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霍格

喬治·霍格

目前在我省永登魯土司衙門取景拍攝的國際影片《黃石的孩子》,改編自日本侵華時期的一個真實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培黎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喬治·何克(片中名為喬治·霍格)先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霍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逝世,

人物簡介

喬治·何克是英國人,1937年,僅23歲的他剛剛從牛津大學畢業,他來到中國,親眼目睹被日本人占領的上海以及戰亂中的悲慘景象,“我不能丟下這些人們”,何克決定在中國實地了解中國人民所面臨的問題。於是他一面擔任美國合眾國際社自由撰稿的工作,一面開始學習中文。他來到中國的漢口,當時史沐特萊知道,路易·艾黎正為“工合”事業奔波,需要人手,便推薦了何克。艾黎感覺“他那樣年輕、幼稚,不知他能否在中國一片混亂中安下身來,不過在他那歡快的舉止後面,卻也可以感覺到一種堅韌和剛毅”。幾個月後,何克從北京路過宋家莊患了傷寒,他得到凱瑟琳·霍爾護士的照料,霍爾是紐西蘭教會派來的護士,她當時經常將急缺的藥品冒險送到白求恩手裡。
何克病癒後在八路軍待了一段時間,然後南下到寶雞“工合”辦事處,被任命為視察員並將所見所聞向國外進行報導。中國工業合作會(“工合”)是由埃德加·斯諾和路易·艾黎發起的,得到了宋慶齡的支持,促使國民黨繼續抗戰仍是“工合”的主要任務之一。安排難民,生產軍需和民用品,籌集資金轉送延安,“工合”有效地支援了中國抗日戰爭。喬治·何克以十二萬分的熱情開始了“工合”的工作。他給母親寫信說“現在是我為中國工作的時候了”!
而此時此刻,何克也已經領悟到他和艾黎肩負著同樣的重擔,進行著共同的戰鬥。何克到了寶雞後,艾黎確信有了一個得力的助手,何克先後擔任“工合”的秘書兼視察員。“哪裡有‘工合’,哪裡就有何克的足跡,他走遍了鄉村、縣城”。到1941年“工合”已發展到3000多個,成為抗日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

人物事跡

在何克決定和艾黎乾“工合”之前,他曾經去過延安,雖然僅有一周的光景,但對延安精神感受頗深,“在那裡賣茶人不肯收我的茶錢,他們叫我朋友。不多久我就升入‘同志’一級了。延安的學生人數和牛津一般多,有四千男生,一千女生,分屬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和延安藝術學院。除本部學校外在整個地區還有分校,在分校學習的還有好幾千人,我現在處在紅色中國的心臟里,它現在紅得不厲害,但無疑是這一抗日運動在全國最強有力的中心。”在延安他看到各個階級的大批青年從全國各地湧來,“從新加坡、馬尼拉、紐西蘭和夏威夷被吸引到這裡是很令人驚訝的”。
何克所到之處,看到人們雖然生活艱難,缺衣少食,但無一不投入抗戰,這種精神使他肅然起敬,他對共產黨開始欽佩起來。之後何克見到了紅軍聶榮臻,聶將軍要何克參觀整個地區,給他派了一個陪伴,四名警衛員……在另一個村莊,八路軍總司令朱德這位赫赫有名的的人物友好地接待了他。1945年他著的《我看到了新中國》一書在美國和英國出版了。
在此期間,他還陸續向國外發表了許多抗日見聞以支持中國抗日戰爭。
在創辦培黎學校初期,何克作為雙石鋪培黎學校校長,他以延安的革命精神和八路軍的思想作風來管理學校,教育學生。他還經常教學生唱抗日革命歌曲,由於他的辛勤工作和出色的才能,使學校迅速發展起來。
由三種國籍組成的家庭
在水深火熱的抗日戰爭年代,何克深入百姓的疾苦當中,和中國人民結下了永久的親情。何克在山西太行八路軍根據地採訪時,認識了一位姓聶的共產黨員,遼寧人,有四個兒子。由於孩子的母親病重,無奈只好把孩子送到孤兒院,何克和艾黎不僅親自把她送往醫院迸行救治,還把孩子們從孤兒院帶回家。何克給孩子們洗澡,買了新衣服給孩子們換上。不久孩子的母親病逝,艾黎帶著孩子回到雙石鋪,長期和何克住在一起。那時聶家四兄弟的年齡是3至12歲,就這樣三種不同國籍的人在中國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裡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解放後,老大聶廣淳寫了一本回憶錄《我們四兄弟的兩位異國父親》,記錄了那刻骨銘心的博大的父愛。
由於“工合”與國民黨之間的關係已經惡化,於是,雙石鋪培黎學校決定遷移山丹,60個孩子幾乎全靠吃饅頭、小米粥和土豆,這個地方不種菜,但他們自己種了些菜,足以過冬了。何克認為在這個提倡“手腦並用”、重視理論聯繫實際的時代,學生的勞動觀點和文化理論學習同等重要。學校不久有了毛紡廠、棉織廠、機械廠、電器組、汽車運輸組、陶瓷組、化工組、造紙組、印刷組、玻璃組、採煤組、實驗農場。何克給母親信中說:“把自己的一生能和這些孩子聯繫在一起是很有意義的事。

逝世

1945年7月22日喬治·何克由於在建設校園中不幸患破傷風去世,享年30歲。他臨終前要艾黎拿筆和紙來,寫下了“把我的一切獻給培黎學校”一行字。孩子們把書寫有他們自己姓名的校旗放入棺木,喬治·何克的這“大家子人”圍著墳墓唱起了校歌,行三鞠躬禮與他告別。艾黎和同學把何克埋在了南門外的一小塊空地旁,希望何克每天能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他們把這一天定為了一個節日,每到祭日,學生們便帶著好吃的飯菜坐在何克的墓前給他唱歌。這樣的紀念日活動一直到1953年艾黎定居北京。
艾黎與何克陵園位於山丹縣城南門外,仿西式建築。正前面為大理石貼面的照壁,面外嵌有楚圖南書寫的“艾黎與何克陵園”園名,裡面鑲嵌了鄧小平題寫的“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永垂不朽”13個鎦金字。陵園最初是甘肅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培黎工藝學校的創辦者喬治·何克而建,根據艾黎的遺願,1988年4月,艾黎骨灰安放園內,更名為艾黎與何克陵園。艾黎與何克陵園已成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享譽國內外的人文景點。(聶亮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