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留村(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北留村)

北留村隸屬濟南市萊蕪區羊里鎮,位於萊蕪城區西北22公里、羊里鎮西南3公里處。該村東接羊里、倉上村,西臨玄王石,南臨與東、西留村成“品”字形緊緊相連,北依三官廟村。村莊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耕地1563畝,1812口人。區位優勢明顯,公路四通八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留村
  • 隸屬:萊城區羊里鎮
  • 地理位置:萊城西北22公里
  • 面積:10萬平方米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歷史文化,人文自然,地圖信息,

村莊名片

村碑記載,明嘉靖年間,藺、趙兩姓遷此建村,後人丁興旺,以此處為留人旺丁之地,故名留村。後因與東留村和西留村區別,遂冠之以“北”字謂之北留村,沿稱至今。後有多姓陸續遷此定居繁衍生息,村莊不斷擴大,現有16個姓氏,為羊里鎮大村之一。

行政區劃

北留村1943年屬羊里區;1946年屬水北區;同年9月屬儀封區;1958年屬羊里公社;1960年屬寨里公社;後又分出屬羊里公社。1984年5月屬羊里辦事處;1985年10月屬羊里鎮至今。

歷史文化

由於年深時久,世事多變,戰亂頻仍,解放初期,村莊已是滿目瘡痍.面目全非,以上所述無一存焉。特別是1958年大煉鋼鐵期間,山東大搞“農村四通八達”,拆牆扒屋,又加文化大革命期間“破舊立新”,文物保護知識甚差,一切古物毀壞殆盡,實為遺憾。
北留村人勤勞智慧,務實精神特強。自古以來,以農桑、紡織、印染,兼以經商加工為業,其它手工藝和匠業也頗有影響。如鐵匠、木工、瓦工、糕點、條編、秤業、土陶等。改革開放以來,更湧現出了一大批新型的農特產經營能手,帶動了一大批剩餘勞動力參與經營活動,甩掉了貧困落後的帽子。為了繁榮經濟,1927年北留村立集(為一、六)。解放前北留村紡織業非常繁榮,幾乎家家紡線織布。木織機、鐵織機若干台,小型紡織機家家有,紡線牽機是婦女們必須掌握的技術,男人一定要會織布刷機。特別是冬天,家家有地窖,有的幾家合挖較大的地窖,裡面能安放2-3張織布機,地窖上面留有窗子,粘上白窗紙,可透光、避風、濕潤、暖和,便於勞作。
每逢留村集,線市、布市、棉花市攤位連連。隨之而起的印染業也是相當興隆,染坊內各式染缸、染鍋,應有盡有。印花匠人用豆面和石灰膏配成的原料,將一沓沓白布刮印出各種圖案,然後放入染缸、染鍋,滿足人們的不同要求。每逢年節、紅喜公事,印染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新娘子印染被褥衣裙,小孩子索要印花肚兜,老人們添制冬衣,人們各有喜好,必須滿足。那時所織布匹除當地消費外,還遠銷沂源、蒙陰、新泰、章丘、費縣、周村等地,北留村頗有聲名。
解放後,北留村同全國一樣,經歷了土改、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大躍進、農業學大寨等。政治上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但經濟上一直徘徊不前。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該村才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一甩貧困落後的帽子,躍入小康村之行列。
以馬淑禮、賈緒平等為代表的農副產品貿易組織迅速發展到36家,活躍了村經濟,帶動了一大批能人跨入富裕的行列。從前只有馬、賈兩家冷庫,近年來新上冷庫20處,姜蒜收購點4處,帶動了一大批剩餘勞力。據不完全統計,全村現有生產機械300餘台,個體大貨車20輛,轎車204輛,麵包車64輛,大客車5輛。自2006年,本村已實現入戶電話全覆蓋。
村容村貌大有改觀。原“重慶大街”加寬後修成柏油馬路,成為北留村主要商貿街。村東村西路面擴改修成柏油路,四通八達。村內舊房基本換成了瓦房,村西樓區現已發展到15戶二層樓房。村內經商攤點、副食,作坊、理髮、澡塘、餐館、酒樓、車輛維修應有盡有,一派繁榮景象。
文化教育蓬勃發展。北留村國小始建於1913年,以護國寺為基礎,最早參於教育工作的有馬漢成、劉西古、彭懷詩、馬漢忠等人,學員達到100多名。1942年抗戰進入艱苦階段,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敵人,區委展開“冬運”活動,主要是“冬學”,其宗旨是提高民眾覺悟,使村人在文化上翻身,並對學員進行抗戰教育,教材是上級發的《政治課本》和自編的《識字課本》。當時北留村設冬學處,學員80餘名,教師33名。1943年又成立了女子冬學一處。男子冬學分為民兵、自衛團青年三個班,學員學習積極性很高,風雨無阻。不少積極分子,還動員兄弟姐妹入學。通過學習,60%以上的學員能識200至400個生字。在學文化的同時,還向學員進行馬列主義教育、時事教育。並組織讀報組、劇團、秧歌隊等,使學員們明確了中國共黨是抗日的領導核心,是抗戰勝利的保證,八路軍、新四軍是抗日的隊伍,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窮人翻身就要組織起來等道理,堅定了抗戰的信心。1944年春,泰安專署在萊蕪縣西下游村召開“冬學總結評比大會”,北留村、東溫石埠的兩村冬學,在會上被評為“模範冬學”,北留村冬學教師楊卓民被評為“一級工作模範”。
後來國小逐漸擴建、重修,至“文革”後期,1972年佛爺殿拆除另建平房,後又遷建村南至今。2002年9月新建高標準校舍,投資45萬元,成為留村完小,師生員工達360人。北留村國小從識字教學直到有系統地組織教學,為國家輸送出了若干有能力有作為的建設人才,有的已成為國家重要部門負責人,成為新時代的建設主力軍。藺松亭早期為青年工作幹部,後任職北京某部門,趙冠善在鄭州中級人民法院任職(已故),彭玉欽、馬淑影在上海京劇團工作,張志剛、張志強、彭秀軍等均在萊蕪市機關任職。
在中國民主革命建設時期,北留村村民積極投身鬥爭之中,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和人物,錘鍊出了一批國家棟樑,大批留村村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更有一批人獻出了寶貴生命。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彭德升榮立二等功,周長利三等功。

人文自然

清光緒元年,以村中央水溝為界,分圍子裡圍子外;水溝以北為圍子裡,以南為圍子外。圍牆高大,南面以現南北大街中部為基本點,建起過街樓為賈氏所有。過街樓外呈拱廊狀,是出入圍子的重要通道,並有吊橋。荒亂時吊起橋板,外人進入嚴加盤查。北門、西門用土石掩擋以防外患,只留東門進出。圍子牆上有女牆和通道,以作瞭望、防衛、掩體之用。 因挖土築牆,圍子四周自然形成寬約5米,深達2米的壕溝,用以排水、防洪和護圍。戰亂年代,牆面留下彈痕累累,村莊所遭摧殘可想而知。
北留村原分為前后街(東西街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皆有門廊)。后街(又叫北門裡、圍子裡)村民稱為“重慶街”——為國民黨做事;向北張家胡同稱為“蘇聯街”——為共產黨做事,成為兩大對抗勢力,至今仍為村民敘古談今之話由。
前街(圍子外)俗稱“廟上”、“寺上”,因有“護國寺”(俗稱佛爺殿)之故。護國寺建築藝術高超,有石門過道,院落寬敞,主體建築(俗稱大殿)巍峨高大,雕樑畫棟,壁畫超俗,挑角飛檐,四梁八柱,氣派壯觀,據傳為乾隆24年修築。自古香火繚繞,廟內外碑石林立,古槐虬曲,遮天蔽日,鳥語連連,鐘聲悠揚,傳至五六里外。僧侶長住,善男信女,前來求拜,絡繹不絕,鼎盛之勢難以言表。解放後為村民聚息暢談天下,敘古道今之佳處。
東門外有貫穿南北之大道,俗稱趕牛路,據傳為辛興一帶一財主至大舟山放牛之路(據傳有100頭牛,其中有神牛一頭)。西南角有土地廟,內有壁畫若干,環境幽雅不俗。西門為西面出入村之門,酒店、油坊俱在此處,買賣興隆,聞名鄉里。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萊蕪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