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蟲

土鱉蟲

土鱉蟲,中藥名。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蟲乾燥體。捕捉後,置沸水中燙死,曬乾或烘乾。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具有破血逐瘀,續筋接骨之功效。用於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癮瘕痞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土鱉蟲
  • 別稱:地鱉蟲、土元、地烏龜
  • :動物界
  • :昆蟲綱
  • :蜚蠊目
  • :鱉蠊科 
  • :地鱉、冀地鱉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生長環境,藥材性狀,

入藥部位

動物的乾燥體。

性味

味鹹,性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破血逐瘀,續筋接骨。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癮瘕痞塊。

相關配伍

1、治骨折筋傷後期,筋骨軟弱無力者,常配伍續斷、杜仲等,如壯筋續骨丸。(《傷科大成》)
2、治癓瘕痞塊,常配伍柴胡、桃仁、鱉甲等,如鱉甲煎丸。(《金匱要略》)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孕婦禁用

炮製

採集加工

宜在夏、秋蟲子發育繁殖旺季進行,其中以9~10月為主要採收季節;各地亦可根據當地氣候以及各蟲態的生長發育進度,靈活掌握。

炮製方法

曬乾。

生長環境

常潛伏在山野的樹根爛草,晝伏夜出。
1、地鱉:生活於腐殖質多的林地下或潛伏於屋內外的牆腳、柴堆、雜物等陰濕鬆土中,糧倉底下、老舊廚房、灶腳或油坊陰濕處。
2、冀地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要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 

藥材性狀

1、地鱉,呈扁平卵形,長1.3~3cm,寬1.2~2.4cm。前端較窄,後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覆瓦扶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鬆脆,易碎。氣腥臭,味微鹹。
2、冀地鱉,長2.2~3.7cm,寬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