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英俊

嚴英俊

嚴英俊,男,漢族,1984年10月3日,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2012年12月25日被太原市見義勇為協會評為見義勇為一等獎,並記二等功,並作為代表發表講話! 2013年5月被共青團太原市委和太原市青年聯合會評為五四青年,並授予五四特別獎章, 2013年7月被山西省見義勇為協會評為見義勇為一等獎,隨後被共青團山西省省委和山西青年聯合會評為五四青年,並授予獎章 。事跡被山西日報,山西晚報,三晉都市報,太原日報,太原晚報,山西青年報,運城黃河晨報,河津風采,連續刊登,並追蹤報導,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英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山西河津
  • 出生日期:1984年10月3日
  • 畢業院校:山西醫科大學
  • 主要成就:太原市見義勇為協會評為見義勇為一等獎,並記二等功
    山西省見義勇為協會評為見義勇為一等獎
  • 性別:男
人物事件
受傷教師未脫險擒凶義士找到了
8月29日下午1時許,尖草坪街鐵道橋下發生一起歹徒當街追砍女教師並致其重傷的案件。8月30日,本報就此進行了詳盡報導,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傷者情況如何?白衣男子是誰?案件有何進展?就廣大讀者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太原市人民醫院看望身受重傷的郭萬珍。這時,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手術、縫了300多針的郭萬珍,已經被送到了重症監護室,令人擔心的是,她仍未脫離生命危險。負責治療郭萬珍的副主任醫師李耀軍說:“兇手如此狠毒,真是令人髮指,我行醫這么多年,頭一次見到頭部被砍得這么重的病人,由於刀口太多,我們竟縫了300多針。”據李醫生介紹,目前郭萬珍還沒脫離生命危險,他們將會盡全力治療。
昨日下午,記者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第一個衝上前與歹徒搏鬥的白衣男子,他叫嚴英俊,今年28歲,運城河津人,目前在太鋼醫院口腔科進修。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因幼時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嚴英俊患有小兒麻痹,右腳落下殘疾。就是這樣一位行走不便、身板並不健壯的年輕人,面對手持菜刀、近乎瘋狂的歹徒,一聲怒吼、挺身而出,在其他民眾的幫助下最終將歹徒制服。危急關頭,勇氣何來?對記者的提問,嚴英俊靦腆地說:“我不能眼瞅著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失,看到那名血流滿面的女子,我相信誰都不會袖手旁觀!”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了公安部門相關負責人,得到的答覆是:案件仍在調查中,相關情況目前不便透露。
河津人、殘疾人、80後
和迎著歹徒明晃晃的菜刀而毫不畏懼衝上去略顯不同的是,面對鏡頭和話筒的嚴英俊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他滿臉都是憨厚而緊張的笑容,說話略顯結巴。最明顯的是他走路一瘸一拐,這是一個小兒麻痹症患者。在歹徒正在行兇、瘋狂砍剁受害人時,許多人尖叫著跑遠,而他,一把扔開了自己的電動車,拖著一條殘疾的腿,第一個沖了上去。
“要不是他,我家嫂子當時就沒命了。”郭萬珍的家人說。
“要不是他,受害人當時就沒命了。”目擊現場的路人說。
“幸虧這個小伙子見義勇為,他改變了這起兇殺案的結局,讓受害人有了生的希望。”辦案民警這樣說。
事發後,受害人家屬想找到他,民警在找他,媒體在找他。那么,他是誰?
他是一名從運城河津來太原求學的外地人,他是一名因患病行走不便的殘疾人,他還是一名與同學合租房屋的80後“蟻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年輕人,在8月29日下午1時10分,面對手持菜刀的歹徒,他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怒吼,將生命傾注在一塊石頭上,擲向行兇者的菜刀,將傷者郭萬珍救出。制服歹徒後,他便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經過多方尋找,記者終於聯繫到了“白衣男子”嚴英俊。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了鋼中路白樺苑小區4號樓嚴英俊租住的出租房內。眼前的嚴英俊並不像記者在事發現場所了解的那樣:一米八的個頭,身材魁梧,而是身高一米七幾的中等個頭,身材略顯單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
談到事發時的情形,嚴英俊的手臂仍然有些顫抖。當日中午,他騎著電動車到尖草坪立交橋旁的一家五金店買東西,返回途經鐵道橋附近時,看到路北有幾名路人大聲呼喊“砍人了”。
嚴英俊抬眼向前方看去,只見路旁有兩人正在互相拉扯,起初他以為是在打架,沒想到行至距離兩人三四米遠時,出現在眼前的恐怖一幕令他終生難忘:“我看到一名身穿黑衣的中年男子,揪著一名女子的頭髮,右手拿菜刀不停地向女子頭部砍去。這時,那名女子已經無力反抗,她的臉上、身上浸滿了鮮血。”
看到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他先是一怔,緊接著大腦一片空白,不知該如何應對,不過他很快便冷靜了下來。“我不能眼看著一條生命,以這樣殘忍的方式終結在歹徒的菜刀下。”他衝著這名歹徒大聲吼道:“快把刀放下。”話音剛落,歹徒猛然抬頭,露出兇惡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後,繼續將刀向女子身上砍去。
“我見歹徒不理會,便環顧四周想找個棍子或者磚頭,一瞥之下,看到路旁有一塊石塊。我趕緊跑上前去將石塊撿起,並用力向歹徒持刀的手臂砸去。沒想到一砸之下,竟將菜刀砸落。為了避免歹徒拾起菜刀繼續行兇,我趕緊將菜刀撿起,只見沾滿鮮血的菜刀已經被砍得卷了刃。撿起刀後,我順勢踢了歹徒一腳,他沒站穩,摔倒在地。周圍幾名路人見狀一擁而上將其按住,之後,警察、急救人員和傷者的家人朋友先後趕到現場。”
在嚴英俊租住的房間裡,旁邊還有一位青年不停地跑進跑出,他是嚴英俊的好友盧斌。他和嚴英俊是老同學,兩人認識10年了,他對自己這個老朋友可謂是知根知底。“在學校那會兒,他既是班長又是我們宿舍的舍長。大家都很喜歡他,因為他這個人特別熱心。”盧斌說,剛入學那會兒,嚴英俊因為有小兒麻痹,走路一瘸一拐的不方便,難免會引來一些同學側目和非議,可他這個人特別開朗,特別陽光,好像根本就沒把自己的腿疾當一回事,也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嚴英俊的成績和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強,熱愛學習,善於研究問題,學校里的什麼文體活動他都積極地參加,時間一長,老師同學們漸漸地都喜歡上了這個善良上進的小伙子,原來對他抱有輕蔑態度的同學也都轉變了自己的看法。
重症監護室門外親人們含淚守望
經過一整夜的手術治療,8月30日上午10時許,郭萬珍依然躺在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內,大夫說她尚未脫離生命危險。進進出出的“白大褂”步履匆匆,或查看情況,或低頭耳語,監護室的氣氛十分緊張。走廊上,幾位親屬在小聲啜泣。其中一位女士,哭得和淚人一樣,她是郭老師的侄女,一邊哭一邊不停地接電話打電話,眼睛又紅又腫。
這位女士告訴記者,郭萬珍的兒子剛剛知道母親遭遇意外,之前家裡人不敢告訴他,報紙、廣播、電視陸續播發了郭萬珍遇襲的訊息後,家人明白瞞不住了,這才告訴了孩子。現在,他正在趕往醫院途中。親戚們擔心小伙子看到母親後,受不了這個沉重的打擊。
約40分鐘後,重症監護室門外的走廊上來了許多人,有憔悴萬分、眼含熱淚的郭萬珍丈夫曹志恆,有負責案件調查的幾位派出所民警,還有不少家人、親戚和朋友。一位中年男子一邊流淚一邊對記者說:郭萬珍是個熱心人,無論誰家有事,她總是第一個跑去幫忙。
郭萬珍的丈夫曹志恆此時顯然已經心力交瘁,面對大家的關心和寬慰,他眼角閃現著淚花,一個勁兒地說“謝謝”。當記者和他談話時,他牢牢握著記者的手說,事發後,很多熱心人到醫院來幫忙,有素不相識的路人,還有新聞媒體的記者,這么多好人的關心幫助,讓他感覺自己並不孤單。當時他走得急,身上帶的現金不夠,大家還現場為他湊錢交夠了住院費,他想對所有好心人說聲謝謝。
此時,走廊中段的電梯門打開了,郭萬珍的兒子在朋友的陪伴下趕來了。父親和親友連忙迎上去,曹志恆上前摟住黑瘦且比自己高出多半頭的兒子,不住地勸慰他,告訴孩子一定要堅強些。
約幾分鐘後,民警、醫生和記者來到了重症監護室對面的醫辦室,聽取負責搶救的醫生用投影片做傷情報告。從投影上看,郭萬珍頭部的傷情觸目驚心,一些親屬實在看不下去,哭著離開了。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耀軍在做傷情報告時表示,郭萬珍的頭部、面部被菜刀連扎帶砍幾十下,頭被刀扎得如同馬蜂窩一般,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醫務工作者,他也是頭一次見到。大夫們在做縫合手術時,幾乎如同將“碎布織成衣服”般艱難。
隨後,辦案民警和醫生就相關事宜充分交換了意見。醫生們給民警提供了郭萬珍的傷情鑑定書、傷口照片等證物。“請大家放心,我們醫院從領導到醫生都十分重視這個手術,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挽救傷者。”李耀軍醫生說。本報記者韓睿郭曉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