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訶德悖論

唐·吉訶德悖論是指記載在唐·吉訶德小說中的一個涉及悖論的故事。·桑丘·潘薩在他治理的“海島”上聽說有一條大河將一位領主的領地一分為二,橋上有四位法官,一個絞刑架,一間審判所。法官們規定過橋的旅客必需誠實地表示自己的目的,否則就會被絞死。 有一個旅客在見到橋上的告示後,宣稱自己過橋是要被絞死的。這使執法者感到為難:如果該人的言論為真,則他應被釋放,但如此一來其言論即變為假。如其言論為假,則他會被絞死,但如此一來其言論即變為真。該旅客被帶到桑丘面前,而桑丘最後把他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吉訶德悖論
  • 由來:記載在唐·吉訶德小說
  • 舉例說明:《唐·吉訶德》里描寫一個城鎮
  • 相關悖論:柏拉圖——蘇格拉底悖論
舉例說明,相關悖論,

舉例說明

唐·吉訶德悖論
M:小說《唐·吉訶德》里描寫過一個國家.它有一條奇怪的法律:每一個旅遊者都要回答一個問題。
問,你來這裡做什麼?
唐·吉訶德悖論唐·吉訶德悖論
M:如果旅遊者回答對了。一切都好辦。如果回答錯了,他就要被絞死。
M:一天,有個旅遊者回答——
旅遊者:我來這裡是要被絞死。
M:這時,衛兵也和鱷魚一樣慌了神,如果他們不把這人絞死,他就說錯了,就得受絞刑。可是,如果他們絞死他,他就說對了,就不應該絞死他。
M:為了做出決斷,旅遊者被送到國王那裡。苦苦想了好久,國王才說——
國王:不管我做出什麼決定,都肯定要破壞這條法律。我們還是寬大為懷算了,讓這個人自由吧。
這段絞人的悖論出在《唐·吉訶德》第二卷的第51章。吉訶德的僕人桑喬·潘薩成了一個城鎮(並非海島)的統治者,當那個旅遊者被帶到他面前時,他用慈悲和常識做出了對這個人的裁決。
這條悖論實質上和鱷魚悖論是同樣的。旅遊者的回答使小島的君王無法執行這條法律而不自相矛盾。

相關悖論

柏拉圖——蘇格拉底悖論
鱷魚和嬰兒
愛麗絲和瑞德國王
以上詳見《啊哈!原來如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