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孔門君子的德行坐標圖

半部《論語》:孔門君子的德行坐標圖

《半部:孔門君子的德行坐標圖》內容簡介:《論語》二十篇記言記行,形似漫汗,卻也形散神不散。貫注在多數篇章當中,始終有一條精神紅線,那就是立德立身以成為君子。按照作者個人觀點,直接或者間接論述君子德行的文字,若以章節比重計,占到了60%以上,是以稱為“半部《論語》”。全書除破題與綴語之外,分為分述(20篇)和綜述(6篇)兩大塊。分述部分,逐章逐句地進行串讀;綜述建立在分述基礎之上,專注於解讀孔門君子坐標圖,然後伸及於打造現代君子。所持之說,既注意吸納前修時彥,亦不乏作者個人獨到之見解。這些篇章從屬於《論語》的倫理—政治總體構架,著眼於孔門弟子修養成為君子的立人之道,涵納了孔子思想的幾乎所有人倫道德範疇和人倫道德概念。作者借用現代數學空間直角坐標系原理,喻稱為孔門君子的立體坐標圖。在這一圖系裡,孔門弟子們“修身”的“身”是為原點,孔子尊崇的“禮”形成的向量猶如縱坐標軸,孔子力倡的“仁”形成的向量猶如橫坐標軸,既體現又檢驗“禮”和“仁”的價值的“義”則猶如豎坐標軸,都沿著正向延伸。而“學”,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學,融匯於三個軸向,成為了孔門君子必由途徑。

基本介紹

  • 書名:半部《論語》:孔門君子的德行坐標圖
  •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
  • 頁數:341頁
  • 開本:16
  • 品牌:重慶出版集團
  • 作者:藍錫麟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30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9058081, 722905808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論語》二十篇記言記行,形似漫汗,卻也形散神不散。貫注在多數篇章當中,始終有一條精神紅線,那就是立德立身以成為君子。
藍錫麟編著的《半部——孔門君子的德行坐標圖》除破題與綴語之外,分為分述(20篇)和綜述(6篇)兩大塊。分述部分,逐章逐句地進行串讀;綜述建立在分述基礎之上,專注於解讀孔門君子坐標圖,然後伸及於打造現代君子。所持之說,既注意吸納前修時彥,亦不乏作者個人獨到之見解。
《半部——孔門君子的德行坐標圖》這些篇章從屬於《論語》的倫理—政治總體構架,著眼於孔門弟子修養成為君子的立人之道,涵納了孔子思想的幾乎所有人倫道德範疇和人倫道德概念。作者借用現代數學空間直角坐標系原理,喻稱為孔門君子的立體坐標圖。在這一圖系裡,孔門弟子們“修身”的“身”是為原點,孔子尊崇的“禮”形成的向量猶如縱坐標軸,孔子力倡的“仁”形成的向量猶如橫坐標軸,既體現又檢驗“禮”和“仁”的價值的“義”則猶如豎坐標軸,都沿著正向延伸。而“學”,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學,融匯於三個軸向,成為了孔門君子必由途徑。

作者簡介

藍錫麟,筆名老譚,四川南充人。文化學者,一級作家,獲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退休前歷任重慶教育學院副院長,重慶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現為重慶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此前已在國內出版個人著述12種,與人合著8種,主編圖書9種,另有中文文本譯成英文在海外發行。本書為作者七旬第一著。

圖書目錄

破題
分述
分述一 《學而》串讀
分述二 《為政》串讀
分述三 《八佾》串讀
分述四 《里仁》串讀
分述五 《公冶長》串讀
分述六 《雍也》串讀
分述七 《述而》串讀
分述八 《泰伯》串讀
分述九 《子罕》串讀
分述十 《鄉黨》串讀
分述十一 《先進》串讀
分述十二 《顏淵》串讀
分述十三 《子路》串讀
分述十四 《憲問》串讀
分述十五 《衛靈公》串讀
分述十六 《季氏》串讀
分述十七 《陽貨》串讀
分述十八 《微子》串讀
分述十九 《子張》串讀
分述二十 《堯曰》串讀
綜論一 聖人唯景仰,君子可期成
綜論二 禮——君子坐標圖的縱坐標軸
綜論三 仁——君子坐標圖的橫坐標軸
綜論四 義——君子坐標圖的豎坐標軸
綜論五 學——修養成君子的必由途徑
綜論六 依從現代文明培育現代君子
綴語

序言

傳世《論語》二十篇,合為一部論著,從無上半部下半部或前半部後半部之分。明知道如此,卻要標出《半部〈論語〉》來,是不是由於讀了“發昏章”?
不是,北宋的趙普就曾“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921—991年),字則平,幽州薊(今北京城西南)人。年輕時與趙匡胤結交為鐵哥們兒,從之游。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參與發動“陳橋兵變”,擁戴趙匡胤稱帝建宋。因佐命有功,累官至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執掌相權,以剛毅果斷著稱。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杯酒釋兵權”,其後削平諸國,加強中央集權,悉皆與其謀。太宗趙光義繼位,又兩度拜相。死後追封真定王,謚“忠獻”。真宗鹹平元年(998年),再追封為韓王。
《宋史·趙普傳》記載,其人“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書,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看起來,他唯讀《論語》,真做到了學字當頭,學在其中,活學活用,立竿見影。
但是,趙普本人並沒有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宋史》本傳亦無其意。說出這話的,乃是兩百餘年後的南宋羅大經。據其《鶴林玉露》卷七,太宗趙光義聽說趙普所讀僅只《論語》而已,曾當面訊問是否屬實。趙普答道:“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後一個“其半”,即演繹出“半部《論語》治天下”。
“半部《論語》治天下”,究竟指的哪半部?語焉未詳,殊難確認。但從這話中,可以捉摸到兩點信息。其一為《論語》這部儒學經典的確與政治密切相關,對“治天下”大有助益。其二為《論語》還有可分性,後人盡可以分出這個半部那個半部來,只要研判合理,便無悖謬之嫌。我今即取第二個信息,專就孔門君子話題講半部《論語》。
我讀《論語》五十年,如今才發現,《論語》二十篇記言記行,形似漫汗,卻也形散神不散。貫注在多數篇章當中,始終有一條精神紅線,那就是孔子本人也好,他的諸多弟子也好,都很看重立德立身以成為君子。大致統計一下,直接或者間接論述君子德行的文字,若以章節比重計,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足可以視作“半部”了。
這個半部從屬於《論語》的倫理—政治總體構架,著眼於孔門弟子修養成為君子的立人之道,涵納了孔子思想的幾乎所有人倫道德範疇和人倫道德概念。借用現代數學空間直角坐標系原理,綜合性地看,盡可以喻稱為孔門君子的立體坐標圖。在這一圖系裡,孔門弟子們“修身”的“身”是為原點,孔子尊崇的“禮”形成的向量猶如縱坐標軸,孔子力倡的“仁”形成的向量猶如橫坐標軸,既體現又檢驗“禮”和“仁”的價值的“義”則猶如豎坐標軸,都沿著正向延伸。而“學”,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學”,融匯於三個軸向,成為了孔門君子必由途徑。竊以為,循之解析孔門君子論,更有利於綱舉目張。
《論語》當中的這個半部,與其他所有內容一樣,孔子在生時,以及孔子身後他的嫡傳弟子、再傳弟子編纂《論語》時,肯定認為所有的言行無一不是天經地義的,否則他們不會那樣鄭而重之。然而,時移勢易,兩千多年以後再重新審視,就不難看出,其實都是啟世價值與過時倫理同在,精神參湯共思想餿飯雜陳,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倘若片面地叩其一端,籠而統之、大而化之地或將孔子神聖化,或將孔子妖魔化,顯然都不是後之來者對於先賢應取的態度。我只企求盡力做到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坦然表達一孔之見。
為此,我採用了分述、綜論兩大板塊。分述按照《論語》固有的篇次,逐章逐句地進行串讀,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但決不遇到疑難繞開走。重點自然在這個半部,同時也兼及其他,避免有所偏失。綜論即建立在這一基礎上,聚精會神地解讀孔門君子坐標圖,然後伸及於現代君子。分述和綜論都只持一說,所持之說多出自前修時彥,不過,其間也不乏個人見識,哪怕前修時彥未曾那樣說過。
毋庸諱言,追溯者在古,觀照者在今。無論是古是今,只要涉及到君子,就與德行分不開。當下的中國,面臨著與孔子當年不一樣的“禮壞樂崩”,道德領域的病害叢生令人憂患,缺失君子和呼喚君子已然構成了一體兩面。搬來孔門君子坐標圖,並不能包治百病,但對矯正時弊總會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如果真能以古鑒今,對於造就現代君子、最佳化道德環境真可以起到推動作用。我的主觀意願,就在這兩點上,祈盼可以求其友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