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性角膜炎

概述,臨床表現,診斷依據,治療原則,專家提示,

概述

單純皰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見的感染性角膜病。近年來發病率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為首位。本病多由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系原發感染後的復發,原發感染常發生於幼兒,表現為唇部皰疹、皮膚皰疹,或急性濾泡性結膜炎。原發感染後病毒潛伏在三叉神經節內,一旦機體抵抗力下降,如感冒、發燒、疲勞、月經、局部用皮質類固醇及創傷刺激之後,病毒活化,引起多種形式的角膜炎,並易反覆發作。

臨床表現

1.起病前常有感冒或發熱史; 2.畏光、流淚、異物感或眼痛,視力下降; 3.樹枝狀角膜炎:潰瘍呈樹枝狀或珊瑚狀; 4.地圖狀角膜炎:由樹枝狀潰瘍擴大加深而來; 5.盤狀角膜基質炎:角膜中央區混濁水腫,上皮基本完整。

診斷依據

1.典型的樹枝狀或地圖狀角膜病源或角膜盤狀混濁水腫; 2.有近期發熱或抵抗力下降等誘因; 3.病變組織可找到單純皰疹病毒

治療原則

1.抗病毒,預防感染。 2.清創療法。 3.並發色素膜炎者散瞳。 4.手術治療。
用藥原則
一般病情首選無環鳥苷滴眼液,也可選用其他抗病毒滴眼液。輔以抗菌素滴眼液及干擾素、維生素等。角膜上皮完整者可適當輔以皮質類固醇類滴眼液,並發虹膜睫狀體炎者用散瞳劑。
輔助檢查
一般病例做檢查框限“A”即可確診。不典型病例的檢查專案應包括檢查框限“A”和“B”,必要時可加查“C”。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消失,角膜潰瘍癒合或混濁水腫消退。 2.好轉:症狀改善,充血減輕,角膜潰瘍部分癒合,角膜混濁減輕. 3.未愈:症狀體徵無改善或加重。

專家提示

目前角膜病中病毒感染已超過細菌感染。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病程長,易復發。平時應注意增加體質,一旦患病,應頻繁滴用抗病毒滴眼液,同時用抗菌素滴眼液預防細菌感染。在潰瘍活動期不能為了緩解症狀而濫用皮質類固醇滴眼液,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角膜穿孔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帶狀皰疹病毒性角膜炎
帶狀皰疹病毒為一種生長在神經內的病毒,其可播散到皮膚,引起帶狀皰疹。即使帶狀皰疹可出現在面部或額部,但不一定都會危害眼睛。但是,如果第五對顱神經(三叉神經)的眼支受累,感染很可能播散到眼部。本病表現為疼痛、眼紅、眼瞼水腫。若角膜受累,角膜會出現水腫,遭到破壞和形成瘢痕。角膜後的組織也可發生炎症,這種情況稱為葡萄膜炎。眼壓可能升高,引起繼發性青光眼。角膜帶狀皰疹感染常見的併發症為角膜感覺減退和頑固性青光眼。
帶狀皰疹發生在面部並危害到眼睛,可口服阿昔洛韋一周,以減少發生眼部併發症的危險。皮質類固醇藥物,常配成眼藥水滴眼,也有幫助。阿托品眼藥水通常可用於擴瞳和防止繼發性青光眼。有時在皰疹癤消失後仍可出現疼痛(皰疹後神經痛)。對於60歲以上全身情況較好的患者,口服皮質類固醇2周,可預防這種皰疹後神經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