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窪學說

地窪學說

地窪學說又稱地窪構造學說,也稱活化構造學說,由陳國達提出。初以闡明大陸地殼演化過程中繼地槽區-地台區之後形成的第三構造單元這樣的簡單理論出現,其後形成從洋殼到陸殼、包括岩石圈的演化和運動及其規律和力源機制在內的、具有全球性的一個新型綜合大地構造及成礦學理論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窪學說
  • 外文名:geodepression theory
  • 別名:地窪構造學說、活化構造學說
  • 提出者:陳國達
  • 提出時間:1956年
  • 意義:闡明了大陸地殼第三類構造單元
槽台學說,提出,槽台學說觀點,槽台學說價值,槽台學說不足,地窪學說,發展簡史,理論要點,新構造單元,地窪轉化遞進,成因機制,理論意義,

槽台學說

提出

關於地殼(基本)構造單元及演化規律的理論,自19世紀中期以來,一直流行的為地槽——地台學說。該說是由美國J.Hall(1859)和J.D.Dana(1983)以及奧國E.Suess(1875)等提出並發展而成的。

槽台學說觀點

槽台學說有二個主要論點:(1)地殼構造單元有二,即地槽區和地台區,前者屬(強烈)活動區,後者屬(相對)穩定區;後者是由前者轉化而來的。(2)地殼的演化歷程有二個階段,即地槽階段和地台階段。

槽台學說價值

100多年來,在鑑別一個地區的大地構造屬性時,不是看作地槽區就是看作地台區,該說的優點和功績在於闡明了地殼中人類最先認識的兩個構造單元、它們的性質區別和歷史生因關係,闡明了漫長的地殼演化史中兩個最先認識的階段及其代表的一段歷程和部分規律,推動了當時地質學的發展並在指導找礦等生產實踐中做出了許多貢獻。

槽台學說不足

然而,當它運用於解決世界上一些像中國東部那樣的地殼發展史更為複雜的地區時,卻遇到了困難。以中國東部地區為例,按照地槽地台說,其現階段的大地構造性質為地台區。所謂“中國地台”之名,由來已久,人們深信不疑,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人沿用。實際資料表明,這一地區在中生代中期以前,確曾先後不一地經歷過地槽及地台二個階段。但自中生代中期以後,卻出現了許多與地台特徵不一致的新情況:地殼活動性轉為十分強烈,發生造山運動,斷裂、褶皺廣布,使原來平整的地台構造層受到明顯改造,出現反差強烈的構造—地貌起伏,高峻山脈與深浚盆地相間,形成盆嶺格局。在造山運動進行中,還有廣泛的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由於盆嶺的強烈地貌反差,便導致剝蝕與沉積作用盛行。如以“有色金屬之家”的美稱馳名於世的南嶺所產的鎢、錫、銻等礦床,即主要形成於此時。在盆地中,隨著在沉積建造特徵上各有特色的盆地堆積物的形成,便產生了油氣、煤、鹽類以及鈾銅等沉積礦床。如大港、勝利、中原、江漢等,以及中國各個陸緣海大陸架上的許多新生代油田,即這種大地構造環境的產物。這一地區目前新構造運動仍很顯著,地震帶多見,有些地方如黑龍江省的五大連池等處,兩百多年前仍有火山噴發的記錄。所有這些現象,都不是地槽地台學說所能解釋的。因為它們不是作為穩定區的地台區應有的特徵,而顯然是活動區的典型標誌。這些困惑之點,阻礙著人們對於這一地區地殼演化史及現階段大地構造性質的正確認識,也就難於據此有效地確定找礦方向,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環境,預防和消減災害。

地窪學說

對於地台活化的本質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理解,以致關於地台活化結果及由此所造成的構造單元,未能得到正確的認識。主要觀點有二:一種認為它仍然是地台;另一種則認為這是“地槽歷史重演的極好範例”。陳國達根據自己長期實地考察研究結果得知,這種構造區的特徵無論與地台區還是地槽區都不相符合:一方面,它的強烈活動性與屬於穩定區的地台區相對立;而另一方面,它雖然屬於活動區,與地槽區相似,但在地殼結構,沉積、岩漿、變質諸建造和構造型相,以至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各方面的特徵,均與地槽區有別,表明它實際上屬於不同的活動區類型。顯然,這是一個新被認識的構造單元,是除地槽區及地台區以外的第三個已知構造單元,是在地殼演化中出現於後地台階段的一種新型活動區。因其形成過程是地台活化,即它是地台區向活動區轉化的產物,陳國達於1956年初提出時命名為(地台)活化區。後來,又鑒於這種活化區的最主要的構造—地貌標誌特徵是造山作用所形成的盆嶺相間的格局,其中的山脈叫地穹,盆地叫地窪。故於1959年又稱它為地窪區。目前這二名在國內外文獻中通用,作為同義詞。
地窪學說是一種大地構造及成礦學理論。又稱活化區學說或活化構造學說。認為地殼的演化是多階段的,目前已查明的構造單元就有地槽、地台和地窪三類,而且地槽不是地殼演化的起點,地窪也不是地殼演化的終結;還認為不同大地構造單元各有成礦專屬性,特別是地窪階段是重要成礦階段。

發展簡史

在地台活化概念提出後,陳國達(1956)在研究中國尤其是華南地殼結構和發展史特點的基礎上,繼承了槽台說中可取部分,並加以創新地提出了地窪學說或地台活化說,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理論要點

新構造單元

地窪學說闡明了一種新的大地構造單元(第三構造類型,活化區即地窪區)。此學說認為,地槽說把地殼構造劃分為地槽區(活動區)和地台區(穩定區),後者由前者轉化而來的看法符合中國東部中生代以前情況,但從印支或燕山運動開始“中國地台”已大部分先後衰亡,地台經活化轉化為新型活動區即後地台階段的新構造單元,而不再是地台區,也不是“準地槽”,而是活化區或地窪區。 

地窪轉化遞進

地窪學說提出地殼動“定”轉化遞進說,認為地槽說把地殼演化史劃為地槽、地台階段,符合中國東部中生代以前歷史;但自印支或燕山運動以來已進入新的階段即地窪階段,還認為地殼是通過活動區與“穩定”區互相轉化螺旋式發展的,即遞進律。 同時,地窪學說提出地窪遞進成礦理論,認為不同大地構造單元各有成礦專屬性,地窪階段是一重要成礦階段,有色金屬、稀散、放射性元素及其他金屬等礦床特多;後成構造單元可繼承先成構造單元的現象普遍,礦種、礦床類型豐富多彩;先成礦床可受後階段成礦作用的疊加、改造或再造,導致富化或富集,形成以五多(多成礦大地構造演化階段、多物質來源、多成礦作用、多礦床類型、多控礦因素)為特色的多因復成礦床,在地窪區尤為多見,為尋找大型富礦的有利地區。

成因機制

在成因機制上,地窪學說提出“地幔蠕動、熱能聚散交替”假說,用以解釋地殼發展過程中的動“定”轉化更替、遞迭上升前進,以及岩石圈塊體在空間上的遷移和構造定向性的根本原因和力源機制。

理論意義

地窪學說的理論意義,在於發現和闡明了大陸地殼第三類構造單元,先稱為活化區,後稱為地窪區。該學說提出後,在國內外都得到了許多地質學家的支持,1988年在中國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地窪會議,1991年在蘇聯召開了第二屆會議,並成立了國際地窪研究中心,為中國的大地構造學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另外,地窪說的成礦理論,對金屬、非金屬及油氣和煤等各種礦產的勘查也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地窪學說認為,地窪的發展主要從中生代開始,這正好與板塊構造學說提出的中生代以來南北大陸的解體、地殼分裂漂移的總趨勢相吻合。從地窪區和地窪型沉積建造的主要特徵來看,所謂地窪區實際上就是一些斷陷盆地,典型的地窪區大都是大陸裂谷區。根據板塊構造的觀點,當地殼分裂時,必然引起分裂帶及其周邊地區地殼運動的再度活躍,因此地窪階段可能並不是地殼發展的一個獨立階段,只是大陸分裂期間某些地區的構造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