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坦王后階梯井

印度巴坦王后階梯井

這座地下宮殿真正的名字,是“井”,一座由一位11世紀的印度王后所建造的井,一座帶有台階的人可以自由上下的,這種井是印度古吉拉特邦巴坦地區的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巴坦王后階梯井
  • 評價:印度古吉拉特邦巴坦地區的特色。
  • 建造時間:11世紀
  • 詞性:名詞
“井”里的印度,“井”里的宮殿,“井”里的美女,

“井”里的印度

印度文化的深厚與複雜性,給想要了解它的人們製造了極大的困難。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在印度,信仰可以說是融化在印度人血液當中的,就像人們每天需要喝水一樣,他們也需要每天早晚向神祈禱,向神傾訴。在印度教神話中,被人們所崇拜和信仰的神達到3.3億之多!而一些大神如濕婆和毗濕奴等,他們的名字就各有1000個!因此,想要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祇,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但如不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祇,則無法了解印度的文化藝術,更不可能走進印度的藝術殿堂。
在印度王后階梯井裡,竟包括了印度教萬神殿建築里幾乎所有主要的神祇!這座井能以地下萬神殿的形式歷經千載而保留至今,不僅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蹟,而且以“井”的形式建造的神廟建築,在印度的建築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這座階梯井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印度巴坦王后階梯井

“井”里的宮殿

從孟買到古吉拉特邦的首府阿默達巴德,再到目的地巴坦。巴坦位於古吉拉特邦北部靠近蘇拉什特拉的沙漠化地區,離間默達巴德有150多公里。前面不遠處就是井。從地面上看,那只是半截矮牆,似乎連井欄都算不上。然而當人們走到近前,卻不禁大吃一驚:這哪裡是一口井,分明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地下宮殿!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這的確是一座井。古井的建築分兩大部分:一端是一口圓筒形的井,另一端是一個與之相連線的長方形“水池”。井的部分與中國所見的大致相仿,不同的是它不是全封閉的,而是在井壁靠“水池”的一端留下了—個缺口,使井水能自動地流向“水池”。這口井的尺寸非同小可:直徑10米深度達30米,井壁內布滿了層層雕塑。井的東面是長方形的“水池”,長達69米,寬22米,有台階層層向下。
“水池”部分的建築是倒金字塔的形式,從入口處往下層層深入,待走到靠近井的部位,已下降到地下7層的深度,每一層的池壁上都排列著各種各樣的雕塑:神像人物、動物,以及花飾圖案等等。在每一層的神像前面,則有一條與之相平行的六七十厘米寬的“棧道”,人們可以在各層的任何一個地方行走,要想用文字來描繪這座建築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妨通過照片來一睹這座神廟的風采。

“井”里的美女

這座古井中的雕塑幾乎包括了印度教中所有主要的大神。通過肖像學的研究可以看出,這裡最受崇拜的主要大神是保護之神毗濕奴:在井壁內的3層主要雕塑中,均可以看到他躺臥在一條象徵宇宙的大蛇所盤結成的臥榻上,逍遙自在地漂浮在大洋之中;而在“水池”內務層的神龕之內,表現毗濕奴各大化身的形象更是引人注目一一他曾化身為巨龜,支撐了眾神與魔鬼之間攪奶海的石柱;他曾化身為大魚,潛入海底救出了被魔鬼偷走的印度聖典《吠陀》;他曾化身為半人半獅的怪物,將魔鬼放在膝上開膛破肚;他曾化身為野豬,從混沌的宇宙中救出了地球……關於他有數不完的故事。
雕塑中的另一個精彩部分,是伴隨在神像旁邊的天女(或仙女)像。這些美麗的天女姿態各異:有的在塗唇膏,有的在照鏡子;有的在額上點紅,有的在描繪足底的花紋;有的在戴腳鈴,有的在佩耳飾;有的在舞蹈,有的在演奏樂器;有的攀折樹枝,有的懷抱嬰孩;有的手持拂塵,有的手捧魚盆……一個個均是豐乳細腰,盡現印度人體藝術中特有的三折曲線之美。而從頭到腳,更是極盡奢華:首飾、環佩、瓔絡無不精雕細琢。
印度的天女像大多是裸體的,身體的各部分全靠各種裝飾來點綴,即便穿有衣著也均是極輕薄的織物,裹在身上絲毫不掩飾身體的曲線美,極似中國唐代繪畫中的“曹衣出水”。井中大多數的天女像均伴隨有繁衍、豐收的象徵物,如魚、蛇、兒童、芒果等等。與井的含意十分切合。細細觀察之下,某些雕塑的局部還可以看到彩繪的痕跡,不難想像出這座萬神殿當年的壯麗與豪華!
要想真正解密這座王后井的全部內涵,大約得像印度神話傳說所講的一樣,生活一世又一世的時間和空間!井是窄小的,然而王后井的宏偉和巨大拓展了“井”的視野,使人們建立起另一個關於“井”的概念:“井底之蛙”也不一定“坐井觀天”,井內也別有洞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