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纂要

四時纂要

四時纂要是中國古代的 一部農書。唐末或五代初期韓鄂 (一作韓諤) 撰,仿《禮記·月令》體例,逐月列舉應做的主要農事,對農村居民的生產活動及後世農家歷的編纂很有影響。全書分5卷。其中農業技術部分,主要引自 《齊民要術》、但有增益。對於糧食作物、蔬菜、果木、油料作物的種植技術記述較詳,並有茶與雄麻、黍穄間作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植棉的最早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時纂要
  • 四季:十二個月,
  • 時期:唐末,或五代初
簡介,內容,特點,意義,現身韓國,

簡介

《四時纂要》為分四季十二個月,列舉農家應做事項的月令式農家雜錄。書中資料大量來自《齊民要術》,少數則來自《氾勝之書》、《四民月令》、《山居要術》等及一部分醫方書,也有韓鄂自己的點滴經驗與總結。全書5卷,4萬2千餘字。內容除去占候、祈禳、禁忌等外,可分為農業生產、農副產品加工和製造,醫藥衛生、器物修造和保藏、商業經營、教育文化六大類。重點在前三類。

內容

農業生產是本書的主體,包括農、林、牧、副、漁,表現出以糧食、蔬菜生產為主的多種經營傳統特色。農業生產技術方面,記述較前代發展進步的有果樹嫁接,合接大葫蘆,苜蓿和麥的混種,茶苗和枲麻、黍穄的套種,種生薑,種蔥以及獸醫方劑等。還有種棉,種茶樹,種薯蕷,種菌子和養蜂等則是中國最早的記載。關於種棉,有人懷疑是後人加添的,現尚難於確定。 農副產品的加工製造,記述豐富多樣,特別在釀造方面有不少創新。如最早介紹利用麥麩釀製“麩豉”,價廉,且可節約糧食。制醬,突破以前的先制麥曲,然後下曲拌豆的分次作法,把麥豆合併一起製成乾醬醅,並兩道程式為一道。又將鹹豆豉的液汁加以煎熬作滅菌處理後,貯藏以作調味品,開醬油生產之先聲。 藥酒、果子酒、沖水調吃“乾酒”的釀製,品種多而具有特色。對各種植物澱粉的提制,從穀物擴展到藕、蓮、芡、荸薺、薯蕷、葛、百合、茯苓、澤瀉、蒺藜等;從果實、球莖、鱗莖、塊根、根莖以至菌核,無不利用。醫藥衛生方面,最突出的是採錄了很多種藥用植物的栽培技術,成為現存農書的最早記載,而《齊民要術》在這方面是缺乏的。

特點

《四時纂要》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大缺點,即全書共698條,其中占候、擇吉、鑲鎮等迷信的東西占有348條,將近一半。 這與唐代密教(佛教之一支)巫術和道教的流行有關。另外,該書文字摘錄過簡,有時含混不清,間有失原意之處。但去蕪存精,仍不失為一部有相當價值的農書。它綜錄的資料,門類多,簡要實用,頗為後人所重視。北宋天禧四年(1020),《四時纂要》和《齊民要術》同時被推薦給朝廷刊印,頒發給各地方勸農官。再早,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已有民間刻本。南宋翻刻過。元代的《農桑輯要》幾乎全部選錄了它所特有的資料。它還流傳到了朝鮮和日本。

意義

《四時纂要》的體裁與《四民月令》一樣,以時令為綱;收錄的有關生產和生活項目,許多與後者相似;但《四民月令》卻幾乎沒有具體生產技術的記述,《四時纂要》則對許多生產技術作了介紹。另外,《四時纂要》填補了自《齊民要術》至《陳旉農書》之間相隔六個世紀的空白,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研究,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現身韓國

2017年6月15日,韓國慶尚北道醴泉郡政府稱,慶北大學文獻信息學系BK21(21世紀智慧韓國計畫)PLUS項目小組近日在醴泉郡龍門面竹林里進行文化遺產名錄整理工作時,發現了1冊用朝鮮王朝時代最早的金屬活字“癸未字”印刷的《四時纂要》。該文獻用癸未字特有的字型,即宋朝體印刷而成,很可能成為國寶級文化遺產,引起學界關注。《四時纂要》是中國唐代的農業書籍,原書已佚失。1961年在日本發現的重刻本被認為最接近原書,其為1590年朝鮮慶尚左兵營刊本。
此次發現的版本被推定為1403-1420年之間以癸未字印刷,在中日韓三國中應為現存最古老的版本。癸未字是太宗3年(1403年)癸未年朝鮮王朝時代最早的銅活字,有記載稱,1420年在製作庚子字時將癸未字全部熔化後使用。用癸未字印刷的書籍非常珍貴,僅單張就價值數千萬韓元,除了個人收藏的書籍之外,多被指定為國寶。首爾大學奎章閣收藏的《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和澗松美術館收藏的《東萊先生校正北史詳節》等均為癸未字印刷,都為國寶。
此次發現的《四時纂要》共約達100頁,保存狀態較為良好,分春夏秋冬四季篇,春季篇又分作2篇記載,收錄了24節氣所需的農業技術、忌諱、家畜飼養方法等內容。慶北大學文獻信息學系項目組認為該書籍有望成為研究朝鮮王朝時代農業史的珍貴史料,在書志學方面也可被作為活字字型、排版法的研究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