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本半島海戰

468年的卡本半島海戰堪稱為地中海世界的赤壁之戰。在這場會戰中,兩大羅馬帝國,尤其是東羅馬帝國的海軍遭到重創。而對於西羅馬帝國而言,這同時也是其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因為此戰之後,西羅馬帝國最後的戰鬥力量基本上消耗殆盡,經過連年戰亂的西羅馬帝國經此重創,以後再無力發動大規模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卡本半島海戰
  • 地點卡本半島
  • 時間:468年
  • 參戰方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汪達爾王國
  • 結果:汪達爾決定性勝利
  • 參戰方兵力:羅馬聯軍:5萬  戰艦:1113
    汪達爾軍隊:不詳
  • 傷亡情況:羅馬聯軍:1萬餘人 100餘艘戰艦
    汪達爾:不詳
  • 主要指揮官:羅馬:巴西利斯庫斯
西羅馬帝國的困境,東羅馬帝國的助力,火燒卡本,

西羅馬帝國的困境

卡本半島海戰卡本半島海戰
公元五世紀五十年代的西羅馬帝國情況十分嚴峻,造成這個情況的主要
蠻族橫行羅馬境內的路線蠻族橫行羅馬境內的路線
內因,一是政治混亂,二是財政困難。任誰都知道,此時的帝國已經是病入膏肓。其境內蠻族林立,朝中朝綱混亂,軍中軍紀散漫。破碎的帝國簡直就是這樣即將咽氣的帝國殘軀。
政治混亂一直是縈繞帝國的一個頑疾。自名將斯提里科死後,西羅馬帝國經歷了兩年的虛弱期。直到君士坦提烏斯三世於公元410年接替了斯提里科成為西羅馬的高級指揮官,這一局面才得到扭轉。在西哥特人的幫助下,他先是在公元411年解決了篡位者君士坦丁三世,然後又在413年解決了另一個篡位者約維努斯。
三年後,羅馬曾經的頑敵西哥特人與羅馬重申結盟,和羅馬軍隊並肩在西班牙圍剿其他蠻族,羅馬則將西班牙和高盧西南部割讓給西哥特人。已經占據西班牙的斯靈族汪達爾人消滅殆盡,阿蘭人也損失慘重。可憐的蘇維匯人躲到了伊比利亞半島西北部,只余盤踞在西班牙西南部的哈斯丁汪達爾人逃得一劫。
從法國南部一直被碾壓到西班牙南部的汪達爾人從法國南部一直被碾壓到西班牙南部的汪達爾人
這便是政治較為穩定,稅收還算充足時,晚期西羅馬帝國的表現。可造化弄人,公元421年9月2日,君士坦提烏斯三世突然逝世。過了兩年,與其共治的霍諾留斯也撒手人寰,帝國的力量立刻被爭權奪利的野心家割裂了。
就在這新的一段政治混亂期間內,汪達爾人和阿蘭人聯合渡過了直布羅陀海峽,開始了在北非的掠奪。儘管埃提烏斯在公元433年已掌握統治大權,但自君士坦提烏斯三世死後,高盧情況再度變得惡化起來。
此刻阿非利加的防務唯有依靠東羅馬帝國派來的援軍支撐。就在埃提烏斯終於暫時處理完勃艮第、西哥特、巴高達問題的同時,汪達爾-阿蘭聯軍已經占領了西羅馬帝國最重要的稅收要地:阿非利加。
當代依然豎立在阿非利加沿海的羅馬城市遺蹟當代依然豎立在阿非利加沿海的羅馬城市遺蹟
阿非利加的失陷對帝國財政的衝擊直接體現於公元五世紀四十年代的一系列法令中:
公元440年,政府宣布撤銷帝國所有稅收的特別減免權,削減官員外出收稅時留給自己的份額。
公元441年,取消國有土地和教會土地的租金優惠,向高級權貴的土地徵收各種小型稅。
公元444年,帝國承認納稅人竭盡全力也無法供養原有的士兵,同時又加收了4%的營業稅。
再具體點,北非稅收減少的總量標誌著軍隊減員近4萬野戰軍步兵。
就在這么艱苦條件下,埃提烏斯仍靠著大權以及盟友的力量,抵抗住了公元451年、452年匈人的兩次大規模入侵。在阿提拉死後,埃提烏斯是很有可能和東羅馬帝國聯手收復北非的,但誰也想不到,深植於帝國政制當中的頑疾再度發作。
公元454年9月,埃提烏斯因突如其來的陰謀橫屍宮廷之內。當時他正在向皇帝解釋財政狀況,萬萬沒想到皇帝會突然從皇位上跳起,拔出長劍和同夥赫拉克里烏斯一同撲向他。瓦倫提尼安三世夢寐以求的權力似乎真正的到了他自己手中,可不到六個月,他就被元老馬克西姆斯陰謀殺死,而馬克西姆斯在兩個月後就被人用石頭砸中太陽穴,倒斃街頭。
埃提烏斯 為羅馬盡心盡力卻不得善終埃提烏斯 為羅馬盡心盡力卻不得善終
之後帝國實際的最高權力者變成了阿維圖斯,墨喬里安,里西默。這三位爭權奪利的野心家為了增加手中的籌碼,不惜通過允許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燒殺搶掠來拉攏蠻族。
也是在這段時期,各個蠻族都通過各種方式,或外交或武裝行動,增強了自身的實力。特別是汪達爾人,他們不僅再度洗劫了羅馬,還吞併了的黎波里塔尼亞、努米底亞、茅利塔尼亞、西西里、科西嘉和巴利阿里群島,極大地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西羅馬這個渾身染疾的病人如今只剩最後一口氣,全部的希望,都只能寄託於那東方的兄弟,東羅馬帝國了。
利用西羅馬內陸壯大起來的汪達爾王國利用西羅馬內陸壯大起來的汪達爾王國

東羅馬帝國的助力

東羅馬帝國實際上一直對西部帝國盡心盡力。但要知道東羅馬不僅需要在東面對付薩珊波斯,在多瑙河流域還受匈人的牽制,可抽調的兵力十分之少。
公元5世紀中葉的東西羅馬帝國公元5世紀中葉的東西羅馬帝國
晚期帝國的軍隊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機動的野戰軍和中央軍,二是駐防的常駐軍。根據《百官志》的記載,公元五世紀的東羅馬,總共有305支常駐部隊。其中有156支駐紮在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前線,92支保衛埃及和利比亞,留在巴爾幹的只有57支常駐部隊。精銳的野戰軍則主要部署在巴爾幹半島。
這種軍力分配方式跟東帝國的邊境戰略有關。在東方,因為經濟要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帶,所以羅馬可以通過縱深防禦戰略,多設定要塞堡壘來防禦薩珊波斯人。在巴爾幹半島及多瑙河流域,則由於缺乏戰略縱深造成情況則大有不同,需要大量的機動作戰力量。
在阿提拉的匈人帝國如日中天的時,君士坦丁堡當局的機動力量為了防衛巴爾幹,必須留在當地。如若分派太多軍力支援西羅馬,匈人絕對會抓住這個機會蹂躪東帝國的領土。
鎮守邊境的晚期羅馬軍隊鎮守邊境的晚期羅馬軍隊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上演過。汪達爾人剛剛奪取迦太基不久,西羅馬的埃提烏斯立刻就向君士坦丁堡求援,請求組織一支遠征軍收復阿非利加君士坦丁堡欣然應允了,並組建了一支由1000艘戰艦組成的強大遠征軍,集結在西西里準備出發。這次遠征最後就因為匈人在同一時間突然越過多瑙河,發動大規模入侵,迫使君士坦丁堡不得不緊急召回遠征軍為結果無疾而終。
可以看出,東羅馬帝國無法提供西羅馬足夠的軍事支援實屬無奈之舉,他已儘自己所能提供援助了:
在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占領羅馬時,東羅馬派出了4000人來到拉文納保衛霍諾留。
公元425年,君士坦丁堡又派出中央野戰軍幫助瓦倫提尼安三世登上皇位。
公元5世紀30年代,東羅馬指揮官阿斯巴爾又率領軍隊登入北非阻擋汪達爾-阿蘭聯盟繼續向阿非利加進軍。
公元452年,他們又和埃提烏斯合力,突襲位於匈牙利的匈人腹地。迫使已經殺入義大利本土的阿提拉不得不放棄對羅馬城的進攻。
在擺脫了匈人的威脅之後,東羅馬終於能騰出手來好好拉他的兄弟一把了。君士坦丁堡當局清楚地認識到要維繫西羅馬帝國,必須做到三件事:
恢複合法政權-減少安撫蠻族勢力的花費-增加稅收
當時西羅馬的皇帝是利比烏斯·塞維魯,他的背後支持者是里西默,但這位新皇帝卻被高盧和伊利里亞野戰軍餘部的指揮官埃吉迪厄斯和馬塞里努斯反對。兩位指揮官直接發動叛亂來表示他們的不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塞維魯首先因不可知因素暴亡。接著通過協商,里西默和馬塞里努斯都決定接受君士坦丁堡推薦的新任皇帝人選:安提莫斯。
公元467年,新皇帝安提莫斯終於登基了。他的登基也使得西羅馬帝國政治趨於穩定,可是誰都知道,只有收復北非才能真正的復興西羅馬。
5世紀的羅馬軍團士兵5世紀的羅馬軍團士兵

火燒卡本

為了這支遠征軍,東羅馬帝國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總計10.3萬磅約等於46噸的黃金。整個東羅馬帝國召集1100艘船隻組成艦隊,這支艦隊的指揮官是利奧一世的姻親巴西利斯庫斯,他前不久才在巴爾幹半島大勝阿提拉的幾個兒子。
當代的卡本半島當代的卡本半島
後來的歷史作者普羅科比宣稱這支艦隊有10萬人,這個數字顯然太大了。後世學者估計,不計水手的話,這支艦隊可能有30000多的士兵。
這支艦隊里的船隻絕大多數都是僅靠船帆航行的商船,只有一小部分是專門的軍艦,可以划槳前行。因此羅馬方的戰略是絕對避免海戰,試圖一次性登入北非,進入羅馬軍隊擅長的陸地戰。誰知道這樣的安排竟在後來釀成了一場慘案。
除了這支艦隊外,還有馬塞里努斯率領的伊利里亞方面軍,和從埃及出發的一支軍隊。算上他們的話,東西羅馬帝國投入到這場作戰中的人數肯定超過50000人。
晚期的羅馬帝國海軍部隊晚期的羅馬帝國海軍部隊
這兩支軍隊先於主力艦隊出發。其中馬塞里努斯負責進攻地中海西部的薩丁尼亞,將汪達爾人從當地趕了出去。隨後他又成功地占領了帝國糧倉之一的西西里島。由赫拉克利烏斯指揮的埃及軍戰果也不錯,他們在的黎波里塔尼亞登入後與當地部隊會和後,一舉將汪達爾人從當地驅逐了出去。
這樣東羅馬帝國軍隊在進攻北非的汪達爾人本土前,已經在戰略上形成了合圍之勢。在那個時候,沒有一個人懷疑羅馬艦隊最終將收復阿非利加。
公元468年6月,巴西利斯庫斯率領艦隊從義大利出發,沿主要通商航線向南駛進,來到了位於迦太基東側的卡本半島。不知出於何種原因,他居然下令全軍在此拋錨停泊,而這個地方距離迦太基只有60公里。我們只能猜想,他希望在進一步獲得阿非利加的情報後,再做定奪。正是這種不果斷,害慘了整支艦隊。
由於卡本半島夏季一直刮著東風,為了防止船隻被吹上岸,巴西利斯庫斯將艦隊布置在半島的西側。
羅馬時期的商船羅馬時期的商船
汪達爾國王是以狡詐著稱的蓋薩里克。他自知自己的實力無法與羅馬艦隊正面較量,於是他只能取巧。
首先他向巴西利斯庫斯派出使者,請求對方把作戰的日期延緩五天,為的是在這五天內,他可以考慮如何滿足皇帝特別希望的事情。為了爭取這五天,根據普羅柯比的記載,蓋薩里克還背著巴西利斯庫斯的軍隊給巴西利斯庫斯送去大量的黃金,似乎這五天內,會有什麼有利於汪達爾人的事情發生一般。
這事確實發生了。卡本半島的風向突然發生了變化,由常見的東風轉為了西北風。看到風向轉變的蓋薩里克立刻發動艦隊,直撲西西里方向。隨後,占據了順風位置的汪達爾人很快來到卡本半島,此刻他們面前的羅馬船隻全都因突然改變的風向擠在岸邊,猶如砧板上的肉等待著汪達爾人。
蓋薩里克立國北非後仿照希臘羅馬風格髮型的銀幣蓋薩里克立國北非後仿照希臘羅馬風格髮型的銀幣
蓋薩里克馬上亮出之前準備好的空船點上火,讓其順風駛向羅馬艦隊。這些小船碰到哪裡,哪裡就燃起火來,任何與其碰到的船隻很快都被烈焰覆蓋了整條船身。
羅馬艦隊因大多數船隻都是只有帆的商船,根本無力快速脫離險境,只能靠其他擁有划槳的船隻拖行出火海。隨著火勢蔓延,羅馬戰艦自然是一片混亂,還有一種更大的聲響,蓋過風和熊熊火焰發出的聲音,那是士兵和水手一起在用他們的長桿推開火船和自己的船,但是所有的船都擠在一起燒毀了。
羅馬槳帆船戰艦因為數量太少而無法保護運輸船隊羅馬槳帆船戰艦因為數量太少而無法保護運輸船隊
汪達爾艦隊也及時殺到,他們撞沉羅馬戰船,把試圖逃走的士兵連同他們的武器都作為戰利品帶走。羅馬艦隊雖然未被徹底摧毀,但也已無力將作戰計畫進行下去。而其他兩路軍也沒再取得任何戰果:
赫拉克利烏斯直接打道回府。
馬斯里努斯則被同僚軍官背信棄義地刺死。
就這樣,西羅馬最後復興的希望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滅亡前夕的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夕的西羅馬帝國
卡本海戰慘敗後,西羅馬繼續了自己的內斗傳統。先是安提莫斯和里西梅爾爭鬥,隨後是格里塞利烏斯和尼波斯對決。就在羅馬人窩裡鬥的時候,蠻族都在馬不停蹄地擴張自己的領地,最終徹底蛀空了整個西羅馬帝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