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希望之光”青年志願者協會

“希望之光”志願者協會,下設策劃部、外聯部、綜合辦、宣傳部、志願服務部五個部門,各司其職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眾多職能部門在會長的帶領下,承擔著聯繫、宣傳、組織和實施等重任,共同建立一個由組織機構輻射全體會員、再由全體會員輻射向社會(點-區域-面)的志願者服務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大學“希望之光”青年志願者協會
  • 分部:策劃、外聯、綜合、宣傳志願服務
協會簡介,日臻完善的社團建設,豐富務實的社團活動,與時俱進的宣傳工作,輝煌的過去,繼往開來的新一屆協會,

協會簡介

1994年春天,一個嶄新的名字寫在了中國青年志願者旗幟上——“希望之光”成為了志願者服務行列中一股活躍的新生力量。十五年來,吉林大學“希望之光”青年志願者協會的足跡遍及白山松水,把志願者的溫暖送到許許多多需要關懷的角落,把志願者的形象留在所到之處的百姓心中,使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青年志願者的滾滾洪流中。 在校級、院級團委的指導下,在協會各屆組織機構的不懈努力和廣大會員的大力支持下,協會日益壯大,現已發展為一個擁有會員1000多名、在吉大乃至全社會都具有較大積極影響力的學生社團。
多年來,協會一直本著“興教助學,扶貧解困,奉獻愛心,樹立新風”的宗旨,以“了解社會,培養公德,自我鍛鍊,促進成材”為目的,活躍在社會和校園之中,成功地開展了許多很有意義的公益性工作。協會雖然多次換屆,但始終本著“面向社會,積極參與,主動滲透,抓住熱點,不斷創新”的原則,在完善自身的同時,推出了一個又一個特色活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績,在校園和社會都樹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

日臻完善的社團建設

如今的“希望之光”志願者協會,下設策劃部、外聯部、綜合辦、宣傳部、志願服務部五個部門,各司其職又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眾多職能部門在會長的帶領下,承擔著聯繫、宣傳、組織和實施等重任,共同建立一個由組織機構輻射全體會員、再由全體會員輻射向社會(點-區域-面)的志願者服務體系。
為了加強協會的組織性,更好的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協會於2001年10月正式建立會員註冊制度。協會長期接納各校區的同學自願註冊成為協會會員。會員享有協會章程所規定的各項權利和義務,會員檔案由協會秘書處統一管理。
為了加強協會與會員的聯繫,使會員更及時的了解協會的各項活動及其他情況,使協會及時的了解會員的意見與建議,協會於2002年3月建立了會員聯絡網。

豐富務實的社團活動

對於志願者活動開展的方向,協會歷屆組織機構的成員們有一個共識,即作為一個以青年大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於公益事業的志願者組織,開展活動應該有兩個層面:其一就是通過組織會員直接進行志願者服務活動,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其二就是通過多種形式、多個層次的廣泛宣傳,讓更多的社會各界人士了解志願服務事業,讓現實社會中種種落後或不健全的方方面面得到更為廣泛的認識和重視。對志願者服務而言,這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因此,該協會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圍繞著這兩個層面進行。
幾年來,協會組織的志願者服務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老年人服務,青少年成長輔助活動,社區服務,“希望工程”捐助,特殊困難募捐活動,大學生勤工儉學信息服務,科學、環保、希望工程等公益宣傳活動,社會實踐活動。
老年人服務——多年來,協會一直堅持組織志願者活躍於長春市的幾家敬老院,為老人們帶去可口的食品、動聽的歌曲以及體貼的話語。實際上他們知道,敬老院的老人們更多需要的是家人的溫暖,所以我們的志願者們更多的是和老人們聊家常、說說貼心話;為了讓老人們重溫他們喜愛的革命老歌,他們特地從考古學系找到一位熱心於志願者服務的吉大校園歌手來和其他幾位同學一起為老人們演唱了一首又一首革命老歌,許多老人一邊聽歌一邊已是熱淚盈眶。2000年,協會在長春市“同心敬老院”正式掛牌建立了“愛心基地”,“同心敬老院”的老人們成為協會的長期服務對象。
青少年成長輔助活動——2000年4月21日,協會聯繫外文書店、解放大路國小、吉大子弟學校等單位向吉林省少年管教所捐獻圖書5000餘冊。
2005年6月11日,協會與永昌街道辦單親家庭的小朋友結對子。活動中,青年志願者帶領孩子們參觀了校園主要建築,感受了大學氣氛,並舉行了聯誼會和文藝表演,參加互動遊戲。最後志願者贈送給孩子們禮品,並互留聯繫方式,合影留念。
這些青年正用他們的一腔熱血和這些青少年進行著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我們把這片蔚藍的天空和他們共享,讓他們融入社會的懷抱,希望他們茁壯成長,和志願者們一樣勇敢地接受時代的挑戰,並奉獻出自己的愛心,回報社會。
社區服務——社區建設一直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作為身處社區中的大學生們,理應為社區貢獻一份力量。多年來,協會一直堅持不懈組織志願者利用節假日時間,走上街頭,深入小巷,免費為市民測量血壓、清掃街頭積雪、清除公共場所非法廣告……
2004年3月5號該協會回響校團委關於“為九台營城煤礦捐款捐物獻愛心”的倡議,號召化學學院廣大同學為礦區煤礦坍塌事故中受災的礦工及家屬捐款捐物。活動三天來協會共募集捐款994元,衣物300餘件。所有捐獻的錢物都上交學校社聯加以歸類整理,直接交到災區人民的手中。
2004年4月10日,協會組織的一些志願在南湖公園為樹木刷上了白灰,2004年4月25日,四十名志願者又來到了長春市雕塑公園義務為公園種花。
此外,協會還將此類活動體現到校園中,組織志願者幫助北區圖書館清理書庫、定期前往我校退休教師家中幫助他們做家務等等。
“希望工程”捐助——“希望工程”一直是協會服務的重點之一。協會為“希望工程”所做的包括物質捐助、與失學兒童進行思想溝通以及公益宣傳三個方面。長期以來,協會下屬的希望工程部專門負責希望工程相關的有關服務。通過募捐的形式,協會共發動大、中、小學生及市民捐款3萬餘元,捐獻書本數千冊以及衣物若干……幾年來,我協會共向“希望工程”集體捐款捐資六次,資助貧困地區近百名兒童重返校園。同時,協會還長期資助十名內蒙貧困兒童,定期給他們寄去一定的錢款以助之維持正常學習生活,並經常與這些孩子們互通信件來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鼓勵他們好好學習,通過貼心的交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在對失學兒童進行直接捐助的同時,協會還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以呼喚社會對“希望工程”、對教育事業更多的關注。
特殊困難募捐活動——在關注希望工程等等的時候,我們也沒忘記身邊的困難同學。當得知系內幾名同學因家鄉發生水災而莊稼絕收時,協會籌集了幾百元錢捐給了他們;當得知有些特困同學過冬沒有棉衣時,協會拿出部分經費來給這些同學買了棉大衣;2000年10月,在得知剛剛入校的劉文一同學不幸患上了急性障礙性貧血(一種類似於白血病的頑症)而急需大量經費來維持生命後,協會緊急組織志願者分赴新吉林大學各大校區,在僅僅的一天時間內募捐到一萬餘元人民幣,交到劉文一父母手中。
2006年3月下旬,協會組織了“心之助,生之柱”捐款活動,為本院04級身患心臟病的孔海申同學募捐近5萬元,幫助孔海申同學戰勝了病魔,也幫助他全家度過了難關。
為募捐活動中眾多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們而感動,也正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這樣富有愛心的人們存在,社會才有希望。
大學生勤工儉學信息服務——該協會適應同學需要,推出了大學生勤工儉學信息服務,免費給同學們提供各種勤工儉學的信息,深受同學們歡迎。協會下屬的勤工儉學部利用各種空餘時間,聯繫社會有關單位、學校有關管理部門爭取各種勤工儉學的機會;同時聯繫各實驗室讓部分學生走進實驗室擔任實驗助手(實驗室提供一定的工資);此外,協會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以家教中介的角色,為同學們免費介紹了大量家教機會,使很多貧困學生無需不菲的家教中介費卻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家教工作。
公益宣傳活動——這些年來,協會負責宣傳的部門在校內外策劃了多起公益宣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初步達到了公益宣傳的社會目的。幾年前,協會的志願者們就已經走出校門,以展出板報、發放傳單、播放錄音等種種形式為“希望工程”搖旗吶喊,今天,協會的後繼者們仍然在為希望工程的宣傳作不懈努力。
協會於2001年11月發起了“情系綠色”腳踏車環城環保宣傳活動,旨在以我們的行動來喚起社會的關注,抵制方便飯盒、方便袋等污染源的使用,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本次活動不僅達到了預期的宣傳效果,而且使參與活動的每個人都看到了綠色的希望。活動第二天,《長春日報》對本活動進行了報導。
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大學生來說,“社會實踐”是極具誘惑力和挑戰性的,因為現在的大學生更多的是封閉在象牙塔中,與社會的接觸極為有限,實踐能力普遍較差;而對於社會來說,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帶來的是一股清新之氣和蓬勃的活力,於一些貧困地區帶上的是新的知識、新的觀念和新的希望。
協會組織的社會實踐主要為企業參觀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2001年,下屬的社會實踐部曾組織學生前往長春百事可樂有限公司進行參觀,感受其企業氛圍,了解其車間製作流程。
除此之外,協會的重點活動之一就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995年,回響團中央關於“三下鄉”的號召,同時也是順應學校和社會的需求,協會又把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特色活動來開展。自95年到現在,協會同學已利用暑期時間,先後赴吉林省長嶺縣(1995、2001)、洮南縣(1997)、內蒙古通遼地區的伊胡塔鎮(2000)、遼源市石河鎮(2002)、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壽山鎮(2003)、遼寧省法庫縣(2004)、長春市勸農山鎮太安村(2005)等相對落後地區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並建立了一些社會實踐基地和助學關係。在社會實踐中,積極深入社會、服務社會、了解國情,不僅為貧困地區帶去了物質上的幫助,同時也帶去了新的知識、新的觀念,為貧困地區的發展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通過社會實踐,也使得同學完善了自我,鍛鍊了能力,受 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幹,引發了大學生們對於中國當代社會建設的一些深層次思索,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緊迫感。
亞冬會志願者招募活動——2006年4月初,我協會協助陽光青年志願者聯合會進行了亞冬會志願者招募和面試。
活動中,我們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和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報名者進行了嚴格的面試和審核,初步確定了志願者名單。
今後,我協會還將積極配合亞冬會組委會,組織好志願者的培訓活動,並保證在亞冬會期間出色的完成各項任務。
以上陳述是協會近年來志願者活動的概述,其中的絕大部分活動已成為我協會的常規性日常活動,並將繼續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
當然,感到欣慰的是,協會活動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和大力宣傳,協會志願者們的努力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鼓勵。從受助兒童寄來的信件上的話語中,從下鄉地點百姓發來的感謝信中,從敬老院老人們感動的眼淚中,從同學們讚許的目光中,從每次納新時新會員們洋溢的巨大熱情中,我們讀到了希望,體味到支持,看到了激情,也得到更大的動力。

與時俱進的宣傳工作

隨著協會的日益壯大和活動形式的日益多樣,宣傳成為協會對外展示自己形象,對內加強聯繫的關鍵,也是協會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於是協會將宣傳工作提上議事日程。
再過去的一年中,協會的宣傳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宣傳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進,除了對傳統的海報,攝影精益求精之外,協會還在2001年11月正式建立了協會自己的網頁。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協會的網頁極大的擴大了協會的影響範圍和影響力度,其快捷便利的優勢已經明顯體現出來。協會不僅利用網頁展示自己的形象,及時發布活動訊息,而且已經開始通過網路吸納會員並及時了解各校區會員的意見和建議,效果十分理想。在協會開展重大活動的時候,協會更是通過網頁吸引了媒體的目光,使該協會的活動的到了更多的支持與關注。

輝煌的過去

協會成立以來獲得了種種榮譽。
■1995協會是團中央“社會實踐小分隊”;
■97、99年是長春市“社會實踐小分隊”;
■2001年3月又被評為長春市高校文明杯競賽“文明社團”;
■2001年9月,被共青團長春市市委評為“長春市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服務集體”;
■2001年9月,協會會長代表吉林省參加了中宣部、團中央組織的“三個代表”社會實踐座談會;
■2001年12月,被吉林大學校團委評為“吉林大學2001年度社會實踐先進小分隊”,三名會員被評為“先進個人”。
■2002年4月,被評為吉林大學五個“標兵社團”之一;
■2003年3月,被評為長春市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該協會已連續三年獲團市委表彰。此外協會還多次獲得吉林大學校團委的嘉獎。
■ 2004年,被評為志願者“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 2005年,被評為吉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獎。
此外協會還多次獲得吉林大學校團委的嘉獎。

繼往開來的新一屆協會

2006年4月,“希望之光”青年志願者協會新一屆組織機構成立。在協會以往所取得的驕人成績面前,新一屆協會組織機構成員要在發揚成績的同時,尋找新的切入點,以新穎的形式,新鮮的思維方式,更好的開展活動,讓“希望之光”灑遍更多地方。
在繼續做好協會傳統活動的同時,本學期協會已經或即將推出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包括:深入社區學習“八榮八恥”、參觀可口可樂公司、組織亞冬會志願者參加培訓等。
在加強志願服務活動的同時,協會還將繼續加強自身管理,建立有效的聯絡通訊網和固定的宣傳視窗,並在各大校區建立分會,以便及時的將重要信息通知會員。
志願者服務是一個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社會行為,其存在和發展必然會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產生相當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必須意識到當前的整個志願服務體系的發展並不十分健全,還有待於政策的支持和規範以及全體志願者組織的不懈努力。吉林大學“希望之光”青年志願者協會作為一個有著十二年歷史的青年學生社團,還將一如既往,高擎志願者大旗,為了志願者事業全心全意、鞠躬盡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