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利努姆戰役

卡西利努姆戰役(英文:Battle of Casilinum),是公元554年,拜占庭擊敗法蘭克的一次重大戰役。納爾西斯率領著1萬8千人的東羅馬軍隊在沃爾圖諾河的北岸,由布提林率領著3萬人的法蘭克軍隊在沃爾圖諾河的南岸。最終,法蘭克軍隊全軍覆沒。

基本介紹

  • 名稱:卡西利努姆戰役(英文:Battle of Casilinum)
  • 地點:卡西利努姆的沃爾圖諾河
  • 時間:554年
  • 參戰方兵力:拜占庭軍隊18,000人(但有3分之2的赫盧利僱傭軍叛變)
    法蘭克軍隊30,000人,少量的阿勒曼尼軍隊,兩支赫盧利人僱傭軍
  • 傷亡情況:拜占庭軍隊傷亡極少
    法蘭克軍隊全軍覆沒
  • 主要指揮官:納爾西斯(拜占庭帝國);布提林(法蘭克王國
554年,10萬法蘭克大軍在布提林、洛瑟的帶領下進攻東羅馬帝國控制的義大利。東羅馬帝國的名將納爾西斯知道法蘭克蠻族缺乏有效的攻堅手段,就命令各將領緊守城池,不與法蘭克人糾纏。
果然,洛瑟的一路法蘭克軍隊驕傲輕敵,誤以為敵方怯戰,在法諾城的東羅馬守將Artabanes的3千駐軍猛烈衝擊,丟掉大部分搶來的財物,敗退回波河北岸,洛瑟公爵也因為戰傷而死。另一路由布提林率領的法蘭克軍隊還不知道這個訊息。他們在義大利停留得更久,受到炎熱氣候和黑死病流行的削弱。等布提林北返經過卡普亞境內卡西利努姆城 (Casilinum)附近的時候,只剩下3萬軍隊。
這時,納爾西斯率領1萬8千人東羅馬軍隊(包括3支赫盧利人僱傭軍)出現了。納爾西斯在沃爾圖諾河的北岸紮營,布提林在沃爾圖諾河的南岸紮營。布提林若想回到法蘭克,必須突破納爾西斯的防禦,所以花費重金收買了3支赫盧利人僱傭軍的其中2支。而納爾西斯則像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那樣,堅守不出,還派出遊騎劫糧。納爾西斯還派兵引燃了一車稻草,並順風燒毀法蘭克人在河岸建立的木製高塔橋頭堡,占領了橋樑。然後,納爾西斯授意一名赫盧利人假意叛逃到布提林大營傳播假情報,引誘布提林主動進攻。
卡西利努姆戰役,納爾西斯基本沿用塔吉納戰役的戰術構思,中央陣線重步兵由新得的降將Aligern指揮(其中,大部分是全身披甲的下馬騎兵),還配備了長矛盾牌。第二線是輕裝弓箭手,可以用45度角曲射火力越過前排重步兵射擊法蘭克軍。整箇中央陣線成半圓形,又是請君入甕的姿態。兩翼各有3千名騎兵弓箭手,納爾西斯本人在右翼。在左翼的尖端又埋伏了一支騎兵,可以用來打擊敵人背後。布提林使用典型的法蘭克戰法,除了少量騎兵打頭陣,主力兩萬多步兵排成楔形三角陣,布提林本人和他的親兵構成最強的三角尖端,大家的盾牌聯在一起,密不透風,而且盾牌上還突起矛尖,可以在將敵人向後推的同時殺傷敵人。
憑藉可怕的飛斧和數量優勢,法蘭克人衝進了羅馬中央陣線,三角陣的頂端已經突破羅馬防線,納爾西斯命令手下赫盧利人預備隊上去填補防線空洞,將法蘭克人頂回去。同時,兩翼的大量弓箭手顯示出無比的威力:我們知道對於任何方陣或者三角陣來說,陣中士兵的盾牌連成牆,嚮往的正面得到很好保護,但是向自己陣內的後背是沒有防護的,而法蘭克步兵沒有甲冑,除了盾牌就沒有第二層防護措施,於是納爾西斯命令突出的兩翼騎兵弓箭手不射擊當面之敵,專門射擊對翼敵軍的背後。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形成交叉火力。又因為法蘭克的陣線如此密集,羅馬弓箭手箭無虛發。同時,羅馬埋伏的騎兵包抄法蘭克大三角陣的背後。
最終,3萬人的法蘭克大軍全軍覆沒。法蘭克軍隊的統帥——布提林,也像此前的洛瑟公爵一樣,重傷之後,不久便死去。
至此,東羅馬帝國達到了全盛態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