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燭台

唐三彩燭台

唐三彩燭台高29.8cm,口徑7cm,足徑12cm。燭台分上下兩部分,上盤小,下盤大,中間承以起弦圓柱,圈足外撇,上盤中心立杯形燭座;通體施藍、黃、綠、白彩釉,底素胎無釉。

基本介紹

簡介,知識速讀,

簡介

燭台的使用早見於春秋時代,《楚辭》中引“室中之觀多珍怪,蘭高明燭華容備。”戰國時已有各式精製的銅燭台,至三國、兩晉時,青瓷燭台便已出現,造型頗多。這件唐三彩燭台造型實用古樸,施釉均勻,色彩深沉雅致,又在三彩中點以藍彩,更增添了器物的華貴韻致,是三彩器的上乘之作。

知識速讀

洛陽珍寶展上,20餘件唐三彩文物珍品將集體亮相,唐三彩燈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堪稱國之瑰寶。洛陽出土的唐三彩時間最早、數量最多、質量最優,因此唐三彩又稱為“洛陽唐三彩”。
1987年唐三彩燈在吉利區出土,現為市文物工作隊收藏。它高44.5厘米,座徑22.6厘米,由座、柄、盤、盞四部分組成。底座為圓形覆盆式,外壁貼寶相花和力士。柄為圓竹狀,上下飾小圓圈紋與凸弦紋。盤淺腹,平底,盤中有仰蓮,其上置盞。它頎長挺拔,造型周正規矩,裝飾豐富絢麗,不用加油點燃,已是光彩四射。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人民生活富足。唐三彩作為一種冥器,曾被作為官員地位和等級的標誌,列入官府的規定之列。但達官貴族並不滿足既定之規,而是以超過規定數目的數倍隨葬。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平民百姓也不例外,於是從上到下形成了厚葬之風。
唐三彩燈為洛陽考古中首次發現,其工藝考究精美,色彩絢麗多姿,紋飾流暢自然,呈現出一種大唐盛世的雍容氣度,是唐三彩中極為罕見的藝術瑰寶。
陶瓷史上,首創於唐代的唐三彩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在唐代以前,陶瓷器多為單色釉,唐代之後,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時得到運用。唐代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中外往來頻繁,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強盛時期,唐三彩是唐代多姿多彩文化的折射。
歷史並未從人們的生活中走開,如今高仿唐三彩在國際市場上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觀唐牌唐三彩大馬、觀唐牌唐三彩駱駝、觀唐牌陶俑、觀唐牌瓷板畫等曾作為國禮,贈送給5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唐三彩產業已成洛陽旅遊產品的“名片”,千年帝都、牡丹花成的唐三彩歷史文化在傳承中延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