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虎圖郵票

“獨虎圖”郵票面值有30錢、50錢、100錢3種,其中30錢為藍色、50錢為紅色、100錢有紫色和藏青兩種刷色。據資料記載共分為4種版別,各版圖案與圖幅相同,齒孔不同,刷色稍微有差異,並以此先後區分為三套郵票,統稱“獨虎票”。其中第一套郵票並非印刷而成,而是先刻印章後,蓋在白紙上,再加以裁減,作為郵資的證明,堪稱因陋就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獨虎圖郵票
  • 面值:30錢、50錢、100錢
  • 版別:4種
  • 風格:因陋就簡
  • 特點:因陋就簡
簡介,版本介紹,價值,

簡介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在台灣引起了軒然大波。台灣士紳民眾希望朝廷收回成命,並要求湊錢贖回台灣,但清廷不接受台灣方面的陳情。1895年5月,日軍入侵台灣,進行強行“接收”。台灣民眾在指望清朝無望的情況下,在丘逢甲率領下成立“台灣民主國”,並於5月2日將大印和藍地黃虎的“虎旗”國旗送到台灣巡撫唐景崧手中。(“虎旗”是相對大清皇朝的“龍旗”,表達不敢僭用清廷之象徵。)5月25日舉行開國典禮,唐景崧被推為“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丘逢甲為義勇軍統領,建年號“永清”、以台北為首都。
但隨著基隆、台北等陷落,唐景崧逃往大陸。6月下旬,餘眾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第二任“總統”,以台南為首都,繼續領導抗日鬥爭。為了籌措經費,劉永福等以“台灣民主國”名義先後發行鈔票、抗日公債等,並在台南安平海關稅務司麥嘉林(英國人)的建議下,在海關開設郵政局,發行郵票,同時讓麥嘉林兼理郵政業務。於是在6月份就發行了以溪流虎嘯為圖案並與藍底黃虎的“虎旗”相結合的“獨虎圖”郵票。
10月下旬,日軍占領台南,劉永福及餘部撤往大陸,台灣民主國只存活184天的短命政權,便告完結。“獨虎圖”郵票也只使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目前,所見到的蓋有“合灣民主國”郵戳的實寄封大多為當時台灣海關的外國人所寄。因為在台灣抗日期間,台灣海峽被日軍封鎖,只有外國輪船才能通行,並以此傳遞郵件。因此,許多郵票上的蓋印是“Formosa”。Formosa來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均為“美麗”之意,中文讀音為“福爾摩沙”。15世紀以來,隨葡萄牙人地理大發現時代在全球開闢新航線,世界上許多地方以福爾摩沙命名。台灣島在早期也被歐洲稱為“福爾摩沙”,至19世紀80年代清廷設定台灣省以來,國際上逐漸採用“台灣”(英文:Taiwan)的稱呼。因為“福爾摩沙”帶有殖民及西方帝國主義色彩,這種稱呼在中國被禁止使用。

版本介紹

“獨虎圖”郵票共分4次發行,第一次用極薄白紙,並非印刷而成,而是先刻成圖章後蓋印,刷色分別為:面值叄拾錢的黃綠色,面值伍拾錢的刷紅色,面值壹佰錢的刷紫色,均為無齒。第二次用無水印白紙印刷,叄拾錢為藍綠色,伍拾錢為朱紅色,壹佰錢為紫色,有齒,齒孔度數為12度。第三次用無水印厚白紙印刷,叄拾錢為藍色,伍拾錢為紅色,壹佰錢為紫色,有齒,齒孔度數為11.5度。第四次用白紙印,叄拾錢為綠色,伍拾錢為紅色,壹佰錢為紫色,有齒,齒孔度數為12度,1895年10月印好後,還沒來得及發行便因抗日失敗而被毀。此外,最近還發現一種全套三枚印於極薄條紋紙,無齒孔的“獨虎圖”舊票組外品,面值叄拾錢的黃色,面值伍拾錢的紅色,面值壹佰錢的藏青色。票上銷有戳徑35mm的雙圈英文“台灣民主國·台南”1895年9月5日的黑色戳,並且“台南”拼成“TAINA”。根據資料記載,台灣民主國郵政於1895年8月中旬開辦後僅刻制使用過兩種英文雙圈郵戳,戳徑分別為30.5mm和39.5mm並且“台南”拼成“TAINAN”。
第一版郵票
台灣獨虎圖郵票
發行日期:1895.7-10(光緒二十一年六月至九月)
圖幅:23.5x25.5
全張枚數:100(10x10);176(11x16)
台灣獨虎圖郵票
第二版郵票
圖幅:24.5x25.5
全張枚數:63(9x7);144(16x9
台灣獨虎圖郵票
第三版郵票
圖幅:24.5x25.5
全張枚數:63(9x7);144(16x9)
台6.4第四次獨虎郵票(未發行)
Tai.6.4 4th Tiger Issue (Unissued)
1895.10(光緒二十一年),銀刻版,白紙,P12
Tw22,30錢,綠色。
Tw23,50錢,紅色。
Tw24,100錢,紫色。
Tw25,100錢,藍色。

價值

目前,這種蓋有“Formosa”戳記的“獨虎圖”郵票實寄封已是難得一見的珍品。普通的“獨虎圖”成套新票,最近幾年在大陸和港澳台郵品拍賣會上經常出現,一般成交價都超過1500美元;“獨虎票”舊票的行情也從五年前的人民幣800元左右一枚上漲到近2000元一枚,成套的則更貴一些。
“獨虎圖”郵票是台灣人民為抗擊日寇而成立“台灣民主國”,並發行的郵票,這是中國最早的抗日戰爭郵票,在集郵界已成為定論。但隨著生肖集郵的興起,有人認為“獨虎圖”郵票也是中國發行最早的“虎”票,則有待商榷。
“獨虎圖”郵票中的“虎”直接源於丘逢甲等人制定的“台灣民主國”國旗——“虎旗”(圖案為藍地黃虎)。沒有生肖紀年的意義(因為當年是羊年而非虎年)。從圖案上看,郵票接近正方形,圖幅為28x30mm,正上方長框內為篆書“台灣民主國”,左邊長框內為“士擔幣”三字(即英文stamp“郵票”的音譯),右側長框內為面值,中間“虎”圖案也是粗線條勾勒,並不醒目,都是早期各國郵票通用的編排設計,毫無生肖元素。
由此可見,“獨虎圖”郵票純粹是為了籌款應急而發行,是傳統的早期徽志郵票。虎圖是政權徽志而非生肖。不過,集郵者如果要編組“虎”專題郵集,倒可作為描述“虎”圖騰方面的好素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