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別孩子,吻別馬尼拉

吻別孩子,吻別馬尼拉

基本介紹

  • 書名:吻別孩子,吻別馬尼拉
  •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 頁數:193頁
  • 開本:16
  • 品牌:四川文藝出版社
  • 作者:黃孟文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113660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吻別孩子吻別馬尼拉》收錄的是新加坡華文作家黃孟文的微型小說。
黃孟文的文體自覺性表現在:他十分明白人物的單純不等於單薄,情節的單一不等於單調的道理,即用以小見大,在單一中追求精美;見微知著,從單純中體現豐富的技法去凸顯微型小說的審美特徵。

作者簡介

作者:(新加坡)黃孟文 編者:凌鼎年
黃孟文,1937年出生。祖籍廣東梅縣。曾獲新加坡南洋大學文學學士,新加坡大學榮譽文學學士、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等學位。出版有小說集《再見慧蘭的時候》.《我要活下去》、《黃孟文微型小說選評》、《微型小說微型論》.《黃孟文中短篇小說自選集》等。曾獲新加坡文化部頒發的文化獎(文學)以及泰國頒發的“東南亞文學獎”。近年來致力於微型小說的創作與研究。為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創會會長。現為新加坡作家協會名譽會長。

圖書目錄

床底下,迷茫
第18475支香
吻別孩子,吻別馬尼拉
地久天長
巨型棺材與支票
微型螞蟻
三朵花
阿黃的心語
有媽的孩子
咖啡攤助手
姑娘與水
無形的手
明月山飛瀑
千年萬載
異象
第“三”種語文

紐西蘭·南風
河內之水
書本大搬遷
不能沒有我
官椅
生日快樂
交換
狂飆
第四關
機心
我要活下去
最後一次掃墓
焚書
烏節一角
香噴噴的晚餐
兇狠的母猿
十四天旅遊
一碗燕窩
遺產
老花眼鏡與魚
孩童的聲音
滿滿一缸油
女老千
等待
搶答
主編掉進豆芽池
我愛毛果山
換血
學府夏冬
退休
病假
媽媽,我氣
我愛拍他們的肩膀
一塊錢
抹汗
附錄

文摘

第18475支香
那年金日熙才十二歲。韓戰爆發。他從戰機的咆哮聲中撿回了一條小命,從此定居於白頭山附近的一個小小鄉鎮,與祖母相依為命。
金日熙聽從祖母的話,每天清晨點燃一支香,祈求雙親平安無恙,身體健康。父母親被內戰的炮火轟擊得不知去向,存亡未卜。他們雖然住在一個“不信神”的國度,但是祖母不理會這些,六十年的信仰無論如何改變不了。不必問他們從哪裡弄到祈禱的香。
金日熙每日點燃一支香,虔誠的一支香。
當他三十二歲時,已經一共點燃了7300支香了。祖母由於上次在內戰時受了內傷,屢醫不愈,已經在十多年前進入地府追隨她那被敵人的炮火轟得粉碎的丈夫去了。金日熙沒有因為祖母已經不在人間而忘了為父母祝福。爸媽的安危,像一條百年老蟲,日日啃嚼著他的心肺。
金日熙仍然是每日點燃一支香,虔誠的一支香。
當他五十二歲時,已經一共點燃了14600支香。那時他已經是一名高幹了。但是他無論如何忘不了父母的音容。他尤其記得,小時發生過一次嚴重的水災,整個村鎮汪洋一片。他一個人躲在茅屋頂,死抓住屋角的硬木不放。漸漸支撐不住了,眼看就快要被急流衝去了,這時正在與洪水奮戰救人的爸爸忽然泅近,把兒子從死神手裡奪回來,接到高地。祖母爸媽孩子抱頭痛哭。這一幕,不時在他的眼前顯現。
金日熙仍然是每日點燃一支香,虔誠的一支香。
當他六十二歲時,已經一共點燃了18250支香了。那天紅十字會帶給他一個莫大的喜訊:他的雙親被證實仍然健在,住在離韓國首都不遠的一個農村。屈指一算,父母親年齡都已經跨過九十大關,垂垂老矣。所幸他們還在人間。感謝上蒼!
今年五月間,金日熙被選中可以參加平壤探親團前往漢城。他欣喜若狂。他多么想當天就能夠飛到南方去拜見父母呀!啊!同是大韓民族,為什麼跨越三八線竟然比登上月球還難呢?
公元2000年8月15日早上,金日熙肅穆地點上了第18475支香。他正襟危坐,默默禱告,他為即將能見到那思念了超過五十年的老父老母而萬分高興!
近午,金日熙和其他九十九位朝鮮人飛抵漢城機場。他手裡執著一幀已經變得灰黃的黑白照片。照片裡共有三個人:一對快樂的年輕夫婦抱著一個天真爛漫的小男孩。那時的媽媽呀,既朝鮮①又美麗!他靜候著那即將到來的一刻。
探親團一進入預定的會場,幾百名等候者立即站起來。霎時會場一片混亂,“歐媽尼!”“歐爸吉!”的呼喚聲此起彼落,哭聲震動雲霄。好不容易看見人群中有一位被簇擁著的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白髮蒼蒼。在旁人的指點下,金日熙快步奔向前,直視著輪椅上的老婦人,喉嚨里發出一個又悲又喜的問句:“媽媽,是你嗎?” 坐在輪椅上的老婦人掙扎著要站起來。她昏瞀的老眼似乎認出了那個已經進入老年的兒子,那個無日不掛在唇邊的親生骨肉!
金日熙緊握著媽媽那雙乾枯皸裂的雙手。他雙腳一軟,徐徐跪了下去,老淚縱橫。仔細端詳母親的臉,在他的心目中,今日的“歐媽尼”那是更為朝鮮,更為美麗!
金日熙兀地站了起來,游目四望,大聲叫道:“爸爸呢?爸爸為什麼不見?”
沒有人給他一個正面的答覆。
在紅十字會的安排下,金日熙驅車直往漢城郊外。他一定要見到爸爸。等了半個世紀,日日禱告,點燃了18475支香,還跨越了比登上月球還要困難的藩籬,他一定要見到爸爸!
抵達目的地時,沒有人出來迎接他。他心急地直向屋裡衝去。他沒有看見“歐爸吉”。唯一迎接他的是懸掛在堂屋正中的一幅照片,照片中有一位慈祥的老翁在微笑。案前香火裊裊……
P4-7

序言

有人曾說,地不分東西南北,凡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華人的身影。話雖有玩笑的成分,但當前華人遍布世界各地,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紮根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他們的生活狀況如何?他們的情感世界怎樣?他們的所思所想何在?……要找到這些答案,閱讀他們以母語寫下的文字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誠然,並不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文創作,但在一些主要的國家和地區,華文創作幾十上百年來一直薪火相傳所結出的果實,顯然也是令人矚目的。遺憾的是,因為多種原因,國內的讀者多年來對海外的華文創作了解甚少。尤其對廣布世界各地的華文微型小說這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文體,更只是偶窺一斑而不見全貌。“華文微經典”叢書的出版,可謂彌補了這一缺憾。
海外的華文微型小說創作,主要分為東南亞和美澳日歐兩大板塊。兩大板塊中,又以東南亞的創作最為積極活躍,成果也更為突出。東南亞華文微型小說創作興起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各國在時間上又略有先後。最早開始有意識地從事微型小說的創作,並且有意識地對這一新文體進行探索、總結和研究,而且創作數量喜人、作品質量達到了一定藝術高度的,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稍後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是泰國,再後是菲律賓和汶萊,再後是印度尼西亞。在發展過程中,各國的創作曾一度因具體的歷史原因而存在較大的差距,但這一狀況在近十年來正日益得到改善。
美澳日歐板塊則因創作者相對分散,在力量的聚集上略遜於東南亞板塊。不過網路的發展正在彌補這一缺憾,例如新移民作家利用網路平台對散居各地的創作進行整合,就已顯現出聚合的成效。
新移民的創作是海外華文微型小說創作中近十多年來湧現出的一股新力量。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作家對當地文化和生活的日漸融入,其創作已日漸呈現出新視野,題材表現也開始漸漸與大陸生活經驗拉開了距離,具有了海外寫作的特質。
以上是對海外華文微型小說發展的一個簡單梳理,而“華文微經典”叢書的出版,正是對這一梳理的具體呈現(為避免有遺珠之憾,叢書也將有別於中國內地寫作的港澳地區的華文微型小說寫作歸入其中)。通過系統、全面、集中的出版,讀者不僅可以得見世界範圍內華文微型小說創作風姿多樣的全貌,更可從中了解世界各地華人的文化與生活狀況,感受他們濃郁的文化鄉愁,體察他們堅實的社會良知,深入他們博大的人文關懷,觸摸他們孜孜不懈的藝術追求。書籍的出版是為了文化和文明的傳播與傳承,我們希望這一套叢書能實現一些文化擔當。我們有太長的時間忽略了對他們的關注,現在是校正這種偏差的時候了。這也正是叢書出版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