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1958-2008)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1958-2008)》是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編纂委員會編著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1958-2008)
  • 作者: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內容時限:1958-2008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是一部記述醫院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專門志書,本著詳今略古的原則,記述建院以來的史實。本志記載時間從1958年至2007年,部分史實延至2008年。 二、《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素材主要來源於檔案資料及各科室提供的材料。 三、《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設大事記、篇、章、節,全書共3篇,21章,112節,部分內容設子目。

作品目錄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
圖片
院徽
標準色標準字
院旗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平路院區平面圖
1.趙謙第一任院長
2.楊興瑞第三任院長 革委會主任
3.嘉龍第四、六任院長
4.余志義 第五任院長
5.倪則農 第七任院長
6.劉祖欣 第八任院長
7.余成凡 第九任院長
8.張曉慶 第十任院長
9.左起依次為副院長戴世雲、副院長沈躍進、黨委副書記馬存潮、院長黨委書記張曉慶、紀委書記陳榮生.副院長鬍興龍,工會主席孫瑛
10.王迪第二任院長.革委會主任(軍代表)
1.1952年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521野戰醫院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後勤衛生部第三後方醫院部分官兵會議紀念
2.外科醫生董永同朝鮮人民軍戰士在一起
3.圖為1958年二院前身志願軍521醫院來到合肥時的合影。二排左八為第一任院長趙謙,左七為第一任書記王玲璋;一排左五為副院長董永
4.70年代志願軍老戰士代表重返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將領在板門店合影。後排左五為副院長董永同志
職工自己動手建設醫院
5.1966年業餘醫專畢業生合影
6.第三屆護士畢業班
7.1960年先進工作者合影
8.1959年衛生防疫隊員
1.老門診樓(已拆除)
2.老醫技樓
3.老病房樓
新院區病房樓效果圖
由大酒店改造而成的急救醫學中心
病房
1999年投入使用的新病房大樓(2號樓)
2005年被確定為安徽醫科大學第四臨床學院
2008年2月順利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
1.2008年5月5日市總工會副主席張呂金同志向介入放射科殷世武主任頒發安徽省總工會授予該科的工人先鋒號獎牌
2.安徽省文明視窗、合肥市三八紅旗集體-急診科,榮膺2007全國巾幗文明崗
3.2006年合肥市十大新聞人物.左四為我院退休職工楊麗清醫生。普外科主任錢小星同志被評為2007年合肥十大新聞人物
1.2000年7月省長許仲林(右二)、市委書記車俊(右一)等領導來院視察
2.2007年9月衛生部副部長蔣作君(前中)在省衛生廳廳長高開焰(右三)及市衛生局領導陪同下來院調研社區工作
3.2007年5月10日吳存榮市長{右四)、張雪平副市長(右三)在衛生局領導陪同下來院調研社區工作
4.合肥市人大主任鄒淦泉與第九屆省人大代表.我院院長劉祖欣在會議上
5.2008年5月30日市政協主席董兆禮(右一)到抗震救災歸來的醫療隊員方偉家中看望慰問
6.2008年3月26日盧仕仁副市長(左三)在我院新區現場辦公
7.2007年7月30日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社新同志來院慰問
安徽省臨床醫學特色專科、合肥市醫學重點學科—醫學影像中心
安徽省臨床醫學重點發展學科、合肥市醫學重點學科-血管外科
合肥市醫學重點學科—神經內科
合肥市醫學重點扶持學科—腫瘤內科
血管外科開展的周圍大血管手術省內領先
先進的DSA系統能夠開展神經介入.心胸介入.椎體介入等微創手術
胸心外科能夠熟練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
消化內科醫生都能熟練操作內窺鏡
先進的生化檢測設備
首屆科技創新大會暨微創中心開診.首衛生廳廳長戴光強(右一)和副市長張雪平(前排左一)親臨祝賀
高壓氧治療為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開闢了廣闊前景
科研鑑定會
醫院召開科技表彰大會對獲得科技進步獎的科室和個人給予二配套獎勵
榮譽證書
1.獨著、主編、參編醫學專著35部
2.發表論文1317篇
3.醫學專著首發式會場
4.著作者龔仁泰、葉錄安兩位主任醫師在領獎
1.護理老前輩劉心慈主任護師與年經一代共同慶祝5.12護士節
2.護理帶教
3.淡妝上崗
4.病區護士站
5.傳承
6.嬰兒撫觸
7.綠色通道
8.護理查房
溫馨服務
1.1976唐山地震傷員與我院醫護人員合影
2.各科室醫護人員聯動緊急救治特大交通事故受傷人員
3.三十年前唐山地震傷員陳淑維回院感恩,受到市、局及院領導的熱烈歡迎
4.2008年2月,一場罕見的雪災突襲合肥.我院醫護人員立即趕往車站.高速公路為受困旅客診療,圖為市衛生局局長陳社新同志親切慰問在車站執勤的我院醫療隊員
5.我院應急小分隊在給全市衛生系統作示範演練
6.2008年6月我院閆紅旗、楊善峰、范曉萌三位醫生奔赴四川松潘執行為期三個月的對口支援任務,受到省委書記王金山的親切慰問
7.吳存榮市長看望在松潘執行對口支援任務的醫療隊員.左二為吳存榮市長、右二為我院閆紅旗醫生
8.張曉慶院長看望在震區工作的醫生護師
9.2OO8年5月15日我院三名醫護人員急赴青川災區抗震救災,右起依次為邱勝利、胡琦、方偉
10.護師胡琦在為災區小朋泰講解衛生知識
1.定期舉辦黨校培訓班
2.競爭上崗
3.1963年院籃球隊員
4.2005年舉辦職工首屆書畫攝影展
為八旬老人祝壽
1.走進農家
2.送醫下鄉路上
3.經常開展社區義診
4.社區醫生送醫上門
5.社區醫生辦講座
6.為長豐縣牌碑村國小學生義務體檢
7.新站社區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
8.為轄區學校師生舉辦健康講座
國際飛行眼科醫院專家與我院專家合影
美國神經影像學專家來院參觀
葉錄安主任與韓國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4.宋昌湘主任在為澳大利亞友人資助的聾啞兒童診治
5.醫院職工與來院進行學術講座的外國專家合影
6.外國專家來神經內科參觀訪問
1.我院醫療隊員郭寶華(左一)在葉門參加手術
2.援外隊員殷熙軍(右一)與葉門人在一起
3.醫療隊員、我院醫生章 崇華與葉門醫生合影留念
4.醫療隊員、我院醫生展愛華與葉門醫生在一起
5.我院醫療隊員王曉芳作客葉門人家中
6.醫療隊員、我院院長劉祖欣(右一)受到葉門總理海因德爾·阿達斯(右二)接見
7.1993年8月葉門記者採訪中國醫療隊(左一為我院麻醉科醫生徐崇國)
凡例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志》編纂委員會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黨政篇
第一章 黨政組織體制沿革
第二章 黨委機構
第一節 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二節 組織人事科
第三節 宣教科
第四節 隸屬黨支部
第五節 保衛科
第六節 離退休辦公室(雙退辦)
第三章 行政機構
第一節 院辦公室
第二節 醫務科
第三節 科教科
第四節 信息科
第五節 預防保健科
第六節 醫療保險管理辦公室
第七節 經濟管理辦公室
第八節 審計辦公室
第九節 社會醫療服務科
第十節 醫院感染管理科
第四章 醫院管理
第一節 管理制度
第二節 崗位職責
第三節 管理組織
第四節 創建等級醫院、文明單位
第五章 群團組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六章 醫院文化
第一節 院徽
第二節 標準字、標準色、院旗
第三節 文化理念
第四節 院歌
第七章 民主黨派
第一節 農工民主黨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第三節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第四節 其它民主黨派組織
醫療篇
第一章 臨床學科
第一節 心血管內科
第二節 神經內科
第三節 消化內科
第四節 腫瘤內科
第五節 內分泌科
第六節 腎內科
第七節 呼吸內科
第八節 血液內科
第九節 幹部病房
第十節 小兒科
第十一節 中醫科
第十二節 普外科
第十三節 血管外科
第十四節 泌尿外科
第十五節 神經外科
第十六節 胸外科
第十七節 整形外科
第十八節 骨科
第十九節 燒傷科
第二十節 婦產科
第二十一節 口腔科
第二十二節 耳鼻咽喉科
第二十三節 眼科
第二十四節 麻醉科
第二十五節 手術室
第二十六節 重症監護室(ICU)
第二章 醫技科室
第一節 藥劑科
第二節 檢驗科
第三節 輸血科
第四節 超聲科
第五節 心電圖室
第六節 醫療器械科
第七節 病理科
第八節 中心供應室
第三章 醫療技術中心
第一節 醫學影像中心
第二節 急救醫學中心
第三節 超聲聚焦刀腫瘤治療中心
第四節 微創診療中心
第五節 神經介入中心
第六節 高壓氧治療中心
第七節 血液淨化中心
第八節 市血管外科治療中心
第九節 內窺鏡診療中心
第十節 體檢中心
第四章 專業委員會
第一節 科學技術(學術)委員會
第二節 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
第三節 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第四節 病案管理委員會
第五節 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
第六節 輸血管理委員會
第七節 藥事管理委員會
第五章 門診部
第一節 門診部
第二節 急診科
第三節 皮膚科
第四節 康復醫學科
第五節 感染性疾病科
第六章 社區醫療
第一節 新站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站區第一門診部)
第二節 長淮街道紅星社區衛生服務站(新站區第二門診部)
第三節 大通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第七章 護理管理
第一節 護理隊伍概況
第二節 護理管理
第三節 護理教育培訓
第四節 護理專業學術交流與科研
第五節 獲得榮譽
第八章 科研與教學
第一節 科研
第二節 教學
第三節 醫院辦學
第九章 救災與應急醫療
第一節 抗震救災
第二節 抗洪救災
第三節 抗雪救災
第四節 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第十章 衛生下鄉與援藏援外
第一節 巡回醫療與送醫下鄉
第二節 援藏援外
後勤篇
第一章 總務
第一節 總務科
第二節 後勤管理
第三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四節 房地產管理
第二章 基本建設
第一節 基建組織沿革
第二節 業務用房建設
第三節 職工住宅建設
第四節 新院區建設
第三章 財務
第一節 財務科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出入院管理科
第四章 膳食科
附錄
一、歷屆省、市、區人大代表名錄
二、歷屆市、區政協委員名錄
三、醫院獲榮譽稱號
四、科室獲榮譽稱號
五、個人獲榮譽稱號
六、人物傳記
胡榮光
余志義
高行
鄭承鈞
劉心慈
張孝本
七、專家簡介
董永
陳奇
翁翔
鄭量
葉良稷
潘祖彭
洪道森
楊福榮
李洵
茅蔚成
牛文宣
林偉彬
馬自雄
葉錄安
徐士奎
費業柱
王碧秦
龔仁泰
喬美琴
宋昌湘
李昌海
朱祥芝
劉錦繡
季學芸
何明開
劉祖欣
牟尚敏
余成凡
陳琪寶
劉成羅
郭文平
謝長芬
徐達華
牛捷
鄭曙翹
徐文安
展愛華
朱求庚
王志紅
鮑國萍
徐明安
田曉華
陳克輝
殷世武
八、主任醫(藥、護、技)師名錄
九、副主任醫(藥、護、技)師名錄
十、院友名錄
編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