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賈姆什

吉姆·賈姆什

吉姆·賈姆什 - 1953年1月22日生於美國亞克朗。他是位典型美國獨立影片創作者,在好萊塢娛樂片當道的景況下仍不屈於主流,持續保有強烈個人風格,而在全球影壇上備受矚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姆·賈姆什
  • 外文名:Jim Jarmusch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亞克朗
  • 出生日期:1953年1月22日
  • 職業:導演、編劇、演員
  • 主要成就: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基本資料,成長經歷,個人榮譽,

基本資料

姓名:吉姆·賈姆什
吉姆·賈姆什
性別:男
生日:1953年1月22日
星座:
籍貫:美國亞克朗
身高:
血型:

成長經歷

提起賈木許,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他那一頭眩目的白髮和濃厚的搖滾樂手氣息,然而,他卻不折不扣是位典型美國獨立影片創作者,在好萊塢娛樂片當道的景況下仍不屈於主流,持續保有強烈個人風格,而在全球影壇上備受矚目。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二日生於俄亥俄州橡膠工業中心亞克朗市(Akron)的賈木許,父親是東歐人,曾是Akron Beacon Journal的影評人,小時候賈木許因此跟著看了相當多B級片;賈木許的母親則有著伊朗血統。在這樣的異國家庭長大下的賈木許相當感性,小時候的志願還是成為詩人。
七一年從高中畢業後,他成為交換學生的一員,至巴黎度過一個暑假,但他立刻愛上了這個城市,因而又多待了一年,讓自己浸淫在法國的文化、文學,當然,還有電影。為此,他蹺了很多課,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法國電影資料館(cinematheque)里,沉醉在與家鄉所見截然不同的影像中,而賈木許也很幸運地趕上了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一些代表人士如楚浮(Francois Truffaut)、夏布洛(Claude Chabrol)和高達(Jean-Luc Godard)等都仍有作品推出,因此賈木許的這段交換學生時日可謂獲益菲淺。
回國後,賈木許轉到哥倫比亞大學就讀,並取得了英國文學學位,然而對電影的熱愛仍未稍減,只是賈木許完全沒有拍片經驗,因此他先申請進入紐約大學的Tisch藝術學校就讀,而很快地他獲得了擔任尼可拉斯·雷(Nicholas Ray)這位特立獨行的傳奇導演的助教的機會,雷並幫助他尋得拍攝畢業製作的經費,這部作品稍晚公開放映後獲得影評們的讚許,但他的教授們卻全都持相反的看法,因此賈木許始終沒能獲得紐約大學的學位。
賈木許的轉捩點是在他的下一部作品,這部三十分鐘的短片最後引導出的誕生,而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的誕生,溫德斯(Wim Wenders)是一大功臣,因為他提供了自己私藏的底片以供賈木許拍攝。在正式放映後得到廣大迴響,並獲得盧卡諾影展(San Locarno Film Festival)金豹獎、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年度最佳影片、坎城影展(Cannes Film Festival)金攝影機獎等,影評對賈木許在片中展現的冷幽默和簡約風格給予極高評價,並將他和布烈松(Robert Bresson)、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和詹姆斯?班寧(James Benning)相提並論,這部由一組組不連續長拍構成的作品,是對MTV式的過度視覺呈象的反動。
這部初生之犢的創作相當忠實地呈現出賈木許的意念,這些也一直延續在他日後的作品裡,尤其,也許是因為自身亦是外移民族後裔,賈木許特偏好檢視各文化與美國社會之間的關係,因此這個主題不斷地出現在他的作品裡:的女主角伊娃是個初到美國這個「天堂」的匈牙利移民,雖然她熱愛這個地方的音樂,但還是被生活上的種種不適應所困擾;又如中的那對日本戀人,他們凝視著貓王(Elvis Presley)這美國最永恆、鮮明的代表人物,眼光混雜著的卻儘是驚懼和迷惘。
另一個賈木許作品的特色即是其對音樂的執愛。本身亦是Del-Byzanteens樂團主唱兼鍵盤手的賈木許在很多次訪談中都曾表示過,搖滾樂的自省精神給他很大的啟發,而在作品中他相當明顯地顯露對搖滾樂的情感。首先在里,傑·霍金斯(Jay Hawkins)狂放地唱著〈I Put a Spell on You〉,這幕是全劇的靈魂所在;則完全是對貓王這位傳奇人物的歌頌;以超8拍攝的則是資深搖滾樂手尼爾·楊(Neil Young)演唱會紀實。不僅如此,賈木許甚至邀集搖滾樂手直接擔綱演出,如約翰·盧瑞(John Lurie)、湯姆·威茲(Tom Waits)、喬·史楚默(Joe Strummer)及傑·霍金斯等,所呈現出的效果並不比樂手們在舞台上的表現遜色。
再度將賈木許的招牌嘲諷及簡潔風調發揮到極致,並增加了華美的黑白鏡頭和跟拍,描述一位熱情開朗的義大利遊客〔羅貝多·貝尼尼(Roberto Benigni)飾〕和兩個小心眼的人(約翰·盧瑞和湯姆·威茲飾)同關在一間牢房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布烈松的(Un Condamne a Mort C'Est Echappe),然不同的是它滿布著好萊塢式的監獄習性,全片散發新奇、有趣和奇特的互動。接下來和則遭受兩極化的評價,有人欣賞當中的睿智,有人則以為賈木許不過是故技重施。
九五年算是賈木許對之前的評語做了回應,但這部視象豐富的作品仍遭到主流觀影者的嚴厲批判,然而賈木許還是獲得不少掌聲,尤其是來自國際方面。大無畏地、以抒情的方式探索死亡的深層意義,揭開了美國邊境地帶的神秘面紗;而經典的槍戰場面和西部典型傳奇皆使人感到不愉悅與殘暴,美國的工業化現象也被處理為宛若地獄的景況。全片以黑白拍攝,描述一位身受重傷的克利夫蘭會計師威廉·布雷克〔強尼·戴普(Johnny Depp)飾〕面臨死亡的漫漫旅程,但情況卻發展得愈來愈超現實,可是在這當中,布雷克也漸漸地接受了自己將死的事實。曾有位影評人評道:「這就是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一直想形塑的西方世界。」]
九九年發行的是賈木許迄今最近作品,這齣融合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義大利幫派和監獄等元素的電影,乍看下類型相當鮮明,然而賈木許卻賦予劇中人熱愛閱讀的習性,原因竟是因為語言不通;主角殺手鬼狗與師父之間的溝通方式竟是飛鴿傳書;殺戮場面也處理地與一般認知迥異。而在音樂方面,這次賈木許則不同以往,搭以黑人音樂,使得全片趣味十足。

個人榮譽

賈木許作品一覽
(2000)──訪談
(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1999)──導演、編劇、製作
(1998)──訪談
(1997)──訪談
(Year of the Horse: Neil Young and Crazy Horse Live, 1997)──導演、飾演自己
(1996)──客串演出
(1996)──飾演自己
(Sling Blade, Reckoning, 1996)──演出
(1995)──演出
(Dead Man, 1995)──導演、編劇
(電視影集,1994)──飾演自己
(1994)──演出
(Tigrero - elokuva joka ei valmistunut, 1994)──飾演自己
(Clerks, 1994)──攝影特別感謝名單
(Coffee and Cigarettes III, 1993)──導演
(Wenn Schweine fliegen, 1993)──執行製作
(In the Soup - Alles Kino, 1992)──演出
(電視影集,1991)──演出
(Night on Earth, 1991)──導演、編劇、製作
(1990)──演出
(1989)──演出
(Mystery Train, 1989)──導演、編劇
(1987)──演出
(1987)──演出
(1987)──演出
(1987)──演出
(1986)──攝影
(Coffee and Cigarettes II, 1986)──導演
(Coffee and Cigarettes, 1986)──導演、編劇(合編)
(Down by Law, 1986)──導演、編劇
(Lightning Over Water, 1986)──攝影觀察員
(Stranger Than Paradise, 1984)──導演、編劇
(American Autobahn, 1984)──演出
(Fraulein Berlin, 1983)──飾演自己
(The New World, 1982)──導演
(Permanent Vacation, 1982)──導演、編劇、製作
(1981)──編劇、製作
昨夜,我飛翔在無數故事中間,片段、分裂,複眼中反射出生者的靈魂,被催化而熟某個靜止的時間或空間中,各種異類或同類相繼而至,並即刻在現實中剝離。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操控著我的夢魘,在睡眠或失眠之間,與夜的頻率象形而飛。
清晨,警醒於微寒的秋風,電視機仍開著,一片白色噪音下的雪花,面前凌亂地堆著賈木什的一些錄像帶與VCD,同樣從各種混亂的渠道,最終到達我們肌體之中,似乎含有某種不可思議的默契,擦乾淨眼鏡,坐到窗前,大開窗戶,拿起筆,將至的陽光隱約在窗台上閃現。“鑰匙在窗前的陽光下,我有那把鑰匙…”。
賈木什,亦是呼吸著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思想成長起來的文藝青年、詩人,沉迷於威廉·伯羅斯(William Burroughs)的怪異意象之中,正如艾倫·金斯堡所說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發現了應該用“粗糙的耳朵”去聽詩歌一般,賈木什對於他最鐘愛的由Awos Poe導演的評論道“這部影片實在令人鼓舞,一部鬆散粗糙的低成本劇情片,就能說出作者所想的東西,其實品味與技巧不是評斷的依據,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能啟發別人,表達自我”。這兩個“粗糙”正是各類獨立藝術家們所真正追尋的藝術的本質。賈木什崇尚於作品表達出作者自己的概念,並留下回想與幻想的空間,它於作者與觀者的意識中同時出現,互相在不同的思維軌跡上尋找類似經驗的支撐點,在各色人群中,時間中,幻覺中,在我們麻醉的日常生活中,面對腐蝕,保持住某種程度上清醒,不過這似乎過分殘酷了一些。
賈木什擅長衍生故事,而他的劇本第一稿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故事概念,而在進行拍攝之時才作真正的修改,並且任何一點生活中的新鮮感受都會進入正在拍攝的影片之中,甚至在後期製作時,劇本仍在改變,因此,他的電影、電影劇本是隨著電影的發行同時一起誕生的。雖然賈木什是科班出身,而他決不循規蹈矩,始終大膽嘗試各種新的敘事方法,畫面構成,甚至於演員本身在中第一段故事中,一男一女兩個國籍演員根本不懂英語。“語言是用於溝通,但並非最重要的,有時,它甚至比不上一個手勢或表情、眼神更能表達一種情緒”賈木什對演員的肢體語言尤其為觀注,而影片中的對話會令人產生某種莫名其妙的非現實感,卻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反而融合出奇異的化學反映,一種因距離而形成的黑色美感。如中的五個不同的計程車司機與各自不同的乘客,在同一時間內的不同卻類似的空間棗計程車內狹小的困境中,消耗時光,面對匪夷所思的機遇並拒絕,對於人與人這間的肉體、膚色、思想、各族、語言及職業的各種奇特關係,神職者與瀆神者,清醒者與醉酒者,幸福與痛苦,激情與麻木,一切都在乘客與司機的對話中存在下去,而中,少女被近與表哥相處的十天,的三個逃犯、中Chris ParKer的頹廢生活都是如此,因而使賈木什的電影顯現出一種特別的人文觀,看他一部傷口的經驗更類似於讀一部小說,由畫面及音樂、對活,產生出的無數臆想更超越於電影及故事本身。
賈木什酷愛音樂,自認為是一個全能音樂家,組過樂隊,出任主音及鍵盤,發行過一張名為的專輯,在他的電影中不少角色是由一些音樂家擔任的,而他的電影配樂更有許多高手操刀,不過賈木許的音樂品味與他的電影類似,是獨立的,異類的,他抗拒著一切主流商業化的事物。現時,我正聽著Tom Waits的The Early Years的CD。窗外的陽光垂在這個星期天的上午,充滿我的房間,Tom Waits在1986年賈木許的Down By Law一片中仍是一頭亂髮,與現時我聽的與這張CD封套中的照片如出一轍地揚著脖子,一臉痞相地享受著90年代以前略顯潔淨的陽光。Iggy Pop亦在1995年賈木什的由Johnny Pepp(約翰尼.戴普)主演的西部片中男扮女裝出任一個角色。1997年賈木什更是執導了(《馬年》),這是一部有關Neil Young &Crazy horse(尼爾.揚和瘋馬樂隊)的影片。
賈木什與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如Tom Waits,Nick Cave,John Lunrie(曾出演賈木什的與,他本是薩克斯手)組成“李.馬文之子”(The Son of lee Marvin)的影迷俱樂部,他們都是西部片李.馬文(Lee Marvin)的忠實影迷,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賈木什亦作為演員出演了其它一些獨立製作的電影,如1989年(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1995年王穎執導的(Blue In the Face)。
從九四年接觸到賈木什奇異的敘事方式的那份驚訝與激動至今的那種由幾個小故事組成一部電影已成為的一種時尚,時間在其間如腐爛物般侵染一切有生命力的物質,並同化為時髦的腐物,而賈木什或者我亦陷入了巨型的人群之中,扮演、導演著一出出源自於人與人、時間與時間的故事,從的那個團聚的餐館、的旅館或的同一個晚上,洛杉磯、紐約、巴黎、羅馬、赫爾辛基的五輛計程車內,空間與時間與人,賈木什總能在某一個類似代表的靜止處,找到我們將崩潰的靈魂,它飛舞著,我們焦慮的人生中的黑色精靈,於荒謬中悲劇般地存在著,並將喜劇般地存在下去。
賈木什被尊稱lass=innerlink>美國獨立電影宗師”。
聽說“賈木許”這個名字,是在4年前,看他在1991年拍的。片子放完,感覺並不像宣傳得那么好,覺得這部獨立電影和某些小劇場戲劇有些類似,多了些譁眾取寵,少了點真正的功底。我當時對賈木許的印象是“精明、討巧”。當我看到他在1984年拍的(Stranger Than Paradise),我對他的印象變成了“智慧、高級”。再反觀,就明白它在他的電影生涯里是一場遊戲,一種休息。
看過的人無不折服於它的乾淨,這種乾淨是一份單純,最可貴的是它最後升華成了純粹。
這是一部黑白片,場景很少,以內景為主,對上個世紀那個強大的美國和繁華的紐約視而不見,初看像一部沉悶單調的情景喜劇。把出現在影片裡的人全加起來——連露一次臉的都算上——不過8個。主要角色就仨人 ,而三分之一強的戲就只有那表兄妹倆被框在鏡頭裡,表情呆滯很少交流,仿佛一對木偶。電影說的是匈牙利移民在美國的生活,可除了表哥換了一個典型的美國名字說話堅持用英語以外,您就怎么看怎么一個世界大同:笨重的收音機里放著的搖滾樂,從美國流行到匈牙利,轉了一圈又回來了;用吸塵器清掃房間,吃速凍垃圾食品;電視從深夜到凌晨一直開著,讓他們眼睛沒地方放時有個落腳的地方——剛萬里迢迢來美國的小表妹對於這些仿佛很是適應,像一株植物從小就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裡,那怨言也就無從說起。
影片前一半充滿了“我不知道,也不關心”的現代頹廢情緒。親情也好、愛情也罷,都是生存以外的負擔——懶得去維持,甚至根本沒有想去經營。存在於其間的唯一的“噱頭”是:單調乏味的紐約10天過去,表妹要起程去克里夫蘭找姑媽。臨行,表哥送給她一件連衣裙,表妹覺得難看,但還是勉強穿上。到了屋外表妹換下那件連衣裙,把它扔進了垃圾桶,這一切讓表哥的好哥們看得忍俊不禁。
而影片的後半部,卻是暗潮洶湧,回味起來充滿了哲學思考。表妹在冰櫃一樣寒冷的克里夫蘭過了一年,在她的心被凍僵之前,表哥和他的好哥們賭牌“出千”贏了錢,三人一同去加利福尼亞遊玩。仍然和在紐約時一樣,表哥不肯帶表妹出去。表妹像個棄兒在小汽車旅館利百無聊賴,離自己夢想中的海濱近在咫尺卻仍不可及。表妹去小街上閒逛,進一家小店買了一頂草帽,就是這頂帽子為表妹的命運帶來了神奇的轉機:一個黑人將帶著大草帽的表妹錯認成了債主,把一筆巨款塞給了她。表妹“爆發”的莫名其妙,但她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仿佛它天經地義。她給表哥留了些錢,自己去了機場,誰知只有一班飛機,還是去往故國匈牙利的;表哥追到機場,上了飛往布達佩斯的班機;表妹回到了汽車旅館的小小房間;表哥的哥們見兄妹倆都沒有下飛機,自己開著車走了;表妹一個人坐在旅館的床上,有了錢的她竟顯得愈發百無聊賴愈發痛苦。影片就在一種近乎滑稽又分明帶一絲苦澀的氣氛中結束了。
——人就是這樣,在任何環境裡都無法將息。這種情況在中國叫“這山望著那山高”,在西方就叫“生活在別處”。
有人如此評論這部電影:“簡直是獨立電影的經典教材,從題材、情節、人物、演員、攝影、燈光、場面、段落,幾乎都是節省資金而又能有所作為的典範。整部影片裡閃光的東西幾乎都是不需要多少資金只需要腦子的。”——說得真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