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土茯苓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土茯苓
  • 別稱:冷飯糰、硬飯頭、紅土苓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菝葜屬
  • 分布區域:中國西南部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
  • 用量:15~60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

性味

甘、淡,平。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解毒,除濕,通利關節。

主治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相關配伍

1、治血熱頭痛,咽喉腫痛,經血淋漓等婦女血症:土茯苓與金銀花、訶子、梔子、川楝子、黃連、瞿麥配伍。(《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七味土茯苓湯)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與金銀花、紫草茸、茜草、枇杷葉、草烏(制)、訶子、梔子、白雲香、苘麻子、紅花、瞿麥、黑雲香配伍。(《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十四味土茯苓湯)

用法用量

15~60g。

使用注意

肝腎陰虧者慎服。
1、《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
2、《本草綱目》:“服時忌茶。”
3、《本草從新》:“肝腎陰虧者勿服。”

炮製方法

未切片者,浸泡,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本品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以水濕潤後有黏滑感。氣微,味微甘、澀。

生理特性

攀緣灌木,根莖塊根狀,有明顯縮節,著生多數鬚根。莖光滑。單葉互生;革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極針形,長6~500px,寬1.2~125px,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脈3~5條;葉柄長1~50px,略呈翅狀,近基部具開展的葉鞘,葉鞘先端常變成2條卷鬚。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極短;小花梗纖細,基部有多數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徑約4mm;花被裂片6,2輪;雄花的雄蕊6,花絲較花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線形,子房上位,3室,柱頭3歧,稍反曲。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於山坡、荒山及林邊的半陰地。

產地

主產於廣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四川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彙編》:“病楊梅毒瘡,藥用輕粉,愈而復發,久則肢體拘攣,變為癰漏,延綿歲月,竟致廢篤。惟銼土萆薢三兩,或加皂甙、牽牛各一錢,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數劑多瘥。蓋此疾始由毒氣乾於陽明而發,加以輕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挾相火,來凌脾土,土屬濕,主肌肉,濕熱郁蓄於肌腠,故發為癰腫,甚則拘攣,《內經》所謂濕氣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濕,濕去則營衛從而筋脈柔,肌肉實而拘攣癰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濕未郁也。此藥長於去濕,不能去熱,病久則熱衰氣耗而濕郁為多故也。”
2、《本草綱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按《中山經》雲,鼓鐙之山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去則筋骨利。”
3、《本草正義》:“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其解水銀、輕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滲利下導為務,故專治楊梅毒瘡,深入百絡,關節疼痛,甚至腐爛,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潰,一切惡症。”
4、《本草拾遺》:“草禹餘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飢……調中止泄。”
5、《本草圖經》:“敷瘡毒。”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7、《本草綱目》:“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硃毒。”
8、《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瘡、疔瘡,炙汁塗敷之,煲酒亦可。”
9、《本草再新》:“祛濕熱,利筋骨。”
10、《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風濕性關節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