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定乾

和定乾

和定乾,1955年生於河南溫縣趙堡鎮,為和式第五代宗師和士英次子,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嫡宗傳人,和式太極拳當代代表人物之一。先生自幼習練家傳太極拳及器械,30年來勤練不輟,忠實繼承祖傳拳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定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溫縣趙堡鎮
  • 出生日期:1955年
  • 職業:拳手
  • 主要成就:1984年河南省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65公斤級第二名
代表人物,人物生平,

代表人物

和士英(1918—1987),字立明,第四代宗師和學信的長子,和氏拳法在趙堡鎮的主要傳承者,是一太極奇人。他聰穎好學,氣宇軒昂,性情直爽,崇尚俠義。自幼隨父業醫習拳,不但拳藝高超,而且中醫理論造詣頗為深厚,擅長中醫內科及針灸等。他一生樂善好施,拳技之精湛,醫德之高尚,鄉里有口皆碑。他在拳藝上得父真傳,使家傳拳法嚴格保持了原有風貌。 和士英授拳極其嚴格,對太極拳理法精益求精,一招一勢都要求學生認真領會,並結合祖傳理論加以融會貫通。

人物生平

和定乾先生現任趙堡和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和式太極拳學會副會長、鄭州武術協會和式太極拳委員會名譽主席、國家一級拳師、裁判。1984年起參加全國各類太極拳活動,成績優異。1984年在河南省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上,獲推手65公斤級第二名。1994年被溫縣武協評為“優秀拳師”稱號。現在全國各地學生近千人。脫穎而出者有和東升、和曙光、彭小江、楊晉秦、楊晉新等。
初出茅廬 藝驚天下
1984年,在歷史名鎮、太極聖地——河南溫縣趙堡鎮,一場扣人心弦的太極拳推手比賽,吸引著來自本鎮各地的太極拳好手參加和觀摩。這是“溫縣首屆太極拳推手賽”,優秀的選手將被推薦參加“河南省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要知道溫縣趙堡鎮可是中國太極拳的重要中心之一,是太極拳的發祥中興寶地,和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發祥於趙堡;孫祿堂在武式的基礎上又發展為孫式太極拳;趙堡鎮下轄的陳家溝村是陳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後楊祿蟬學拳後創編了楊式太極拳,以後又衍生出了吳式太極拳。毫不誇張的說這裡舉辦的太極拳賽事,具備中國最高水平,因此格外受到人們的關注。
只見此時的擂台上,一方是已經在趙堡拳界久負盛名的王姓拳師(此處隱去其真實姓名),此人縱橫趙堡,鮮有對手。另一方是一初出茅廬的二十多歲左右年紀的年輕人,比賽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懸念。但是只見那一年輕人,中等身材,精神飽滿,氣度非凡,舉手投足之間,手、眼、身、法、步、進、退、顧、盼、定,章法森嚴,十數回合之後,一個肋下肘竟將對手打倒在地,久久沒有站起來。
場下先是沉寂,然後掌聲雷動,議論紛紛:“那就是和士英的兒子,叫和定乾……”。這一年輕拳師就是和定乾,當代和式太極拳代表人物之一,太極名家。最終他憑藉超群的實力,在溫縣首屆太極拳推手賽脫穎而出,代表溫縣參加河南省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並最終獲得推手賽亞軍。而初出茅廬的一戰,就擊敗了趙堡拳界久負盛名的王姓拳師,從此奠定了和定乾在趙堡拳界“技擊高手”的地位。
暑往寒來 秉承家學
和定乾1955年出生於趙堡鎮的一個久副盛名的武術世家——“和式太極家族”。與許多在太極拳道路上有所建樹的人一樣,他也是跋涉過了漫長艱苦的學武之途,經受了異乎尋常的磨鍊,才達到“階及神明”,有所成就的。
和定乾的父親和士英(1918—1987),字立明,第四代宗師和學信的長子,和氏拳法在趙堡鎮的主要傳承者,是一太極奇人。他聰穎好學,氣宇軒昂,性情直爽,崇尚俠義。自幼隨父業醫習拳,不但拳藝高超,而且中醫理論造詣頗為深厚,擅長中醫內科及針炙等。他一生樂善好施,拳技之精湛,醫德之高尚,鄉里有口皆碑。他在拳藝上得父真傳,使家傳拳法嚴格保持了原有風貌。
和士英授拳極其嚴格,對太極拳理法精益求精,一招一勢都要求學生認真領會,並結合祖傳理論加以融會貫通。和定乾幼年學習家傳拳術的情況在他弟弟和有祿先生所著《和式太極拳譜》中有如下記載:“在傳授家傳拳技、醫術時,父親(和士英)對我們四兄弟各有側重,均嚴格要求。先父授業之嚴厲,我弟兄四人深有體會。長兄定元,1969年中學畢業後隨父學醫,先父囑其熟背《藥性賦》、《湯頭歌》,每日晚飯後必要考驗,偶爾沒有熟記,必責其熟記後方可睡覺。在教拳時更為嚴格,1963年一個夜晚,二哥定乾在練“雲手”一式時,多次不得要領,父親情急之下拍他一巴掌,直打得他兩眼生淚。事後父親語重心長地給我們講:“做任何事情都要認認真真,以後你們走向社會一定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和式太極拳重內涵不唯外表,講究內外兼修,在接受父親傳授的太極真諦後,他眼界大開,豁然開朗,感到練拳一天,技精一日,於是精神倍增。結合祖輩的拳論和自己練拳心得為基礎,在精、氣、神上做文章,“人身中者不偏,二脈隱於身內,氣行現心意。技擊時渾圓一漾而貫全身,虛感之物而寓靈動,擊左左空,擊右右空,如充氣之圓,無處受力;似簧受壓,反彈隨勢,壓力重而彈愈強,力之沉而空愈深。”逐漸從心知達身知,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這樣的明師和嚴父教導,加之自身刻苦鑽研和天資聰穎,在深厚家學的滋潤下,和定乾30多歲就在太極拳界嶄露頭角,俠名遠播。
他的工夫純熟、功力純厚、造詣頗深、身懷絕技,將拳法與技擊相互貫通,這是令許多人認同的。記得有一次他應邀到廣西教拳,在接風酒宴上一名姓鄧的拳友(某武警部隊武術教官),並不相信太極拳有技擊功能,能打人。席間和定乾以其純厚的功力讓他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太極工夫:只見和定乾將右手的食指交給鄧某,任鄧某如何用力,也無法扭動其一絲一毫,但忽見和定乾手腕微動,對方便被打在了牆上,體驗了“非一般”的感覺,鄧某心悅誠服,不得不發自內心地讚嘆和先生化勁之妙,發勁之速!2004年夏天,鄧某更是專程赴河南到趙堡呆了一個月,認真跟和定乾學習了和式太極拳。
功傳德授 藝布八方
為弘揚家傳拳藝,使和式太極拳這一中華民族文化瑰寶能夠為更多人造福,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授徒,為把太極拳的種子播撒到各地,使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和式太極拳,和定乾先生歷盡艱辛,做了大量的傳播推廣工作。
1993年,他會同和學儉、和有祿以及陝西、四川、廣東、香港傳人發起成立“和式太極拳研究會”,1993年至今歷任趙堡和式太極拳研究會教練部主任、副會長。1993年起,和式太極拳研究會多次組隊參加河北邯鄲(水年)太極拳聯誼會溫縣(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等比賽,成績斐然。和東升、董永富、王培華等弟子在交手擂台賽中均獲得驕人戰績。因為他在太極拳上的突出貢獻,1994年起先後被溫縣武協以及各級武術管理機構評為“優秀拳師”等榮譽稱號。
二十年來,為推廣和式太極拳他先後赴浙江溫州、樂清、河南焦作、博愛等地傳拳,學生近千人,遍及全國各地,脫穎而出者有和東升、賈澎、董永勝、宋國慶、馬建設、王佩華、顧廣州、徐大軍、和曙光等。他的學生賈澎目前擔任鄭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職務,近年來有幾十篇論文在各個武術媒體刊出,宣傳和式太極拳。2003年度鄭州市武術錦標賽中,賈澎獲得傳統太極拳冠軍,向外界展示了和式太極拳這一武林奇葩的風采。
2004年在和定乾的努力和鄭州市武術協會支持下,鄭州市武術協會和式太極拳委員會成立,和定乾擔任名譽主任,賈澎擔任主任一職。2004年5月5日,由溫縣體育局、民政局審查批准,和式太極拳學會在溫縣宣布成立。會長由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嫡傳和有祿擔任,和定乾、賈澎等分別任副會長、秘書長。諸多的組織為和式太極拳推廣傳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目前,在教學之餘,和定乾還積極整理家傳拳術與理論,與四弟和有祿合作撰寫了太極拳方面的文章多篇,受到太極拳界重視與好評。他善於把極其深奧的太極拳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既可將初學者引入其門,使之興味盎然;又向他們指出一條深造的道路,於深入淺出的敘述中蘊含著無窮的深奧之理,可使具有一定功底之人,達到更高一級的階段。
同時,凝聚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和對自己收集的祖傳拳論的獨到理解,和定乾編著的《傳統和式太極拳》已經殺青,近日即將刊行。
品德高尚 重義輕利
和式太極拳又名“代理架”,其中蘊涵著深厚的文化積澱。不但有習拳之理,文化之理,尚有人生之理。和式太極拳有文太極、武太極之說,文重心法,武以竟撲;文修精神,武練勁力。習武之人必須在拳術、精神、道德情操上均有所成就才能被世人認可。“君子無日違拳”,以太極拳所含哲理規範自己的人生,平靜地對待生活中順逆坎坷,這是和定乾先生一貫的觀點。
和定乾不僅拳藝精湛,而且武德高尚,樂觀豁達,平易近人,絲毫沒有架子。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他形成了一整套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領悟拳理,激發學生不斷琢磨,細心體會。去年和定乾曾到江蘇、鄭州、廣東等地教功,不辭勞苦,反覆演示,誨人不倦,師生關係非常融洽,營造了一個研究太極拳的良好氛圍。他經常教導學生說:“練武者需以德服人,不重武德者,拳藝絕對上不去。”他從不在學生面前評論其他流派的太極拳藝,他說:“太極拳博大精深,各家有各家的學說,要繼承、發揚、光大。”和定乾人品端正,重義輕利是有口皆碑的。他嚴於律己,善於教人。課徒較嚴,首重武德。他擇徒從善,以人品、德操為重,不以金錢、地位、名譽衡量學生優劣。在教導弟子、學生時,總將品德教育放在前。他認為:傳播中國傳統的武術文化,將中國傳統的良好道德風尚傳給學生是第一重要的。
和定乾先生的書房懸掛著一幅著名書畫家魏廣軍先生的橫幅,上書“和式太極拳”五個規整的魏體字,先生說這幾個字就是常常壓在他心頭,時刻鞭策著他,激勵著他。五十歲知天命,今年已是知天命年齡的他總是說:“和式太極拳”是塊“寶”,是“國寶”,所不同的是由我的祖上創造的,我們有義務去推廣傳播她,應該讓更多的人喜歡,,造福人民,這是我的心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