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辨製作法

古錢辨製作法

古錢辨製作法是指辨別古錢的方法,了解各個時代錢幣鑄造技術對鑑定錢幣來說,是一個不容忽略的方面。

古錢辨製作,母錢翻砂法,主要工藝法,翻砂法,失蠟鑄造法,

古錢辨製作

我國錢幣鑄造技術
我國錢幣鑄造在唐以前採用的是范鑄法,唐以後採取的則是母錢翻砂法。唐以前的錢範有幾種質地:泥陶范、石范和銅範,它們並不是同時被使用的,而且一個范能夠鑄多少數量的錢幣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最早出現的泥陶范,起先是一范鑄一錢。戰國時期開始使用石范和銅範,布幣石范通常是一范鑄兩錢,即在一塊錢範上刻有兩枚布幣型腔。而一塊刀幣石范能鑄造的數量就不止這些了,通常在三至五枚。就石范鑄造技術而言,錢幣面范為石范、背為泥陶范共同使用的技術,較好地解決了范體熱變的問題。就目前而言,先秦時代對於銅範的使用僅見於齊刀和蟻鼻錢,儘管以前著錄中有布幣銅範,但實物未見。齊力銅範鑄錢採用的是立式疊鑄技術,它不直接用於鑄錢,鑄錢時仍需翻制泥陶范。蟻鼻錢銅範在當時被直接用於鑄造,據說目前蟻鼻錢銅範僅發現五件,其中,1982年2月安徽繁昌縣文物組在橫山採購站揀選到的兩件,相當精美與完整,一次可鑄幣分別為66枚和67枚。秦漢六朝時期泥陶范、石范、銅範同時得到使用,並且一次鑄幣數量大大增加,1986年5月在山東省博興縣賢城村發現的一塊榆莢半兩錢範一次可鑄錢176枚,實屬罕見。

母錢翻砂法

隋唐時期貨幣的鑄造量大大提高,可是從沒有發現過用於鑄造錢幣的諸如錢範之類的工具,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枚被鑑定為母錢的唐代乾元重寶錢,表明當時已經開始使用母錢翻砂法的鑄造工藝,這種工藝直接影響到以後歷代鑄幣技術。根據明代宋應星《天工齊物》的記載,我們了解到古代母錢翻砂鑄錢的大致工藝過程:用四根木條作空框,中間填上土,上面放若干母錢,再把同樣一框合在上面,即成錢的背面,這樣完成數十框,上面留出澆口,用繩捆緊加固,將熔化的銅液澆注進去,待冷卻後開框,則成樹枝形的錢,然後逐一摘斷磨銼加工,便完成了一枚一枚的銅錢。在這裡,母錢實際上充當的是錢模的作用,它事先用銅、錫原料精鑄而成,由中央頒發到各地,各地據此翻砂鑄錢。母錢之上是雕母。所謂雕母,就是在一塊銅材原坯上人工琢刻加工成的錢幣樣式,現存最早的雕母是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明代嘉靖通寶當十雕母大錢。母錢之下是樣錢,樣錢是用母錢翻砂鑄成的,是正式大量鑄造流通錢幣之前鑄造的樣品。清代的樣錢分為兩種:一種是部頒樣錢,一是進呈樣錢。對於母錢翻砂法的工藝流程,張世南的《遊宦紀聞》中也有記載:其用工之序有之:曰“沙模作”,次曰“磨錢作”,末曰“排整體”。
雖然隋唐以後我國鑄錢普遍採用了母錢翻砂法,但也有例外的。就目前所知,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鑄“永隆通寶”使用的是范鑄法。幾年前,北京曾發現過一塊同治重寶當十磚范,說明清代鑄錢也有偶用錢範的情況。
在基本了解了我國每個歷史階段鑄幣工藝的大致情形之後,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一下偽錢的製作水平,就能比較清晰地作一對比。

主要工藝法

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國古代鑄幣的主要工藝法。隋以前鑄錢多採用錢範鑄造,自唐代開始,則採取母錢翻砂的技術,不管是哪一種鑄造方法,除了某些歷史時期外,總體上說都比較講究鑄幣的工藝質量,錢幣的質地一般都比較緊密細緻,流傳至今,表面自然產生一層色呈深褐色的包漿,讓人感覺火氣盡退,色澤柔和。而偽品的鑄造工藝一般比較馬虎,致使錢質疏鬆,讓人感到火氣很重,錢面砂眼和氣孔雖經打磨,但總不及自然磨損而顯得光滑。
製造偽錢一般採用母錢翻鑄的方法,極少有用錢範作偽的。古代鑄錢,放入砂箱中的母錢不止一枚,而是整箱,由於是整箱翻砂模,砂模壓力均勻,鑄造出來的錢幣厚薄一致。而作偽者一般僅雕刻一枚母錢,不是整箱翻砂模,因此,同樣是母錢翻鑄,由於母錢的數量和鑄造工藝不一樣,翻鑄出來的錢幣厚薄因變形而不同。
古代鑄錢從砂模中取出的錢幣毛坯往往成樹形,需要加工打磨,由於古錢形制是方孔圓形,所以翻鑄出來的錢幣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時旋轉打光,錢幣邊上留下的銼痕並不成直線狀,而成弧線形,與錢邊平行,從清代鹹豐錢中的一些大錢還可以隱約地觀察到,即使如此,由於年代的久遠,錢邊的銼痕或者消失了,或者已不很清晰了。相反,作偽者銼毛坯時只知道反覆銼磨,使錢邊光滑就行了,形成錢邊的銼痕雜亂無章,或者呈直線狀,使人有一種全新的印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王莽布幣的加工方法與眾不同,它們被加工時儘管也可能數十枚地串在一起,由於形制上並不是圓的,所以銼磨的痕跡或與錢面垂直,或與錢面成一定的斜交,成直線狀。而贗品一般並不注意這些,大多留有合模範線。
鑑定錢幣,錢穿即錢幣的方孔也是應注意的地方,這是作偽者往往忽略的地方,古代的錢幣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之後,人們使用時是用繩索之類的工具將錢幣串在一起的,所以,隨著錢幣流通時間的增加,錢穿經自然磨損已不再像新出爐的錢幣那樣稜角分明了,有的甚至會造成錢穿變形。偽錢卻不同,錢穿方整有棱,留有新銼痕跡。
由於作偽者使用真錢翻制砂模時用力不勻,不但使錢幣厚薄不同,而且容易造成錢幣文字的高低也會不同,這種情況在真正的古錢中不多見。
由於用翻砂法作偽會帶來如此多的麻煩,容易被識別,因此,作偽者常常會加上一些銅銹來加以迷惑,這就需要我們具備多方面的鑑定知識,而不單單從翻砂這一點來推敲是否作偽。

失蠟鑄造法

無論多么高的技術,總有攻克不了的難題。雖然分范定型技術可以鑄出很複雜的青銅器,但太費工費力了,對於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特別是有大面積鏤孔雕飾的器皿來說,很難用陶范來澆鑄。人們為此發明了失蠟鑄造法。
失蠟鑄造法,又有熔模法、拔蠟法、出蠟法等多種稱謂,原理很簡單,就是人們用了逆向思維——不是青銅器很複雜,做模翻范很困難嘛,那么就先用蜂蠟一類的蟲蠟,做出一個與計畫鑄造出的青銅器一模一樣的蠟樣,由於蠟很軟,可以雕琢得很精細;蠟樣加工滿意後,再在蠟樣外面一遍遍胡塗細細的泥漿,慢慢地,蠟樣便被嚴實地包裹住了,這層厚厚的泥也就成為了外范。待整個外范晾乾了以後,便可將銅液通過注口傾瀉到范中,隨著高溫銅液的注入,彌合在泥范中的蠟模便迅速融化,化為一縷青煙消失了,銅液則占據了蠟模的空間。冷卻之後,去掉外范,與蠟模一模一樣的青銅器就誕生了。
失蠟法鑄造,制模工序簡便,能夠“所見即所得”,保證鑄出後的銅器與原有蠟模一致,而且多么難做的青銅器也能鑄出來。同樣十分重要的是,用失蠟法鑄造的銅器表面光滑,精度高,無需再打磨加工。因此,人們把失蠟法當作是冶鑄史上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發明。就是在今天,人們還採用失蠟法鑄造飛機零件等精密構件。
別看失蠟法工藝簡單,但捅破這層窗戶紙還是很困難的。據研究,歐洲發明失蠟法不過1000年。中國則要較歐洲早得多,不過有關失蠟法的最早文獻記載卻晚至公元7世紀的唐代。唐代初年,歐陽詢向唐高祖李淵進獻“開元通寶”的蠟樣時,文德皇后用指甲在蠟樣上掐了一下,從此開元通寶錢上就有了一個月牙形的印跡。故此,一些外國學者認為中國的失蠟法是隨佛教傳播從印度或者是兩河流域傳入的。其實,出土實物已無可辨駁地昭示出,失蠟法是中華先民的偉大發明,至遲在兩千五六百年前的春秋晚期就已經發明了。保利藝術博物館的虎耳蟠龍紋壺就是目前所見中國最早的採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實物之一。
這對春秋晚期銅壺,上面均蓋有一個大蓋子。這個蓋子由兩部分組成,外周是一個圓盆形鏤空的裝飾件,裝飾件中心圓孔上再套一個實心的蓋子,可惜中間實心的蓋子已經不知下落。這個圓盆形的裝飾件由數百條蟠卷身形的小龍扭結構成;由於鏤空,條條小龍予人以靈動鮮活之感。它們工藝十分複雜,非失蠟法不能鑄造出來。
這對壺的其它裝飾也相當精彩。器體上以五道凸起很高的繩索狀的花紋作分隔,中間再裝飾蟠龍圖案。壺的頸部兩側還各伏臥一隻老虎作雙耳,老虎回首卷尾,口吐長舌,作向上攀爬之狀,格外生動活潑。能夠用這套裝飾豪華精美的銅壺盛酒的,必然是諸侯國國君或大貴族一類的顯貴。
關於這對銅壺還有一個小故事。由於目前所發現的這類帶有圓盆形蓋子的銅壺數量極少,許多人並不知道圓盆形蓋子的真正用途。1999年,當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在海外發現這對銅壺時,只看到光光的兩個壺身,圓盆形蓋子則被單獨放在一個小腳落里,貨主根本沒有想到它們竟然是壺的蓋子,還以為它們是古代帝王出行時大傘上的裝飾呢。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竊喜,在向貨主提出購藏這對銅壺後表示:既然它們是與這對銅壺一同發現的,不如附帶著送給保利好了。貨主一想,既然它們沒有什麼用,把它們送給保利還落個人情,便欣然應允了。就這樣,保利藝術博物館花了兩個壺的錢,白賺了兩個壺蓋。要知道,有這樣蓋子的銅壺,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比一般的銅壺不知要提高多少個檔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