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古鎮管理管委會

南潯古鎮管委會位於南潯區中心城區適園東路與康寧路口。轄區南潯古鎮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和旅遊勝地。明萬曆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繅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潯古鎮管理管委會
  • 位於:南潯區中心城區適園東路
  • 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
  • 明萬曆年:興蠶絲業和手工業
歷史沿革,管轄範圍,內設機構,古鎮歷史,南宋初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初期,改革開放後期,行政區劃,規劃展望,

百科名片

南潯古鎮素有“文化之邦,詩書之鄉”之稱。歷代名人輩出,明代就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之諺。現有全國有影響的潯藉專家學者8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9人。
據《江南園林志》云:“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且皆為巨構,實江南所僅見”。南潯擁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蹟。如馳名中外的文化寶庫嘉業堂藏書樓;江南園林佳構小蓮莊;獨具江南風情的沿河居民建築群、明代百間樓;號稱“江南第一宅”的張石銘舊居和民國元老張靜江故居以及穎園、絲業會館和大小古橋等。由南潯商會改成的南潯史館已成為展示南潯歷史的對外宣傳視窗。
南潯古鎮建於南宋淳佑季年(1252年),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昌盛,教育發達,名人輩出。據宋,明,清三朝統計,南潯籍進士41人,南潯鎮京官56人,明清兩代任全國各地州縣官57人。南宋至民國,在全國有影響的潯籍學者有80多人,故南潯有“詩書之邦”、“鎮志之邦”之美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業堂藏書樓,江南園林藝巨構小蓮莊,中西合璧建築張氏舊宅,無不透視出深厚文化底蘊和濃厚的文化色彩。一鎮擁有8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250多名中高級職稱的教授、專家更為江南其他鄉鎮所罕見。南潯已經成為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後花園,成為城市居民休閒、度假、療養、觀光遊覽的最佳勝地。

歷史沿革

為進一步理順古鎮管理體制,結合南潯古鎮保護利用和旅遊發展的現實需要,2011年6月30日, 經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南潯古鎮管理委員會,作為區政府派出機構,機構規格為正科級。經區政府授權或有關政府部門委託,依法做好古鎮區的保護、利用、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

管轄範圍

東界自風水墩起—外環東路(籌)以西—東市河—馬家港河—虹陽路以西;西界自頔塘與西市河交界口起—西市河—永安路以東—康寧路以東-適園路以南-嘉業路以東;南界至人瑞路以北;北界至頔塘以南。

內設機構

南潯古鎮管理委員會內設五個職能科室。
(一)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管委會的日常工作,協助領導做好重大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對委機關各職能機構和直屬單位的工作督查、綜合考核;負責對外聯絡和宣傳工作;負責依法行政、電子政務、文秘、檔案、保密等工作;負責基層黨建、紀檢監察、組織、宣傳、人事、統戰群團和人民武裝等工作;負責處理人大建議和議案、政協提案及民眾來信來訪;負責後勤保障和安全保衛等工作。
(二)產業發展科:負責擬訂並實施區域旅遊產業計畫;組織、協調旅遊宣傳和行銷工作;負責指導景區、景點管理工作;負責旅遊行業統計工作;開展旅遊及相關項目招商,為進區項目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務;負責區域範圍內旅遊資源的開發、保護和利用;負責區域範圍內旅遊市場的管理,受理處理景區旅遊投訴。
(三)規劃建設科:負責區域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編制、調整和規劃的監督、實施工作;負責審核建設項目選址及核定用地範圍,協助辦理進區建設項目的規劃審批與開工建設等有關手續;負責區域範圍內基礎設施、旅遊設施、市政設施等的建設、維護和管理;負責區域範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聯繫、協調工程規劃、建設中的相關事宜,做好進區項目建設的相關服務工作;負責古鎮區內直管、代管公房和文物、公共建築物等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以及其他建築物的管理;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四)財務融資科:負責財務概算、收支計畫的編制和建設項目資金的籌措、調撥平衡工作;負責委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的日常財務核算及資金管理工作,匯總、編制財務報表;負責直屬企事業單位和工程的財務審計工作;負責區域範圍內國有資產管理。
(五)綜合管理科:負責區域範圍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區域範圍內社區管理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負責協調區域範圍內文化、體育、衛生、人口與計畫生育、民政事務、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係協調、合作醫療等有關社會發展方面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古鎮歷史

南潯建鎮至今的漫長歲月中以經濟、政治為主線來剖析,大體上可分為六個歷史階段。

南宋初期

從村落到建鎮階段。南宋初,本地僅一村落,稱潯溪村,後稱南林,“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土潤而物豐,民信而俗朴,行商坐賈之所萃。”淳祐末立南潯鎮,這表明鎮的形成,是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此後直至明萬曆中,蠶桑種植經濟和家庭手工繅絲日益發展。

明朝時期

明萬曆至清中葉雄鎮階段。南潯七里(輯里)村民在洪武十六年(1383)前後曾多次改進繅絲方法,明萬曆(1573—1620)間對育蠶、植桑、繅絲等又進行技術革新,如培育了名聞中外的蓮心種,製成了三緒絲車等,因而七里湖絲聲名鵲起,杭、嘉、湖、蘇所產生絲均冠以七里之名。清乾、嘉年間,七里絲行銷範圍除江南外,經明州(今寧波)、廣州大量外銷日本及歐美。史家稱:進入明代,“蠶桑之利,其盛於湖”。“蠶事吾湖獨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當時,鎮境“家家門外桑陰繞,不患葉稀患地少”。“潯溪溪畔盡桑麻”。“無尺地之不桑,無匹婦之不蠶”。可見蠶桑種植經濟的盛貌,而七里絲之暢銷,又與蠶桑業、手工繅絲業形成良性循環,互相促進,鎮村經濟的繁榮,“江浙之雄鎮”為民間之共識,史家之定論。

清朝時期

江南名鎮階段。近代,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鴉片戰爭失敗後,上海闢為通商口岸,湖絲貿易以南潯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國生絲出口貿易中居舉足輕重的地位。道光初及同治末年,南潯人先後搖成絲經,這二次革新,改變了出口“有絲無經”狀態,以致對外貿易激增,並促進了繅絲業的大發展。全鎮至少有十分之六以上的農民以紡經為業,絲經行最盛時達56家之多。清末民初,絲棧達42家,上海的91家絲經行中,70%為南潯人所開設。從出口貿易看,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口岸蠶絲出口總數為21176包,其中南潯出口數為13426包,占出口總數的63.396%。“同治九年(1870)中國蠶絲出口達到五萬擔。到光緒十八年(1892)出口超過了十萬擔。在短短二十年,蠶絲出口量又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還是湖州輯里絲。”(《近代浙江絲綢業民族資本的發生與發展》求良儒)。在此期間,七里絲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居主要地位。
七里絲以質優量多,而暢銷海內外,南潯經濟由此空前繁榮,它以江南蠶絲名鎮載譽國際。到清同光年間,南潯因經營蠶絲貿易而成為富豪者達數百十家,他們所積累的財富少則數十萬兩白銀,多則達千餘萬兩白銀之巨,在江南各鎮中首屈一指。他們除致力發展蠶絲外貿外,還投資鹽業、鐵路、房地產、典當業、銀錢業和現代企業,其範圍包括江、浙、皖等地,特別是他們雄厚的商業資本在近代上海商場中占有重要地位,當時上海稱之為“南潯幫”的商人,其中多數是“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家族中的成員。他們發家致富後,在故里建宏大宅第,置田地房產,築庭園書齋,以及捐資築路造橋,興辦教育等社會公益。這些民族資本家,是伴隨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他們不僅為本地,乃至中國初期的民族資本主義繁榮和文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這一歷史階段,整個中國社會處於封建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從萌芽到發展的時期。南潯蠶桑、手工制絲業發達,外貿興旺,百業昌盛,市場繁榮,從性質上說,已是名噪江南的典型商業性市鎮,它以生絲銷售為主兼有蠶繭原料加工手工業的絲市專業為特色。清末,史家稱“整個湖州城,不及南潯半個鎮”,將因商業發展而新興的南潯與傳統古老的行政中心的湖州,作了鮮明對比,也概括地表明南潯鎮在湖州府的經濟地位。

民國時期

民國中期進入式微階段。這期間,七里絲面臨資本主義國家機械絲的嚴重挑戰,雖然從民國元年至23年(1912~1934)這二十三年中,七里絲出口平均數占上海出口生絲總數仍然高達38%,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的八年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忙於戰爭和醫治戰爭創傷,輯里絲每年出口數量不減,但好景不長,民國18年開始,出口數直線滑落,23年出口數慘跌到300包。抗日戰爭期間,蠶絲生產又備受摧殘,直至解放前,呈一蹶不振的衰落局面。作為南潯經濟命脈的絲生產的萎縮,造成市場蕭條,農村破產,缺糧嚴重,民生凋敝狀態。解放後的44年,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南潯經濟建設歷經了兩個階段,至今已建成了現代中小型工業為主體,商貿、農業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的市鎮。

新中國初期

新中國建立到1978年。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生產關係的變革,生產力得以解放,經濟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57年工業總產值為580萬元,比解放初增加了11倍多。至1978年工業總產值達3805.26萬元,比1957年增長6.6倍。1950年,鎮區僅有5家私營小廠,151家個體手工業戶,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技術革新,許多現代企業脫穎而出,工業內部結構逐步發生變化,制絲、皮革、皮件、化工、印刷、食品等企業紛紛建立,工業從過去單一的絲織業跨人多門類的渠道。農業從解放前的單季稻發展到春花連作稻三熟制。1949年全年糧食總產量僅為5618.5噸,畝產193.5公斤。到197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9119.9噸,畝產704.5公斤,分別增長3.4倍和3.64倍。蠶繭,1949年年產54.2噸,到1977年達到239.2噸,猛增44倍。但由於受到“大躍進”的折騰,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以及計畫經濟的制約,經濟建設的速度是緩慢的。

改革開放後期

1978年開始進入快速健康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南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開創了新的前景。工業總產值,逐年呈滾動式遞增,198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為3.22億元,比1978年增長8.4倍,其中鎮村工業總產值從406.78萬元,提高到1億元,增長了24.7倍。商品零售總額從3334.23萬元,提高到1.98億元,增加了4,9倍。農業總產值從1022萬元,提高到1313萬元,增長了29%。其中蠶繭從215.2噸,提高到436.29噸,增加了l倍,糧食、油菜生產也連續增長。工業內部結構則起了根本性變化,1988年全鎮已擁有工業企業183家,職工2211749人,並形成機電、製革、皮革、制絲、化工為主體的多門類產業體系。同時,村辦企業異軍突起,發展到117家。出口創匯1847.98萬美元。全鎮儲蓄總額增加到4931.29萬元,比1978年增加了18倍,十年的發展變化,表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經濟才能發展,才能使工、商、貿、農生產保持高速度,不斷登上新的台階。
1990年以來,鎮黨委和鎮政府緊緊依靠全鎮人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鎮情出發,大膽改革創新,實現經濟建設快速、高效發展。
南潯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昌盛,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其中許多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卓有建樹,影響及於鄉里以至海內外。
據宋、明、清三朝統計,南潯籍進士41人,宋、元、明、清時期,潯籍京官56人,明、清兩代任全國各地州縣官57人。南宋至民國,在全國有影響的潯籍專家、學者80多人。當代,潯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240餘人,現任中央委員、候補委員3人。
歷史上,南潯有“詩書之邦”和“鎮志之鄉”之美譽,許多名人著書立說,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如朱閨禎著有《涌幢小品》、《明史概》、《皇明紀傳》等;董斯張著有《吳興備志》、《廣博物志》、《七國考》等;陳忱著有《後水滸》;董說著有《易發》、《西遊補》以及大量詩集。清代有著述問世的南潯人達280餘人之多,其中許多是具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著,如“南潯三先生”的施國祁撰有《金史詳校》、《金源札記》等;邢典撰有《書城雜著》等;揚鳳苞撰有《十八家晉史纂》、《補正湖州詩錄》;沈轟撰有《新疆私議》等;董蠡舟撰有《三國志雜校》、《補五代史匯誤》、《十六國史摭逸》等;董恂撰有《古今醫籍備考》、《兩宋宮閨詞》、《南潯蠶桑樂府》等;沈鷂撰有《地道記》、《台灣鄭氏始末注》等;紀南星撰有《痘科集腋》等。明末至民國,撰寫鎮志蔚然成風,達十餘部之多。總之,南潯名人著述不勝枚舉,其學術研究及著述領域包括經史、天文、史地、志書、水利、農藝、蠶桑、醫學、樂律、音韶、六書、金石、書畫、詩詞等等。有史家說,南潯“書聲與機杼聲往往夜分相續”,誠不為過。
歷代許多潯籍官員吏治廉明,為民稱道者頗不乏人。如明萬曆東閣大學士朱國禎,在朝時反對魏忠賢專權弄國。辛酉(1601)他創均田均役,貧民得蘇。戊申(1608)、甲子(1624)等年,江浙大水,他力主減賦稅以解民困。萬曆刑部主事張斗,以不畏權勢,秉公執法而著名於當代。明末任徽州推官的溫璜,召集義勇在績溪黃山等地抗擊清兵而殉難。清雍正時,任湖南華容知縣的董炎,在抗洪時身先士卒,同時對苗民賑糧,苗民頌其德,說:“非董公,吾族無遺種也。”他死後,民眾立祠以祭祀他。乾隆時,任風山知縣的張升吉在台灣大田奮擊日本侵略者。道光、鹹豐年間歷任清廷駐韓、法、葡、日、比等國參贊、領事等職共12年的吳爾昌,能維護民族尊嚴,不稍屈撓而進行外交活動。
南潯人民具有光榮的反抗侵略的革命傳統。如清康熙年間復社領袖之一的董思;辛亥革命期間以巨款資助孫中山同作革命經費的張靜江、龐青城、龐萊臣,參與攻打上海製造局的周柏年,以及在經濟等各方面全力支持秋瑾從事革命的徐自華姐妹;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期間,許多潯籍兒女,投身疆場,張新華(女)等烈士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前夕,黨的地下組織在潯成立,同時黨的外圍組織和南潯中學愛國人士也積極開展工作,共同為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解放後,黨的組織建設不斷加強,黨員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在鎮黨委領導下,按黨章要求,團結同志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現代,南潯還湧現許多傑出的專家,諸如體育教育家徐一冰,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徐舜壽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陸志韋屠守鍔,國家計畫委員會副主任桂世鏞,教育家、實業家顧乾麟博士,作家徐遲等等。至於潯籍具有高級職稱的各界人士,他們都在不同的崗位上有所建樹,並在多方面關心、支持家鄉的建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有賴於人才,而培養人才的搖籃則是各級各類學校。據此,南潯歷屆鎮黨委、鎮人民政府承前啟後,重視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教育。全鎮基本形成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成人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公辦、民辦等多種辦學體制並存的大教育格局。,中學達9296;基礎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已形成配套發展網路;還設定了叔苹、劉湖涵、振奮和倪萍蓀等四個獎學金基金會,全鎮尊師重教蔚為風氣,教育效果顯著,多次受到市、省、國家教委的表彰,1997年通過“高標準普九”驗收,1999年通過省教育強鎮驗收。
綜觀建鎮以來七個半世紀的歷程,南潯在風雨中沿著歷史發展的軌道前進,鎮民在生產發展和文化建設中曾寫下輝煌一頁。但解放前,農業、手工業、商業都圍繞著單一的蠶絲產銷而興衰,缺乏迴旋餘地,更由於受舊社會的生產關係束縛,以及資本主義列強經濟侵略與先進生產技術的挑戰,導致經濟日漸衰落的後果。
新中國建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鎮民走上了寬廣的社會主義道路,生產關係的變革,新的經濟體制的建立,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新天地。特別是近幾年來,南潯鎮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加強社會建設,最佳化人居環境,全面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素質,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使千年古鎮煥發出了無限生機和無窮魅力。南潯鎮先後獲得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魅力名鎮、中國十佳古鎮、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全民健身活動點,全國千強鎮,浙江省百強鎮、首批體育強鎮、科普示範鎮、生態鎮、基層黨校示範點等二十多項先進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直接管轄區範圍內共涉及五個社區,分別是百間樓社區、夏家橋社區、適園社區和泰安路社區和增山社區部分。區域人口約1萬餘人。

規劃展望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人文優勢,堅持以文化導向型為主題進行開發,拓展古鎮旅遊發展空間,提升古鎮旅遊功能,全力打造古鎮文化休閒區。“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形成南遊北閒格局、五年創建5A級景區、八年建成文化休閒區,打造長三角精品旅遊目的地’的思路,到2013年,古鎮文化休閒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南潯古鎮實現從以觀光旅遊為主過渡到以休閒度假為主的複合型旅遊業態轉變,成為浙北旅遊東擴橋頭堡和上海入浙旅遊第一站。
深挖文化內涵,全力打造古鎮文化休閒品牌。突出文化主題,堅持走文化導向型路子,走挖掘——展示——傳承發展之路。通過邀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系統研究南潯人文歷史、深入挖掘南潯文化內涵特別是以張靜江為代表的民國文化。在深度挖掘南潯文化的同時,量身打造體現南潯特色的文化品牌,如輯里湖絲品牌、湖筆文化品牌等。著手歷史建築修復、歷史場景再造和各類博物館、文化主題娛樂設施的開發工作,積極引進文化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構築旅遊文化展示平台,切實提升景區核心競爭力。針對南潯古鎮文化內涵豐富、古鎮景區開發參與式旅遊項目的基礎好、潛力大的特點,增加遊客文化體驗項目,如水文化體驗項目、民俗文化體驗項目等,增加遊客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抓緊規劃編制,打造特色鮮明的古鎮旅遊形象。按照打造古鎮文化休閒區的總體要求,立足於古鎮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高起點、高標準進行規劃編制工作。圍繞南潯旅遊“一核兩翼”總體布局,根據古鎮不同區域的重點和特色,最佳化古鎮內部旅遊分區功能,形成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古鎮區、以田園風光為主的觀光區和以休閒娛樂為主的體驗區三大板塊聯動發展的良好局面。此外,通過組織專家、學者考察南潯古鎮,深入挖掘南潯古鎮文化內涵,將南潯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規劃設計之中,真正將古鎮旅遊規劃做好做精。
立足保護開發,打造差異明顯的古鎮旅遊產品。“南潯旅遊要突出重圍,就必須加快開發和包裝古鎮旅遊產品。目前,南部景區旅遊產品已相對成熟,重點要做好北部景區的提升改造。一是加快啟動北部景區改造提升。儘快啟動張靜江、金家、龐家等故居修復工作。在東大街區域盡力引進大的文化項目,開發利用好南潯劇院等現有資源,打造北部文化休閒一條街。加大古鎮民宅大院的旅遊開發力度,做足做深旅遊文化品牌,提高旅遊產品檔次。二是完善南部景區旅遊產品內容,在保持現有發展的基礎上,加大南部體驗性、參與性旅遊項目開發力度,完善旅遊配套,豐富旅遊產品內容。三是加大南北部景區的串聯。充分利用古鎮景區內水系發達特點,開通水上巴士,把南北部景區串聯起來,形成環線。四是推進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國際旅遊度假中心、新開河高檔會所區、晶街時尚休閒街區三大古鎮旅遊配套重點項目及古鎮周邊休閒度假項目開發建設,完善旅遊基本要素,促進旅遊消費。加快北部景區交通、停車、遊客服務中心等關鍵性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啟動實施業態控制規劃,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提升古鎮景區整體旅遊形象。”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