稱為山崩。1968年川藏公路拉月發生的600米厚的岩體崩塌,就是山崩。山崩的破壞力極大,可在瞬間毀沒大片森林、堵塞河道、毀壞村鎮建築物等。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又稱為坍岸,懸崖陡坡上的大石塊崩落稱為墜石。由於地下溶洞或採礦區所發生的崩塌稱為坍陷。崩塌是在一定的地質、地貌和氣候條件下發生的。從地質條件上看,在節理髮育、斷層破碎帶上,在片理劈理、岩層傾向與坡向一致的變質岩地區,垂直節理十分發育的黃土地區,以及構造運動強烈、地層擠壓破碎和地震頻繁的地區容易發生崩塌。崩塌與氣候條件有密切關係,如在氣溫日較差、年較差都很大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物理風化強烈,很容易發生崩塌。在我國西北、東北和青藏高原地區,凍融現象非常強烈,在初冬或旱春季節,只要有陡崖、陡坎、陡坡就很容易發生崩塌。暴雨、強烈的融冰化雪、爆破和地震等都是崩塌的觸發因素。暴雨增加了岩體和土體的負荷,破壞了岩體和土體的結構,軟化了粘土層,使其上覆岩體和土體失去支持,所以很多崩塌都發生在暴雨或暴雨後不久。地震的作用更大,它能使一些暫時還不能崩塌的陡崖發生山崩。人工爆破和人工開挖,使邊坡迅速失去平衡,也會引起大的崩塌。從懸崖或陡坎上崩塌下來的岩塊堆積在較平緩的坡麓地帶形成倒石堆。倒石堆由大小不等的稜角狀石塊組成,混雜堆積。但較大的石塊往往沿坡滾動得更遠,停積在倒石堆的邊緣,而細小的碎屑則多堆積在頂部。

滑坡

斜坡上的岩體、土體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稱為滑坡。1955年8月18日隴海鐵路寶雞附近臥龍寺車站東約2公里處曾發生過一次規模巨大的滑坡。當天清晨,傾盆大雨,使滑坡裂縫逐漸擴大,地面移動由慢變快,明顯滑動約持續半小時,並把鐵路向南推出110米。滑坡地貌是由滑坡體、滑動面、滑坡壁、滑坡舌、滑坡鼓丘、滑坡窪地和滑坡裂縫等形態組成。斜坡上向下滑動的那部分岩體稱滑坡體。它以滑動面為界與下伏未滑動的岩層分開。滑坡體上的樹木隨其土體滑動而歪斜,稱為醉樹。滑坡體的規模大小不一,可從幾十到幾億立方米不等。滑坡體下滑的界面稱為滑動面,滑動面通常是上陡下緩,近似圓弧形。滑動面有時只有1個,有時可有幾個,故可分為主滑動面和分支滑動面。滑動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磨光面和擦痕。有時滑動面上有明顯的擾動和拖曳褶皺現象,構成滑動帶。滑坡體與坡上方未動土石體之間由一半圓形的圍椅狀陡崖分開,這個陡崖稱為滑坡壁。滑坡壁的坡度一般較陡,可在60°—80°之間,高度可由數十米到上百米不等。滑坡壁上有時可見擦痕。在滑坡壁上方坡面上有時可有幾條與滑坡壁平行的裂縫,可能為再次滑坡的滑動面。滑坡體向下滑動時,因滑坡體各段滑動速度的不均,可產生分支滑動面,並使滑坡體表面形成階梯狀,稱為滑坡階梯。在滑坡體前緣,常形成舌狀突出,稱為滑坡舌。滑坡體在滑動過程中,滑坡舌前端常因原來基岩或其它地貌部位的頂阻,使其滑坡體被擁擠鼓起,稱為滑坡鼓丘。由於滑坡體順滑坡面向下滑動,在滑動過程中前端受阻,使滑坡體前部抬高,並在短時間內停止滑動,形成滑坡壁與滑坡體之間的一段相對窪地稱為滑坡窪地。由於岩層錯動,可能使某些含水層露出地表,使地下水溢出,形成泉,泉水積在滑坡窪地中形成滑坡湖。在滑坡壁的後緣,因受滑坡體的下滑拉力影響產生裂隙,稱滑坡裂縫。此外在滑坡體兩側、前緣和鼓丘上也會產生性質不同的張裂縫、擠壓裂縫和剪下裂縫。滑坡的破壞性極大。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在開發建設山區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很多與滑坡地貌有關的問題。據調查我國可能存在滑坡危害的地區占全國總面積的24.4%。1991年6月13日位於甘肅省境內的長江上游支流白龍江甘舟曲段發生山體大滑坡,河床被堵,下游全部斷流,江水上溢,兩岸公路被水淹沒,同時淹沒附近村莊,水淹到一個鄉政府的二層樓,1200間房屋被淹倒塌,200戶村民遭災。這次滑坡當天就滑下土石方1270萬立方米,積水473萬立方米。我國大型滑坡時有發生,經濟損失較大。滑坡在世界許多國家也經常發生,據統計,原蘇聯每年因滑坡造成的損失達數億盧布之多,美國因滑坡損失也達數億美元之多。義大利北部1963年有一水庫滑坡,滑動體積達3億多立方米,幾乎填滿了由265米高的拱形壩攔成的大水庫,滑坡將水庫的水掀起高出壩頂達百米左右,洪水傾出,沖毀許多村莊,近2000人慘死,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庫事件。因此對滑坡發育規律、預報及防治的研究,已成為生產和科研的重要課題。
影響滑坡的因素很多,岩性、構造、地貌、氣候、地下水、地震和人為因素都是影響滑坡的因素。從岩性上看,滑坡現象主要出現在鬆散沉積層中,基岩滑坡相對較少,有人統計114個滑坡事例中,發生在鬆散沉積層的滑坡占76%,基岩滑坡只占21%,鬆散層中的滑坡主要與粘土有關,滑動面主要發生在蒙脫石、伊利石和高嶺石等粘土礦物夾層中。對基岩來說,主要與千枚岩、頁岩、雲母片岩、滑石片岩等遇水容易軟化的地層有關。從構造上看,與順坡層面、大節理面、不整合接觸面、斷層面和劈理面等軟弱結構面有關;與上部透水層和下部不透水層的地層結構有關。從氣候上看,90%以上的滑坡和降雨有關,還與凍融作用有關。滑坡與地下水有關,絕大多數滑坡都是沿著飽含地下水的軟弱面發生的。地震往往是滑坡的誘導因素。地震直接破壞岩石的結構,減小粘結力,促使滑坡產生。1973年四川爐霍地震造成223個滑坡。據統計,烈度在9—10度的強烈地震都會引起大量滑坡發生,烈度8度以下的地震也會促使滑坡的發生。人工開挖坡腳形成高陡邊坡或臨空面,破壞了自然斜坡的穩定狀態,也是引起滑坡的重要因素。

蠕動

斜坡上的土體、岩體在重力作用下,順坡向下發生緩慢的移動現象。根據蠕動體的性質,分為鬆散層蠕動和岩體蠕動兩種。移動的速度有的每年只有若干毫米,有的達幾十厘米甚至更多。岩屑或土層蠕動的地面標誌是:樹根部向坡下彎曲,而樹桿和樹冠向坡上傾斜,電線桿、籬笆、柵欄或建築物順坡傾斜,圍牆扭裂。坡地上草皮呈魚鱗狀,坡面岩屑出現微波狀。引起土層和岩屑蠕動的因素主要是粘土含量、凍融交替、乾濕和溫差變化及坡向等。在溫濕地帶,土層中粘土含量越多,越容易出現蠕動現象。在寒冷地區,凍融交替是引起土層蠕動的首要因素。蠕動現象雖然可以出現各種坡度條件下,但主要還是出現在25°—30°的坡地上。這種蠕動雖然很慢,但長期累積變形也會使森林倒伏、電線桿傾倒、房屋建築物損壞、地下管道破裂、水壩變形甚至毀堤等。岩體蠕動現象主要發生在頁岩、片岩、千枚岩和粘土岩等柔性地層組成的山坡上。它既與岩性、岩層結構、構造有關,也與所處地貌部位和坡向、坡度有關,還受地表水、地下水、氣候條件及地表植被等因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