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鯪

唇鯪

唇鯪一般分布於溫熱帶以及熱帶江河的中下層魚類。性喜水質清亮而流急的水域,常頂流而上,漁民謂之“只上水,不落水”,故有“沒落魚”之稱。常居山溪有流水的岩洞中,亦呼之為“岩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唇鯪
  • 拉丁學名:CYPRINIFORMES
  • 別稱:豬嘴魚, 唇魚, 沒六魚, 岩魚, 皇帝魚
  • :動物界
  • :鯉形目
  • :Cyprinidae鯉科
  • 亞科:Labeoninae野鯪亞科
  • :Semilabeo唇鯪屬
  • :notabilis
  • 分布區域:南盤江, 元江
生長環境,IUCN瀕危等級,地理分布,識別特徵,營養價值,人工繁殖,

生長環境

此魚常見的多在6市斤以下,故又名“沒六魚”。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唇鯪隨地下水進入與泉水相通岩洞中越冬,刮食著生藻類和有機碎屑。2-5月為繁殖期,在有流水的岩洞中產卵,卵附著於河底礫石上。

IUCN瀕危等級

易危 VU A1ae; B1ab(i,ii,iii,iv,v)

地理分布

分布於珠江水系、元匯水系,國外外見於越南。

識別特徵

背鰭iii—8;臀鰭iii—5;胸鰭i-14—15;腹鰭i—8-9。側線鱗45-48;背鰭前鱗14—16;圍民柄鱗16。第一鰓弓外側鰓耙26-28。下咽齒3行,2·4·5——5·4·2。體長為體高的3.8-5.4倍,為頭長的4.4—4.8倍,為後柄長的5.2-6.0倍,為尾柄高的7.4—8.5倍。頭長為吻長1.6——1.9倍,為眼徑的5.1—6.2倍,為眼間距的1.8—1.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3—1.5倍。體長,前部近圓筒形,層柄部側扁,腹部平。吻端圓鈍,向前突出。吻側有斜行深溝,從吻須基部直達口角。吻皮下垂且向脂面擴展折轉而成為口前室的前壁,其外而有排列整齊的挫狀角質突起,邊緣完整不開裂,兩側邊變寬與下屬相連,口閉合時於口角處形成復褶。口下位,橫列。上唇消失。吻皮與上頜分離。下屬很厚,不與下頜分離.向上並向內彎,其外而亦布滿排列整齊的角質突起。下唇側有淺溝,自口角達下唇邊緣。下唇角質突起區域向須後擴展成一三角形的區域。上下頜前緣具角質薄鋒,上頜弧形,下頜平直。唇後溝短。無須溝。眼側上位,位於頭的後半部;眼間寬,稍凸出。須2對,吻須稍短於眼徑;口角須極微小,甚至退化。鼻孔位於眼前上方,離眼前線較近。鰓蓋膜在眼店緣之垂線下方連j—峽部,其間距約等於眼後頭長。鱗片小等大,胸部及腹部的鱗片小且埋於皮下,腹鰭基有狹小腋鱗。側線前部稍彎,後部幾平直。背鱗外緣深凹形,未根4\分枝鰭條最長,約為頭長的1.2—1.3倍(成熟雄魚特長,可達頭長的1.8倍),起點在腹鰭基之前,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向後伸不及腹鰭基。腹鰭起點約位廣背鰭第四根分枝鰭條的下方,末端後伸超過肛門。肛門傳十腹鰭基部至臀鰭起點的個點或稍近後者。臀鰭起點位於腹鰭起點至尾鰭基的中點.其後絛內凹,後伸不達足夠基,但雄魚頗接近。尾鰭分叉。下咽齒尖端彎曲。鰓耙側扁,呈三角形,短而密。鰾小,前室橢圓形,較眼徑略大.後室圓錐形,紉且短,約等於眼徑。腸管極為細長,多次盤曲,長度為體長的12倍左右。腹膜黑褐色。雄魚吻端有顯著珠星。背部青黑色,腹部乳白,側而絕大部分鱗片基部有黑色斑點,連成直行的條紋。胸鰭上方右一部分鱗片的斑塊特別顯著。背鰭及尾鰭黑色,胸鰭及臀鰭微黑。

營養價值

唇鯪的含肉率為(75.64±4.16)%,肌肉(鮮樣)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質量分數分別為(76.31±0.71)%、(17.06±0.84)%、(1.51±0.084)%和(1.72±0.25)%。肌肉中含有17種胺基酸,胺基酸的總質量分數為(82.45±0.90)%(占肌肉干重),其中含7種人體必需胺基酸,總量為(34.09±0.39)%,占總胺基酸總量的41.35%;4種鮮味胺基酸的質量分數為(31.26±0.37)%(占肌肉干重),占胺基酸總量的37.92%;必需胺基酸指數為72.79。脂肪酸中EPA與DHA含量較高,分別為(4.21±0.27)%、(3.64±0.22)%,表明唇鯪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與保健作用。

人工繁殖

為合理開發利用貴州省已遭受破壞的野生唇鯪資源,研究人員採用藥物催產、在養殖基地人工授精和捕捉天然懷卵親魚進行野外人工授精兩種方式進行了唇鯪的人工繁殖試驗。試驗結果:共獲受精 卵約86700粒,總受精率91.26%,孵化出魚苗61560尾,孵化率為7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