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金灰蘚

北方金灰蘚

北方金灰蘚(Pylaisiella selwynii (Kindb.) Crum, Steere et Anderson)是金灰蘚科、小金灰蘚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方金灰蘚
  • 拉丁學名:Pylaisiella selwynii (Kindb.) Crum, Steere et Anderson
  • 植物界
  • 苔蘚植物門
  • :真蘚綱 
  • :灰蘚目
  • :金灰蘚科
  • 小金灰蘚屬
  • :北方金灰蘚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體形較纖細,綠色或黃綠色,稍具光澤,匍匐生長。莖不規則羽狀分枝,乾燥時常彎曲。葉密生,莖葉與枝葉同形,乾燥時緊貼,潮濕時伸展,卵狀披針形,先端寬,漸尖,長0.8-1.1毫米,寬0.3-0.46毫米;葉邊平滑,或先端有細齒;中肋短,2條或無中肋;葉細胞狹長線形,角細胞較多,方形,10-20列。蒴柄棕紅色,長6-12毫米。孢蒴直立,圓柱形,長1-2毫米,乾時皺縮。蒴齒兩層;外齒層齒片狹長披針形,淡黃色,平滑或有時具疣;內齒層基膜低,齒條長於齒片,常沿中縫處分裂並附著在齒片上,具疣,無齒毛。蒴蓋圓錐形,具短斜喙。孢子黃綠色,直徑15-19微米,具細疣。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和雲南,生於海拔1150-2650米的山地林下樹幹上。蒙古、朝鮮、北美洲及歐洲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