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嵩草

多年生草本。根黑褐色須狀,入土不深,稈細單生,圓柱狀,直徑1.5毫米左右,株高30厘米,有鈍棱,基部入土部分成黑褐色。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稍延長。稈疏叢生,高30-40厘米,粗約1毫米,稍堅挺,三棱形,基部包以白色膜質無葉的葉鞘並具稀少的褐色宿存葉鞘。葉基生和稈生,短於稈,平張,寬2-3毫米。圓錐花序微開展,長5-6厘米,寬約1厘米;苞片葉狀,基部的1枚長於花序,向上的漸短;小穗5-8個,線狀長圓形,基部的1個長約3厘米,具短柄,上部的漸短几無柄,雄雌順序;枝先出葉膨大呈囊狀,在囊內通常具1朵雌花;支小穗單性,多數,密生,通常頂生的雄性,側生的雌性。雄花鱗片披針形,長約4毫米,膜質,褐色,含3枚雄蕊;雌花鱗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膜質,中間綠色,具3條脈,兩側褐色。先出葉呈囊狀,狹長圓形,長7-8毫米,下部淡綠色,上部褐色,膜質,中部以上被短柔毛,在腹面,邊緣連合至頂部,背面具2脊,上部收縮成中等長的喙,喙兩側粗糙,喙口斜裂。小堅果狹橢圓形,三棱形,長約4毫米,基部幾無柄,頂端無喙;花柱基部微增粗,柱頭3個。退化小穗軸扁,與果近等長,不伸出先出葉之外。
本變種稈的基部具白色無葉的鞘,雌花鱗片較小,頂端無突尖或芒,先出葉較小與原變種區別。
嵩草常與黑花苔草(Carex melanatha)、白尖苔草(Carex atrofusca)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等一起組成高寒草甸群落。在群落中成為優勢種或亞優勢種。草層高度10~20厘米,總蓋度50%~70%,產乾草405~525公斤/公頃。鬚根相當發達,與其他莎草科植物根系交織一起,形成富有彈性的生草土。因此具有耐牧、耐踐踏特性。在天山北坡的高山草甸上,5月上旬返青,6月中旬抽穗開花,8月下旬枯黃。

生長環境

寒中生密叢型多年生草本,是高寒草甸植物。生長在海拔2500~3400米的亞高山和高山草甸帶。喜寒冷濕潤氣候,也具有一定抗旱能力。對溫度反應敏感,在溫暖濕潤的山地草甸帶不能定居。對水分條件要求不嚴格,既能在土層深厚、持水能力強,較濕潤陰坡上生長;也能在輕度石質化土層薄、持水能力差,較乾旱的陽坡上生長,最適宜生長在壤質的高山草甸。

分布範圍

產於西藏南部;生於林邊草地,海拔3000-3600米。模式標本采自西藏吉隆。

主要價值

再生能力強,耐牧,株本小,適宜放牧利用。莖葉、花果各類家畜均喜食。嵩草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區,夏季氣候涼爽,無蚊蠅干擾,最適宜作羊、馬的夏牧地。營養價值較高,風乾草在閹牛瘤胃中48小時的消化率為60.31%。富含蛋白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