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的電四極矩

原子核的電四極矩

原子核的電四極矩(nuclear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簡稱核電四極矩,是原子核的重要性質之一。任意帶電體系的電性質用多級展開為電多極矩描述,可分為零級描述球對稱分布,一級描述電偶極性質,二級描述電四極性質,級更高則描述更細緻。原子核的電偶極矩為零,電四極矩則成為表征核電荷分布偏離球對稱程度的重要參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子核的電四極矩
  • 外文名:nuclear 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 簡稱:核電四極矩
  • 測定原理:原子光譜的超精細結構
  • 特徵:原子核的重要性質之一
理論詮釋,概念擴充,

理論詮釋

原子核一般可看成迴轉橢球形,當核內電荷均勻分布時,電四極矩為Q=2Z(b2a2)/5。式中Z核電荷數b對稱軸方向上的半軸a為垂直於對稱軸方向上最大圓截面半徑。電四極矩具有面積量綱,單位為靶恩,1靶恩=10-282。有的核電四極矩Q=0,則a=b,說明核為球形;有的核Q>0,則b>a,說明核是長橢球形;有的核Q<0,則b<a,說明核是扁橢球形。一般核的電四極矩都不大,說明核偏離球對稱並不大。核電四極矩的改變會影響原子光譜的超精細結構,由此可測定核的電四極矩。另外,通過散射實驗也是測量核電四極矩的重要方法。

概念擴充

原子核不是點電荷,不但有自旋磁矩,而且凡自旋大於1/2的核,電荷分布都不是球對稱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就發現(Eu)同位素的核電荷分布是偏離球對稱的,這類核具有核的電四極矩,若以自旋的方向為軸、電荷分布為長球形的電四極矩為正,電荷分布為扁球形的為負。自然界的近 300個穩定同位素中,約三分之一的核有電四極矩。原子核處存在由價電子產生的不均勻場,其梯度的分布也有對稱軸,軸的方向依原子在分子或晶體中的鍵結構而定。高低子能態上布居數也依照玻耳茲曼分布律分布(見玻耳茲曼統計)。因能態能量是自旋I的二次方函式,如I>3/2則相鄰能態間距不相等。若用頻率同能態間距相吻合的電磁場激勵,就產生核四極共振(通常溫度下,低能態布居數大於高能態的,因此共振一般是吸收性的)。共振頻率是固定的,隨原子和核的化學結構的不同而異,一般為幾十兆赫,也可高到數百或數千兆赫,或低到一兆赫或更小(一百多千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