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物體撞擊說

地外物體撞擊說是基於撞擊坑和銥異常的研究而提出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外物體撞擊說
  • 時間:原始的天文望遠鏡時代
  • 意義:流星撞擊的結果
  • 地點:亞利桑那州
簡介,來源,發展,

簡介

早在原始的天文望遠鏡時代就觀察到月球表面遍布大大小小的環形坑,並認為是流星撞擊的結果。人造衛星上天后的首要發現是類地行星及其表面“彈痕累累”,如金星表面有160個撞擊坑,最大者直徑超過150公里。對天王星及其衛星的調查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其中間的大衛星米蘭達的表面已被撞擊破壞和再生過多次。1969年,阿波羅Ⅱ號發回了從24萬英里外看到的地球照片,太陽系家族中普通的一個藍-白色小球,難道它的命運會與人不同嗎?
地外物體撞擊說

來源

地球上最早發現的撞擊坑位於亞利桑那州,高速撞擊體(撞擊時的速度為每秒4.27公里)到達地表時發生爆炸,形成撞擊坑和顯微球粒,撞擊坑內異常高的壓力和溫度下形成柯石英、超石英、焦石英等礦物。至1994年,已確認了139處撞擊坑(或撞擊構造),遍布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最大的坑在南非,直徑70公里,次為辛巴威,直徑20公里,它們都是單坑。阿拉伯大沙漠中的瓦壩是2個坑,阿根廷北部西埃洛是9個坑,錫霍特-阿林則有200多個坑。另有數量大得多的隱爆構造,普遍認為與撞擊有關,如德國南部第三紀的萊斯盆地。

發展

銥異常最早由奧費雷茲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1980年,該小組基於義大利古比奧海相白堊-第三系界線粘土層中的銥異常和顯微球,提出因小行星的撞擊和爆炸造成地球的一個黑暗時期(“核冬天效應”)並導致食草恐龍滅絕,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廣泛的關注。全球各地都開展了類似的研究,4年後報導的界線銥異常已達70餘處。來自全球各地(包括深海鑽探)的研究無例外地表明界線的粘土層(不管是海相還是陸相)中有銥異常。之後,對顯生宇每兩個系之間(或其附近)的粘土層,尤其是生物面貌有重大變異的界線的粘土層,均開展了相似的工作。除三疊一侏羅系界線外,其它界線都有銥異常顯示(只是不象白堊-第三系界線那樣強烈)。因為地殼中的銥含量極低,其異常只能理解成地外物體帶來的。
1987年,奧費雷茲著文系統闡述了小行星的撞擊-爆炸引起白堊紀末恐龍和其它生物滅絕的思想。由於生物滅絕和進化一直是突變論與漸變論的論戰焦點,奧氏學說使沉寂近一個世紀的突變論再現輝煌。如果說,居維葉曾開創過地質學的一個英雄時代的話,奧費雷茲和肖梅克(他們不是地質學家)開創了地質學的又一個英雄時代,這個時代是以地質學已成長為一門行星-地球系統的綜合科學為標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