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和平中學創建於1919年,是和平縣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重點高級中學,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建校至今,學校走過了近百年的奮鬥歷程,有著輝煌的辦學業績和鮮明的辦學特色,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和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綠化面積約3萬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綠樹成蔭,花香四季,鳥雀爭鳴,花園式的幽雅環境是和平縣理想的求學聖地,人才搖籃 。學校目前有60個教學班,教職工300多人,學生3500多人。專任教師270多名,其中高級教師82人,中級教師120多人,研究生學歷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平中學
  • 簡稱:和中
  • 校訓:勤敏慎謙
  • 創辦時間:1919年9月
  • 所屬地區: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
  • 學校類型:公立
  • 學校屬性:省屬重點高級中學
  • 主要獎項: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 現任校長:黃永威 
  • 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
  • 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
學校簡介,學校歷史,學校榮譽,教學成果,學校領導,

學校簡介

九連山下的璀璨明珠——和平中學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的校名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的校名
在粵東北地區,連綿橫亘著英雄的九連山。這裡曾是東江縱隊第三支隊展革命武裝鬥爭的根據地,培育和成就了林若、梁威林、彭沃、曾源、林鏡秋、何銘思等一大批老革命家的英名。位於九連山下的重點高級中學——和平縣和平中學便因與這座英雄山和這些老革命緊密相連而聲名遠播,長盛不衰。
1919年9月,和平人民本著對科學與民主的追求,抱著教育興邦的美好願望,創辦了和平中學。此後的日子裡,和平中學一直同祖國相呼吸,共命運:1925年“五卅”運動後,和中師生舉行了罷課和反帝示威遊行,並發動了抵制英貨、日貨的運動;1926年,和中師生秘密建立了“新和平青年團”,編印了進步刊物,宣傳革命,促進了當地的反帝反封建鬥爭;1931年,和中師生舉行了紀念“九·一八”示威遊行;抗戰時期,和中成了當地學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重要基地;解放戰爭時期,和中又成了黨組織的秘密活動基地,保護諸多共產黨員、游擊隊員以老師或學生身份隱蔽下來,開展革命活動。1960年春,和中以其出色的辦學質量被授予了“全國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學校領導赴京出席了全國文教系統群英會。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和中校園重又迎來了明媚的春天,198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著校園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的輝煌狀態:1995年被評為河源市首批市一級學校,並先後被授予“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綠色學校”、“河源市文明單位”、“河源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稱號,連續十多年被評為縣先進單位,是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實踐研究基地;高考成績連年穩步攀升,2005年上本科線達到315人,本科上線率近80%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及省市表彰獎勵180多人次;10多年來,學生德育考核優良率都達到98%以上,師生違法犯罪率一直為零。
90多年的不間斷建設,使和中的硬體設施得以逐步走向完善。如今的和中,是五彩的花園,是迷人的公園,是學子的樂園。校園主要建築物有:2棟教學大樓、11棟教師宿舍樓、3棟學生宿舍樓、1棟行政教研樓、1棟綜合大樓、1棟多媒體階梯課室樓、1棟科學樓,還建有可同時供上千人用膳的師生膳堂和能滿足上千人沖涼的學生浴室,生物地理園,多媒體電教室,標準理化生實驗室、理化學生儀器室,標準電腦室、標準語音室、課件製作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圖書館(藏書68000冊)、閱覽室各,教工俱樂部、校史展覽室、團隊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等功能室應有盡有。
90多年的最佳化整合,使和中擁有了一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政治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一直把和中的師資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每年都根據和中需要,通過業務考核、能力測試等方式把全縣最優秀的教師選調進和中任教,2004和2005年又面向全國招聘了一批名牌師範類大學本科畢業生和在職教學精英並全部安排進和中任教。
90多年的積澱,使和中擁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並孕育了自身的教育教學特色。特別是近十年來,學校幾屆領導班子都牢固樹立“德育為首”的思想,確定了“以人為本,塑造高素質的現代人”的辦學目標,以“圍繞‘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為學生的發展奠基,對民族的振興負責”為辦學理念,以“以法治校、以德治校;制度管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為管理思路,大力推行“管理規範行為,活動陶冶情操”的人本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弘揚教育人文精神;堅持行為養成和人格塑造相結合,理論教育和實踐育人相結合,規範管理和發展個性相結合,著力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的“新和中人”。在德育過程中,關注基礎道德建設,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注重營造德育合力,努力構建“人文養德、主體發展、融合滲透、多元互動、體系完備、師生共建”的德育新格局。
2005年,學校新設計了凸現和中特色的校徽,並在已有校訓“團結,守紀,勤奮,上進”的基礎上,通過系統總結,精心歸納出了和中新時期的校風——崇實、和諧、樂教、善學,教風——嚴謹、善導、協作、創新,學風——篤志、求善、勤學、敏思。
為了落實“活動陶冶情操”的思想,學校每個月都舉辦一次大型活動,每到重大節日都舉辦大型紀念活動;為了落實新課改精神,學校竭力支持學生社團活動,新組建的學生民樂隊在河源市範圍內聲名鵲起,山鷹文學社兩度被評為全國中學優秀文學社團,奇葩藝術社、電腦俱樂部等活動都開展得有聲有色;校報《和中人》、簡報《和中簡訊》在市縣教育系統都有較大的影響。學校每年都拿出一大筆資金獎勵優秀學生,並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設立了“扶貧濟困基金”;學校還通過與有經濟實力的校友、社會成功人士、知名企業、慈善機構等合作,設立了多項獎學金和助學金,2005年10月19日與縣個私協會聯合開展了“個體私營企業扶助貧困生”活動,一次扶助了78名貧困學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學校推行教育教學改革,樹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戰略思想,探索高效率辦學模式。近年來,承擔有多個省市級研究課題,教師獲獎論文近百篇,發表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的論文50多篇,學校主辦的《和中教研》雜誌也發表了大量教師論文。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全程性教學調控,認真貫徹“高中三年全程備考”原則。努力促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個體的最最佳化發展,如開設有音體美特長教學班、培優班等。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學
習開展頗有成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心理環境。
2009年是國慶60周年,也是和平中學的90華誕

學校歷史

和平中學九十年發展歷程回眸
和平中學始建於1919年秋,是我縣歷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榮傳統和優良校風的重點中學。九十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為和平教育的領跑者,和平中學始終堅持銳意進取,搶抓機遇,不斷完善的奮鬥精神,本著為全縣父老服務的意識,向各高校輸送了數萬名優秀的和平學子,圓了無數山區孩子的大學夢。
一、崢嶸歲月,風雨兼程
1、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和平縣知事何一鸞提議創辦縣立中學,組成了校董會,選定坐落在縣城小東門的舊考棚為校址。9月,錄取8 0名新生,開學上課,學制四年。首任校長,是以創建四約高小、推崇新學而名聞遐邇的前清拔貢、東水人駱樹猷。在任8年,使和中從無到有,逐步擴大,為日後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2、1925年“五卅”運動後,該校師生舉行了罷課和反帝示威遊行,並發動抵制英貨、日貨運動,使廣大民眾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3、1926年,在大革命形勢推動下,早年畢業離校的校友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等人為動員縣內廣大青年投身革命,秘密建立了“新和平青年團”,編印了進步刊物,宣傳革命,促進了當地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4、1931年,日本侵略者製造“九·一八”事變,該校師生激於愛國義憤,舉行了罷課和示威遊行。次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該校師生除參加示威遊行之外,還分頭髮動縣城機關、商號募捐錢物慰勞前方將士和縣屬抗日軍烈屬。
5、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和中成了本縣學生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的重要基地。是年秋冬,該校一批進步師生在校友黃驚白、徐梓材、黃志猷、曾源等指導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參與出版刊物,發動青年店員、工人、農民學文化、學政治,書寫抗日標語,出版抗日牆報,舉行街頭演講,宣傳團結抗日的主張,大大激發了縣人愛國熱情。1938年11月29日,日機開始轟炸和平縣城,和中遷往大壩水背村。
6、l938年,本縣開始建立共產黨組織。根據當時東江特委指示,首先在青年學生中積極發展黨員,和平中學理所當然地成了本縣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學運中心。是年l1月,成立了中共和中支部。此後不到一年,和中師生已有33人加入共產黨。
7、l939年冬,該校開始籌辦高中。全校發展到15個教學班。從此,和平縣立中學便成了粵東北地區一所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
8、抗日勝利不久,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大規模內戰。和中的地下黨根據上級批示運用隱蔽和公開相結合的方式,繼續進行鬥爭。1947年春,共產黨員黃百鍊奉命以復學為名重返母校和中,組成了黨支部。在國民黨特務嚴密監視下,冒著生命危險,團結進步學生,機智地為黨蒐集情報,散發傳單,為迎接和平縣城的解放做了大量工作。
二、幾經曲折,幾遭摧殘
1、1949年5月,和平縣解放;同年8月,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羅寶萱代表縣委、縣政府接管和中併兼任校長。1950年“和平縣立中學”易名“和平第一中學”。
2、1952至1955年,由於受到的“思想改造運動”的影響,學校工作受到了一些損失,被認為有“重大問題”的教師,被清洗的清洗,逮捕的逮捕,一時之間,人心惶惶,教學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3、1954至1956年,由於逐步糾正了工作偏離教學正軌的偏向,學校工作轉向以教學為中心,恢復了正常教學秩序,教學質量又有了明顯提高,成績是十分顯著的。1956年應屆高中42人畢業,39人考上大學,是和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全校在學人數由698人突增到1084人。1960年6月,和中以其出色的辦學成績被授予“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梁心希校長赴京出席全國文教系統群英會,之後和中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中學。
4、從1957年開始,在長約20年間,由於全國大氣候的影響,該校跟全國各地許多學校一樣,在一次接一次的政治運動衝擊下,走過了一段曲折的歷程。學校幾經搬遷,幾遭易名,教學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壞。十年浩劫期間,和中被當作“資產階級染缸”、“修正主義教育黑樣板”遭到了嚴重的摧殘,校舍被侵占,設備設施被破壞,多數領導、老師受到打擊和迫害,教育教學質量嚴重下滑。
5、1960年5月,“和平縣第一中學”更名為“連平縣東山初級中學”。1962年9月,“連平縣東山初級中學”更名為“和平中學”
三、自強不息,奮力前行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教育戰線撥亂反正工作的全面開展,和中校園終於迎來了明媚的春天。1978年,恢復為縣重點中學,遷回了北樓原址,廣大師生積極性大大調動起來了,教風、學風迅速好轉。l979年,應屆高中畢業生高考成績進入了惠陽地區前列,受到了地、縣領導機關嘉獎。
2、進入八十年代以來,和中在改革開放大潮推動下,進入到一個新的輝煌時期。學校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嚴抓了校風、學風。於是,學校面貌日新,教學質量全面提高,1985年被評為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l995年被評為河源市首批市一級學校,並先後被授予“廣東省綠色學校”、“河源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等數十項榮譽稱號,連續十多年被評為縣先進單位,還被確定為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實踐研究基地。近些年來,學校高考成績連年穩步攀升,2005年上本科線達到315人,本科上線率近80%;2006、2007年高考上線率均在80%以上;2008年,在生源質量比往屆嚴重滑坡情況下,高考成績仍然逆勢上揚,本科上線人數達300人,比縣定指標超額90人;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及省市表彰獎勵180多人次;師生違法犯罪率一直為零。
3、90年的不間斷建設,使和中的硬體設施得以逐步走向完善。2007年冬,縣征回北樓崗3萬多平方土地給學校,使學校占地面積達到了10餘萬平方米。校園主要建築物有:3棟教學大樓、11棟教師宿舍樓、5棟學生宿舍樓、1棟行政教研樓、1棟綜合大樓、1棟多媒體階梯課室樓、1棟科學樓,一棟同時供上千人同餐的學生第一膳堂,一棟可同時供3000人用餐的第二膳堂接近竣工,每一棟建築物都連線著按照數位化標準建設的電腦網路,花園式的建築掩映在綠樹繁花之間,優雅的環境盡顯濃郁的藝術與文化氣息。升旗廣場、噴泉廣場,標準的4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風雨操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場,多媒體電教室、標準理化生實驗室、標準電腦室、標準語音室、課件製作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圖書館(藏書90000冊)、閱覽室、教工俱樂部、校史展覽室、衛生室、心理輔導室等功能室應有盡有。不論是朝陽初升的清晨,還是夕陽斜掛的傍晚,幽雅的蘑菇亭下、蒼勁的古樸樹旁、纏綿的青草坪里都隨處可見勤奮學子的身影。
四、新的機遇,新的跨越
1、和中在2004年秋季剝離了國中部,改制為高級中學,2006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8年12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認定為“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師生員工近3000人。
2、2007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和平中學連續三年每年擴招10個教學班,並將縣城北樓崗一帶荒地劃給和中。乘著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春風,是年該校征地3萬多平方米,並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新建了一棟教學大樓、一棟學生飯堂、四棟學生公寓。
3、縣委縣政府和市縣教育局積極支持該校進行新課程改革,僅近三年就投入近1000萬元資金完善了該校教學配套設備設施,實現了該校教學物質條件的現代化。目前,該校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建有校園網,有數量充足的多媒體教學平台,教師辦公室全部配備了辦公電腦。現代信息技術套用廣泛,數位化校園建設成效顯著:有學科教學功能室和理化生探究實驗室30多間,高標準的電腦室3間,電腦200多台,電子閱覽室1間。
4、2009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再投入1000多萬資金,新建教學大樓和學生宿舍各1棟,平整北樓崗大操場一個,新建學校北校門。2010年後,學校將保持60個教學班的規模,師生員工將達4000餘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九十年悠悠歲月,九十載彈指一揮間。回首昨天,我們百感交集、倍感欣慰;展望未來,我們充滿期待、不敢懈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和中人將會秉承優良傳統,薪火相傳,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努力為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譜寫新的華章。

學校榮譽

和平中學被中共和平縣委、和平縣人民政府授予“2007-2008學年度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光榮稱號。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2008年河源市教育局授予“河源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稱號。
河源市先進教職工之家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2009年廣東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稱號。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廣東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

教學成果

·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單位
·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
·廣東省綠色學校
·河源市文明單位
·河源市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全國教育統一考試定點考場
·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實踐研究基地
·和平縣老牌重點高級中學

學校領導

校長:黃錦標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黃錦標,男,1964年出生,和平縣陽明鎮人,大學本科學歷,化學中學高級教師,廣東省優秀教師。歷任和平縣實驗初級中學校長、和平縣四聯中學校長,2012年1月起任和平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
副校長:吳文岳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吳文岳,男,1968生,1991年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系本科畢業,理學學士,中學地理高級教師。1994年被評為“南粵教壇新秀”,1995年被評為“和平縣優秀班主任”;2000年被評為“南粵優秀地理教師”,獲廣東中華民族文化基金金獎;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長期任教高三地理課,高考成績多次奪全市桂冠;有多篇論文在國家和省市級報刊發表。2002年起任和平中學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副校長:黃永威
黃永威,男,1969年11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英語高級教師。1990年7月至1993年7月在和平縣上陵中學任教,1993年8月至今在和平中學任教。1998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班主任,2002年被評為和平縣優秀共產黨員。歷任和平中學政教處副主任、主任,教務處主任,2004年8月起任和平中學副校長。
副校長:曹奇飄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曹奇飄,男,1970年7月出生,和平縣東水鎮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生物高級教師,1991年6月大學畢業分配到和中工作至今。歷任和平中學團委書記、總務處主任,2004年8月至今任和平中學副校長。 工作至今,多次被評為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縣十大優秀青年、縣優秀共產黨員,市優秀團幹部、市優秀教師,省優秀團幹部、省南粵優秀山區教師。
黨總支副書記:黃李輝
和平中學(河源市和平縣和平中學)
黃李輝,男,本科學歷,語文中學高級教師。歷任鄉鎮中學教導主任、副校長,鄉鎮黨委委員,縣直團委副書記,縣委宣傳部科員,縣成人中專、職業高中副校長。多次被評為市縣優秀黨員、先進個人,2002年被評為“全國中學文學社團優秀指導老師”。現任和平中學黨總支副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