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大會堂舊址

國民大會堂舊址

國民大會堂舊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長江路264號,現為南京人民大會堂。此建築原是為籌備國民大會的召開而興建的,1936年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二層,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對稱式,勒腳、牆身、檐部三段式構圖,裝飾簡單,僅在檐口、門廳等處加了民族風格裝飾。正面呈凸形,內廳走廊寬敞。

2017年12月,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大會堂舊址
  • 外文名:The old site of the Great Hall of the national
  • 現為南京人民大會堂
  • 建設時間:1936年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國民大會堂歷史
國民大會堂的設計方案以當時奚福泉建築師之藍圖為首選。1936年5月5日,大會堂正式竣工。整個建築坐北朝南,左右對稱,全部為鋼筋水泥結構,表現出西方近代劇院的建築風格,勒腳、牆身和檐部三段劃分整體,中區高聳,兩側呈直線展開的對稱造型,簡潔明快而又不失大氣穩重。大會堂的局部則巧妙地運用了民族風格的裝飾。門廳上方正中的整面牆體,鑲嵌三段長方形玻璃窗群,一排排直貫上下,玻璃與牆面虛實相生,充滿韻律感。門廳三門並立,雨篷前伸遮護踏道,整個禮堂的檐口、門窗框架、雨篷、門廳等處都採用了傳統的回形花紋.顯得雍容典雅。大會堂連地下室共五層.劇場分樓上下共有觀眾席2500多個,並配有冷暖氣.消防、通風、水電,衛生等設備,是當時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會堂。
南京人民大會堂南京人民大會堂
國民大會堂落成僅一年多,南京即告淪陷,大會堂一直為日寇和汪偽漢奸占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出席了在國民大會堂廣場舉行的慶祝還都大會,並發表講話。後國民政府下令加緊修葺大會堂,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施工,1946年年底,修建工程遂告完成。這次修復.將觀眾席增至3400多個,每個椅子背後設有三個按鈕,電線通入地下,通向主席台兩側的電燈顯示器。鮮為人知的是,在會堂西牆內建有一條僅容一人進出的暗道.通往蔣介石專用休息室前的走道,為蔣進出會場專用。暗道雖有電燈,但平時閉鎖,故不為人知。
1948年3月29日,國民政府國民大會堂召開了第一屆”行憲國民代表大會”。“行憲國大”的中心議題就是選舉“總統”、”副總統”。這次國民大會是在國民黨內部矛盾重重,各派系明爭暗鬥,面臨嚴重危機的形勢下召開的。會前還因新老代表席位之爭鬧出了不少事端。顏洋滋等8位喪失資格的代表在會堂宣布絕食,以示抗議。此外,天津的趙遂初是10年前地方勢力的軍人代表,因不服國民黨取消其代表資格,找到一名記者,聯合上演”抬棺示威”的鬧劇,聲稱“不進會場就進棺材”.國民黨特務機關只好在夜間派人將放在會堂門口的壽材抬走。事後,國民黨當局對除名的“國大”代表另行安排,為他們特設一個委員會,同享“國大”代表待遇。4月1日日,蔣介石以2430票(出席代表2734人)當選為“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選舉.則集中反映了蔣介石、李宗仁之間的矛盾。李宗仁、于右任程潛建立競選聯合陣線,共同反對“由
中央提名”。經過四輪投票,李宗仁以1438票對1295票險勝孫科,當選國民政府第一屆“副總統”。“行憲國大”歷時33天,於5月1日結束。
1949年後,國民大會堂改稱“人民大會堂”。南京解放不久,南京市人民政府即在這裡舉行了一次盛大的軍民聯歡會。1949年9月中旬,為指導整黨工作,鄧小平同志以《論忠誠和老實》為題,在這裡給4000多名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1954年3月20日,毛澤東主席曾蒞臨人民大會堂發表重要講話。1943年冬.江澤民同志在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就讀時,曾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愛國禁菸消毒運動,這場運動的主要發生地就在國民大會堂門前的廣場上。
內部大廳內部大廳
1998年,江澤民主席在《憶厲恩虞同志》一文中寫道:“我們在國民大會堂廣場前焚燒收繳的鴉片、毒品和菸具,同學們圍著熊熊的篝火,齊聲高唱《畢業歌》。”此情此景,令人激奮。今天的人民大會堂雖與新街口鬧市區僅數步之隔,卻保留了一份難得的安詳靜謐,在長江路濃濃綠蔭的圍襯下,愈發雄壯穩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