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雄關

吳楚雄關

吳楚雄關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三板橋鄉田南村南面,距縣城18公里,沿319國道可直達贛南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楚雄關
  • 地理位置:交界處湘贛兩省
  • 保護對象:吳楚雄關
簡介,吳楚雄關,

簡介

吳楚即湘贛兩省古稱,雄關處於交界地,原名“界頭嶺隘”,為古吳楚交界地,因附近有城隍廟,又稱“城隍界”。歷來為吳楚通衢和軍事要衝。宋紹興二年(1132),名將岳飛奉旨征討茶陵曹成,率軍路經此關。宋淳熙二年(1175),江西提督辛棄疾奉令征剿茶陵賴文政,曾駐軍雄關。明末張獻軍率師曾搶此關入境。清鹹豐五年(1855),太平軍曾幾度爭奪此關入永新和廳城。清鹹豐六年(1856),湖南監軍趙煥聯駐軍楚界,挖壕、築城於嶺上,名其曰“吳楚雄關”。
吳楚雄關
1933年4月29日,湘敵六十三師陳光中進犯,占據縣城。紅八軍接受中央政府指示,執行消滅湘敵任務。5月29日,湘敵何健率四個步兵營和1個騎兵連從湖南茶陵押送糧食,為六十三師陳光中部輸送軍用物資,繞道城隍界向縣城進發。紅八軍聞訊後,於茶陵、交界處的棠市進行布陣伏擊,紅色警衛連英勇配合紅八軍作戰,湘敵慘敗,棄槍而逃。史載為“棠市大捷”和“九渡沖戰鬥”。198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楚雄關

吳楚雄關位於九宮山東南,為吳楚交界處。距雲中湖約4里,有一條二米寬的水平小路相連,沿路都是優美的華山松,也有山路通桃源頂。雄關為15米寬的山脊,南北兩邊都是深淵狹谷,東西山脈在此降為一凹地,如同一個天然城堡,過風流雲。1852年,通山縣令張書坤在此建一石洞門,稱之“九宮隘卡”城門洞,為拱圓形涵洞,頂部有崗樓,今存遺址。古有“半山上下分晴雨,一嶺東西判楚吳”的詩句。伍子胥楚國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師。後平王聽信少師費無忌讒言,奢被殺。子胥逃走。楚平王下令畫影圖形,到處捉拿子胥。子胥先奔宋國,因宋國有亂,又投奔吳國,東行數日,便到九宮山,此地形勢險要,並有重兵把守,過關真是難於上青天。世傳伍子胥因過九宮山,一夜急白了頭。由於武寧縣上湯百姓的巧妙安排,更衣換裝,伍子胥便混過了關卡,在九宮山南隱匿多日,受到了當地百姓的厚遇,到了吳國。伍子胥投奔吳國後,竭盡全力為吳國效勞,誰知吳王是個狂妄自大的昏君,聽信越國的離間計,疏遠了伍子胥。伍子胥想起了九宮山眾鄉人,擔心吳國人民會受到打仗的苦處,便把制鹼水粑的方法傳給了當地,以備不時之需。此地西連古老廟,東接五里凸,面吳據楚,東西兩側,全是萬丈峭壁。一條古道嵌在西側的懸崖上,舊時連線鄂贛兩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險,素為軍事要塞,抗日時期,一天門長駐一個排,日軍始終未能侵入九宮山。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九宮山雷達部隊在此設有哨卡。旁有“寒姑墳”,上有“吳楚泉”。後有一天門,可遠眺贛北山不和聳入雲際的老崖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