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被莧

合被莧

合被莧,石竹目莧科莧屬,目原產於加勒比海島嶼、美國等地,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首次被發現,常隨作物種子、帶土苗木和草皮擴散,蔓延速度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合被莧
  • 拉丁學名:Amaranthus polygonoides L.
  • 別稱:泰山莧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中子目 Centrospermae
  • 亞目:藜亞目 Chenopodiineae
  • :莧科 Amaranthaceae
  • :莧屬 Amaranthus
  • 分布區域:全國大部分省份
  • 英文名:Tropical Amaranth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控制方法,

形態特徵

莖直立或斜升,高10~40cm,綠白色,下部有時淡紫紅色,通常多分枝,被短柔毛,基部變無毛。葉卵形、倒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0.6~3cm,寬0.3~1.5cm,先端微凹或圓形,具長0.5~1mm的芒尖,基部楔形,上面中央常橫生一條白色斑帶,乾後不顯,無毛;葉柄長0.3~2cm。花簇腋生,總梗極短,花單性,雌雄花混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釷形,長不及花被的1/2。花被(4~)5裂,膜質,白色,具3條縱脈,中肋綠色;雄花花被片長橢圓形,僅基部連合,雄蕊2(~3);雌花被裂片匙形,先端急尖,下部約1/3合生成筒狀,果時筒長約0.8mm,宿存並呈海綿質,柱頭2~3裂。胞果不裂,長圓形,略長於花被,上部微皺。種子雙凸鏡狀,紅褐色且有光澤,長0.8~1mm。
合被莧

生長環境

一年生草本,生於海拔500m以下路邊、荒地、宅旁或田園。花果期9~10月。種子繁殖。生於海拔500m以下路邊、荒地、 宅旁或田園。
合被莧合被莧

分布範圍

原產地:加勒比海島嶼、美國(南部至西南部)、墨西哥(東北部及尤卡坦半島)。
入侵地:山東,北京,安徽。
入侵時間及地點:1979年先後在山東濟南和泰安(泰山)採到標本,80年代在安徽北部被採集,2002年在北京發現。

控制方法

在結果前拔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