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

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

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成立於2020年5月,由蘇通科技產業園區、錫通科技產業園一體化融合而成,是江蘇省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合作開發的跨國園區,是中國政府與奧地利政府共同建設的生態園區,是南通蘇州無錫三市跨江聯動開發、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示範園區,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人口約10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
  • 別名: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蘇錫通園區
  • 成立時間:2020年5月
  • 區域面積:約 100 km
  • 人口數量:約 10 萬(截至於2021年)
發展歷史,地理交通 ,設施配套 ,規劃發展,所獲榮譽,

發展歷史

近年來,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註冊外資、到賬外資年均增幅達到50%以上;財政總收入實現幾億元到十幾億元再到二十幾億元的“三級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40%-50%的年均增幅,稅占比常年保持全市最高;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車及其核心部件為重點的精密製造、以大規模積體電路封裝測試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三大特色產業;都市工業綜合體體量實現歷史性突破,中新智慧型產業園、環普現代產業園、平謙國際現代產業園、“未來島”硬科技產業園等建成及在建國際化都市工業綜合體達到120萬平米;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引入諾德安達與惠靈頓兩所世界知名國際學校,樹立了南通國際教育發展標桿。2020年上半年,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全力擺脫疫情的不利影響,經濟全面復甦,工業總產值和應稅銷售、服務業應稅銷售和財政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9%、48%和6%。
2020年以來,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目前,南通蘇錫通園區共有外資項目63個,總投資42億美元,其中,超千萬美元項目46個;超五千萬美元項目22個;億元以上美金項目15個。一是圍繞跨國平台招商。充分利用園區跨國合作的獨特優勢,一方面高舉蘇新合作旗幟,充分激活蘇新合作機制。以項目為導向,深化與中新集團南通分公司的招商合作,依託與新加坡、歐美主流商圈的良好關係及招商網路,大力招引高質量的外資項目。截止目前,累計幫助園區引進了聯鋼、饒州電子、上研柴油機等80多個高質量項目,占園區總量的三分之一強,累計完成註冊外資4.5億美元,到賬外資1.8億美元,註冊內資39.4億元,到賬內資11億元;另一方面充分放大中奧合作品牌,加強與奧地利聯邦商會、汽車產業集群等的合作,並以此為紐帶面向整個歐洲地區開展項目招引,成功引進總投資1.8億美元的柏德高檔汽車真皮內飾、總投資9000萬歐元的史達利密封新材料等10餘個優質項目。二是依託專業機構招商。派遣專人進駐深圳、上海等城市,全力加強與德勤、普華永道、高力國際、CBRE、名古屋銀行等海內外著名專業招商機構以及PNP等國際著名孵化器、跨國公司中國總部及分支機構對接,以園區“親商、安商、富商”的優質服務理念,扁平化、標準化、便利化的高效政務服務,吸引了總投資2.5億美元音戶平田汽車零部件、總投資20億元的平高物流等數十個高質量項目落戶,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三是強化產業鏈招商。依託在手的恆大整車、通富微電、捷捷微電等項目,整合上下游產業資源,將產業進行精確拆分,細化到每個產業“零件”,研究到每個“零件”的前10強,鎖定到目標企業,逐家逐企開展招商對接,登門招商,以“不在談判桌上,就在招商路上”的狀態,成功招引通富微電二期、捷捷8英寸晶片等項目。

地理交通

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位於蘇通長江大橋北翼,是南通接軌上海、融入蘇南的橋頭堡。通過完善的高速公路、水路、鐵路及航空網與中國和世界的主要城市相連。南通位於中國沿海經濟帶和沿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已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
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位於滬、蘇、通“小金三角”的中心點,距蘇州40分鐘車程,距上海、無錫均為1小時車程,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公路交通方面:沿海高速、寧通高速、江海高速、204國道、328國道等交通幹線在南通交匯,園區擁有優越的交通優勢。
過江通道方面:除了蘇通大橋以外,崇啟大橋明年年初建成通車,滬通鐵路大橋也將於今年年底動工興建,使園區完全融入蘇南和上海。
航空運輸方面:南通興東機場是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骨幹支線機場,目前已經開通北京、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成都、青島、武漢等10餘條航線。園區距興東機場僅20分鐘車程。另外,從園區出發,到上海虹橋機場和無錫碩放機場均為60分鐘車程,到浦東國際機場120分鐘車程。
港口運輸方面:園區上游的南通港有萬噸級碼頭38座,與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的300多個港口通航,能夠停靠15萬噸級大型船舶;另外,園區內也規劃有兩座5萬噸級貨櫃碼頭。

設施配套

2009年9月28日,一期9.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正式開工;到今年10月份,一期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將全部建成,同期完成部分景觀,具備項目承載能力;同時,園區在發展的要素配置方面,也有獨特的優勢:
土地方面:園區50平方公里地形平整,開發成本低,是長江入海口最後一塊地。
供電方面:園區建有2座220千伏輸變電站和8座110千伏輸變電站,可提供20KV/110KV/220KV不同等級的電源,實現雙迴路不間斷供電。
供水方面:水源取自長江,淡水資源豐富。園區具備日供60萬噸自來水的能力。
通訊方面:由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提供國內國際直撥、數據通信、寬頻高速上網、傳真通信等服務。
排污方面:園區採用雨污分流,具備日處理20萬噸污水的處理能力。
供熱方面:園區採用集中供熱方式,全年穩定提供各種壓力等級需求的蒸汽。
供氣方面:西氣東輸將於今年8月在園區建成供氣站,園區擁有充足的天然氣資源,實行液化天然氣管道供氣,全區管網環通。
為適宜園區居民的出行,城市交通設施規劃採取TOD(公共運輸引導開發)模式,綠色公共運輸優先。快速通道近期動工,把園區與主城區相連。整個園區景觀綠化按450元/m2標準投資建設,相當於目前高檔別墅區的綠化投入標準,園區的城市功能配套有國際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國際醫院。滿足入駐企業及居民的教育、醫療等需求;配套有星級酒店,鄰里中心,便利中心,人才公寓,休閒娛樂場所,提供全面的生活服務設施。園區在長江邊規劃生態休閒區,結合南通濠河和狼山兩個4A級風景區及江南的風景名勝,為園區居民提供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規劃發展

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區別於一般意義的工業園,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擁有先進的規劃。園區學習借鑑新加坡“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規劃先行、成片開發”、“城市功能同步配套”等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委託曾經成功完成蘇州工業園區規劃編制工作的新加坡邦城顧問公司編制了園區的概念規劃和控制性詳規;委託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完成產業規劃;委託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生態規劃;委託美國易道公司編制園區景觀規劃。並在概念規劃的指引下,完成了15項專業規劃,形成完整的城市開發建設規劃體系。目前,這些規劃正引領著園區科學合理的開發。
在開發目標方面:確立了“12345”的奮鬥目標,即一年建成一期九通一平基礎設施;二年完成園區內全部拆遷;三年拉開5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框架;四年初具區域形象;五年基本具備城市功能。
在開發時序方面:分三期開發:一期9.5平方公里,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到位;二期20平方公里,再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其餘的三期用3—4年,把園區建設一座融生產、生活、商貿、居住於一體的高科技、生態型、國際化、綜合性的現代化濱江新城。
在產業基礎方面:蘇通科技產業園規劃與發展定位一方面是基於經濟發展的更高需求,另一方面也結合了園區周邊的產業狀況。蘇通科技產業園不是一個孤立的園區,園區西北側的國家級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20多年的發展,已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園區北側、東側的通州、海門,在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名中均為前50強。日本在華最大的投資項目王子製紙,中國最大的港口機械生產商振華港機,美國通用電器、美國嘉吉、日本東麗、台灣南亞塑膠等大型項目在園區周邊布點落戶。周邊的產業基礎為園區的產業集群和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產業發展方面:園區將圍繞“高技術、高附加值、高配套率和較大產業規模”的發展目標,鼓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機電、現代服務業等六大新興產業,帶動園區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提升。

所獲榮譽

2022年4月6日,南通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行政審批局入選“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公示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