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音樂傳播的介質)

唱片(音樂傳播的介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唱片是一種音樂傳播的介質概括。唱片的物質形態可以分為早期的鋼絲唱片、膠木78轉唱片、黑膠唱片及今時今日的CD光碟等等。

隨著計算機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更多人傾向於從網際網路上下載喜愛的節目。音像製品國內市場的傳統銷售業務開始急劇下滑,市場形勢不容樂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唱片
  • 性質:音樂傳播的介質概括
  • 形態:鋼絲唱片、膠木78轉唱片
  • 發明愛迪生
發展,錄音技術的發明,七十八轉唱片,麥克風的改進,廣播業的興起,電吉它的發明,唱片的進化,錄音磁帶的發明,錄音技術的革新,FM捲土重來,演出音響的進步,音樂的數位化,分類,錄音室專輯,合輯,精選輯,價值,在中國,發展趨勢,

發展

錄音技術的發明

偉大的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於十九世紀末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錄音機。他原本是想把這種圓筒式錄音機作為聽寫機來推廣,結果這個計畫遭到了所有那些靠記錄老闆講話吃飯的秘書們的一致反對,不幸夭折了。但錄音機卻在音樂市場找到了用武之地。人們只要買一個錄音圓筒,就可以從家裡的錄音機上欣賞到各類音樂。
幾乎與此同時,機械鋼琴(Pianola)被發明。這是一種用打孔紙帶操縱的鋼琴,你只要買一卷紙帶,就可以在家裡的機械鋼琴上“高保真”地欣賞到名家的鋼琴獨奏。這個新玩藝兒極大地推動了“拉格泰姆”音樂(Ragtime,一種經常使用切分音的鋼琴音樂)在美國的普及。“拉格泰姆”音樂可以說是第一個歐洲沒有的,純美國風格的音樂形式,是公認的爵士樂的前身之一。
這兩樣發明從根本上改變了欣賞音樂的方式。以前,人們要么自己彈琴,要么買票去聽專家彈,總之不那么容易。有了錄音技術和機械鋼琴,音樂才算第一次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裡。這兩樣發明還造就了現代模式的音樂工業,吸引了眾多的人材專心從事音樂生產,為音樂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現代音樂工業的誕生還打破了傳統民歌的生存基礎。按照公認的定義,民歌是指經過人們世代口頭相傳而流傳到今天的民間音樂。民歌愛好者之所以喜愛民歌,一是因為民歌背後悠久的歷史文化,二是因為民歌經過了幾百幾千年的競爭淘汰,存留下來的一定是久經考驗的優秀作品。不過有的人因此就小看了流行音樂,實在大可不必。其實這兩者完全是個蘿蔔青菜的問題。流行音樂雖沒有民歌那么富有歷史感,可流行音樂的現代感又是民歌所沒有的。有人說民歌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可他們忘記了,過去是沒有錄音機的,音樂的傳播速度很慢,傳播面也很窄,所謂考驗也就是局限在一個特定的小範圍里。而的流行音樂,一出世就面臨眾多聽眾的檢驗,能經得住這樣考驗的流行音樂不一定就比民歌差。換句話說,錄音技術為人們帶來了流行音樂,它代替了過去的民歌,成為這個時代的新民歌。
唱片唱片

七十八轉唱片

愛迪生圓筒十分粗笨,使用極為不便。一個名叫埃米爾·玻里納(EmileBerliner)的德國移民於1888年發明了唱片。後經包括愛迪生在內的許多人的改進,成了二十世紀初期錄音音樂的主要載體。因為技術的限制,那時的唱片轉速很快,每分鐘78轉。因為轉速快,這種唱片每面最多只能錄不到三分鐘。這一時間上的限制決定了當時的流行歌曲一定是短小精悍的。其實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的傳統民間音樂鮮有這么短的,傳統文化里的音樂形式原本是風格多樣,長短不一的。但隨著78轉唱片的問世而誕生的所謂“流行歌曲”卻從此把人們聽音樂的習慣標準化了,其短小精悍的特點一直延續至今天,束縛了聽眾的欣賞口味,鈍化了人們的音樂想像力。流行歌曲之所以被烙上了諸如“速食麵”、“快餐文化”等諸多貶義烙印,當初78轉唱片的長度限制是罪魁禍首之一。
78轉唱片以人工上弦作為動力,無需電力,這在缺少電力的美國南方農村顯出了優勢。尤其是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廣播開始在美國城市流行,唱片銷售受其影響而大幅下滑。唱片商不得不把眼光轉移到農村,開發適合農民口味的音樂種類,正是由於這些商人們的努力,美國民歌才得以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復興,大批真正的民歌手被唱片公司發掘出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後來美國流行音樂的格局。

麥克風的改進

早期錄音是不靠麥克風的。樂手對著幾個大喇叭口演奏,聲音直接進入錄音設備,帶動刻錄針在唱片上刻下溝紋。這樣錄音麻煩自不用說,錄出來的聲音質量極差,根本沒法還原結構複雜的人聲。因此早期唱片錄的大都是器樂演奏,聽眾也就是聽個響動。1925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電動麥克風,它依靠的是電容對極板厚度變化的靈敏反應。而構成電容的材料也經歷了從金屬、碳再到空氣等改進,頻率回響越來越好。正因為如此,人聲才有可能逐漸代替器樂,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流行歌曲的演唱者才有可能代替演奏家,成為大眾明星。
唱片唱片
麥克風和相應的擴音設備的不斷完善從根本上改變了歌手的演唱方式。在此之前,不管是歐洲的歌劇,還是中國的戲曲,甚至包括源自農村的民歌,其演唱者都必須扯著嗓子拚命唱,才能蓋過樂器的聲音。隨著麥克風的出現,音樂界才第一次出現了平·克勞斯貝和福蘭克·辛納屈這類用真嗓子演唱的“溫柔”歌手。沒有擴音設備,管弦樂的宏大音量早就把他們的肉嗓子淹沒了。

廣播業的興起

自20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廣播逐漸在美國普及。這一新興的傳播方式在誕生初期曾極大地影響了唱片銷售。原因很簡單,古今中外人類的共性其實是一樣的,免費的東西總是最能吸引消費者。就象唱片商起訴網際網路一樣,當初美國的唱片出版組織ASCAP也曾多次起訴過廣播業,並迫使美國政府通過了新的法律,強迫廣播業主付費給唱片商。廣播業主們起初也想盡辦法賴帳,但最後被逼無奈,乾脆自己成立了一個新的名為BMI的組織,與ASCAP抗衡。由於ASCAP簽下了大多數主流歌手,BMI就只能去發掘那些地下的,另類的音樂家。在當時,這無疑是指黑人音樂家。BMI的興起直接導致了黑人音樂在美國的興盛。沒有黑人的影響,當今的美國流行音樂簡直就無從談起。
唱片唱片
早期的廣播用的是“調幅”(AM)傳播方式。這種方式技術上簡單,而且傳播距離遠,但卻具有噪音大,保真度低的致命弱點。早在1923年,一個叫埃德溫·阿姆斯特朗(EdwinArmstrong)的工程師就開始研究另一種傳播方式:“調頻”(FM)。在廣播界巨頭RCA的幫助下,他終於在1936年向公眾展示了FM廣播系統。可是,當時RCA卻已經改變了經營策略,轉向了更有前途的電視業。為了與FM爭頻道資源,RCA遊說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試圖把FM擠出“高頻”(VHF)頻段。雖然當年FCC還是把VHF的第一頻道給了FM,可二次大戰結束後,FCC終於裁定把FM永遠排除在VHF之外,只能使用“超高頻”(UHF)。這一裁定使得FM的傳輸距離大大縮短,噪音也變大了。贊助商因此紛紛退出,轉向利潤更大的電視業。阿姆斯特朗在絕望中跳樓自殺。
由於以上原因,AM電台又獨霸美國廣播業三十年。而音質較之出色得多的FM電台卻成了非主流電台,只能在窮人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得以流傳。
唱片唱片
當時RCA轉向電視的決定從商業角度來說並不算壞。電視業(以及好萊塢)從一開始就遠遠走在了廣播和唱片業的前面,並因此吸引了大部分財力雄厚的大壟斷資本家的注意。這一現象不僅阻礙了FM電台的發展,而且還使得AM電台也受到了相對較少的關注。在這種大氣候之下,許多地方性的小AM電台得以迅速發展,並占領了相當大的市場。這些獨立電台,以及它們僱傭的一批很有眼光的獨立DJ,為黑人節奏布魯斯,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早期搖滾樂在美國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電吉它的發明

木吉它(或者叫做原聲吉它)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200年。這種樂器簡單易學,演奏者可以很方便地同時演唱,這兩條優點使得吉它(或類似的樂器)成為許多地方民歌手的主要伴奏樂器。但木吉它的聲音較小,在早期爵士樂當中不得不充當給吹奏樂器打節拍的角色(鋼琴的地位與之類似)。1924年,第一個可接放大器的吉它問世。可是人們當時還無法接受這種原始電吉它所發出的聲音,所以很不普及。直到三十年代,電吉它才開始被爵士吉它手們所青睞,他們開始嘗試在演奏中加進吉它獨奏(solo),並從此徹底改變了吉它的形象。早期的電吉它大都是由吉布森(Gibson)吉它公司生產的。
唱片唱片
為了改進早期中空電吉它在聲音上的一些缺點,吉它手兼發明家萊斯·保羅(LesPaul)發明了實心(SolidBody)電吉它。他與吉布森吉它公司合作生產的“吉布森·萊斯·保羅實心電吉它”以及另一位吉它先驅里奧·芬德(LeoFender)設計生產的“FenderStratocaster”型實心電吉它成了吉它手們的最愛,並很快就擴展到布魯斯領域。可以說沒有電吉它,就不會有節奏布魯斯,那樣的話,搖滾樂也就不會存在了。

唱片的進化

七十八轉唱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蟲膠(Shellac),大部分來自印度。二戰期間,蟲膠的來源被切斷了,唱片公司被迫要求買主必須上交一定數量的舊唱片才能換一張新的,這一政策使得大量早期78轉唱片被銷毀,許多珍貴的錄音也因此永遠丟失了。
隨著蟲膠的越來越稀少,各大唱片公司不得不紛紛放棄黑人等少數民族音樂市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主流音樂市場上。這種傾斜政策一直延續到二戰後。面對隨之產生的真空,一大批小型唱片公司紛紛出來填補空白。它們對音樂的選擇和對音樂家的限制遠比大唱片公司要來得寬鬆,因此,一批別具一格的黑人音樂才得以被錄成唱片,節奏布魯斯因此才能此脫穎而出,並逐漸紅遍全國。
與此同時,一種全新的唱片於1948年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問世了,其發明人是該公司的首席工程師皮特·格德馬克(PeterGoldmark)。他本人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他對用78轉唱片播放古典音樂時必須不斷換唱片這一點感到十分不滿,並發誓要改造唱片,延長播放長度。要達到這一點,減慢唱片的轉速並增加溝紋數是當然的選擇。可這樣做勢必增加失真度,增大噪音,並縮小頻率回響範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格德馬克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的研究,從唱針唱臂,再到唱盤材料等許多地方對唱片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他們採用鑽石做唱針,乙烯基塑膠(Vinyl)為唱片材料,把唱片轉速降到每分鐘33.3轉,並增加溝紋密度,使得一張12英寸(約30厘米)唱片每面可放二十多分鐘的音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密紋唱片,又叫“長時唱片”(LongPlay,LP)。LP唱片的音響規格很高,因此帶動了從麥克風到放大器再到揚聲器等音響設備的一系列革新,再加上1957年誕生的立體聲唱片技術,現代高保真音響Hi-Fi)工業才算正式啟航了。這一新的音響標準在許多方面對音樂風格的進化產生了微妙的影響,其中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許多音響發燒友變成了只聽音響不聽音樂的怪物。順便插一句:在中國,古典音樂和爵士樂的“復興”與這兩者比較適合“發燒”很有關係。
再回到五十年代,面對哥倫比亞新推出的LP唱片,其主要競爭對手RCA立刻作出了回應。其實早在三十年代RCA就曾推出過331/3轉唱片,可因為音響質量差而沒有被老百姓接受。RCA的領導階層仍然堅持認為單曲唱片還將延續很長的時間,因此他們推出了一種新的規格:45轉唱片。這種唱片每面還是只能放不到五分鐘,但聲音質量卻比78轉唱片好多了,甚至比LP還好一些。當時RCA的一個副總裁曾武斷地對該公司古典部門的負責人說:“換一次面其實只需要七秒鐘,消費者不應該在乎這么短的時間。”那位哭笑不得的負責人回答:“這就好比你正和你哥們兒的老婆偷情,臥室的門卻總關不嚴。其實也不是總開著,就是每隔五分鐘開一次,每次七秒鐘……”。不用說,哥倫比亞的LP唱片很快就在古典音樂領域把RCA徹底打敗了。
唱片唱片
但是45轉唱片也有自己的優勢。它直徑小,唱片薄,又不容易碎,運輸成本低,十分適合講究時效的單曲市場。另外,45轉唱片播放技術相對容易,RCA大批量地製造出一種攜帶型的,自帶喇叭的唱盤,在青少年當中推銷,結果很受歡迎,成了他們開派對時的最佳選擇。青少年們乾脆把這種唱盤叫做“Hi-Fi”。這類“Hi-Fi”的流行極大地促進了五十年代單曲市場的繁榮,而LP則只在那些聽嚴肅音樂的,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學以上程度的聽眾中流行,並最終為流行音樂的藝術化提供了物質基礎。

錄音磁帶的發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造成了78轉唱片市場的萎縮,卻陰差陽錯地從另一個方面對流行音樂市場提供了幫助。原來,德國的工程師們為了更好地廣播希特勒的講話,經過多年的研究,在磁帶錄音技術上取得了革命性的進步。二戰後,美國把這一技術原樣拿了過來,並很快就運用在流行音樂領域。磁帶錄音方便可靠,價錢便宜,質量又好,使得投資不多的小型錄音公司得以生存下去,為五十年代獨唱片立公司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前面提到過,這些小型公司的興起直接促成了搖滾樂的誕生。
唱片唱片
六十年代中期,RCA發明了可以在汽車上使用的八軌磁帶(8-Track),這一發明立刻吸引了眾多以前不怎么買唱片的消費者的注意,美國的音樂銷售也從這一時期開始直線上升。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稱是“低者”(Downer,相對於傳統的“Higher”)的吸毒群體發現在高速行駛中的汽車裡聽震耳欲聾的重搖滾對達到“狀態”很有幫助。這種說法很快在聽眾中流傳開來,並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搖滾的流行。一批重搖滾樂隊因此受益匪淺,如“深紫”(DeepPurple)、“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們的磁帶銷售往往會占到總銷售額的70%以上。
再後來,杜比技術的發明讓可錄音的卡式磁帶走進了消費者的家中。這一新技術使得盜版磁帶開始在地下泛濫。唱片商不得不象當年對抗廣播業一樣,又開始藉助法律手段進行抵制。不過,磁帶的錄音質量比不上LP,再加上因為各種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市場格外繁榮,因此盜版的影響不算太壞,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場交換私自錄製的歌手實況演唱錄音,算是彌補了錄音室唱片的不足。這些非法錄音不但為樂隊造就了一批批鐵桿歌迷,而且為後來音樂史學家們研究這段歷史幫助很大。

錄音技術的革新

唱片工業自誕生初期開始的前五十年里,可以說一直是扮演著“現場錄音記錄者”的角色。絕大多數唱片都不對音樂家的現場表演做任何改動,聽眾也是抱著聽現場的心情聽唱片。 電吉它的出現是一個異數。電吉它發出的聲音和原聲吉它相去甚遠,聽眾當初很不適應這類電子聲,不把它當音樂來看待。後來因為電吉它的許多優點,有越來越多的樂手開始在舞台上演奏電吉它,老百姓也就漸漸熟悉並接受了這種怪聲音。但這種接受還是沒有離開舞台表演的範疇。
唱片唱片
前面提到過的那個電子工程師兼吉它手萊斯·保羅把錄音技術提高了一大塊。他於三十年代末期開始嘗試多軌錄音技術,這種技術可以讓音樂家把分別錄好的伴奏或者人聲部分混在一起,讓人聽起來就象是有許多個音樂家在同時演奏一樣。保羅一開始這樣做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在唱片中增加一把吉它而已,在音樂概念上並沒有太多的創新。直到五十年代末期,一個名叫費爾·斯拜特(PhilSpector)的製作人開始大規模地在流行音樂唱片中使用多軌錄音技術。與保羅不同的是,他在錄音中加進了大量的樂器,營造出一種象牆一樣的巨大聲場。因此後人把他製作的這類音樂叫做“音牆”(WallofSound),這種前所未有的新鮮聲音鎮住了當時許多聽眾,為由他製作的唱片成為排行榜上的常勝將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斯拜特的這種“聲音牆”技術說白了不過是大量常規樂器疊加而產生的宏大效果而已,交響樂中早就有了,並不新鮮。真正對唱片製作進行了革命性改革的是披頭士樂隊的那張著名的《帕配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唱片。當時樂隊成員剛剛去了趟美國西海岸,目睹了一批迷幻樂隊在舊金山的興起。受他們影響,或者說是受到了迷幻劑的啟發,樂隊回到了倫敦的阿比路錄音棚(AbbeyRoadStudio),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花費了十萬美元的經費(也只有披頭士才花得起),製作出了這么一張被音樂界普遍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專輯。
唱片唱片
披頭士樂隊的著名製作人喬治·馬丁(GeorgeMartin)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錄音技術(其實也不過是台四軌機,但馬丁利用多重混音的辦法,實際上相當於使用了九軌),使用了各式各樣的古怪樂器,並大量採用延遲、失真、回聲和用現代眼光看近乎手工的剪接技術,營造了一個現實世界里沒有的聲音仙境。整張專輯沒有任何單曲,而是用音效把每首歌連在了一起,唱片中的許多歌曲諷刺了現代人平庸而又毫無意義的生活方式。象這樣不刻意突出單曲,而是通過整張唱片表達某種概念的所謂“概念專輯”(ConceptAlbum)自《帕配軍士》之後迅速在歐美流行開來。如果沒有LP,沒有現代錄音技術,所有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
披頭士們本來是想在這張唱片裡表現一個虛擬樂隊的現場演出的情景,可結果卻是結束了傳統唱片只能成為現場演出替代品的歷史,使唱片本身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從此,音樂的定義被大大擴展了,她不再只是旋律、和聲和節奏的簡單組合,許多諸如電子聲音、變形音效、環境噪音和其它各種用機器製造出來的聲響都可以通過藝術家巧妙的組合而被賦予某種深刻的含義。一句話,現代錄音技術(尤其是後來電子合成器的廣泛運用)解放了藝術家的想像力。

FM捲土重來

前面提到,由於多種原因,六十年代以前,極端商業化的AM電台在美國占據了大部分江山,FM電台則被迫成為只為少數民族服務的超小型電台。可是,隨著披頭士對流行音樂的徹底改造,越來越多的美國樂隊開始偏離傳統的流行單曲風格,向藝術搖滾的方向發展。可這類樂隊在美國卻十分缺乏對外宣傳的有效渠道。
唱片唱片
這類樂隊最集中的地方要數舊金山,那裡發達的LSD文化和當地特有的崇尚自由的精神孕育出一大批迷幻樂隊。1967年4月的一天,當地一個名叫湯姆·唐納休(TomTonahue)的AM電台DJ正在為該電台沒法容納他喜歡的先鋒搖滾樂而苦惱,他的一個朋友向他提起了FM電台,舊金山居住著很多華裔和拉丁裔居民,他們都聽FM電台。唐納休受到啟發,開始四處打聽行情。最後,他了解到當地一個名為KMPX的FM電台正因一個中文DJ的離去而犯愁,於是便自告奮勇地要求填補空缺。就這樣,美國第一個先鋒搖滾FM電台正式成立了。
KMPX給了唐納休絕對的自由,他也正好盡情發揮,在他的節目裡隨意地播放先鋒搖滾、民歌、布魯斯、爵士樂、古典音樂和電子音樂等所有他喜歡的音樂種類。與流行歌曲相比,這些“另類”音樂都對音響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具備立體聲的FM電台正好能滿足這種要求。很快,唐納休的先鋒實驗開始在舊金山流行開來,並引起了許多地方電台的注意。不久,一大批先鋒FM電台在美國各地冒了出來,贊助商也開始注意起FM電台了。這一風潮極大地促進了先鋒搖滾樂在美國的流行,從舊金山的許多迷幻搖滾樂隊到來自英國的一批先鋒搖滾樂隊都從中得到了好處。這一風潮還促使後來許多搖滾樂隊開始廣泛借鑑其他音樂形式,搖滾樂的融合期到來了。

演出音響的進步

磁帶唱片的流行和廣播電視的普及很容易讓人們忘掉了音樂的演出功能。其實,音樂現場表演方式的進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音樂風格的演變。這種進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演出音響的進步。舉個例子:如果沒有電子擴音設備,搖滾樂還能存在嗎?
唱片唱片
早期擴音設備都是電子管的,笨重不說,功率也不夠大,所以那時的搖滾樂演出都只能在室內進行,到了室外就蔫了。熟悉鮑勃·迪倫的讀者可能都知道,他在1965年那次著名的新港民歌節上首次插電演出遭到了台下大多數聽眾的抗議,可你們也許不知道,那次演出所用的糟糕音響,而不是迪倫的搖滾樂,才應該負主要責任。那本來是個民歌演唱會,台上的麥克風沒幾個,音響功率也不夠大,調音師更是不懂怎樣調搖滾樂。迪倫突然帶了一個搖滾樂隊上了台,那個調音師立刻就慌了。他把樂器的聲音弄得很大,而因為台上沒有監聽音箱,迪倫也無法知道效果怎樣。結果台下聽眾根本聽不清迪倫在唱什麼,很多人起鬨其實是在抗議這一點!迪倫是栽在了音響上面。
和迪倫的遭遇相反,另一隻偉大的樂隊當初則是得益於他們的音響。“感恩而死”(GreatfulDead)樂隊剛成立那會兒在舊金山的一批迷幻樂隊當中並不十分突出。但他們有一個靠販賣毒品發了財的朋友。此人十分精通音響設備,花了一大筆錢為樂隊購置了一套當時最好的舞台音響,而迷幻搖滾樂非常需要好音響來增加效果。這種以大段的即興演奏為特點的現場表演之所以能成為最受歡迎的演出,音響起了很大作用。
自六十年代開始,隨著電晶體和印刷電路板的普及,演出用音響可以做得越來越輕便,功率卻越做越大了。大功率演出音響的出現使得所謂“體育場搖滾”(ArenaRock)樂隊的出現和流行成為可能,也為眾多講究音效的搖滾樂隊常年不斷的巡演創造了條件。
現代的搖滾樂演出甚至不光要有好的音響,還要有好的視覺效果。如果你有幸去現場“聽”過平克·弗洛伊德(PinkFloyd)樂隊的演出,你一定會發現你更多的時候是在“看”他們演出。他們在現場演出中用現代科技所營造的迷幻世界是歐美樂隊中最為獨特的一道風景。
不光是演出音響可以左右音樂的演變,個人聽音樂的方式也和某些音樂風格的流行有著密切的聯繫。在一個人人都躲在自己的蚊帳里聽耳機的社會,搖滾樂是很難流行開來的。同樣地,在一個人人有車,汽車音響又很容易搞得很誇張的社會,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講究低音和鼓點的“說唱”音樂(Rap)為什麼會那么流行了。

音樂的數位化

CD的出現除了為唱片商提供了一個賺錢的好機會外,一個很大的“成果”就是宣告了概念專輯的死刑。因為選曲的方便,聽眾完全可以不必被迫聽完一整面音樂了。這一點在網際網路流行起來以後更是越來越明顯。如果將來聽眾都習慣於在網上聽歌的話,概念專輯將不復存在。
當MP3在網際網路上流行起來以後,許多人都曾預言流行音樂的銷售將會直線下降。但美國流行樂壇仍然形勢一片大好。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在新興MP3網站Napster出現以前,網上免費MP3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但剛出現的Napster從根本上改變了MP3的面貌,它的影響人們很快就會看到了。第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一個國家的流行音樂消費理論上就應該是越來越好的。也許沒有網際網路,這個市場本來是應該更好的。
如果說網際網路在短期內不會對整體音樂市場產生致命衝擊的話,它對音樂種類的分布則已經產生了某種影響。具體地說,就是那些主要針對青年和成年男性的音樂種類受到了衝擊,因為這批人是網際網路的最忠實的用戶。比如當今美國,從電台的播出率到演出市場走向,你根本看不出另類搖滾風潮有明顯的衰退,本人認識的那些二三十歲的男性朋友們仍然在聽這類搖滾樂,可他們都已經開始學著從Napster上下載,再燒到CD上。於是,唱片銷售排行榜上你很難再找到這些搖滾樂隊的影子了,取代他們的儘是些針對中學生以下的少男少女們的偶像歌星唱片。
另類搖滾從此就一蹶不振了嗎?倒也未必,關鍵是看他們怎么去適應。比如,他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所產生的巨大知名度和聽眾群,把主要精力和商機集中在演出市場上。今年夏天美國的演出市場就充滿了這類樂隊。這種趨勢今後將會越來越明顯。
唱片唱片
隨著網際網路頻寬的增加,流行音樂勢必還會發生變化。

分類

錄音室專輯

studio album)是指在錄音室中錄製的專輯。通常不包含現場實況的錄音或混音歌曲,若是有收錄這些歌曲,也不會是專輯的主要歌曲。與現場專輯不同,在錄製錄音室專輯時,不需一次演奏完整首歌而可於錄音室中加入聲音效果、管弦樂團伴奏,且聲音通常較為清晰。
於音樂業界中,錄音室專輯通常和現場專輯以及合輯的主題相反。錄音室專輯中收錄的多為未曾發表的原創歌曲。錄音室專輯亦為音樂專輯中銷售量最高的種類,例如在英國,銷售量超過250萬的24張專輯中,有18張是錄音室專輯。
於古典音樂中錄音室專輯與現場專輯之差異為錄音室專輯常為多次編輯的成果。尤其管弦樂團作品可為同作品之不同場景。該慣習建構完善,而當較早期的類比錄音作品被移轉至數位媒體時編輯常十分顯著。

合輯

(Compilation albums)是指在一位或多位歌手的音樂作品,集合在同一張音樂專輯出版。當只有一位歌手音樂作品的合輯,又指是精選輯(Retrospective album),乃此位歌手的歷年音樂作品,集合在同一張音樂專輯出版。發行合輯的因素,常是行銷的產品包裹(Product bundling)策略。

精選輯

(Greatest hits或best album)是音樂專輯的形態之一。指一個歌手的新歌加部分以前歌曲的集合專輯。

價值

唱片作為一種高品位的收藏品,在國外早已有人專題收藏,並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然而在國內很久以來卻不被廣大收藏愛好者所看好。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個大城市已經有不少藏友認識到唱片的潛在價值,並逐漸形成一股唱片收藏熱,並向各地發展的勢頭。有媒體1997年刊文披露:“新近,一張1934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雲追月》,在香港分別以1.2萬港元和0.5萬港元拍賣成交。”不久前,筆者在西安古玩城曾見到一套“文革”期間江青、張春橋、陳伯達等人的講話錄音唱片,總計8張(編號為WM—24至WM—31),索價高達兩萬多元。由此可見,唱片必將成為收藏品市場繼“文革”品、連環畫等之後的又一匹“黑馬”。
首先,膠木唱片的存世量越來越少。據世界唱片聯合會估計,全球的LP唱片(即膠木唱片)正以每年5的速度遞減。據了解,中國的LP唱片損毀情況更為嚴重;其次,LP唱片風行世界近百年,記錄了歷史各個時期的聲音,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如新聞、名人演講、領袖講話錄音、電影錄音剪輯、地方戲曲、京劇、歌劇、歌曲、相聲等等。唱片,作為文化的載體多次入選“時間艙”,從而說明唱片是研究歷史文化最真實可靠的資料。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璐質地的密紋唱片。為什麼叫LP,主要是針對過去古老的粗紋短時間唱片而言。這是個簡單解釋。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主要是因為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CD無法取代的。如果你聽過了LP,你將會對CD的尖利粗糙的數碼聲不能忍受。而現代的CD為了儘量減弱數碼聲而開發了眾多的電路和錄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敵。放LP的設備叫turn table, 一般不帶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級的輸出,拾音模式大約有動磁,動圈和動鐵的唱頭,以動鐵+線性尋跡的唱頭唱臂為最優。
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轉的唱片發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單面可錄音時間將近30分鐘,比以往長了很多,故以Long-Playing稱之。相對的,以當初的科技狀況,有所謂的『SP』,即Standard-Playing,每分鐘是78轉。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
簡稱SP唱片(standardplayingrecord),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S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而通常CD十年左右就完蛋了,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這次石原帶來的數十張SP經典唱片,在1926年錄音後,就一直被封存在這些唱片中,非常完美,幾近原聲。
1982年,中國已將“文革”中品種稀少的毛主席像章烈火當代文物,“主席用瓷”也被人稱為革命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唱片的豐富文化內涵逐漸被人們認識,也被列入了現錄代文物的範圍。1996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粵劇文物徵集大行動”時,明確將唱片列入徵集範圍,並徵集了大量的粵劇唱片。1998年4月10日,《中國藝術報》刊登了《音樂文物保護刻不容緩》一文中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的音響文物列為“世界的記憶”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唱片和其他藏品一樣,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性。其精美的封面設計有著眾多的藝術家參與。如王叔暉、戴敦邦、李苦禪等,還有毛澤東、郭沫若等書法大家題名。另外,唱片的收藏還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欣賞方式,改寫了傳統藝術品只能用眼睛欣賞的歷史,那就是用耳朵來欣賞優美動聽的歌曲、樂器演奏等。由於聽覺能引發視覺效應,人們在欣賞老唱片,感受老唱片柔和、真實的音韻時,仿佛又回到了當年,一幅幅難忘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因而感到特別親切。筆者曾數次遇到這種情況:聽聞誰家有老唱片,上門求購,不賣,問其原因,答曰本人自己愛聽。以懷舊老歌VCD換之,答曰:本人愛的就是這老唱片的味兒。說明這種欣賞方式最能為大眾所接受,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它不需要像欣賞其他藝術品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
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占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1984年CD誕生。中國在1992年進入CD時代,黑膠生產線大量被淘汰,黑膠唱片的價格從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但是由於收藏者的喜好,從1994年開始,黑膠唱片的價格逐漸回升,到1996年就突破百元。
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生產線關閉,國內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或者二手的。在廣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膠唱片要六七十元錢,珍藏版本的可以上千。

在中國

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古老燦爛的文化,藝術品種多種多樣。戲曲就有360多個劇種。單京劇劇目就有5000多出戲。
1877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的蠟筒留聲機誕生,成為留聲事業的鼻祖。而德國科學家伯利納1887年研製出來的圓盤式唱片和留聲機為世界留聲事業開創了新紀元。於是世界各地都爭先恐後地生產留聲機和唱片。
唱片傳入中國,最早要屬德國BEKA公司,時間約於1895年—1897年。從此以後,COLUMBIA公司、利威公司等等,相繼進入中國,在中國政府註冊專利,在中國灌制唱片或開辦唱片、唱機公司。到了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境內的中外唱片公司共約60餘家。解放後,從1949年6月開始生產唱片,後統一收歸國營,共灌制了十餘萬張唱片模版,發行唱片近10億張,各種唱片版本近200種,留下了極其難得而珍貴的音像資料和歷史藝術的遺產。
在中國灌制唱片的國內外唱片公司大約有:BEKA、COLUNBIA、VICTOR、德商、利威、百代、高亭、開明、長城、榮利、麗歌、寶塔、勝利、歌林、崑崙、福泰、中國、大中華、傳聲、蓓開、國樂、物克多、北海、新月、百樂、得勝、太平、蘭鳥、孔雀、峨嵋、金翼龍等等。
這些公司所灌制的唱片,記錄下了中國歷史上的藝術音響和珍貴資料,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只是文物,收藏它可欣賞、可學習、可借鑑、可研究、可弘揚,是中國文化發展史的鑑證資料。
到了20世紀30年代,留聲機、唱片在中國已非常普及,大街小巷、商店住戶到處可聞唱片聲。隨著唱片的普及與繁榮,很多有聲文藝資料都保存了下來。但是受戰爭、政治運動等等的衝擊,唱片歷史上出現了幾次災難。、
自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日本侵華戰爭正式打響後,連續八年的抗日戰爭、三年的解放戰爭,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由於戰爭的影響,很多人把家產變賣,帶家人和細軟逃往他鄉,逃到沒有戰爭的地方躲藏起來,誰還顧及唱片。所以唱片、唱機也只能低價賣給一些小販。一時間,市場上常見一些古玩、工藝品、藏書、字畫、唱片、唱機,尤其是唱片攤販,市場上比比皆是,大量積壓,售價也很便宜,但由於當時的政局不穩,很少有人問津。直至解放後的50年代,才逐漸緩解。
由於舊唱片的大量積壓,有人想出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把唱片改制成“碟子”,即把唱片的邊緣捲起,或圓邊或花邊,盛一些乾果,尤其在春節前暢銷。這種“碟子”一直持續到50年代初,一張唱片當時1000元(一角錢)賣不動,一隻“碟子”2000元(兩角錢)暢銷。筆者當時正值少年,曾購得兩隻“碟子”,一隻是圓邊的,片心為王又宸的百代鑽針唱片《南陽關》;另一隻是花邊“碟子”,外國名曲《金與銀》。筆者當時以為是壞唱片改制,因為邊緣約3公分高,不能放唱,就把邊緣剪掉,一放唱原來是好唱片。這兩隻“碟子”本想留作“碟子”紀念,作為歷史的紀錄,一直保留到“文革”期間,還是被毀掉了。
從兩隻“碟子”分析,一張京劇,一張名曲,當時還有別的,筆者所見的“碟子”中還有地方戲、曲藝、外國音樂、歌曲等,不知毀掉多少唱片。何況,此次“碟子”災難不只是天津市,可想而知,全國有多少“碟子”?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在此期間,新灌制出版的唱片仍在唱片商店出售。
唱片“碟子”的使用,多在春節期間暢銷,平時幾乎沒人要,於是又有“高人”靈機一動,有了新的“創造”——用唱片做扣子。
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不少學校要求學生統一穿藍色制服(就是今天的校服),並由校方統一定做。校服上的扣子很多都是用唱片改制的。用唱片做扣子,源於1936年,當時是有人想用殘壞的唱片改制成扣子,是廢物利用,是低成本的“經濟扣子”。但沒想到用好唱片改制扣子,也是一“偉大”的創舉。唱片扣子的特點是,衣服洗得次數多了,扣子就自然散裂了,因為唱片怕水,可想而知,做“扣子”的唱片需要量遠遠超過“碟子”。
大約在1956年——1957年,電台搞了一次“舊歌重放”——播放三、四十年代的歌曲唱片,從而掀起了批判“黃色歌曲”的運動,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抒情歌曲、電影歌曲一律都打成“黃色歌曲”、“靡靡之音”,有的演員如姚莉還在電台做了檢討“…我犯下了罪…”,這個時期的老歌曲唱片也受到了影響,更是銷毀的對象。當時對外出售的老唱片只有戲曲和曲藝的二種,歌曲唱片禁止出售,一律收同送往紐扣廠。
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了,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革命”。於是古老家庭的家具、工藝品、古書、古玩、文物、古董全成為“革命對象”。唱片更是不例外,不管是老唱片,新唱片,中國的,外國的,凡是1966年以前出版的,全被列為“封”“資”“修”(即“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的產品。如李少春錄製的一張“打漁殺家”唱片,還沒面市就被封殺了,有的唱片“上繳”,有的唱片“查封”,有的唱片罰沒,有的燒毀,有的砸碎,也有少量的做了“碟子”等等。全國所毀掉的唱片總數,那是無法估計的。
民間收藏唱片,幾經風雨保存到今天已很不易,有的原收藏人已去世,唱片留給了後代,後代不懂,但只知道這些唱片已是稀世之物,密不示人。而唱片的價值需要聆聽,聆聽的內容相當廣泛,價值也不一樣,有的唱片有歷史價值,有的有藝術價值,有的有資料價值,有的有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等等,郵票是不可比擬的。
作為“古董”和“文物”收藏,又不懂得保存常識,致使唱片自然乾裂或斷開,不能放唱,或由於把唱片放置陰暗潮濕的地方,致使唱片受潮、發霉、變形而不能放唱,失去唱片的意義。
多少年來,從未見到過國家部門收購、整理唱片或出版文章書籍,所見到的只有國營廢品收購站收購唱片(天津當時最高價每市斤0.22元),收購後統一交到扣子廠改制扣子,或改制其他電木製品和其他零件。
雖然,國家有唱片庫、版庫,但不知民間收藏中有難得可貴的唱片,多少家公司的唱片國家唱片庫沒有,多少種版本國家沒有,甚至中國最早於哪年有唱片都不能定論。
中國的唱片,戲曲也好,曲藝也好,歌曲也好,音樂也好,從它們的發展看出,它們最輝煌的時代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1966年前)。從演員的造詣,流派紛呈,演唱技巧,都是最強音,真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當年他們唱出和奏出的是人物情感,重在情字。
在英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國家就整理自己民族和世界的音樂藝術,保存在英國國家聲音博物館內,其中還有中國的戲曲唱片,有中國京劇陳德霖郝壽臣的唱片。
唱片進入中國起碼有107年之久了,而不讓老唱片失傳,填補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的空白,這還是一項長遠的工作。
中國首家唱片公司
1908年,法國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標誌著中國唱片業正式誕生。自此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一直以78轉粗紋唱片一統天下,由於78轉粗紋唱片儲藏信息量少,容易破碎,既厚且重等缺陷,1962年中宣部成立“中國唱片藝術委員會”,隨之開始流行33轉密紋唱片。它的信息儲藏量較78轉粗紋唱片提高了數倍,並且其他缺陷均有較大改進,至1972年徹底淘汰了78轉粗紋唱片。1968年中國唱片廠成功研製出塑膠薄膜唱片後,各地唱片廠均大量發行。80年代中後期,隨著盒式錄音磁帶、CD唱片的出現和大力推廣,LP唱片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又捲土重來,成為收藏愛好者的寵兒。
成立與1930年的華納唱片公司也是後來發展很成功的唱片公司之一。華納唱片(Warner/Wea)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時代雜誌,財富雜誌,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併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2004年3月,時代華納正式將旗下的華納音樂集團以26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由前任環球(Universal)集團總裁小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 Bronfman Jr.)領導的美國布隆夫曼投資集團,之後華納音樂集團 (Warner Music Group,WMG)內部經歷了巨大的人事動盪,公布了一系列重組措施。
滾石唱片公司,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Ltd),是由段鐘沂、段鐘潭兄弟於1980年所創建的一家台灣唱片公司,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張艾嘉、羅大佑成為旗下簽約的第一批歌手。此後,小蟲、李宗盛、陳昇、齊豫等人也陸續加入滾石,形成了早期的校園民謠風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台灣滾石唱片的鼎盛時期。此時滾石已擁有趙傳、伍佰、張信哲、周華健、林憶蓮、辛曉琪、蘇慧倫等眾多當紅歌手。而隨著台灣地區業務蒸蒸日上,滾石唱片也乘機擴大版圖,於1993年成立了滾石香港唱片公司。

發展趨勢

廣東、北京、上海三個國家級音像批發市場的音像製品發行數額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而市場競爭無序和嚴重的盜版問題仍舊是市場發展的癥結,仍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市場規模的擴大。
在傳統音像業處於低迷狀態時,以手機彩鈴、手機音樂、付費下載、視頻點播等為主要形式的新媒體增值業務則快速發展,成為音像業難得的亮點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