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

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

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是嘉應學院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1978年創辦的梅州地區師範大專班英語科。 198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嘉應師範專科學校,改稱為嘉應師專英語系。1988年嘉應師專英語系與1985年創辦的嘉應大學外語系合併更名為嘉應大學外語系。1995年嘉應大學外語系分為外語系和大學英語部。1999年嘉應大學外語系與華南師範大學外語系合辦本科英語專業。 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嘉應大學與1980年創辦的嘉應教育學院合併,升格為本科院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應學院外國語學院
  • 創辦時間:1978年
  • 類別:二級學院
  • 所屬地區:嘉應(今梅州)
師資力量,建設成果,教學建設,教學大綱,教學情況,歷史沿革,

師資力量

目前,外國語學院有教職工76人,其中專任教師66人(不含外籍教師),專任教師中教授1人,副教授14人,講師36人,助教15人, 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6人,留學歸國教師5人。另外還有外籍教師13人;兼職教授1人;客座教授6人。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我院已擁有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較為合理、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他們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全院教師在認真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參與教研、科研活動。教師中以教研、科研促教學,以教改優教學的意識不斷增強,學術氣氛也逐漸濃厚。

建設成果

近年來,在《中國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四川外語學院學報》、《電化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涉及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學、文學、翻譯、教學法、語法學等多個領域。先後承擔省級教改項目4項;校級教改、科研項目23項,其中“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10項,全院上下已形成以科研促教學的良好氛圍。

教學建設

我院教學科研條件良好,全院現有多媒體教室12個,語言實驗室13個,微格教學設備1套,音像資料及設備價值100多萬元,學院資料室共有藏書近2萬冊、中文期刊57種、外語類期刊56種、英文報紙6種,學院在全市六縣二區(含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平遠縣、蕉嶺縣)建立了教育實習基地113個,其中省級實習基地7個;商貿英語和日語專業學生實習依託梅州市外經貿局及其下屬幾十個公司,實習基地足以滿足了學生實習、見習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院視質量如生命,狠抓教學質量。在基礎階段重視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狠抓聽、說、讀、寫等語言基本功的訓練,三、四年級進行專業方向分流。英語教育方向著重在教育理論學習與師範技能的訓練,為今後做一名合格的中國小教師打好堅實的基礎;商貿英語方向和日語著重進行經貿、外事知識的學習和套用能力的培養,為今後從事外經、外貿等涉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有在校本、專科生1266人,其中本科生796人,專科生470人,外國語學院已發展成為全校規模最大的學院。 2000年升本科後,外國語學院在學校黨政的統領下,抓辦學思路的調整,觀念的轉變,開展教育思想觀念的大討論,以“本科教學”統一全系教職工的思想行動,逐步明確了辦學指導思想和專業定位,重視教風、學風及系風的建設,狠抓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校生在各項比賽及考試中成績突出,連續四屆的英語專業四級統測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平均及格率均超過全國本科院校的及格率及全國師範院校的及格率;近年大學英語四、六級統測均超出全國的平均成績;2006、2007年英語專業學生分別在廣東省第八屆、第九屆 “挑戰杯”科技創作大賽中共有3項獲得了三等獎;英語專業學生曾獲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廣東賽區第五名、廣東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第二名、廣東省外貿英語“金鑰匙”杯大賽二等獎等大賽好成績。同樣我院的畢業生也在各自的崗位上捷報頻傳,成為我們的驕傲。外國語學院正為基層、為地方、為廣東乃至全國的教育與經濟發展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教學大綱

隨著我國加入WTO 、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英語的綜合套用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近幾年來嘉應學院學生入校時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式,根據教育部最近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嘉應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用於指導我校本科大學英語教學,同時作為學校對大學英語教學評估的依據。
教學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是我校大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嘉應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用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畢業時具有和學院相適應的外語水平,能夠用英語較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
教學理念
大學英語課程要適應社會和學生的各種層次的要求。因此,課程必須多樣化,要儘量多地向學生提供除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外的各種套用性課程和文化交際性課程,提供學生自我發展的機會。
大學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為培養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要採用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個性化學習的環境,努力向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資源和場所.
大學英語課程要充分運用先進的多媒體網路等現代化教育技術。引入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和網路學習平台,採用全方位、立體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大學英語課程在幫助學生繼續打好語言基礎的同時,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套用交際能力尤其要加大對聽、說和寫的產出技能的訓練。
教學要求
嘉應學院的學生入校水平辭彙量要求在 2400左右。經過大學階段學習,畢業時要達到教育部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的一般要求的水平,具體標準為:
1. 辭彙:畢業時掌握總辭彙量為5500個單詞和1400個詞組。其中復用式掌握辭彙為3000單詞。
2. 閱讀:能讀懂英語原版書籍和英語國家報刊雜誌上的一般文章。能比較閱讀自己專業有關的文獻。速度達到120wpm,準確率為75% 。
3. 聽:能基本聽懂語速170wpm 左右的聽力材料。能聽懂自己專業方面的講座,並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有關細節。
4. 說:能就一般或專業性的話題進行對話或討論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清楚,語調自然。
5. 寫:能寫本專業文章摘要,能在30分鐘就一般題材寫出150詞左右的短文,內容完整連貫,語法正確,條理清晰,句子較豐富。
6. 譯:能翻譯一般的科普、文化、評論等文章,能翻譯反映中國國情或文化介紹性的漢語文章。譯速為每小時350單詞或漢字。
課程設計
嘉應學院大學英語課程分為兩個模組、三個級別進行教學。第一模組為指定必修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紮實的基本語言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第二模組為公共選修課,目的是培養學生語言套用技能,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
第一模組指定必修課程主要是大學英語綜合課程。共有四門課程,即 綜合英語(1), 綜合英語(2) 、
綜合英語(3)、 綜合英語(4)。每一課程開設一個學期,每周4課時。
第二模組指定選修課程是語言技能型課程,主要包括 閱讀與寫作、英語口語、視聽說、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際、套用文寫作、 演講與辯論、英語報刊選讀;英語影視欣賞等課程。每一課程開設一個學期,每周2 課時。學生必須根據各課程的選修要求選修。
教學實施
1.每門課程要有具體的課程大綱上網。課程大綱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進度、評估方法等
2.儘快建立大學英語區域網路,儘量提供衛星英語新聞節目播出,創造真實語言環境。提供各種教學軟體資料, 供學生選擇自主學習。
3.繼續完善具有電腦投影儀的教室,引進新的教學手段,發揮立體教材和電子版光碟的作用,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4.發揮多媒體網路技術優勢。大學英語每周4課時中的1個課時(主要是聽讀)可在多媒體網路上進行,但必須有任務,有檢查,有效率。
學生成績管理
按學校有關學生成績管理的規定執行。各學期期末考試試卷要有A 、B卷。考試結束,試卷要存檔。
教材
根據嘉應學院大學英語課程的實際要求,本課程主要選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大學英語修訂版》、《大學英語全新版》和高教社出版的《體驗英語》。選修課 一般為自編教材和講義。教材的選用要符合嘉應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要求,須經外國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領導批准。
學生英語套用能力要求
對學生英語套用能力的要求近期按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推薦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一般指標要求,力爭在三到五年內全面按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推薦的聽、說、讀、寫、譯能力指標的較高要求。
教學質量檢查與評估
1 .教師教學質量評估
堅持集體備課、同行聽課;學院領導、主管大學英語教學的副院長、教研室負責人小組,進行不定時聽課,並在條件成熟時組織公開課;每年組織學生對任課教師進行一次測評。對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進行表彰。
2 .學生學習成績評定
1)學期成績 =平時成績(30%)+口語成績(20%)+期末考試成績(50%)。
2)平時成績按五級制記分, A(優), B+(良), B(中), C(及格),F(不及格),期末再
量化計入總分 A:90-100分;B+:80-89分; B:70-79 分;C:60-69分;F:55分左右。
3) 學生平時成績記入“學生學習情況和考核記錄冊”。教師要加強平時的教學檢查並作好成績記錄。
4)平時成績及課堂表現可檢查的項目有:聽力練習、聽寫、翻譯、寫作、小測驗、閱讀理解練習(泛讀、19:26 2006-9-3快讀)、預習、上課聽講情況、早聽早讀情況等,其中聽力成績應占平時成績30~35% 。
3 .教師應注意通過平時的教學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以便調整、改進教學。
4 .學期末分別設定口語考試和筆試。總評不及格者必須重修。
1) 口語考試每學期一次,安排在期末進行;口語考試內容主要以口語教學內容為依據;口語成績 (外教口語考試成績 50%+科任老師口語考試成績 50%)以一定比例計入大學英語學期總評成績(20%)。
2) 大學英語考試(筆試)每學期期末統考1次,內容包括聽力、閱讀、語法、辭彙、綜合填空、翻譯
或寫作,其比例分別為20%,40%,15%,10%和15%(該比例可根據實際情況略作調整)。
大學英語教學管理
1.作業三分之一以上未交者,不得參加學期考試。
2.無故曠課一次,從平時成績中扣2分。
3.無故曠課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期末考試資格。
4.遲到一次,從平時成績中扣0.5分。
5.生病或有事須及時書面向任課教師請假,否則視為無故曠課。
6.早聽早讀全勤的學生每學期平時總成績加2分。

教學情況

一、近五年來講授的主要課程:
大學英語(主講)公共課每周12-16學時,03 、05 、07級,共385人。
英語演講與辯論(主講)公共課3至5次。
校級學術講座9次。
二、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英語專業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共15人。
每年進行大學英語學習方法講座或四、六級講座2-3次,3000人左右。
2003年至今,年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或“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每年7-10人不等。

歷史沿革

本課程校內發展的主要歷史沿革
我院的大學英語教學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文化經濟的持續發展,我校大學英語課程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升遷,教學內容日益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逐漸完善,教學條件和環境更加最佳化的過程。
當時的國家教委(現國家教育部)於1985年頒布執行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與大綱配套的大學英語教材,我院的大學英語也由此進入了比較規範的教學,但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非常有限,教學方法也較單一,教學的主要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以閱讀和翻譯教學為主線,以語言知識傳授為主,以錄音機和黑板為主要媒介,大學英語四級全國統考通過率在10%左右。
1995年,學院決定以大學英語教學為突破口,加強學風建設,全院各部門都積極行動起來,大學英語教學在課程負責人的領導和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實行早聽、早讀;採用無線耳機上聽力課;進行一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採用“傳、幫、帶”的形式,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等等。
2004年隨著教育部制訂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頒布實施,我院的《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理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對課程體系的認識得到了提高。改革的重點從單課型的研究、單一教材的研發發展到課程總體設計規劃、教學雙方的研究、教學環境的研究、教學內容和方法對人的綜合素養的研究等方面。我們認為,《大學英語》課程的總體設計應努力體現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的各項原則和具體指標,將培養大學生英語綜合套用能力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素養和水平作為《大學英語》課程的最終目標。在這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引進和探索科學的教學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將優秀的人力資源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地相結合,創造優良的教學氛圍和環境,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用英語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現有的條件下,一方面,我們積極探索和創新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校園網路和多媒體教室在英語信息傳輸和最佳化語言輸入的質和量方面的優勢,組織優秀教師,開發教學課件,在校園學習平台上配備多種教學資源,方便學生預習、學習或複習。另一方面,對授課活動進行分解,採用大小班結合的方法,大班講授和小班操練,精講和多練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大力開拓第二課堂,有效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用英語的積極性。
目前,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正朝著個性化、自主式方向發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最佳化教學環境、集成各種有利資源和要素,同時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環境和教學評估等方面進行全面創新和改革已成為我們現階段工作的重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