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日本政府在台灣成立台北帝國大學,最初設文政、理農二學部。次年,文政學部「文學科」增設「東洋文學講座」,以中國文學為主要講授內容,此即本系之前身。久保得二先生為本講座之首任教授,神田喜一郎先生為助教授,二人於一九二九年四月先後到任。一九三四年六月,久保得二先生因腦溢血病逝台北寓所。同年十一月,神田喜一郎先生升任講座教授,以迄台灣光復。此外,另有原田季清先生曾擔任本系講座講師及助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隸屬:國立台灣大學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日本政府在台灣成立台北帝國大學,最初設文政、理農二學部。次年,文政學部「文學科」增設「東洋文學講座」,以中國文學為主要講授內容,此即本系之前身。久保得二先生為本講座之首任教授,神田喜一郎先生為助教授,二人於一九二九年四月先後到任。一九三四年六月,久保得二先生因腦溢血病逝台北寓所。同年十一月,神田喜一郎先生升任講座教授,以迄台灣光復。此外,另有原田季清先生曾擔任本系講座講師及助教授。
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日本政府在台灣成立台北帝國大學,最初設文政、理農二學部。次年,文政學部「文學科」增設「東洋文學講座」,以中國文學為主要講授內容,此即本系之前身。久保得二先生為本講座之首任教授,神田喜一郎先生為助教授,二人於一九二九年四月先後到任。一九三四年六月,久保得二先生因腦溢血病逝台北寓所。同年十一月,神田喜一郎先生升任講座教授,以迄台灣光復。此外,另有原田季清先生曾擔任本系講座講師及助教授。
東洋文學講座之必修課程中,與中國文學相關者,初期有「東洋文學概論」、「東洋文學史」、「東洋文學講讀及演習」等,民國二十年以後有「東洋文學普通講義」、「東洋文學特殊講義」、「東洋文學講讀及演習」等。然此類課程猶未及全部必修課程學分之半數,可見就研讀中國文學之領域而言,本講座之課程尚未臻於完備。此時期主修「東洋文學」之學生亦少,台籍畢業生前後僅田大熊、吳守禮、黃得時三人而已。唯久保與神田二先生均為日本著名漢學家,久保先生在台任教期間曾籌組「南雅詩社」,創作大量漢詩漢文;神田先生在台亦有豐碩之研究成果。凡此皆為中日學術交流史寫下奇異之一頁。久保先生逝世之後,其在台藏書由台北帝國大學購入,成立「久保文庫」,其中頗多與中國文學有關之古籍,尤多戲曲善本。又神田先生曾參與購入福州龔氏藏書三萬餘冊,成立「烏石山房文庫」,其中多四部古籍。此二文庫之圖書今藏於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仍經常為校內師生及海內外學者所參考利用。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初擬改名「國立台北大學」,後定名為「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大學依我國學制,將原各「學部」改稱「學院」,文政學部分為文學及法學兩學院,「科」改稱「系」。文學院初設中文、歷史、哲學三系,本系由此乃正式成立。唯當時百廢待興,乃由北大中文系教授、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建功先生代為邀聘教員,參與規畫。三十六年底至三十七年中由許壽裳、喬大壯二先生相繼擔任系主任,二先生旋相繼去世。三十七年八月,臺靜農先生出任系主任,其後主持系務長達二十年,對本系之穩定與發展貢獻甚鉅。四十六年,本系設立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五十六年復增設博士班。六十一年又於本校夜間部增設中國文學系,八十六年,夜間部改制為進修學士班(九十五學年度已停招)。另,本系於九十七年成立「國際學生學士班」,采小班菁英式教學,提供有志於華語文及漢學研究之外籍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
本系自成立迄今,經歷屆主任及全體教師之共同努力,乃得日益茁壯。曾掌本系系務者,臺靜農先生以降,有屈萬里、龍宇純、葉慶炳、羅聯添、黃啟方、齊益壽、周學武、李偉泰、葉國良、何寄澎、鄭毓瑜等先生。諸先生雖所學各異,處事風格不一,然主持系務無不竭盡心力,對本系之發展各具貢獻。
本系在民國三十四年成立之初,聘吳守禮、黃得時二先生為副教授,延續部份原台北帝國大學之學風。35年起,魏建功、許壽裳、喬大壯、臺靜農等學者相繼來台講學,裴溥言、廖蔚卿、金祥恆諸先生先後受聘為助教,本系乃得接續大陸中國文學系之學術傳統。37年以後,戴君仁、洪炎秋、劉仲阮、毛子水、董作賓、董同龢、孫雲遐、史次耘、王叔岷、屈萬里、何定生、牟潤孫、李孝定、蔣復璁、張敬等望重士林的先生陸續至本系任教。諸先生學問各有專精,因得以讓本系在各個領域均有所發展,為本系草創時期奠定良好基礎。本系作為全國最早奠立的中文系,早已具備學科綜合、領域完整的特色,形成了本系辦學的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