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19軍

國民革命軍第19軍

在國民黨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5個第19軍

分別是:一、浙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二、陝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三、桂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四、粵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五、晉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19軍
  • 軍長孫傳芳
  • 改名時間:1926年12月
  • 前身:浙江陸軍第1師
類型,成立信息,師史簡述,師長履歷,隸屬變化,序列沿革,殉職主官,統計綜述,

類型

在國民黨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5個第19軍
一、浙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二、陝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三、桂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四、粵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五、晉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浙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該軍前身是孫傳芳直系所屬浙江陸軍第1師。1926年12月底,北伐軍進軍杭州,將孫傳芳直系所屬浙江陸軍第1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9軍,任命原第1師師長陳儀為該軍軍長,杜偉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1師,石鐸任師長;第2師,余憲文任師長。此時,因陳儀被孫傳芳拘押在南京,由第2師師長石鐸代理軍長職。1927年1月初,該軍在紹興大校場宣布易幟,正式打起國內革命軍第19軍的番號,在北伐軍總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反戈進攻孫傳芳駐守寧海的周蔭人部。此時次作戰,該軍擊敗周蔭人部,並將其縮編為新編第15師。同年5月7日,新編第15師改稱為第19師,撥屬第6軍楊傑部。
陝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該軍前身是陝西靖國軍一部。1922年,陝西靖國軍總司令部直轄步兵營營長高桂滋,率部隨陝西陸軍第1師胡景翼出潼關。1924年,高桂滋部擴編為胡景翼國民第2軍第3補充旅。1926年,國民第2軍在河南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8師,高桂滋任師長,劉礽祺任參謀長,轄第1師,王守義任師長;第2師,邢肇棠任師長;第3師,劉天祿任師長。同年底,該軍河南時番號撤消。
桂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該軍前身是桂系部隊,胡宗鐸第2路軍一部。1927年春,李宗仁所屬第7軍胡宗鐸旅進軍北伐至蕪湖、南京一線,在攻克皖北、津浦路南段,激戰龍潭等諸戰役中,擊潰東南大軍閥孫傳芳,戰功桌著。胡由此升任第2路軍第3縱隊指揮官,繼續指揮第7軍第2師、第15軍第2師以及兩個獨立團等,由京漢線繼續北伐,連克蚌埠、徐州等地。在進至山東臨城後,胡率部回師至蕪湖轉南京整訓。同年8月,以第7軍第2師、第15軍第2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9軍。其中第1師,陶鈞任師長;第2師,李宜煊任師長;第3師,鄭重任師長。同月,南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下令“討伐”唐生智,胡宗鐸率該軍向武漢進攻。1927年11月,該軍占據武漢。1928年2月,該軍3個師番號該為第59、第60、第61師。同年10月,國民革命軍進行整編,依中央軍番號順序,該軍番號為第16師。以胡宗鐸為師長,程汝懷任副師長。
粵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該軍前身是北伐戰爭粵系軍一部。1930年夏,中原大戰爆發後,蔣介石在津浦路泰安方面吃緊,遂調在廣東的該軍第60、第1師北上支援。同年8月。在濟南攻克後,蔣介石將奉命北上的第60、第61師合編組成該軍,並任命蔡廷鍇為第19軍軍長,轄第60師,蔡廷鍇兼任師長(後沈光漢、陳沛);轄第61師,毛維壽任師長;第78師,區壽年任師長(後文朝籍)。中原大戰結束後,該軍南下閩贛地區,先後參加了對中央蘇區和紅一方面軍的多次“圍剿”作戰。“九一八”事變後,該軍調上海駐防,參加了“一二八”淞滬抗戰,後因戰爭損失撤出上海。1933年11月,該軍因不滿蔣介石的內戰政策,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福建事變”在福州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公開反抗蔣介石的內戰政策,遭到蔣介石的殘酷鎮壓。1933年12月,南京政府下令免去蔡廷鍇的軍長職務,該軍撤消。
晉軍一部組成的第19軍
該軍前身是晉系閻錫山部隊一部。1934年10月,國民政府將晉系閻錫山部隊李生達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9軍,隸屬太原綏靖公署,李生達被任命為該軍軍長。下轄第72師,李生達兼任師長。1936年5月,李生達被部下刺殺身亡後,王靖國被任命為該軍軍長,霍原壁任副軍長。原屬第34軍第70師調離該軍,下轄第70師,王靖國兼任師長;第72師,陳長捷任師長。同年10月,該軍參加了阻止紅一方面軍的東征戰役。
1937年8月至9月,該軍隸屬第2戰區,先後參加平綏東段沿線作戰和太原會戰中的晉北戰役、忻口戰役等。同年11月,該軍第72師和直屬部隊合併組成第86師,李服膺任師長。同時將第73師第210旅、第72師第217旅改隸第19軍直轄。1939年8月,軍長王靖國升任第13集團軍總司令,由副軍長孟憲吉繼任軍長,隸屬第6集團軍。下轄:第68師,劉召棠任師長;第210旅,史澤波任旅長;第217旅,劉效增任旅長。在此期間,該軍原屬第70師,在成立暫編第1軍時改隸歸暫編第1軍。同年冬,該軍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1次反共高潮中,參加了閻錫山發動的“晉西事變”。
1940年3月,該軍軍長孟憲吉因病辭職,由副軍長梁培璜繼任軍長。1941年3月,梁升任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軍長一職由第68師師長劉召棠升任。艾子謙任副軍長。下轄:第68師,劉召棠兼任師長;暫編第37師,史澤波任師長;暫編第38師,鐘有德任師長。該軍所轄暫編第37、第38師分別由該軍原轄第210旅、第217旅擴編而成。1943年,閻錫山對晉軍編制進行調整,該軍暫編第38師與第33軍暫編第42師對調關係,暫編第42師改隸該軍。此時,該軍下轄:第68師,郭天辛任師長;暫編第37師,楊文彩任師長;暫編第42師,閻俊賢任師長。1944年1月,軍長劉召棠調走後,暫編第37師師長史澤波繼任軍長。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該軍奉命由同蒲路大舉進攻人民解放軍控制的山西晉東南長治地區,由此引發了人民解放軍進行的上黨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軍長史澤波被俘,第68師師長郭天辛、暫編37師師長楊文彩等被俘。此次戰役後,閻錫山重建該軍。將第23軍、第83軍兩軍撤消,其殘部重編第68師、暫編第37師,歸該軍建制。另將第23軍暫編第40師該隸該軍。由第23軍軍長許鴻林繼任該軍軍長,於鎮河任副軍長,蕭樹亭任參謀長。下轄:第68師,武士權任師長;暫編第37師,雷仰湯任師長;暫編第40師,許森任師長。1947年,軍長許鴻林調任山西保全司令,由戰區副司令長官楊愛源兼任該軍軍長。第2戰區更名為太原綏靖公署後,楊愛源改任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副軍長於鎮河繼任軍長。此後,該軍先後參加了晉北戰役、鄉寧戰役和晉中戰役等作戰。在晉中戰役中,軍部及所轄暫編第37師全部、暫編第40師(欠1個團)被人民解放軍全殲,軍參謀長李又唐、第37師師長雷仰湯、副師長趙衍等被俘,第40師副師長桌和鳴被擊斃。晉中戰役後,軍長於鎮河調任大同警備司令,由溫懷光繼任軍長。1948年10月,該軍參加太原防守戰役,困守太原孤城。12月,溫懷光升任兵團副司令,曹國忠繼任軍長,隸屬第10兵團。下轄第68師,武士權任師長。另將原暫編第40師改稱第274師(許森任師長)和太原戰役中新組建的第277師(曹國忠任師長)歸該軍建制。1949攆月,該軍在太原戰役第3階段作戰(城垣攻防作戰)中被人民解放軍全殲。軍長曹國忠、副軍長兼師長許森被俘,第68師師長武士權等被俘。同年10月,國民黨重新組建該軍,劉雲瀚擔任軍長,1950年5月,該軍由舟山撤至台灣。

成立信息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九師

師史簡述

國民政府時期,陸軍第十九師先後成立過五次,現分述如下:
壹、1926年1月——1927年4月(湘軍)
1926年1月22日,國民政府以攻鄂軍一部、湘軍第5師並叛軍洪兆麟之殘部在廣東惠州編組國民革命軍第19師,轄三團。師長由原湘軍第5師師長楊源浚(湖南新化人,日本陸士中國隊五期炮科)擔任。7月,本師誓師北伐。8月入鄂作戰,配合友軍與汀泗橋作戰,攻克修水。9月協同友軍攻占江西南昌,繼因五省聯軍發起反攻,倉促抵抗遭到重創,被迫開赴湖南奉新整補。11月再次奉命協攻南昌,攻占樂化。12月開赴九江休整。1927年2月於安徽蕪湖集結繼續參加北伐。3月協攻南京,所屬第56團率先入城。4月4日,國民革命軍總部為防第6軍軍長程潛被扣而引發所屬部隊兵變,遂派第1軍將本師包圍繳械,所屬官兵盡皆遣散。
貳、1927年5月——1928年8月(湘軍)
1927年5月30日,武漢國民政府於湖北漢口編組第19師,轄三團。師長由原第19師參謀長兼第57團團長鬍文斗(甘肅天水人,日本陸士中國隊十三期步科)擔任。本師成立後開赴湖南長沙招募新兵。同年8月參與東征,進攻南京國民政府,軍至蕪湖。寧漢合流後,唐生智復叛。12月,本師作為右路參與西征。1928年1月協攻東流。2月於汨羅江擊潰叛軍葉開鑫部,並於占領長沙後擔負衛戍任務。
1928年5月30日,師長鬍文斗升任第6軍副軍長,仍兼第19師師長職。時第6軍原任軍長程潛被扣押,本師為避免禍端,集結於瀏陽。
1928年6月23日,兼師長鬍文斗升任第6軍軍長,仍兼第19師師長職。時本師開赴江西配合友軍進攻紅軍。7月因與友軍第3軍內訌,退守新余。
1928年7月28日,兼師長鬍文斗為部屬第57團團長蔡雄等人殺害,師長由第19師副師長張旭東(河南商城人,民團出身)代理。本師經內訌,實力大為受損。為圖自保,遂向友軍第18師靠攏,並隨之入閩。但於途中遭到第3軍及地方民團截擊,僅百餘人突圍而出。8月15日,師之殘部於福建建寧被暫編第2師收編遣散。
叄、1928年6月——1928年7月(湘軍)
1928年6月23日,原第17師於湖南醴陵生變,其所屬第49團、第51團以及第6軍補充團由第6軍副官長張其雄率領投靠第35軍,在湖南嶽州改編為第19師,轄兩團。師長由原第6軍副官長張其雄(湖南醴陵人,保定官校三期騎科)擔任。同年7月25日,根據編遣會議之決定,第19師縮編為獨立第2旅(旅長張其雄)。1929年4月23日改編為新編第7師第19旅(旅長張其雄)。
肆、1928年10月——1948年9月(湘軍、中央軍)
1928年9月15日,根據編遣決議,第35軍在湖南常德縮編為第4集團軍暫編第6師(師長何鍵,轄劉建緒第16旅、陶廣第17旅、戴斗垣第18旅)。同年10月8日依中央番號順序改稱第19師,轄三旅十二團。師長由原第4集團軍暫編第6師師長何鍵(湖南醴陵人,保定官校三期步科)擔任。本師成立後以主力移駐長沙,另遣所屬第56旅在江西參與圍攻紅軍井岡山根據地。1929年1月紅軍放棄井岡山,第56旅亦參與追擊,至大庾而止。
1929年3月26日,師長何鍵升任第4軍軍長,由第19師副師長兼第56旅旅長劉建緒(湖南醴陵人,保定官校三期炮科)遞升師長。時本師抽調所屬三團編入新編第7師,師改三旅九團制。同月桂系叛亂,本師參與討伐。並於5月攻入廣西,連占全州、靈州。6月受挫於柳州,繼遭桂軍反撲,戰局陷入膠著,至7月撤回湘南休整。時本師抽調兩團編入新編第8師,師改三旅六團制。10月,本師於桃源阻擊叛軍張發奎部。12月開赴衡陽,參與討伐唐生智叛軍。1930年2月參與討伐廣西張、桂聯軍,進占全州。4月中原大戰爆發,本師遭桂軍猛烈反撲,被迫退守寶慶,繼於淥口遭到重創,再退常德。6月,湖南國軍發起反攻,本師亦投入作戰,接連收復長沙、醴陵。7月紅軍乘虛占領長沙,本師回援,二度收復該城。繼而紅軍發起反攻,奉命追擊之第55旅及友軍各部紛紛敗退,長沙再度被圍。經與友軍合力反攻,終在9月解長沙之圍。
1930年10月7日,師長劉建緒升任第28軍軍長,由第19師副師長兼第57旅旅長李覺(湖南長沙人,保定官校九期步科肄)遞升師長。時本師師部駐常德,以所屬第55旅駐衡陽,第56旅駐平江、瀏陽,第57旅駐蒲圻、岳陽,擔負湘東南地區的地方守備任務,一度與紅軍湘東獨立師在攸縣、澧縣發生戰鬥。1933年間曾出援江西高安、安福之被圍友軍。1934年8月,本師為阻擊紅軍入湘部隊,於邵陽集結,繼開赴武岡布防。9月移駐祁陽、零陵。11月擔負永順、大庸地區之守備任務,並於雞公隘解友軍之圍。1935年4月,本師縮編為兩旅四團制。同年10月,入湘紅軍強渡本師澧水防線而入貴州。師遂奉命追擊紅軍入黔,再入川、滇兩省,至雲南昆明而至。1936年10月開赴浙江嘉興、建德、桐廬地區整補。12月開赴麗水、青田地區進攻紅軍游擊隊。1937年3月移駐金華、杭州。7月開赴溫州,擔負鎮海海防任務。
1937年8月31日,師長李覺升任第70軍軍長,仍兼第19師師長職。9月,本師開赴上海參加抗戰。10月配合友軍於大場、蘊藻浜阻擊日軍。11月以所部損失慘重退守杭州,再退富陽。是役,第57旅113團團長秦慶武殉職。富陽失守後開赴東陽整補。1938年5月在金華集結後車運湖北武漢,擔負外圍麻城、英山、羅田一線之工事構築任務。7月開赴江西九江,於廬山陣地阻擊日軍,至9月奉命開赴奉新整補。是役,第57旅114團團長劉陽生殉職。1939年3月開赴於安義、靖安、奉新一線布防,於側翼配合友軍固守南昌。南昌淪陷後開赴湖南長沙、瀏陽整訓。時本師縮編為三團制。
1939年6月18日,兼師長李覺辭去兼職專任第70軍軍長,由第19師副師長唐伯寅(湖南湘潭人,湖南講武二期步科)遞升師長。9月開赴長沙前線,於汨羅江南岸之營田至歸義一線布防,堅守陣地四晝夜,勝利完成阻擊日軍之任務。10月開赴醴陵休整。12月投入冬季攻勢,參與反攻南昌,並破壞交通設施遲滯日軍援軍。1940年1月開赴江西進賢。10月移駐奉新,監視南昌日軍動向。1941年3月參加上高會戰,奉命放棄奉新,誘敵深入,完成第9戰區預定計畫,並協同友軍擊退日軍第33師團,收復奉新。8月擔負鄱陽湖東岸之守備任務。9月再次進攻南昌日軍,以策應第二次長沙會戰。12月移駐臨川。1942年5月浙贛會戰爆發,本師奉命開赴沙溪,擔負鐵路沿線之守備。繼因沙溪已經淪陷,遂奉命於鉛山構築防禦工事阻擊日軍前進。7月開赴文坊休整。8月奉命進駐資溪,再開福建長汀。10月移駐湖南瀏陽。1943年11月奉命增援常德友軍,但於漆家河陣地被日軍擊退,致桃源淪陷。後在友軍增援後發起反攻,收復漆家河陣地。12月進駐常德。1944年1月移駐津市。同年5月常德再次被圍,本師奉命增援不及,遂轉入敵後,一度收復益陽。又奉命增援衡陽,進至金蘭寺受阻。因衡陽淪陷,退守邵陽,再退洞口、山門整補。
1945年1月8日,師長唐伯寅調任南豐師管區司令,由第19師副師長楊蔭(湖南武岡人,中央官校政研班、陸大特三期)遞升師長。同年3月,本師換裝美械。4月參加湘西會戰,於雪峰山以東之麓洞口、隆回地區布防阻擊,重創日軍第224聯隊。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本師移駐常德。11月開赴湖北武漢。12月移駐南京。1946年1月開赴江蘇泰縣,與新四軍時有摩擦事件發生。6月,本師整編為第19旅,轄兩團(7000餘人)。原師長楊蔭改任旅長。時內戰全面爆發,本旅於宣家堡、泰興地區遭到新四軍重創。8月移駐鎮江整補。9月投入蘇北第二期綏靖作戰,以主力集結於秦潼,第56團配屬整63旅,向東台發起進攻,連占時堰、梁垛,至10月攻占東台,勝利完成任務。11月參加蘇北第三期綏靖作戰,攻擊東台以東之華中野戰軍,12月攻占鹽城,但所屬第57團於鹽城以南受創,團長鐘雄飛被俘。1947年1月開赴山東作戰。2月進占臨沂。4月投入重點進攻,向蒙陰進擊。5月友軍於孟良崮覆沒,本旅解圍不利,亦遭重創,所屬第57團全軍覆沒,團長羅文浪被俘。
1947年5月29日,旅長楊蔭升任整編第83師副師長,仍兼整19旅旅長職。時本旅於臨沂重新整頓,並恢復三團制。7月移駐沂水。9月移駐日照。1948年4月回駐臨沂。
1948年6月5日,兼旅長楊蔭辭去兼職專任整83師副師長,由整編第19旅副旅長趙堯(雲南維西人,中央官校高教一期)遞升旅長。7月本旅開赴江蘇宿遷新安鎮駐防。8月車運徐州,再空運至濟南,擔負外圍守備。9月遭到華東野戰軍進攻,本旅遭到重創被迫退守內城。戰至23日全旅覆沒,第57團團長周鎮中殉職。第55團團長伍亞璀、第56團團長黎殿臣先後被俘。
伍、1949年4月——1950年3月(中央軍)
1949年4月8日,國防部於江蘇鎮江招募蘇籍新兵重新組建第19師,轄三團。師長由原整編第19旅副旅長劉光宇(湖南澧縣人,中央官校高教七期、陸大將乙四期)擔任。本師成立時僅有兵員3000餘人。
1949年5月27日,師長劉光宇升任第100軍副軍長,由第19師副師長衛軼青(江蘇奉賢人,中央官校八期步科)遞升師長。時本師移駐長沙,擔負長沙東北之撈刀河至黃花市一線防務。同時第44師裁撤,所屬官兵併入本師。同年8月程潛、陳明仁通電起義時,本師拒絕參與,僅所屬第57團隨第197師起義。師於退出長沙後,經永豐至安江休整。10月退守芷江,再退靖縣。11月擬開赴貴州獨山與尋找上級指揮機關,但途中遭到解放軍阻擊,遂奉命堅守現有陣地掩護友軍撤往廣西。至任務完成後,本師亦隨之入桂,企圖經百色與友軍第1兵團會合。未料百色已經失守,遂游離於滇桂邊境,堅持到12月底進入越南。1950年1月,本師返回廣西,但於平而關遭到解放軍重創,副師長王文義、參謀長潘雄被俘,其殘部1000餘人再次退入越南。3月9日,本師撤消番號,所屬殘部編入第1管訓處,隨後移駐富國島。1953年5月海運台灣編遣。
附:1952年8月1日,台灣“國防部”以第118師和第43師所屬一團在台灣宜蘭並編為第19師(師長鮑步超,轄唐俊賢第55團、楊書田第56團、張執中第57團),其中第118師師部改組為第19師師部,所屬第352團、第353團、第354團並編為第55團、第56團,第43師第129團改組為第57團。1957年12月列為前瞻(重裝)試驗步兵師,並予改制,至1958年8月完成改制(師長唐俊賢,駐台中)。1969年11月撤團改旅。1976年1月1日改稱第23師。8月16日改稱第319師(虎軍部隊,師長趙萬富,駐金門)。1984年10月調整為外島師(師長郭達沾,駐金門)。1999年3月1日縮編為第119旅(虎軍部隊,駐金門)。2007年4月1日裁撤,所屬改編為金東地區守備隊,並延續至今。

師長履歷

楊源浚(任期:1926年1月22日——1927年4月4日)
1878—1933,湖南新化人,字伯笙。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第五期炮兵科畢業。陸軍中將(未經敘任)。歷任清朝廣西講武堂隊長、科長、陸軍衙門軍制司台壘科科長、陸軍工程隊副軍校、護國軍湘黔路指揮使、護憲軍第7路司令、廣州大本營高級參謀、湘軍第5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19師師長、軍事參議院參議。
胡文斗(任期:1927年5月30日——1928年7月28日)
1898—1928,甘肅天水人,字仲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第十三期步兵科畢業。陸軍中將(未經敘任)。歷任甘肅督軍署參謀兼機關槍教練、甘軍第1師第2旅團附、國民軍第7師參謀處處長兼軍官傳習所所長、國民革命軍第6軍軍士教導總隊總隊長、第19師團長、參謀長、師長、第6軍副軍長、軍長。
張旭東(任期:1928年7月28日——1928年8月15日代)
1911—?,河南商城人,字劍虹。民團出身。陸軍少將(實任陸軍步兵上校)。歷任河南商城自衛大隊大隊長、商城縣民團副司令、國民革命軍第6軍軍士教導總隊大隊長、第19師副師長、代理師長、“剿赤”軍游擊第2團團長、第5戰區游擊第11縱隊第3支隊司令、游擊第11縱隊司令、第10戰區獨立團團長、徐州綏靖主任公署補充第1團團長、武漢行轅補充團團長、河南省保全第4旅副旅長兼第13團團長、河南省保全第5旅旅長、第312師副師長、第19兵團獨立師師長、第311師師長。
張其雄(任期:1928年6月23日——1928年7月25日)
1889—?,湖南醴陵人,號沛乾。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騎兵科畢業。陸軍少將(未經銓敘)。歷任廣州國民政府陸軍部講武堂騎兵科教官、國民革命軍第6軍參謀、副官長、第19師師長、獨立第2旅旅長、新編第7師第19旅旅長、第15師第43旅旅長、湖南省第4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湖南省第7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
何 鍵(任期:1928年10月8日——1929年3月26日)
1887—1956,湖南醴陵人,字芸樵,號容園。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陸軍二級上將。參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五師”。
劉建緒(任期:1929年3月26日——1930年10月7日)
1892—1978,湖南醴陵人,字恢先。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炮兵科畢業。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歷任湘軍第14混成旅團長、國民革命軍第35軍第2師師長、副軍長、第4集團軍暫編第6師副師長兼第17旅旅長、第19師副師長兼第56旅旅長、師長、兼平瀏綏靖處處長、第28軍軍長、第4路軍總指揮、閩浙贛皖邊綏靖主任、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23軍團軍團長、第10集團軍總司令、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省軍管區司令、兼第25集團軍副總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
李 覺(任期:1930年10月7日——1939年6月18日)
1900—1987,湖南長沙人,字稚蓮,號雲波。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步兵科肄業。陸軍中將。歷任湘軍第1師第2旅排長、第4師第9旅連長、營長、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2師團長、第4集團軍暫編第6師第18旅副旅長兼團長、第19師第57旅副旅長兼團長、旅長、第19師副師長、師長、兼湖南省保全處處長、第70軍軍長、第25集團軍總司令、中央訓練團重慶分團主任、國防部戰地視察訓練班主任、視察第1組組長、第14綏靖區司令官、總統府參軍、湖南綏靖主任公署副主任、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副司令官、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高參室高級參謀。
唐伯寅(任期:1939年6月18日——1945年1月8日)
1897—1952,湖南湘潭人,字先椿。湖南陸軍講武堂第二期步兵科畢業。陸軍少將。歷任第19師第55旅團附、團長、旅長、第19師副師長、師長、江西南豐師管區司令、浙江臨黃師管區司令、長沙綏靖公署高級參謀、江南地下軍第4軍副軍長、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高級參謀、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高級參謀。
楊 蔭(任期:1945年1月8日——1948年6月5日)
1904—?,湖南武岡人,字詩云。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政治研究班、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三期畢業。陸軍少將。歷任第19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整編第19旅旅長、整編第83師副師長、第100軍副軍長。
趙 堯(任期:1948年6月5日——1948年9月23日)
1908—?,雲南維西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畢業。陸軍步兵上校。歷任第3師參謀處參謀、第51師參謀處參謀、第63師營長、團長、整編第63旅團長、整編第19旅副旅長、旅長。
劉光宇(任期:1949年4月8日——1949年5月27日)
1914—?,湖南澧縣人,字平章。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等教育班第七期、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四期畢業。陸軍少將(實任陸軍步兵中校)。歷任第51師營長、團附、第58師團長、第100軍高級參謀、第19師團長、整編第19旅團長、副旅長、第19師師長、第100軍副軍長。
衛軼青(任期:1949年5月27日——1950年3月9日)
1909—?,江蘇奉賢人(今屬上海),字雪林。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步兵科畢業。陸軍上校(實任陸軍步兵中校)。歷任整編第63旅團長、第63師團長、第19師副師長、師長。

隸屬變化

1、第6軍(1926年1月——1927年4月)
2、第6軍(1927年5月——1928年8月)
3、第35軍(1928年6月——1928年7月)
4、第4編遣區(1928年10月——1929年3月)
第4軍(1929年3月——1930年10月)
第28軍(1930年10月——1934年11月)
第4路軍(1934年11月——1937年8月)
第70軍(1937年8月——1941年8月)
第100軍(1941年8月——1946年6月)
整編第83師(1946年6月——1948年8月)
整編第2師(1948年8月——1948年9月)
5、第100軍(1949年4月——1950年3月)

序列沿革

1926年1月第一次成師時序列:
師長楊源浚,副師長王邦吉/張振武,參謀長鬍文斗
第55團(攻鄂軍一部改編),團長王尹西/謝福安
第56團(湘軍第5師縮編),團長張軫
第57團(洪兆麟殘部改編),團長王茂泉/胡文斗
1927年5月第二次成師時序列:
師長鬍文斗,副師長張旭東,參謀長高卓東
第55團,團長田玉崗/張天一
第56團,團長何元愷
第57團,團長蔡雄/張轂中
1928年6月第三次成師時序列:
師長張其雄,副師長徐煥湘,參謀長×××
第1團,團長易維揚
第2團,團長張彀中
1928年10月第四次成師時序列:
師長何鍵,副師長劉建緒,參謀長羅藩瀛
第55旅,旅長劉建緒
第1團,團長段珩
第2團,團長鄧南驥
第3團,團長陶柳
第4團,團長魏鎮
第56旅,旅長陶廣
第5團,團長李覺
第6團,團長鐘光仁
第7團,團長譽維揚
第8團,團長張谷中
第57旅,旅長戴斗垣
第9團,團長田應棠
第10團,團長童琨
第11團,團長王英兆
第12團,團長周希武
1929年4月劉建緒接任師長、師改三旅九團制時序列:
師長劉建緒,副師長陶廣,參謀長黃素符
第55旅,旅長羅樹甲
第1團,團長段珩
第2團,團長鄧南驥
第3團,團長陶柳
第56旅,旅長陶廣(兼)
第4團,團長鐘光仁
第5團,團長李覺
第6團,團長王英兆
第57旅,旅長戴斗垣
第7團,團長田應棠
第8團,團長童琨
第9團,團長周希武
1929年7月縮編三旅六團制時序列:
師長劉建緒,副師長陶廣,參謀長黃素符
第55旅,旅長段珩
第109團,團長劉建文
第110團,團長鄧南驥
第56旅,旅長羅樹甲
第111團,團長鐘光仁
第112團,團長何平
第57旅,旅長李覺
第113團,團長莊文樞
第114團,團長陶柳
1930年10月李覺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李覺,副師長羅樹甲,參謀長黃素符
第55旅,旅長段珩
第109團,團長劉建文
第110團,團長唐伯寅
第56旅,旅長鄧南驥
第111團,團長陳漢雄/周昆源
第112團,團長何平/傅希穎
第57旅,旅長陶柳
第113團,團長莊文樞
第114團,團長湯新昭/王寶華
1935年4月縮編為兩旅四團制時序列:
師長李覺,副師長羅樹甲/段珩/唐伯寅,參謀長黃素符/宋英仲
第55旅,旅長唐伯寅/劉湘輔
第109團,團長劉湘輔/黃聚傑
第110團,團長鄢樂知/卿建楚
第57旅,旅長莊文樞/周昆源
第113團,團長莊文樞/秦慶武/王道純
第114團,團長王寶華/周昆源/劉陽生/陳樹屏
1939年3月縮編為三團制時序列:
師長李覺,副師長唐伯寅,參謀長宋英仲,步兵指揮官周昆源
第55團,團長黃聚傑
第56團,團長王道純
第57團,團長陳樹屏
補充團,團長曹國偉
1939年6月唐伯寅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唐伯寅,副師長曾廣國/唐名標/楊蔭/李嵩、王道純(41年9月增設)/謝一中,參謀長楊蔭/魏振鉞/賀翊章,步兵指揮官周昆源
第55團,團長歐陽僖/陶富業
第56團,團長王道純/汪光堯
第57團,團長陳樹屏/鐘雄飛
補充團(41年1月裁),團長曹國偉
1945年1月楊蔭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楊蔭,副師長李嵩/趙堯、汪光堯,參謀長程玉載
第55團,團長陶富業/湯啟聖
第56團,團長劉光宇
第57團,團長鐘雄飛
1946年6月整編為第19旅時序列:
旅長楊蔭,副旅長趙堯,參謀長程玉載/黎殿臣
第56團,團長劉光宇
第57團,團長鐘雄飛/羅文浪
1947年5月恢復三團制時序列:
旅長楊蔭,副旅長趙堯,參謀長黎殿臣/劉光宇
第55團,團長伍亞璀
第56團,團長劉光宇/程玉載
第57團,團長王唯一
1948年6月趙堯接任旅長時序列:
旅長趙堯,副旅長劉光宇,參謀長×××
第55團,團長伍亞璀
第56團,團長黎殿臣
第57團,團長周鎮中
1949年4月第五次成師時序列:
師長劉光宇,副師長衛軼青,參謀長×××
第55團,團長王文義
第56團,團長張漢輝
第57團,團長×××
1949年5月衛軼青接任師長時序列:
師長衛軼青,副師長王文義,參謀長潘雄
第55團,團長潘金
第56團,團長張漢輝
第57團,團長×××

殉職主官

秦慶武,1903,湖南瀏陽,資寧軍官講習所, 第十九師第五十七旅第一一三團團長,1937.10.17,上海(陣亡)
劉陽生,1904,湖南衡東,四路軍教總軍官隊,第十九師第五十七旅第一一四團團長,1938.8.8,江西九江(陣亡)
周鎮中,1912,江西永新,黃埔官校五期工科,整編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團團長,1948.9.23,山東濟南(陣亡)

統計綜述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九師自成立至結束,歷時二十五年。執掌第十九師者先後十二人。其中湖南籍八人;甘肅籍一人;河南籍一人;雲南籍一人;江蘇籍一人。出身黃埔(中央)官校者四人;保定官校者四人;日本陸士者兩人;湖南講武者一人;民團出身者一人;進身陸大者兩人。日後進階上將者兩人(何鍵、劉建緒)。任職時間最長者為李覺,九年;最短者為張旭東,一月不到。李覺任職師長期間,為第十九師之顛峰時期。其部隊裝備過國械、美械。第十九師番號素為湘軍所使用。屬程潛之十九師自成立後便歷經磨難,屢次遭到政敵分化瓦解,始終不得表現之機會。至該番號為何鍵部所使用後,歷經圍剿、抗戰諸役,歷經艱辛,由弱而強,且漸為中央所同化,終得換裝美械之待遇。然其投入內戰後,屢遭重創,至濟南全軍覆沒,無復勁旅之風采。中央再次以湘人組建十九師時,又經湖南政局更替,最致敗逃異域苟且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