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號制度

名號制度

他人或者自己給某人或者某事物取的一個代名詞,如:"單位的名號及各種服務標誌"(交通行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辦法) (如)在位皇帝的執政紀年皇帝的名號制度還包括皇帝生前使用的年號,死後的諡號、廟號、陵寢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名號制度
  • 外文名:Name System
  • 1:反映在位皇帝的執政紀年
  • 2:皇帝死後按其生平事跡評定褒貶
  • 3:皇帝死後太廟立室奉祀特起的名號
說明,分類介紹,

說明

皇帝的名號制度還包括皇帝生前使用的年號,死後的諡號、廟號、陵寢號等。

分類介紹

①年號是反映在位皇帝的執政紀年。自西漢武帝劉徹在公元前140年定為建元元年起,至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宣統年號被廢止,歷朝諸帝皆立年號紀元,亦有中途改元的。
②諡號是皇帝死後按其生平事跡評定褒貶的稱號。早在西周時期,諡號便已在貴族之間普遍採用。秦始皇為突出帝王的尊嚴,不允許群臣和後人對自己有所評議和指摘,下令廢去對皇帝之謚。西漢呂后當權時加以恢復,一直沿用到清末。諡號本應反映去世皇帝一生的功過,但實際上多用推崇溢美之詞,而且字數越來越多。如清光緒帝愛新覺羅。載□1908年去世,被謚為“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的諡號。諡號一般是在皇帝死後由禮官擬定,報請新皇帝裁定公布。在改朝換代之際,也有由新王朝為前朝末帝定諡號的,如清朝建立後,曾為明朝的崇禎帝朱由檢定謚為莊烈愍皇帝。
③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特起的名號。秦始皇自以為其統治可傳萬世,因此以世係為廟號。漢代恢復古禮,以“祖”或“宗”作為廟號,在“祖”或“宗”之上再選擇一個符合去世皇帝“功業”的字眼,如西漢創業的劉邦,其廟號為“高祖”;唐朝李世民的廟號為“太宗”等,其他如世祖、真宗、仁宗等不一。清末光緒帝死後被稱為德宗,此亦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廟號。
④陵寢是皇帝死後安葬的地方,其名號一般是根據去世皇帝生前的功過和世系而命名。開國皇帝之陵一般稱為“長陵”,其後諸帝則應依其事跡和世系來命名,諸如康陵、定陵、顯節陵等。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陽陵等。為皇帝建陵後,還要設定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衛和陵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