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昌迪加爾法院

簡介,建築特色,日曬和雨季問題,門廊,遮陽板,現代經典建築,勒·柯布西埃,主要出發點,粗野主義,積木堆式住宅,特大跨度建築,聯合國城,紐約世界貿易中心,波特蘭市政廳,古根海姆美術館,外形,美術館分類,螺旋形的結構,落水山莊,尼港的白色風帆,神秘的天文台,雕刻品一般的教堂,奇特的音響建築,

簡介

印度的旁遮普省是印度從英國殖民地統治下獲得獨立後,本世紀50年代印度政府在喜馬拉雅南麓山腳下稱為昌迪加爾的一片乾旱的平原上重新建立的印度最重要的一個省。法國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埃被聘請來作這個新省會的城市規劃設計師和建築設計師。他是印度總理尼赫魯欣賞的建築師。這次機會使他大顯身手。他把整個城市劃分為整齊的矩形的街區,形成一個棋盤式的道路系統,並明確地把各街區分為政治中心、商業中心、工業區、文化區和居住區等5個部分,功能分布非常明確。他還設計了政治中心的好幾座主要建築物,高等法院是其中最早落成的一座,於1956年建成,它的建成曾經引起世界建築師們的廣泛注意仿效。
印度昌迪加爾法院印度昌迪加爾法院

建築特色

日曬和雨季問題

柯布西埃的主要出發點是不依賴機械的空氣調節,而利用建築本身的特點來解決當地烈日和多雨的氣候所造成的困難。法院建築地上4層,它的主要部分用一個巨大的長100多米的鋼筋混凝土頂篷罩了起來,由11個連續拱殼組成,橫斷面呈V字形,前後挑出並向上翻起,它兼有遮陽和排除雨水的功能;屋頂下部架空的處理有利於氣流暢通,使大部分房間能獲得穿堂風,這樣以建築物本身的設計方法來解決當地的日曬和雨季問題。
印度昌迪加爾法院印度昌迪加爾法院

門廊

法院的入口沒有裝門,只有3個高大的柱墩一直支承著頂上的篷罩,形成一個高大的門廊,柱墩表面分別塗著綠、黃和桔紅3種顏色,門廊氣勢雄偉,空氣暢通。從入口進去就到了法院的門廳,進入門廳以後是一個柯布西埃經常在建築中心採用的橫置的大坡道,人們可以順著坡道登樓。一層有一間大審判室和8間小審判室,樓上也有一些小審判室,辦公室。另外還有對公眾開放的圖書館和餐廳。它的平面形狀是一個簡單的L形。

遮陽板

法院建築的正立面上滿布著大尺度的垂直和水平的混凝土遮陽板,做成類似中國的博古架形式。到了上部,它們逐漸向斜上方伸出,使和頂部挑出的篷罩有所呼應。整個建築的外表都是裸露的混凝土,上面保留著澆搗時模板的印痕。柱墩及遮陽板的尺寸特別大,使人感到十分粗獷,像是一座經過千百年風雨侵蝕的老建築。門廊內部的坡道上也滿是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孔洞,在其他地方,經常有一些奇怪的孔洞的凹龕;有的還塗上紅、黃、藍、白等特別刺眼的色彩。
法院的建成曾引起各國建築師的廣泛關注。這種巨大尺度的建築構件,粗壯的入口柱廊,對比色塊的處理,粗糙的混凝土飾面,大膽的抽象圖案設計所形成的特殊建築風格,被人們稱之為“粗野主義”建築。

現代經典建築

勒·柯布西埃

印度的旁遮普省是印度從英國殖民地統治下獲得獨立後,本世紀50年代印度政府在喜馬拉雅南麓山腳下稱為昌迪加爾的一片乾旱的平原上重新建立的印度最重要的一個省。法國著名建築師勒·柯布西埃被聘請來作這個新省會的城市規劃設計師和建築設計師。他是印度總理尼赫魯欣賞的建築師。這次機會使他大顯身手。他把整個城市劃分為整齊的矩形的街區,形成一個棋盤式的道路系統,並明確地把各街區分為政治中心、商業中心、工業區、文化區和居住區等5個部分,功能分布非常明確。他還設計了政治中心的好幾座主要建築物,高等法院是其中最早落成的一座,於1956年建成,它的建成曾經引起世界建築師們的廣泛注意仿效。

主要出發點

柯布西埃的主要出發點是不依賴機械的空氣調節,而利用建築本身的特點來解決當地烈日和多雨的氣候所造成的困難。法院建築地上4層,它的主要部分用一個巨大的長100多米的鋼筋混凝土頂篷罩了起來,由11個連續拱殼組成,橫斷面呈V字形,前後挑出並向上翻起,它兼有遮陽和排除雨水的功能;屋頂下部架空的處理有利於氣流暢通,使大部分房間能獲得穿堂風,這樣以建築物本身的設計方法來解決當地的日曬和雨季問題。
法院的入口沒有裝門,只有3個高大的柱墩一直支承著頂上的篷罩,形成一個高大的門廊,柱墩表面分別塗著綠、黃和桔紅3種顏色,門廊氣勢雄偉,空氣暢通。從入口進去就到了法院的門廳,進入門廳以後是一個柯布西埃經常在建築中心採用的橫置的大坡道,人們可以順著坡道登樓。一層有一間大審判室和8間小審判室,樓上也有一些小審判室,辦公室。另外還有對公眾開放的圖書館和餐廳。它的平面形狀是一個簡單的L形。
法院建築的正立面上滿布著大尺度的垂直和水平的混凝土遮陽板,做成類似中國的博古架形式。到了上部,它們逐漸向斜上方伸出,使和頂部挑出的篷罩有所呼應。整個建築的外表都是裸露的混凝土,上面保留著澆搗時模板的印痕。柱墩及遮陽板的尺寸特別大,使人感到十分粗獷,像是一座經過千百年風雨侵蝕的老建築。門廊內部的坡道上也滿是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孔洞,在其他地方,經常有一些奇怪的孔洞的凹龕;有的還塗上紅、黃、藍、白等特別刺眼的色彩。

粗野主義

法院的建成曾引起各國建築師的廣泛關注。這種巨大尺度的建築構件,粗壯的入口柱廊,對比色塊的處理,粗糙的混凝土飾面,大膽的抽象圖案設計所形成的特殊建築風格,被人們稱之為“粗野主義”建築。

積木堆式住宅

在蒙特婁1967年的世界博覽會上,加拿大建築師賽弗第和他的合作者們設計並建造的一組住宅轟動一時,這座像積木堆成的小山一樣的住宅組合體就是所謂的“棲息處——76”。“棲息處”的目的,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要保證每個家庭在現代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的條件下,生活得舒適些,即得到更多的新鮮空氣、陽光和綠蔭。在城市範圍內給予人們想要到城外去找尋的,而在現代公寓中無法找到的東西。建築物好像由許許多多“積木塊”小單元堆積而成,每一個“積木塊”就是一所隔離開來的住宅,經過巧妙安裝,在這裡每一所“積木塊”住宅的屋頂都成為另一所住宅的花園或兒童遊戲場所。並且每一家的花園平台都相對獨立,相互之間不受別人視線的干擾。
這些建築由354種標準構件構成,這些構件全部在工廠預製裝配,然後在施工現場進行吊裝、組合。“積木塊”之間用螺栓聯結。現在,這裡已建成的住宅有158套,共15種類型的“積木塊”盒子,高12層。
這組住宅建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馬蓋·比埃河岸上,按照規劃,這裡將建成1000套“積木式”住宅,並有完善的公共活動及商業服務設施。

特大跨度建築

本世紀建築史上,有兩大類型的建築是前所未有的,它們標誌著現代建築技術的飛躍,它們創造了新的現代奇蹟,在它們的腳下,古代七大建築奇蹟的光輝突然黯淡了許多。
這兩大類型的建築,一類是被人們稱作摩天大樓的高層建築,另一類就是大跨度建築。
所謂大跨度建築指的是建築空間看不到密密麻麻的小柱子支撐,而是以巨大的屋蓋覆蓋著巨大的空間的那類建築,我們生活中的火車站、音樂廳、體育館等,就是屬於這類建築。
1967年,三座劃時代的建築富於戲劇性地同時出現在加拿大蒙特婁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是賽夫迪的“積木堆式”住宅,一個是富勒的球體網架美國館,還有奧多的帳篷式西德館。美國館和西德館都屬於大跨度建築。
帳篷式的西德館屬於張網結構,像支帳篷一樣,只需要豎幾根鋼管,拉幾根鋼索,再鋪上屋頂,很快就可以將一個巨大的空間覆蓋起來。當然拆起來也一樣方便快捷。為了使屋頂透明,一般用特製的塑膠透明薄膜做屋頂,沙漠中的吉達機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結構最適用於大空間,如果用於較小的空間,並且要開門開窗加隔牆的話,反倒成問題了。

聯合國城

在美國紐約市內的東河之濱,建有一座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國際城市”,這就是城中之城的聯合國城。
聯合國的建立是本世紀的大事,它是一個權威性的國際組織。在反對侵略的二次大戰期間,中國、蘇聯、英國、美國聯合發表了“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聲明有必要建立一個由一切愛好和平國家參加的、以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等原則為基礎的普遍的國際組織,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反對侵略戰爭,促進平等的國際合作。這個宣言發表後,受到各愛好和平的國家的普遍歡迎。經過廣泛的磋商,1945年4月6日,在舊金山召開了聯合國憲章制憲會議,51國代表經過討論,一致同意並簽訂了聯合國憲章。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參加制憲會議的51國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中國不但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而且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擁有否決權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當時美國國會便敦請將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長島成功湖畔,這就是現在的聯合國城。到現在,參加聯合國的成員國已增加到179個。
聯合國城市的占地面積有109.26畝。這塊地皮是由美國大資本家洛克菲勒花850萬美元買下,捐贈給聯合國總部的。因此,這塊領土的所有權已經不屬於美國,而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塊“國際領土”。
聯合國城由一支聯合國警察部隊負責警衛。城中建有一座39層的聯合國秘書處大廈,設有各國駐聯合國大使的辦事處,38層是聯合國秘書長的辦公室,懸掛著瑞士贈送的“世界鐘”,陳列著“阿波羅”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月岩。
聯合國總部門前旗桿上飄揚著179個成員國的國旗。中華人民共和國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迎風招展。正門內院主旗桿上懸掛著一面天藍色的,以一對橄攬枝環繞著地球為圖案的聯合國旗幟。
秘書處大廈北邊是聯合國大會和3個理事會的會議樓。大會會議廳每年舉行多次討論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國大會,並對重要議題進行表決。大會主席台上懸掛著巨大的表決器,在各國名下各有表示贊成、反對、棄權的綠、紅、黃三色顯示牌。在進行議題表決時,台下各國代表團只要在自己席位桌上按動電鈕,台上三色燈一亮,就能顯示出是贊成,還是反對,還是棄權。
聯大會議樓內和兩側大廳里還陳列著各國贈送的紀念品。中國贈送的是繡著萬里長城的巨幅壁毯。
會議樓南側是擁有10萬冊圖書的聯大圖書館。整個建築群四周環繞著花圃和草坪,地下室有餐廳、咖啡館、書店、郵局、商場等,為這座城市的上萬名工作人員、市民服務。
每年有近百萬遊客買門票進入聯合國城參觀遊覽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

位於紐約曼哈頓島上的世界貿易中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貿易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之一。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由美籍日本建築師山崎實 (雅瑪薩基)和多斯建築事務所聯合設計,於1973年4月4日落成。占地6.5公頃,它是由6幢建築物所組成的一個建築群,包括一座飯店,一座海關大樓,兩座供重要的政府貿易機構使用及國際商品展用的9層大樓,另外兩幢拔地而起的方形塔樓為主要建築物,每幢高411.5米,地上共110層,地下7層。每幢建築面積達466000平方米。該樓耗資7億美元。
這兩幢塔樓分租給各國領事、商務參贊、貨運公司、輪船公司、鐵路航空辦事處、銀行、廠商以及為這些單位服務的情報中心和貿易中心共800多個。其中還設有世界貿易學院,它開設各種世界貿易規程並舉辦討論會。設在塔樓中的世界貿易情報中心庫也為商人們提供了極為詳盡和豐富的信息。每天有5萬人在大樓內上班,而客商可達8萬人次。
世界貿易中心是兩座方塔形建築,每層邊長63米,外觀猶如方柱。由於透視的原因,雙塔體積會發生變化而不使人感到單調。大廈採用框架筒結構,以間距1米密排鋼柱為外牆,然後用鋼製窗下牆及窗梁將密排鋼柱連成一個整體,而全部水平力均由這個整體承擔,對於摩天大樓而言,抵禦水平風力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如這座大廈頂部風速為225公里/小時,所產生風壓可達400公斤/平方米。
由於每天進出世界貿易中心的人次在十幾萬,所以它的上下交通就顯得極為重要,處理也比較困難。為此大樓共配備了23部高速分段電梯,85部區間電梯,另有幾部貨梯。在運輸方式上,山崎採用了分段運輸的方式。在44層和78層設立高空大廳,它們和底層大廳一起將這110層的大廈分為3個運輸段。從底層大廳分別有11部和12部高速直達電梯(每部每分鐘486.5米,可載55人)通過高空大廳,然後人們再根據自己的目的地選擇電梯。此外還有幾部高速直達電梯從底層直達第107層或110層。這樣就可以使人們上下班時的人員大為疏散,不僅緩解了運輸問題,也可節省電梯井所占面積。而且電梯可直達能夠容納2千輛汽車的停車場,並有3條捷運通過此地設站,所以可以迅速地將出入於世界貿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及客商疏散。
世界貿易中心的各種商業服務設施相當完備。在44層和78層兩層的高空大廳設有各種服務和商業設施,可讓人隨意採購和提供各種服務。在大樓107層設有快餐廳,110層設有瞭望廳,從這裡可以遠眺100多公里以外的景色。
世界貿易中心大廈的建成說明人類的建築技術已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當人們見到這兩座大廈時不會不感覺到人類力量的偉大。

波特蘭市政廳

在80年代的美國辦公建築中,15層高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政辦公大樓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幢,同時也是引起激烈爭論的一幢。
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有些怪,一種未曾見過的形象,既不像充斥世界的冷冰凍的火柴盒式現代建築,也不同於法國凡爾賽宮那樣繁瑣的古典主義建築。它平面方形,是個粗粗的方方筒子,如果不是進行了多種的立面劃分,並加上色彩和裝飾,它簡直像一個巨大而沉重的下蹲的實體,一個傻頭傻腦的傢伙。
建築的底部是三層厚實的基座,其上12層高的主體,大面積的牆面是象牙白的色澤,上面開著深藍色的方窗。正立面中央11層至14層是一個巨大的楔形,仿佛放大尺度的古典建築的鎖心石,或者你也可以想像成一個大斗之類的。大斗的中央,是一個抽象、簡化了的希臘神廟。大斗之下是鑲著藍色鏡面玻璃的巨大牆面,玻璃上的棕紅色豎條紋形成某種超常尺度的柱子的意象。柱子之上,正面是一對突出於建築表面的一層樓高的裝飾構件,樣子像風斗,而在兩側的柱頭之上則是一橫條亮麗的深藍色裝飾,好像包裝禮品的花帶子或者表示密封圖章的飄帶。大樓的設計者本來還想在屋頂上放置一個古典廟宇式的農村屋頂,可惜未能實現。
波特蘭市政廳是一次設計競賽的中標方案,設計者名叫格雷夫斯,大樓建成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激烈的反應,斥責與褒獎之聲此起彼伏。有人嚴厲斥責它是“時髦的超現實主義”,如果別的建築師跟著格雷夫斯走,其後果將是“危險”的。1984年,美國建築師在紐奧良的年會上,甚至有人別著反對波特蘭市政廳的微章,一枚是在印有波特蘭市政廳的形象上打上一枚帶有紅色斜槓的交通禁行符號,另一枚章上寫著“我們不掘墳墓”的英文字,在英文中格雷夫斯的名字恰好與“墳墓”寫法一樣,這句話是一種雙關語的玩笑,一方面意思是說我們不是想跟格雷夫斯過不去,另一方面則表示不贊成掘墓式地模仿古典主義的建築形式。
欣賞格雷夫斯的人說,波特蘭市政廳是屬於波特蘭的,是理智與精神在這個城市的勝利。說這幢建築代表了一個文化信念,如果住進這幢房子裡就再沒人想住現代辦公樓了。它是想像出來的,而且思想豐富,它也許有些花俏,令人眩暈,但卻真正具有量感、氣勢、高貴、熱情等種種魅力。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構造裝飾,而是有古典根源和深刻寓意的。
建築師格雷夫斯同時是大學裡的著名教授,還是小有名氣的立體派畫家和拼貼藝術的喜愛者。他將棕紅色、藍色、象牙色以及各種涵義的裝飾構件組合在一起,使這個體態笨拙的大房子成為一幅美麗的抽象拼貼畫。
波特蘭的人們每天從這個大傢伙身邊走過,它像一架巨大的音樂播唱機一樣,為人們帶來浪漫歡暢的氣息。不管怎樣,比起那些人們看都不想多看一眼的現代建築,波特蘭市政奪要顯得有趣可愛得多。

古根海姆美術館

外形

在美國紐約市第五街,有一座與眾不同的美術館,美術館展覽廳部分的外形,很像一個白色的蝸牛倒立在高樓林立的建築群中,美術館的主人叫做所羅門·古根海姆。古根海姆家族原籍瑞士,移民美國後經營採礦和冶煉,漸漸發家致富而成為美國煉銅業的豪門,所羅門·古根海姆是這個家族的第二代人物。
所羅門1937年創辦美術館,1947年他委託當時在美國名望極高的建築師福蘭克·賴特設計了這幢都市中的蝸牛。該建築1959年建成後,吸引了許許多多好奇的觀眾,他們不僅為美術館中的藝術品所吸引,更是為大師設計的奇特魅力所折服。當然,也有批評家對古根海姆美術館加以指責,認為它破壞了建築景觀的合諧關係。不管怎樣,它是獨特的,它成為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的中心話題,它在人們的腦海中印下一幅永不褪色的形象記憶。1990年10月30日,古根海姆美術館被正式列為紐約的古蹟,它是目前紐約最年輕的古蹟,只有31年的歷史。

美術館分類

美術館分成兩個體積,大的一個是陳列廳,6層;小的是行政辦公部分,4層。陳列大廳是一個倒立的螺旋形空間,高約30米,大廳頂部是一個花瓣形的玻璃頂,四周是盤旋而上的層層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緩慢上升。參觀時觀眾先乘電梯到最上層,然後順坡而下,參觀路線共長430米。美術館的陳列品就沿著坡道的牆壁懸掛著,觀眾邊走邊欣賞,不知不覺之中就走完了6層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這顯然比那種常規的一間套一間的展覽室要有趣和輕鬆得多。

螺旋形的結構

建築師賴特多年來一直探求以一條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結構,而不是圓形平面的結構,來包容一個空間,使人們真正體驗空間中的運動。他認為人們沿著螺旋形坡道走動時,周圍的空間才是連續的、漸變的,而不是片斷的、摺疊的。為了這個觀點,他曾在舊金山設計一家螺旋形的商店,在匹茲堡建一處螺旋形的車庫,這次又說服業主,使他相信螺旋形是美術館最好的形式。1986年,古根海姆美術館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協會25年獎的殊榮。

落水山莊

建築在山林之中的度假別墅,也許大家已經看過很多,但是建在溪水瀑布之上的別墅,你可曾聽說過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叫做“熊跑”的幽靜峽谷中,就有這樣一幢奇妙的房子。在茂密的叢林掩映下,在清清的溪流和嶙峋石塊間,這座房子從中心向各個方向伸展著、交錯著,白色的巨大陽台凌空於水面之上,流水叮咚地從房子底下蜿蜒淌過,從平台下奔瀉而出。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從大陽台上順梯子往下爬,你在屋子裡便已聽到的潺潺流水聲,此刻便在你足下。你可以趴在岩石上,忘情地將手伸進溪水中,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在這樣的別墅中渡假,該是怎樣的畫境,怎樣的詩意,怎樣的享受啊!
這幢房子建成後就名聲遠揚,經常有人來此參觀,人們稱之為“流水別墅”或者“落水山莊”。
這幢別墅建於1935年,房子的主人是美國一位富裕的商人,設計者是當時美國極富盛名的建築師,名字叫福蘭克·萊特,他是美國建築師當中,唯一曾經在郵票上出現的人物。當他接受了設計任務,來到別墅所在地段時,就被那裡的美麗景致深深打動了。蒼鬱的密林和鮮艷的花朵倒映在清洌洌的溪水中,溪水拍打著巨大的岩石,形成了可愛的飛瀑。萊特花了一天的時間在林子裡鑽來鑽去,在本子上記下地勢和山石、樹木的位置,然後回到事務所冥思苦想,幾個星期後,他完成了初步設計方案。按照一般的做法,建築師習慣於把別墅建在溪水的一側或是瀑布的對面,而他卻出人意料地將房子架在了瀑布之上,令人拍案叫絕!
建築的外形顯得自然、隨意、舒展,建築的主要房間與室外的陽台、平台以及道路,相互交織在一起,錯落有致,亦取得與周圍自然景色相溶合的效果。建築材料主要用白色的混凝土和栗色毛石。水平向的白色混凝土平台與自然的岩石相呼應,而栗色的毛石就是從周圍山林蒐集而來,有著“與生俱來”、自然質樸和野趣的意味。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瀑布上的大平台連帶1/3的起居
室部分都飛挑於瀑布之上,對於當時的工程技術而言,無疑是一大創舉。

尼港的白色風帆

在澳大利亞悉尼港口,永恆地停靠著一艘美麗的白色帆船。它那富於詩意的、雕塑般美感的形象,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想。層層疊疊的殼體,有如迎風鼓起的白色風帆,亦像一枚枚豎立在沙灘上的白色大貝殼,當然,也有人開玩笑說它是“大魚吃小魚”,它,就是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這是一幢令人過目難忘地建築,它的身姿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風光集錦和明信片中,它已成為悉尼的象徵與標誌
悉尼歌劇院是1957年一次國際設計競賽的獲獎方案。關於這個方案還有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傳說。在參賽的方案中,年輕的丹麥建築師伍重的方案只是一些鉛筆素描般的草圖,模模糊糊地勾勒出風帆的造型,本來已被當作淘汰方案扔在角落裡,然而獨具慧眼的評審,美國建築師沙里寧卻將它發掘出來,他把這份圖帶到評審委員們的面前,說道:“各位,首獎就在這裡!”於是伍重的方案出人意料地從234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悉尼歌劇院名曰歌劇院,實際上是一個文化中心,總體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掛貼石片的基座,其中布置了車庫、排練室、更衣室,以及各種服務性設施。另一部分是在大平台之上的三組巨大殼體,一組覆蓋著歌劇院,一組覆蓋著音樂廳,另一組覆蓋著奔內朗餐廳。
悉尼歌劇院的基地位置很奇特,它位於悉尼港內瞭望無阻的奔內朗岬上,以4個面照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視線,並給市內的高層建築提供一個俯視的景觀。
悉尼歌劇院的魅力來自於深色厚實的基座與翔然耀目的殼體之間的對比,表達著歡樂慶典的氣氛與活潑的海灣風情。基座平台占地1.82公頃,平台前面的寬度達90多米,是世界上最寬的台階,在這裡有陽光、微風與浮雲,你感到有如雙腳站立在大石頭上才體會得到的厚實感。
大平台上的三組殼體,像雕塑般將牆面與屋頂融為一體。伍重說:“悉尼歌劇院是以屋頂取勝的建築之一,因為它完全暴露於來自各個方向的視野,人們可以來自空中,或泛舟於其四周的水面。在這個引人注目的位置上,實在不該出現一棟毫不強調屋頂特性的建築。這裡不應該是一個豎滿類似通氣管之類的物體的平屋面。毋寧以一種雕刻的手法來處理——一個包容所有必要之功能的雕刻。換句話說,就是每一個空間都用屋頂來表達。為了更出色地表達建築與太陽、光線、雲朵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建築充滿活力,伍重將所有屋面都鋪上瓷磚,使得每當陽光照耀,雲影變幻時就會在殼面上產生變化多端的光影效果。
殼體的形象誠然美麗動人,而為了實現這個形象所付出的代價也是驚人的。
伍重原方案的殼體形象,只是隨手畫出,而要將它付諸實踐,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結構的設計。最初試過幾種結構形式,並進行模型實驗,然而3年之後仍是一無所獲。經過6年的探索,最後終於藉助電子計算機完成了結構設計。對此,結構師奧維·阿魯曾抱怨說:“這不是一項業務,簡直是一次戰役。”
方案從獲獎到建成歷盡磨難,前後歷時17年,耗資超出預算的14倍,達5000萬英鎊。雖然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結構不合理、造價浪費、形式內容不一的失敗例子,然而試想任何另外一種形式,又怎能代替或者超越這艘白色的帆船?正如當時的評審委員所曾預言:“此方案必將成為偉大非凡的超群創作。”

神秘的天文台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博士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所創立的相對論使科學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為了紀念愛因斯坦博士所作出的偉大貢獻,並進一步發展對相對論的研究,1917年,德國政府決定在柏林郊區波茨坦建立一座以愛因斯坦命名的天文台。
4年之後,一座奇怪的建築物矗立了起來。它有著彎彎曲曲的牆面,渾圓的線條,深深的黑洞一般的窗戶,處處透出一種神秘感,似乎代表著宇宙中的什麼神秘事物;又好像是一個帶著圓盔的怪人注視著遠方,在述說著愛因斯坦博士的有關天體物理學的一個夢……。什麼夢?田野?大地?天際?亦或宇宙、星空?
建築物上部的圓頂是一個天文觀測室,下面則是若干個天體物理實驗室,整幢建築物的最初設計都是採用鋼筋水泥建造,這樣可以發揮水泥的可塑性用來完成一個巨型的紀念性雕塑,但後來由於材料供應發生了問題,只好改用磚砌,快到頂時,用水泥建造圓頂,並最終用水泥將整個建築的外立面裝飾一遍,給人一種渾然一體都是用混凝土建造的假象。儘管如此,建築物依然達到了它在設計時所具有的神秘感,並對後人運用混凝土造出各種曲線形造型起了深遠的影響。
這幢名建築的設計師是一個德國猶太人孟德爾頌,當建築物完成之後,他邀請愛因斯坦博士去天文台看一看,當然,他忐忑不安地想聽到這位大科學家的看法。愛因斯坦慢慢地環繞建築物走了一圈,又非常仔細地看了建築的內部,但結果一個字也沒說。一個小時之後,在大家一起參加的一個會議上,愛因斯坦博士突然站了起來,穿過房間走到設計師身邊,俯身在他耳邊小聲低語道:“妙極了!”。
的確,幾乎沒有更好的文字能夠用來表述這幢建築物了,這幢建築物正如一幢有機的整體,它的每一個部分都同整體密不可分。看來,愛因斯坦博士非常滿意,設計師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雕刻品一般的教堂

1954年,法國南部偏僻山區的奧·朗香新建了一座教堂。名叫朗香聖母教堂,它使默默的小鎮聞名遐爾。朝聖的人群如潮水般湧來,建築學者與旅遊者紛沓而至。人們的到來也許並不僅僅是為了聆聽上帝的福音,更多的卻似乎是為了一睹這座神秘而富詩意的建築。
這是一座小小的現代教堂。沒有指向天國的高聳,沒有令人暈眩的巨大空間。沒有十字架,也沒有鐘樓。然而只要你親臨其境,亦或僅僅通過幾張彩色圖片,你就能感覺到,古老教堂所曾喚起的那種宗教情節在此依舊瀰漫著,濃厚而深沉。
教堂的外觀很奇特,建筑西南角的塔狀實體與南面一片捲曲的牆面之間,是一個凹進的空間,這兒便是入口,然而找不到門,原來這裡有一幅抽象繪畫掩蓋了門的形式。捲曲的牆面傾斜著,上面似乎是漫不經心地開著大大小小的深洞。南牆與東牆在相接的地方斷裂開來,南牆捲曲著延伸出來,並以銳利的尖角指向天空。牆面用灰色的混凝土塑成,如岩石般厚重粗糙。暗紅色的屋頂向上翻卷著,據說來自蟹殼的想像,又仿佛合十祈禱的雙手,或者修道士的帽子,同時還有著蓄水池的功用。東面的屋檐下是一個開敞的空間,意味著對廣大朝聖者的歡迎,一個弧形的陽台從牆上挑出,當前來的教徒太多時,牧師就在這裡向廣場上的人群布道。西端的塔狀祈禱室,彎曲的頂面仿佛人的頭頂,一條細長的窗戶好像人的鼻子,兩側各有小洞,似人的眼睛,而兩排豎窗欞交錯的橫窗,簡直無異於參差的牙齒。彎曲的牆壁從塔中延展出來,伸向北面兩個略小的塔狀祈禱室,喚起你對聖母擁抱聖子的畫面的聯想。
教堂的內部被巨大的實體包圍著,被幽暗的氣氛籠罩著。東端聖壇牆面上斑斑點點的小洞透射著耀眼的光芒,像夜空中的星星。南面的光線透過厚達數米的牆壁像霧氣般飄入,仿佛來自天國的幽靈,不規則的楔形窗洞有如洞穴一般。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顏料隨意地塗抹在玻璃上,形狀抽象,卻使你想起中世紀歌特教堂中色彩斑斕的馬賽克玻璃。
雄渾剛勁的建築形體,如有機體般蘊含生命力,並且凝聚著一種遙遠的詩意和許許多多冥迷的隱喻。

奇特的音響建築

自地球上產生建築以來,建築與聲音之間便建立了某種特殊的淵源關係。西方人喜歡將美麗的建築比喻為“凝固的音樂”。在古老的希臘傳說中,太陽神阿波羅將七弦豎琴送給了他鐘愛的歌手奧爾菲斯,歌手在一塊空地上彈起動聽的琴聲,周圍的木石聞聲起舞,組合成了各式各樣的建築,而音樂中的旋律與節奏便轉化成了建築中的比例與均衡。
在中國古代,智慧高超的工匠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聲學與建築的關係,並別具匠心地將音樂融入建築中,創造了如天壇回音壁、三音石,以及“蛙音塔”、五音橋等奇妙的音響建築。
北京天壇皇穹宇的回音壁,也許並非古人刻意為了讓人玩說悄悄話的遊戲而建的。回音壁之所以能夠傳聲,是因為它是正圓形磨磚對縫的圍牆。事實上,只要是正圓形的建築,並且表面足夠光滑,都會有回音的效果,這樣的建築並不止天壇回音壁一處。
在天壇皇穹宇台階前,還有三塊奇妙的石板,稱“三才石”,亦稱“三音石”。站在第一塊石塊上擊一掌,能聽到一聲回音,這是天石。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一掌,能聽到兩聲回音,這是地石。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一掌,能聽到三聲回音,則是人石。這種奇妙的聲學現象,是由於聲波從圓壁反射回來的距離不同,因而造成次數不同的回聲。在500多年前的封建社會,能產生如此精確的聲學設計,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在中國建築史上,還有兩座奇特的“蛙音塔”。一座是河南郟縣的蛤蟆塔,一座是山西永濟縣普救寺的鶯鶯塔。以鶯鶯塔為例,在塔的周圍擊石或拍手,便可聽到清晰的蛙音回聲,隨著位置的變換,蛙音有時仿佛來自空中,有時又好像來自地下。夜深人靜之時,在塔旁某一特定位置,甚至可以聽到千米之外普救屯農舍中的動靜。鶯鶯塔的奇特現象,據傳是匠師築塔時,曾安放一對金鑄青蛙在內所致。其實,卻是由於塔身中空,以及塔檐上的複雜結構,造成某種奇特的反射聲的聚合,最後形成類似蛙鳴的聲音。
在我國天津,清東陵順治皇帝的孝陵神道上,有一座110米長的七孔橋,兩邊裝有石欄板126塊。敲擊橋板,會發出叮冬悅耳的聲音。每塊欄板大小一樣,形狀相同,但發出的聲音卻大不相同。有的清脆悠揚,有如木魚輕敲;有的渾厚低沉,仿佛鐘磐轟鳴。我國古代聲樂中分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所以人們稱它為五音橋。原來橋石用的是一個含有約50%鐵質的方解石,因此能夠發聲。
現代建築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類能夠更加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例如法國馬賽市有一堵綠色的音樂牆,行人經過音樂牆時,經過電腦特殊的程式處理,將行人的動作配製成樂曲,同時演奏。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則建造了一座音樂石橋,橋兩側裝有109塊不同規格的音響欄板,過橋的行人敲打一側,便能奏出法國名曲《在橋上》,回來時,敲打另一側,發出的聲音則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名歌《故鄉》。
建築中將音樂融入的例子不勝枚舉,隨著時代的進步,一定會有更多更奇妙的音響建築出現,讓人們大飽眼福,大飽“耳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