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科學出版社書籍)

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科學出版社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卓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 
  • 作者:譚卓英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45692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的基本概念、理論與方法。全書共分12章,(1)緒論;(2)地下空間的基本形態與功能;(3)地下空間總體規劃;(4)城市中心區及地下綜合體;(5)城市地下街及步行系統以的城市捷運路網及地下公路交通;(7)地下停車場沃的地下綜合管廊沃的防空地下空間;(10)地下物質倉儲與物流空間;(11)資源及能源地下空間;(12)地下空間環境調控與災害防護。本書內容涵蓋了城市及非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的基本理論、方法及最新技術與理論成果,全書論述嚴謹、深入淺出,並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此外,根據教材內容,每章附有習題、思考題和參考文獻,易於閱讀、理解和掌握.

圖書目錄

  • 封面
  • 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
  • 內容簡介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地下空間的開發歷史 1
1.1.1 地下住居建築 1
1.1.2 地下墓葬與宗教 3
1.1.3 地下儲藏 3
1.1.4 地下工業生產 4
1.1.5 安全防禦 5
1.1.6 市政管線 5
1.1.7 商業 6
1.1.8 文教娛樂科研與醫療衛生 7
1.1.9 交通運輸設施 9
1.2 地下空間的開發技術 11
1.2.1 岩土工程勘察技術 11
1.2.2 地下空間施工技術 14
1.2.3 混凝土襯砌技術 23
1.3 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的主要方法 23
1.3.1 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的主要內容 23
1.3.2 地下空間規劃設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4
1.3.3 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的主要方法 24
1.4 地下空間的開發趨勢 26
1.4.1 多樣化與綜合化 26
1.4.2 分層化與深層化 27
1.4.3 城市交通地下化 27
1.4.4 市政管線綜合管廊化 27
1.4.5 掘進技術數位化 28
1.4.6 隧道掘進TBM技術 28
1.4.7 3S技術 28
1.4.8 勘察、設計和施工信息一體化 28
習題與思考題 28
參考文獻 29
第2章 地下空間的基本形態與功能 30
2.1 地下空間的基本概念 30
2.1.1 地下空間的基本形態 30
2.1.2 地下空間結構的基本類型 37
2.2 地下空間的基本功能 40
習題與思考題 41
參考文獻 41
第3章 地下空間總體規劃 42
3.1 地下空間規劃的工作內容與特點 42
3.1.1 地下空間規劃的工作內容 42
3.1.2 地下空間總體規劃的特點 43
3.2 地下空間規劃基本原則 44
3.2.1 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原則 44
3.2.2 地上與地下相協同原則 44
3.2.3 遠期與近期一致性原則 45
3.2.4 平時與戰時相結合的原則 45
3.2.5 結構與功能相協同的原則 45
3.3 地下空間規劃的結構協同論 46
3.3.1 協同論的主要思想 46
3.3.2 協同論的主要內容 47
3.3.3 地下空間規劃的結構協同論 47
3.4 地上與地下空間協同發展 48
3.4.1 地上與地下協同發展的意義 48
3.4.2 地上與地下空間協同發展的目標 49
3.4.3 地上與地下空間協同發展的評價 51
3.4.4 地上與地下空間協同發展的預測 53
3.5 城市地下空間總體布局與形態 59
3.5.1 城市地下空間功能、結構與形態 59
3.5.2 城市地下空間功能的確定 60
3.5.3 城市地下空間發展階段與功能類型 62
3.5.4 城市地下空間布局的基本原則 64
3.5.5 城市地下空間總體布局 65
3.5.6 地下空間形態規劃 73
3.6 地下空間規劃的編制 75
3.6.1 地下空間總體規劃設計的基本方法 75
3.6.2 地下空間總體規劃的編制 76
3.6.3 地下空間詳細規劃的編制 76
3.6.4 規劃的成果檔案 76
習題與思考題 77
參考文獻 77
第4章 城市中心區及地下綜合體 78
4.1 中心區及地下綜合體的特點 78
4.1.1 中心區及其相關概念 78
4.1.2 城市地下綜合體 81
4.1.3 中心區的特徵 84
4.1.4 中心區地下綜合體開發利用的動因 91
4.2 中心區地下空間規劃方法 94
4.2.1 規劃的基本步驟 94
4.2.2 中心區地下空間規劃的基本原則 94
4.2.3 中心區現狀與地面規劃評析 96
4.2.4 中心區地下空間開發預測 100
4.3 中心區地下空間規劃與設計 105
4.3.1 中心區地下室同功能規劃 105
4.3.2 中心區地下空間的形態規劃 106
4.4 中心區地下空間規劃設計案例 110
4.4.1 北京商務中心區(CBD) 110
4.4.2 中關村西區 112
4.4.3 金融街地區 114
4.4.4 商業中心區 116
4.4.5 文化體育中心區 119
4.4.6 交通樞紐地區 122
習題與思考題 124
參考文獻 125
第5章 城市地下街及步行系統 126
5.1 城市地下街的作用 126
5.1.1 城市地下街的基本類型 126
5.1.2 地下街的主要組成 129
5.1.3 城市地下街的作用與特點 132
5.2 城市地下街規劃的基本原理 133
5.2.1 地下街規劃的基本原則 133
5.2.2 影響地下街規劃的主要因素 134
5.3 地下步行系統規劃布局 135
5.3.1 地下步行系統規劃布局要點 135
5.3.2 地下步行系統布局模式 136
習題與思考題 140
參考文獻 141
第6章 城市捷運路網及地下公路交通 142
6.1 城市捷運交通的基本形態 142
6.1.1 城市捷運路網的基本概念 142
6.1.2 城市捷運路網的基本形態 142
6.2 城市捷運路網規劃原則與方法 149
6.2.1 捷運路網規劃的一般要求 149
6.2.2 捷運路網規劃的基本原則 149
6.2.3 捷運路網規劃的基本方法 150
6.2.4 捷運選線 156
6.3 捷運車站規劃 159
6.3.1 捷運車站規劃的一般要求 159
6.3.2 捷運車站的類型 159
6.3.3 捷運車站的客流量 167
6.3.4 捷運車站位置 169
6.4 城市地下公路交通規劃 171
6.4.1 地下公路交通規劃的類型 171
6.4.2 城市地下公路交通規劃的基本步驟 172
6.5 北京城區捷運規劃設計案例分析 172
6.5.1 軌道交通規劃路網 172
6.5.2 車站規劃 173
6.5.3 交通樞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173
習題與思考題 174
參考文獻 174
第7章 地下停車場 175
7.1 概述 175
7.2 地下停車場的分類與特點 178
7.2.1 地下停車場的基本類型 178
7.2.2 地下停車場的基本特點 185
7.3 地下停車場規劃設計方法 185
7.3.1 地下停車場的規劃步驟 185
7.3.2 地下停車場規劃要點 185
7.3.3 地下停車場的選址原則 186
7.3.4 地下停車場的布局原則 187
7.3.5 地下停車場的平面形態 188
7.3.6 地下停車場的整體布局形態 189
7.3.7 地下停車場銜接設計 192
7.4 地下停車場交通組織 194
7.4.1 停車場交通要素之間的關係 194
7.4.2 停車場內部交通流線設計 197
7.5 地下停車場智慧型交通系統 200
7.5.1 智慧型交通系統的基本類型 200
7.5.2 地下停車場IC卡智慧型交通系統 201
7.5.3 地下停車場ETC智慧型交通系統 204
7.5.4 地下停車場區位引導系統 206
習題與思考題 207
參考文獻 208
第8章 地下綜合管廊 209
8.1 概述 209
8.2 綜合管廊的組成和分類 211
8.2.1 綜合管廊的組成 211
8.2.2 地下綜合管廊的分類及作用 213
8.3 地下綜合管廊的規劃方法 215
8.3.1 總體規劃原則 215
8.3.2 綜合管廊網路系統的規劃布局 216
8.3.3 規劃設計基本原則 217
8.3.4 綜合管廊特殊部位 221
8.3.5 綜合管廊與其他地下設施交叉 223
8.4 中關村西區地下綜合管廊規劃設計 223
8.4.1 背景條件 223
8.4.2 綜合管廊建設方案 225
習題與思考題 226
參考文獻 227
第9章 防空地下空間 228
9.1 防空的作用、目的和意義 228
9.2 民防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 229
9.2.1 民防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 229
9.2.2 民防工程建設的目標和要求 230
9.3 民防工程的分類與等級 232
9.3.1 民防工程的分類 232
9.3.2 民防工程的分級 234
9.4 民防工程規劃 235
9.4.1 民防工程規劃的總體原則 235
9.4.2 民防工程規劃的依據 235
9.4.3 民防工程規劃的主要內容 235
9.5 民防工程規劃設計方法 238
9.5.1 民防工程規劃的編制方法 238
9.5.2 民防工程規劃的調研 239
9.5.3 民防工程規劃的調整和審批 240
習題與思考題 240
參考文獻 241
第10章 地下物質倉儲與物流空間 242
10.1 地下倉儲空間的類型 242
10.1.1 地下倉儲的發展 242
10.1.2 地下倉儲空間的基本類型 243
10.2 地下倉儲空間的地質條件 243
10.3 地下倉儲的綜合效益 245
10.4 物資型倉儲空間 246
10.4.1 地下糧庫 246
10.4.2 地下冷庫 251
10.5 地下物流系統 254
10.5.1 地下物流系統的定義 254
10.5.2 地下物流系統的基本類型 256
10.5.3 地下物流系統的功能 257
10.5.4 地下物流系統規劃 258
10.5.5 北京地下物流系統規劃設計分析 260
習題與思考題 266
參考文獻 266
第11章 資源及能源地下空間 268
11.1 深部地下空間的基本特點 268
11.1.1 深部地下空間的定義 268
11.1.2 深部地下空間的主要特點 269
11.1.3 深部地下空間的主要類型 270
11.2 地下民用液體燃料庫 271
11.2.1 液體燃料的物理特性和儲存要求 271
11.2.2 液體燃料岩洞水封儲存的基本條件 272
11.2.3 岩洞水封油庫的總體布置 274
11.2.4 地下儲油庫的布置 275
11.3 地下能源儲存庫 276
11.3.1 熱能地下儲存 276
11.3.2 機械能地下儲存 278
11.3.3 電能地下儲存 278
11.4 地下清潔水儲庫 279
11.4.1 地下清潔水儲庫的作用 279
11.4.2 地下水庫的基本類型 280
11.4.3 地下水儲存庫的建庫條件 281
11.4.4 地下水儲存庫的動態設計方法 281
11.5 地下核廢儲存庫 281
11.5.1 核廢儲存的基本方法 281
11.5.2 核廢深部地質處置的選址 283
11.5.3 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的設計 285
11.5.4 核廢處置庫建造的基本步驟 285
習題與思考題 286
參考文獻 286
第12章 地下空間環境調控與災害防護 288
12.1 地下空間環境 288
12.1.1 地下空間環境的定義 288
12.1.2 地下空間環境的基本特點 288
12.2 地下空間環境調節 290
12.2.1 地下空間環境調節的作用 290
12.2.2 地下空間環境調節的主要內容 290
12.2.3 地下空間環境調節的主要方法 290
12.3 地下空間環境的監測監控 294
12.3.1 地下空間環境空氣品質監測 294
12.3.2 地下空間工程環境變數監測 294
12.4 地下空間環境災害防護 295
12.4.1 地下空間災害類型 295
12.4.2 地下空間災害特點 295
12.4.3 地下空間災害的成因 296
12.4.4 災害防護的基本方法 297
12.4.5 地下空間火災防護 297
12.4.6 地下空間震害防護 300
12.4.7 地下空間水害防護 302
12.4.8 地下空間化學防護 304
12.4.9 地下空間爆恐防護 305
12.5 城市生命線系統防災規劃 306
12.5.1 生命線系統防災的作用 306
12.5.2 生命線系統的災害防護 307
12.6 地下救災物資儲備系統規劃 312
12.6.1 地下救災儲備庫的布局與選址 312
12.6.2 地下儲各庫的設防標準與防護措施 312
12.6.3 城市地下能源及物資應急儲備系統規劃 313
習題與思考題 314
  • 封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