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哈佛大學商學院)

哈佛商學院

哈佛大學商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美國教育界有這么一個說法:哈佛大學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學中的一項王冠,而王冠上那奪人眼目的寶珠,就是哈佛商學院

建校於1908年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簡稱HBS)是美國培養企業人才的最著名的學府,被美國人稱為培養商人、主管、總經理的“工廠”,美國許多大企業家和政治家都在這裡學習過。在美國500家最大公司里擔任最高職位的經理中,有1/5畢業於這所學院。哈佛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MBA)成了權力與金錢的象徵,成了許多美國青年夢寐以求的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佛商學院
  • 外文名:HB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 校訓:“真理”(Veritas)
  • 創辦時間:1908年
  • 類別:私立研究型大學
  • 所屬地區:美國
  • 地址: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
校園文化,歷史沿革,知名校友,教育目標,方向,招生,基金,課程設定,課程,一年級課程,二年級課程,必修、選修課,經理培養,具有創造力,能力與否,教學特點,案例教學,學習機制,預習,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學生的質量,節奏緊張,經歷,思考過程,沒有閒功夫,重視實踐,三最學院,最大,最富,最有名望,

校園文化

哈佛大學是輝煌的,但大學中的哈佛商學院更令人稱道。
美國教育界有這么一個說法:哈佛大學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學中的一項王冠,而王冠上那奪人眼目的寶珠,就是哈佛商學院。
在中國,“哈佛商學院”似乎成為一種神話,一種迷信。說哈佛,談MBA好像成為一種時髦和時尚。而真正的有識之士早已在一片浮躁的流行色中開始踏踏實實地接觸和學習哈佛MBA最本質的東西。
在中國,已有50所名牌大學,借鑑外國經驗開設的MBA研究班,每年有數萬人報考,考生人數年年劇增。據聞有些已獲其他學科的博士返過頭來再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想成為MBA,並不一定要去參加全國考試,雖然那是正確而明智的選擇,但這種選擇只屬於少數幸運者。事實上,是商品經濟給MBA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MBA只是一種資格,一種教育,即使你已經是一個MBA畢業生,那也僅僅是你在成功路上跨出的第一步。要想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MBA,還需在實踐中努力,在實踐中繼續學習。

歷史沿革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創建300多年以來,為美國以及世界培養了無數的政治家、科學家、作家、學者。17世紀初期,首批英國移民在北美登入,一部分人選擇在波士頓定居,在這些居民里,有一批曾在牛津大學或者是劍橋大學受過古典高等教育的清教徒,為了子孫後代能夠受到同樣質量的高等教育,他們於1636年建立了這所學府,當時被稱為劍橋學院。後來一位名叫約翰·哈佛的人在1639年去世前向學校捐贈了自己的一生積蓄和400本圖書,為紀念第一位為其捐資的慈善家約翰·哈佛,該學校便被稱為哈佛大學。

知名校友

哈佛出身的著名人文學家、作家、歷史學家有亨利·亞當斯、約翰·帕索斯、拉多夫·愛默生、亨利·梭羅亨利·詹姆斯;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新聞記者沃特·李普曼和約瑟夫·艾爾索普等。
著名科學家有:天文學家班傑明·皮爾斯、化學家西奧多·理查茲、地質學家納薩尼爾·謝勒等。
已有33位哈佛畢業生是諾貝爾科學獎金的獲得者。亨利·基辛格不算在內,因為他獲得的是諾貝爾和平獎金,記入在政府官員的史冊。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內閣成員中,國防部長溫伯格、財政部長里甘、交通部長劉易斯,都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曾在哈佛讀書。還有前任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前任總統歐巴馬、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紐約市長彭博,麻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前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是哈佛的畢業生。
哈佛大學之所以高踞當今世界大學之巔,是與她傑出的教學方法與輝煌的教育成就分不開的,ABC著名電視評論員喬·莫里斯在哈佛350周的年校慶時曾這樣說道:“一個曾培養了8位美國總統、33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32位普利茲獎獲得者,數十家跨國公司總裁的大學,她的影響足可以支配這個國家……”。
馬文.鮑爾 (Marvin Bower),麥肯錫締造者,管理諮詢業締造者,管理諮詢之父,與彼得.德魯克齊名的管理大師
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Alfred D. Chandler), Jr.,工商史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technology and general management(originator of the concept“disruptive technology”)
羅莎貝斯·莫斯·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Management
羅伯特·S·卡普蘭,會計學(平衡記分卡概念的原創提出者)
保羅·勞倫斯(also an alum),組織行為學
麥可·波特,大學教授;競爭戰略;Monitor Group創建者之一
Shashikant Patel,Australian diplomat to the U.S.
Howard Raiffa,決策分析
Ed Zschau,general management
Rakesh Khurana,organizational behavior,CEO of Labor Market
羅旭德(Peter Loescher),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教育目標

方向

建校106年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簡稱HBS)是美國培養企業人才的最著名的學府,被美國人稱為是商人、主管、總經理的西點軍校,美國許多大企業家和政治家都在這裡學習過。在美國500家最大公司里擔任最高職位的經理中,有1/5畢業於這所學院。哈佛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MBA)成了權力與金錢的象徵,成了許多美國青年夢寐以求的學位。
哈佛商學院是一個製造“職業老闆”的“工廠”,哈佛的MBA人人都瘋狂地關心企業的成長和利潤,他們有著極強的追求成功的衝動,和自命不凡的意識,他們是商業活動中的職業殺手。MBA平均年薪可達10萬美金以上,以致美國人指責MBA的第一條缺點就是他們的身價太高。

招生

哈佛商學院每年要招收750名兩年制的碩士研究生、30名四年制的博士研究生和2,000名各類在職的經理進行學習培訓;暑期還要招收學制六周的“專業管理(如醫療衛生管理、大學及學院管理等)進修班”。全年可以開設政策、決策、計畫、控制、財務、市場、生產運行、科技開發、組織結構、行為科學數學方法、計算機技術等100多門課程。

基金

哈佛商學院是如今美國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權威的管理學校。哈佛商學院的基金達2.5億美元之巨,比美國所有其他管理學校的總和還多。
HBS的學制為兩年,第一學年學習統一的必修課程,第二學年制進入專業課程,近90年來一概如此。HBS的課程設定已經成為幾乎所有大學的商學院碩士課程的參考模式,其校規校紀也為其他學校所模仿。
但是,哈佛商學院的教學計畫存在著一個令人奇怪的不平衡。第一年的課程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緊張,第二年卻有些無所事事的輕鬆。

課程設定

課程

怎樣做好一個總經理課,主要講授一個成功的總經理應該具備的品質、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培養這些品質,怎樣在不同的情況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年級的唯一必修課研究的是怎樣做好一個總經理。我們都知道,哈佛商學院培養的目標就是總經理式的通才,而非會計師、市場分析家、生產計畫專家等專才。
現代企業的所有者——股東一般不參與經營管理。由代表股東利益的董事會任命總經理委以代理人的重任。股東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潤,更高的投資效益率,本是天經地義的。同時,工人也想得到更多的工資,使用更新的機器設備,有舒服的工作環境,也無可厚非。此外,顧客、供應商、社會對企業都各有要求。總經理的任務是在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情況下,率領企業在市場上成功地競爭。
這裡必須指出,總經理和領袖不是一回事。領袖不必是總經理,總經理未必是領袖。任何職位上的人都可以發揮領導作用,但只有成功的總經理才同時是領袖。領袖最基本的特點是富於遠見,敢想敢為;他有遠大的理想,充滿信心,他能用這種理想激勵別人,使別人跟自己走。領袖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強加於人,他的魅力在於能用理想打動一大群人,使他們產生跟自己一樣的信心、熱情和幹勁,從而參加到實現這一理想的努力中去。

一年級課程

一年級課程的典型安排是,每周上午三節80分鐘的課。每節課基本安排一個案例,一般學生準備一個案例要3—4個小時,加上課外學習小組和上課時間,每天大概要學習13一18個小時。很多學生差不多每天要學習到凌晨一兩點鐘,然後睡上幾小時,再爬起來去上8點半的課。學生們估算,至少有75%的學習任務被壓縮在第一年的兩個學期內;20%則留到第二年的第一個學期,到第二個學期只剩下了5%的學習任務。因此可以說,第一年要玩命地拼,第二年可以拚命地玩。第一年的第一個學期,對第一個進過哈佛商學院的人來講,都是難以忘懷的。可以說,這是一個“學而生畏”的學期。這一學期的課程都是必修課。任何人都不能棄權和例外,哪怕你是註冊會計師,你也必須上會計課。剛進學院的新生對獨特的案例教學法尚不熟悉,準備起來困難重重、幾十頁一個的案例,對於非英語圈的留學生來講,更是蜀道青天。因為所有的必修課幾乎都必須在第一、二學期修完,所以你不能為了使學習輕鬆些而推遲學習任何難度大的課程。因此,就是那些頗具天才,畢業後也做出了顯赫成就的學生,在開始的幾個星期,也不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即使那些最優秀的學生,在第一次期中考試前的緊張也會達到極點。

二年級課程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過了第一學期就可以鬆口氣,並相信自己剩下的時間也能順利渡過。一種成就感和樂觀精神便取代了開始幾個月普遍存在的不安和緊張心理。到了第二學期,多數學生依然埋頭學習與研究,但自信心已在他們身上紮下根來。HBS的第二年完全不同於第一年。除了一門必修課外,所有的課由學生自己選修,所以課堂參與的興趣提高了,班級也更小了。每個班通常只有40—70人了,不像第一年那樣。你要和89個同學呆在一起。這樣,學生們的參與頻率也提高了,同時,在被教授點名時也不那么緊張了。準備案例的時間基本縮短為兩個小時以內,但每天合計仍有6個小時的學習。這並不意味著第二年的案例容易些了。實際上,案例通常是更長、更難了。但是在第一年接觸過400多個案例後,學生們更善於抓住案例的核心,更善於分析案例中的關鍵因素了。

必修、選修課

為了培養學生的各種技能,哈佛商學院設定了12門必修課和多門選修課。12門必修課包括:管理經營戰略與方針、管理控制、管理經濟學、市場行銷學、組織行為學、管理溝通、人力資源管理、生產與作業管理、財務管理、企業與政府及國際經濟、經營管理模擬訓練、怎樣做好一個總經理。其中前11門課程安排在第一學年進行,而怎樣做好一個總經理這門課程則是安排在第二學年學習的唯一一門必修課。
經營戰略與方針課,要在兩年內學完,兩年的講課重點各有側重,第一年主要講企業高層管理者在制定企業戰略方針中的作用和責任;第二年則主要集中在戰略如何實施方面。這門課程被視為HBS整個課程體系的基礎,是用來培養學生作為一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所應該掌握的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各種知識和能力。
管理控制課,主要講授如何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對企業的整體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業績進行計畫、預測和檢查等方面的技巧和各種具體程式。
管理經濟學課,主要講授在決策過程中進行分析所需要的各種數學和統計方法。使學生掌握如何把一個具體的複雜問題進行分解,進而形成決策。
市場行銷學課,是一門與經營戰略方針有著密切關係的課程。其主要講授:如何按照市場需求來開發產品;如何選擇並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如何進行產品的廣告宣傳;如何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能力來推銷產品等內容。
組織行為學課,是一門在管理類院系中普遍設定的課程。在HBS的這門課程上其主要是通過進行管理遊戲的方法來引導學生了解企業組織中人的需求、動機與行為的關係;理解什麼是企業文化;什麼是企業組織結構;企業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等等。
管理溝通課,主要講授如何對企業記憶體在的各種問題、報告、提案和決策等進行調查並向企業內外進行傳達和交流。
人力資源管理課,是組織行為學的深化,其主要講授為實現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如何協調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調動人們的積極性。
生產與作業管理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其主要講授如何通過分析有關生產過程、操作方法、生產能力利用率、作業規劃、新工藝採用、質量控制等多方面的實例,來有效地使用人力、財力、原料、機器,以組織日常的生產活動、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投資收益率,並學會制訂遠期生產戰略和技術開發戰略。
財務管理講授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通過最合理的資本構成和做出正確的投資和財務
決策,從而使企業的資金處於最良好、最有效的運動狀態。
企業與政府及國際經濟課,這門課程綜合了經濟、政治、歷史、金融、法律、商業政策等學科的知識,討論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如何根據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形勢來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
經營管理模擬訓練課,則主要是讓學生根據以上所學的知識來處理實際問題。

經理培養

哈佛商學院認為:一個成功的總經理應該是一個全才,至少應具備三種技能,即:技術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這三種技能可以排除特殊品性的必要,也可提供正確看待和處理管理過程的有效方法,這也就是哈佛商學院在第一學年的11門必修課中所學習的。
另外,哈佛還認為:具有創造力是作為一個出色的總經理的基礎,而具有創造力應培養如下特質:

具有創造力

1、好奇心,這決定創造力的大小。
2、具有創意和開放的思想。
3、對問題具較強的敏感性。
4、在困難面前能夠自信,在機遇面前能夠大膽。
5、適度的辦事動機和強度,不急功近利更不優柔寡斷。
6、能夠在龐雜的事情面前,抓住問題的核心,做出正確的選擇。
7、具有創造性的記憶,使記憶的片段相互聯繫,具有跳躍的流動性。
面對企業組織日益複雜的今天,管理工作成了一件十分複雜的事,要想成為一個好經理,必須每件事都要做的圓滿,需要高素質的總經理,他必須是:一個好的策劃人;一個組織能手;一個協調人;一個管制人;一個分析人;一個推動人;一個設計人;一個意見溝通人;在許多情況下也必須是個老師;一個好學不倦的人;必須是一個決策人。總經理是一個天才,是一個全才。

能力與否

哈佛認為,總經理是企業的總指揮,他的能力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實際上,一個總經理就像一個樂隊的指揮一樣,當每一種樂器各自為政地演奏時很吵鬧,但通過指揮者的努力,洞察及領導就能將其配合成為有生命的樂章。但是,指揮的人手中是有作曲家所做的樂譜,指揮者僅是解釋樂譜的人而已。總經理則不然,他既是作曲家,又是指揮者。這一特殊的身份就要求總經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上述這些非專業性的素質培養,則都屬於“總經理學”這門第二學年唯一的一門必修課的範圍,“總經理學主要講授一個成功的總經理應該具備的品質、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培養這些品質,怎樣在不同情況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說,“總經理學”是對MBA其餘課程的總結與升華,它促使學生由量變到質變,同時,也是從象牙塔走向商界的橋樑。
“總經理學”主要講授一個成功的總經理應該具備的品質、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培養這些品質,怎樣在不同情況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它講授的是真正的“管理”,而不是“管理學”,它培養的不是知識型的專業人才,而是能力型的高級管理人才;不是會計師,市場分析家、生產計畫專家,而是總經理、經理。當然,這也就是哈佛商學院的目標。
在哈佛商學院,學生們除了學習企業管理方面的各種知識外,還要學會獨立處理其他許多課題。他們必須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決策能力,並且要學會在作出這些決策後對它們的自我認可。換言之,哈佛商學院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前面講過,哈佛商學院的課程以案例教學為主,這是一種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教學方法。但恰恰是這種沒有唯一正確答案的案例教學法迫使學生們去獨立思考。
哈佛商學院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所用案例的多樣性和全面性,所有的案例在正式列入課程之前,都要經過反覆認真的討論。一個案例通常要講兩三節課。每一節課80分鐘,每節課開始,任課教授首先指定一個學生起來說明案例、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手段,或者指出實現公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所給時間一般是10一F20分鐘。然後其他學生則分別從自己角度來分析同一個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分析、判斷、措施,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個發言者所說的更好。

教學特點

案例教學

學生們為了能夠爭得發言的機會,經常是互不相讓,你喊他叫,教室里也往往亂成一團。教授則努力控制局面,引導發言,但總是有那么一部分學生,不顧老師的提議,仍然在那裡唇槍舌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和方案,就根本不用站起來,更不用去搶著發言(當然,如果你能搶在別人之前說出與他們相同或類似的觀點也可)。否則,你肯定不會引起教授的注意,甚至還有可能引來同學們的譏笑。

學習機制

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是一個不斷向學生施加壓力的學習機制。學院對學生成績的評分,有一半取決於課上發言,另一半則視考試成績而定,極少有書面作業。所以每個學生都非常重視上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發言。

預習

預習對哈佛商學院的學生而言相當重要,因為它關係到第二天或下一次課堂上發言的質量。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得帶著頭一天經過自己獨立思考所得的行動方案去上課。
哈佛商學院一再對學生們強調,在必修的所有課程中,作為管理者的目標,就是要在對各種複雜的情況作出分析,並對必要的得失進行了權衡以後,促使所制定的政策彼此協調,並保證這些政策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

開動腦筋

案例教學法的精髓不在於讓學生強記內容,而是迫使他們開動腦筋,苦苦思考。每個案例描寫的都是工商企業所遇到的真實問題。有的案例似乎是從一個元帥的角度來敘述整個戰局;有的則記錄一個校官所面臨的局部態勢。有的案例故意不給應有的信息,有時又故意多給一些。案例的最後,總是問學生:“你說該怎么辦?”

獨立思考

這個問題不經過認真縝密的獨立思考,是很難給出完滿答案的。案例法訓練的就是決策藝術,鍛鍊學生在不圓滿的條件下作出自己獨立決策的能力。現實世界多半沒有一種精確的答案,但卻有受時間、資源、人才等條件限制的多種選擇。“未來的總經理”們必須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出最佳的決策。
案例教學法並非是輕而易舉就可以被任何大學引進的學習方法,即使是在哈佛商學院,大多數學生也得在一個學期之後才能適應。而幫助學生們儘快適應這種獨特教學方法的措施之一,就是哈佛積極提倡組建課外學習小組。但實際上,儘管在上課討論、小組研究以及宿舍里相互交換筆記等等活動中,學生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幫助,會花掉不少時間,能否真正學好,全靠個人的努力和獨立思考。

學生的質量

商學院將新生分成從A到I的九個班,每班九十人,有固定的教室,按同學的背景、經歷、特長、興趣配組成班。學生中有美國參議員的子女,有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理科生,有奧運會運動員,有西點軍校的教官,有稅務律師,有會計師,有銀行家,有工程師。
無論學生過去學的專業是什麼,第一年的課全是必修課。內容有會計學、管理經濟學、市場行銷學、寫作講演課、組織行為學、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國際政治經濟學和管理模擬競賽。

節奏緊張

哈佛的節奏是緊張的,也必然如此。要在短短兩年里培養出總經理式的人才談何容易1哈佛教育的價值在於: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實踐方能獲得的經驗濃縮到兩年課程里,將涉世不深的學生“催熟”。
在兩年里,學生們要分析八百多個案例。而製作和設計這些經營案例的,既有哈佛大學的教授,也有該校的畢業生,還有其他有關的研究者。為了保證這些案例的多樣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課程之前,都要經過反覆認真的討論。一個案例通常要講兩、三節課,每節課80分鐘。
每節課開始,任課教授首先指定一個學生起來說明案例,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手段,或者指出實現公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所給的時間一般是10—20分鐘。
然後其他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個發言者更好。學生們為了能爭得發言的機會,往往是你喊我叫,互不相讓。教室里經常亂作一團,教授則努力控制局面,引導發言。但往往總有不少學生,不顧教授的提議,仍然在那裡唇槍舌劍,有時教授不得不採取威嚇學生的強硬手段,以便使討論能夠按照正常秩序繼續進行下去。
HBS講課用的案例,與一般學院所用的案例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學院往往預先準備好了案例的分析結果,作為正確答案。但HBS認為,一個案例的正確答案,決不是唯一的案例分析的結果,往往是一個中間產物,最後總會留下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因此,有時甚至有意識地在案例製作時把一些重要的資料或數據漏掉。它重視如何適應形勢和形勢變化去確定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不太重視經營問題的解決結果。HBS的教學重視的是如何分析複雜的企業形勢的“方法”。
因此可以說,HBS的案例分析教學,不是去尋找正確答案的教學,實際上也不存在絕對的正確答案。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兩個學年裡學完800多個案例,就好比用兩年時間玩一個巨大無比的拼圖遊戲一樣。儘管每一小塊都有特定的位置,但您先拼哪一塊,先從邊上拼,還是從角上拼或是從中間拼,可以是千變萬化的,全憑個人意願。
HBS的案例分析教學法,是力圖把學生置於一個實際經營者的立場上,從實戰的環境出發,來學習什麼是經營和如何經營。發給學生的講義和資料,靠死記硬背是絕對消化不了的,要想把課程內容真正學到手,就必須每天晚上讀完2—3個案例,還要對它們進行詳細的分析,並作出筆記。要充分準備好一個案例,一般需要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沒有一目十行的閱讀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是根本吃不消的。

經歷

這是一位HBS的畢業生來談她第一次做案例報告時的經歷:
擔任市場行銷課的教授點名叫我談談布萊克·德克案例時,我頓時心怦怦跳起來。我打算向正在等我發言的全班同學公布我擬定的將GE公司電動工具部門合併到布萊克.德克公司的實施計畫。
我掃了一眼筆記,試圖想回憶起昨晚已擬好的報告要點。但當我意識到沒有算出實施我的計畫所要達到的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時,感到一陣緊張。我知道同學們肯定會發現這點遺漏,但我已沒有時間了。我抬起頭來,不看筆記了。
教室安靜極了,所有眼睛都盯著我。“我制定了一個中長期實施計畫”,我開始說道在我發言時,教授將計畫的目標和關鍵步驟一一列舉在黑板上。我花了大約10分鐘時間,講了布菜克·德克公司應實施的生產和市場行銷策略,講了策略的投資預算和時間進度安排,以及對付各方面競爭對手的應變措施。
當發言進入總結階段時,我甚至有些得意洋洋。因為就在昨天晚上,我們課外學習小組已經充分討論過這個案例。我確信自己的報告是一流的。
然而,我話音未落,80多隻手毫不客氣地舉起來,準備攻擊我的計畫。這就是我在哈佛商學院第一次做案例報告的經歷。
沒有人能夠在哈佛商學院“混”出個文憑來。在哈佛商學院經歷過的一切,會像洗禮一樣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們的性格和將來的人生。HBS的兩年學校生活,會抓住和擁有你的整個身心,不斷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極限挑戰,並幫助和促使你去延伸這些極限。
在HBS沒有什麼輕鬆容易的事。所有人都必須全力以赴。案例教學法強迫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要求學生從真正“老闆”的角度考慮問題。學生們除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外,還組成課外學習小組,來緩解巨大的學習壓力
為了能考試及格並取得畢業證書,學生們必須在自己的學習中發揮積極主動性。正是這種參與性的、蘇格拉底式的方法,才使HBS在林立的商學院競爭中居於領先地位,才使它的學生成為高級管理人才和未來“老闆”的好苗子。在哈佛商學院,你學到的不僅僅是管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去思考問題。

思考過程

案例教學不重視是否得出正確答案,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這頗似電視台的大型辯論會,取勝的一方不是因為其觀點如何正確,而是因為其辯論過程的精彩。每個案例涉及的問題都必須由同學們進行分析、解釋和討論。事實上,久經推敲的案例中,已經隱含了幾種在真正的管理者看來是科學合理的行動過程,對學生起著提示和引導作用。學生們往往在課後很長一段時間還在討論這個案例提出的問題。案例法的豐富內涵和需要教授與學生一起投入大量精力進行討論的方式,使哈佛商學院的教學體制別具一格。
即使沒有多大名氣的教授,也都很有上課天賦,運用案例法激發學生,促使他們去思索,去探討。當然,這種方法並非十全十美,甚至令人惱怒。但總的來說,它是一種特別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之所以能夠在HBS行得通,是因為在HBS教與學的都是一流的教授和學生。
哈佛商學院的案例分析教學法,不是去尋找正確答案的教學,實際上也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對還是錯,只是個人對經營狀況的理解和判斷的不同。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們的這種正確答案並非一個多向、發散型的思維方式,也正是哈佛商學院教學方式的特色所在。
HBS的案例教學法是一個不斷向學生“加壓”的學習機制。上課與否以及課堂上的表現,占學習成績的25—50%。所以學生們非常重視上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發言。
教授在講課之前總要環視一遍教室,他是在挑選最先發言的學生。這時的教室會讓人明顯感到一種恐怖氣氛,如果你被教授提名,卻沒有進行充分的預習而不得不“Pass”的話,就犯了哈佛商學院的“大忌”。
因為按照記分規則,如果你選擇“Pass”的話,成績就會自動拉下一檔;“Pass”兩次之後就可能拿不到學分;三次以上的“Pass”,不但拿不到學分,而且還會受到校方“行為不良”的警告,嚴重的會被勒令退學。
在教授物色人選的時候,那些不甘人後的學生,會處於絕對的緊張狀態,或咳嗽一聲,或掉…下筆,或者撓一下頭髮,作出企圖避開或吸引教授視線的動作,都將是一場“黑色喜劇”。
儘管如此,一旦有哪個傢伙被提起來開始作報告的時候,其餘的80多名學生馬上就會變得精神抖擻,聚精會神地尋找該同學的錯誤,推敲自己的發言怎樣才能談得比他更好,更出風頭。他們完全忘記了,如果是自己站在那裡發言的話,也會不可避免地犯同樣的錯誤。
當那個可憐巴巴的學生臉色發育、滿頭是汗地結束自己的報告之後,其餘的人會一齊舉起手來要求發言,於是“自由發言時間”的論戰就開始了。
由於學習非常緊張,很多HBS學生在第一年上學期間,除了教授和同學之外,很少能接觸其他人,又由於課程的進展非常快,一旦誤課就很難趕上,因此,生病是最令人討厭的事情。只要不太重的病,學生們總是儘量堅持去上課,所以在上學期間必須注意身體健康。
在哈佛,學生們不但要學習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而且還要學會處理其他很多課題,他們必須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決策能力,而且要做到這些決策的自我認可。換句話說,哈佛重視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實際上,在上課討論、小組研究以及宿舍里相互交換筆記等等活動中,學生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幫助,會花掉不少的時間,但從根本上來說,能否真正學好,全靠個人的努力。
哈佛商學院所追求的東西簡單明了,那就是讓學生掌握成功地經營企業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們必須有一種能力,使自己能夠站在一個高層次來把握和分析問題,能夠面對複雜多變的情況,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情區別開來。
他們還必須具備另一種能力,就是在缺少足夠和必要信息的情況下,也能夠作出正確和果斷的判斷和指示。他們必須知道在現實的企業管理中,沒有人會給你準備好正確的答案,並且任何答案都不會是完美的,總會有一些地方是錯誤的,至少是不盡人意的。

沒有閒功夫

哈佛學生的腦子裡被灌輸的是,如果你希望走向社會後,在任何時候都想得到應有的評價,那么你在哈佛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閒功夫。
哈佛的案例主要是商業發展中的各種經濟事件,它的範圍非常廣闊,隨著教程內容涉及面的擴展,各種各樣的案例都有,包括用人、廣告、策劃、行銷、管理、預測……等等。
可以這么說:任何一個單位或企業只要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哈佛商學院案例中都會找到雷同事件,所以,對哈佛學生來說,走向社會,進入任何一個公司或企業,都會對各種現象得心應手,更包括商業競爭的手段與策略。

重視實踐

在美國,甚至全世界,名氣最大的商學院之一就是哈佛大學商學院。
哈佛大學商學院有大約200名教授,每年要吸收大約900名研究生。這些研究生全都具有工作經驗。另外,商學院每年還為大約5000名公司企業的高級主管人員提供長則幾個月,短則幾天的在職培訓。學院的辦學特點之一,是鼓勵教授為公司企業顧問諮詢。打開哈佛商學院的電腦網址,你就能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這個第一流商學院的活力。在這裡,你能和商學院的畢業生對話,參加商學院為學生開辦的“商業計畫競賽”,了解矽谷高科技行業的最新動態。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商學院的網址每時每刻都推出很多公司企業最新的財政報告。這是為了讓學生對美國的經濟和公司企業的運行了如指掌,了解最新動態,並隨時做出分析。
哈佛商學院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這裡的研究和課程都十分貼近現實。每天老師都會問學生,他們如何解決一個具體公司企業面臨的問題。教授上課,講得最多的是公司企業的案例分析。為了能夠在教學中向學生提供最生動最現實的信息,哈佛商學院鼓勵教授在校外為公司企業從事顧問和諮詢工作。很多教授甚至經常到海外進行實地考察,和外國的公司企業密切合作。

三最學院

最大

哈佛商學院成立後第一期招生數僅59名,到1916年增至142名,但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918年僅招收了18名學生,為哈佛商學院歷史上招生人數最少的一年。隨著戰爭的結束,學生數激增,1919年招生人數高達412人。哈佛商學院每年招生800名,包括工商管理博士、在職管理人員課程學生,在籍學生數達4000多人,此規模為美國之最。

最富

哈佛商學院除以高額學費著稱,收入頗豐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其具有高超的籌資技巧。與世界大公司、大銀行的成功的聯姻攀親使商學院的基金高達2.5億美元,比美國所有其他管理學院的總和還多。其每年年度預算高達1億美元。
哈佛商學院的生財之道五花八門。《哈佛商業評論》以及哈佛商學院出版社的出版物為哈佛商學院帶來豐厚的收益,學生們每人需付2000多美元購買案例資料,需花900美元月租去住學校提供的一居室宿舍,要利用學院的健康中心,還要為毛巾和衣櫃另行付費,連學生們被寫進校權會名錄也要惦費。校友會的一項重要活動——捐款,也是學院的財路之一,1995年竟然創記錄從歷屆畢業生中募集2000萬美元。所在地的一切都說明了哈佛商學院的生意經不是空泛的理論,哈佛的行政管理者可謂是非常高明的“企業家”。

最有名望

哈佛商學院的名望,不僅是由於她首創了MBA學位,也不僅是因為她在管理教學中首創了案例教學法,還不僅是基於她擁有一個龐大的明星教授群,而是因為她確確實實向社會輸送了大批極其優秀的人才。正是這些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卓越表現,才使哈佛商學院揚名世界。
美國《幸福》雜誌的調查顯示,美國500家最大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中,有大約20%是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他們活躍在各公司的總裁、總經理、董事長等等顯赫位置上。他們所經營和管理的公司,是全美、甚至全世界聲名卓著、資產雄厚、獨霸一方的超級企業。因為他們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為世人所肯定和尊重,才使他們的母校成為人們心目中超一流的學府。不少人將哈佛商學院的MBA證書,看作是進入高級管理階層的通行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