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主義風格

國際主義風格

法西斯勢力的壓迫下,很多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大師都來到了美國,他們將歐洲的現代主義和美國富裕的社會狀況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設計風格。1927年,美國的菲利浦·詹森在德國斯圖加特市威森霍夫現代住宅建築展上發現了這種新興的風格。他認為這種風格以後會在國際上流行,因此將他稱為國際主義風格。它在六七十年代發展成熟,直到80年代才消退,涉及了設計的很多方面,包括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室內設計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主義風格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Style
  • 年代:20世紀30年代
  • 國家:美國
  • 時間:1927年
概念介紹,特徵,設計詳細介紹,相關資料,

概念介紹

歐洲現代主義與美國本土社會狀況相結合的一種設計風格。

特徵

國際主義設計和現代主義設計有繼承發展的關係,所以關於國際主義的特點,我想結合著現代主義來比較。
從兩個大方面來談——思想上和形式、方法上,想見下面詳細介紹。

設計詳細介紹

思想方面
1.資本主義的,中產階級的,富豪的
現代主義設計是為普通大眾設計的,是為窮人服務的。但是當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到了美國以後,發現美國的社會階層和歐洲有很大的不同:歐洲剛剛經歷過一戰,窮人很多,而美國是中產階級占了大多數,窮人和富人並不多。所以他們原來的為窮人設計的那一套在這裡沒有了市場。於是他們漸漸改變了原來的設計思想,形成了一種新的設計思想——國際主義設計,為富有的人們做設計。
2.商業性的
現代主義設計是在一戰後對於工業化和當時的貧窮的社會狀況進行探索性設計,尋求最適合的設計。但是國際主義在美國富裕的環境下完全拋棄了這一點,它是一種商業的設計。它成為了資本主義企業形象和符號。
3.形式至上的
現代主義設計追求的是功能,只要功能符合,形式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國際主義在這點上卻完全顛覆了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成為了形式至上的風格。由於這種風格代表了大企業、政府、權利和現代化,所以,為了達到這種形式,功能也就被忽略甚至漠視了。
4.經濟效益的
現代主義追求的是經濟的,也就是說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功能。但是國際主義追求的卻是它的經濟效益。他們不在乎花很多的錢來建造一個建築,他們更加看重建築本身日後能夠帶來的財富。
形式、方法方面
1.使用鋼鐵、玻璃、混凝土等現代材料
這點和現代主義沒有多少區別,都注重對現代材料的運用。在工業化以後,這也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2.預製安裝件
這也和現代主義一樣。因為都採用了現代化的材料,運用了工業化的大批量標準化的生產,使這種方式成為可能。
這是區別國際主義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它改變了現代主義的六面建築形式,將牆面用大片大片的玻璃代替,使玻璃形成牆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密斯·凡·德羅的《法斯沃斯住宅》。這也是美國的社會所決定的。美國當時的社會非常富裕,他們需要有種形式能夠顯示出他們的富裕。玻璃幕牆就非常對他們的胃口,它即能顯示出美國人的富有,有展示了他們的高科技成果和現代化程度。
4.少就是多,採用幾何、單調的形式
國際主義在這點上是繼承或誇張了密斯·凡·德羅“少就是多”的思想。現代主義只是反對過分的繁瑣的裝飾,達到一種簡潔的、單純的審美感受。國際主義極其推崇幾何的形式,不要裝飾。這看多了就未免顯得單調乏味了。
在其他方面的發展
國際主義在設計上影響廣泛,平面、產品、室內設計都受到它的影響
*平面設計——瑞士國際主義平面設計
以簡單明快的排版和無飾線體字型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理性化的平面設計方式,影響了世界各國。
*產品設計——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布勞恩公司的體系、日本和義大利的設計
高度功能主義,高度次序化。它從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轉向單純的科學立場,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使設計成為一個科學的過程。但顯然違背了設計的終極目標。
****
主要代表人物
沃倫.普拉特鈉【美】
代表作:福特基金會大樓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室內設計

相關資料

國際主義設計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歐洲發展的現代主義,經過在美國的發展,成為戰後的國際主義風格。到20世紀60、70年代,這種風格廣泛流行,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建築,產品設計和平面設計。米斯·范德洛在早期提出的“少則多”原則在戰後有了趨向於極端的發展,甚至到了一種為了形式的單純性放棄某些功能要求的程度。鋼筋混凝土預製構件結構和玻璃幕牆結構成為國際主義建築的標準面貌。到這一階段,形式變成了第一性。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為了達到所採用的手段成為了目的,這是國際主義的核心。
米斯·范德洛在紐約設計的 西格萊姆大廈,義大利設計師吉奧·龐帝在米蘭設計的佩萊利大廈成為國際主義風格的建築典範。
國際主義設計運動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發展
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比較
二戰結束後的20年,現代主義設計過渡到國際主義設計基本上已經本末倒置:把原來作為自然結果的形式變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來的目的,即社會性、大眾性則被逐步拋棄。原來因為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動機不得不形成的簡單、功能化、理性形式,變成了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追求。“少則多”這一原來只是為了更好的實現功能化、大眾化的手段,則成為了形式追求的中心。雖然現代主義的面貌在外部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本質已經完全不同了:它從一種為大眾服務的、民主主義的、理想主義的解決社會問題的探索方式變成了代表資本主義金錢與權力、代表某種霸權形式的風格。
對於國際主義風格的評價
對於國際主義風格的這種發展結果,評論界爭論很大,一部分人認為這是現代主義設計發展的新高度,是形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是現代主義的倒退,違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原則,用功能主義的形式包裹的非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內容的伎倆。但客觀的說,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在一定時期內實實在在的征服了世界,成為戰後世界設計的主導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