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原

基礎理論名詞。出《靈樞·九針十二原》。原為本原、原氣之意,指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重要腧穴,該穴為臟腑元氣經過或留止部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原
  • 出處:《靈樞·九針十二原》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重要腧穴。

解讀

十二原的內容有兩種說法:一為《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述:五臟各有原穴左右各一,加之膏、肓原穴各一,合為十二原。肺原太淵,心原大陵,肝原太沖,脾原太白,腎原太溪,膏原鳩尾,肓原脖胦。二為《靈樞·本輸》、《難經》及《針灸甲乙經》所述:十二經皆有原穴,故稱十二原。即除上述五臟原穴外,大腸原合谷,胃原沖陽,小腸原腕骨,膀胱原京骨,三焦原陽池,膽原丘墟,心包原大陵(心原神門)。歷代從後說將十二原視為十二經之原穴。同時,心肝脾肺腎五陰經之原穴,又稱“五輸穴”,張介賓《類經圖翼》解釋為“陰經之輸並於原”,即陰經“以輸為原”的原因。而陽經六腑除各經輸穴外,另有原穴。

中醫套用

原穴的臨床意義:
1、具有祛邪除病之功效,且能夠補虛固本,使原氣(元氣)通達旺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2、臟腑疾病多取相應原穴治療,《難經·六十六難》:“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十二原穴使五臟稟受水谷氣味,精氣注於三百六十五節,滲灌皮膚肌肉,營養全身的部位。故五臟有病,能反映到十二原,在十二原的部位上各有表現。清楚的了解十二原的性質,觀察十二原的反映情況,就能知道五臟的病變。
十二原穴是針灸治療中常用的重要腧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