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辦所宗旨是:弘道明德,即弘揚優秀道德文化,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東方道德研究所既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研究東方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研究東方道德與人類其它文明的關係;也組織、研究各類道德教育的實驗,組織實施對大、中、國小德育工作者進行業務培訓;還積極開展國內外相關的學術交流,並招收國內外中國文化專業進修生與訪問學者

現任所長為周永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
  • 專職研究人員:7人
  • 所長周永源
  • 名譽所長:王殿卿、甘葆露、錢遜
簡介,影響,所設研究室,研究成果,教育實驗,培訓班,學術交流,(1)國內,(2)海外,主持主要課題,承辦學術會議,(1)國際篇,(2)國內篇,道德狀況調研,

簡介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現有專職研究人員7人(其中教授3人、副研究員4人,3人具有博士學位、1人具有碩士學位),周永源副教授任所長,王殿卿教授、甘葆露教授、錢遜教授為名譽所長。研究所除副院長張曉華教授等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多位專家學者任兼職研究員外,還擁有30餘位社會知名學者組成的兼職研究員隊伍,其中徐惟誠、卓新平、羅國傑、錢遜、方克立、牟鐘鑒、袁貴仁、郭齊家、劉國強、葉國洪、萬俊仁等為特邀研究員。已故著名國學大師張岱年先生在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五周年之際親筆題寫“弘道明德”四字,是為該所辦所宗旨。

影響

建所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在三個主辦單位、尤其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的領導下,在北京及國內外學術界一大批學者的指導與支持下,全所同志積極開展了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及道德教育實驗與培訓,承擔了10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主辦和參與舉辦了20多次國際和國內學術研討會,出版和發表了20餘部著作教材和200餘篇論文及研究報告,定期編輯出版了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的研究所所刊《東方道德研究》,先後對全國60萬餘名大中小學生開展了中華美德教育實驗,對韓國、日本招收過多名中國文化專業的的進修生與訪問學者,對北京各區、縣、局、鄉鎮、街道、社區10000餘名幹部和民眾進行了公民道德及人文奧運建設培訓,對5000餘名企業員工進行了職業道德培訓,為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所設研究室

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
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室立足首都,面向基層,面向民眾,面向青少年,研究首都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內涵、方法及途徑。研究方向主要有:
1、首都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3、中西方公民道德建設比較研究
4、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研究
5、公民道德建設與“人文奧運”
儒家倫理研究室
儒家倫理是維繫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的基本倫理觀念及道德規範。本研究室注意辨證分析儒家倫理的歷史和現實價值,汲取其中鮮活的元素,豐富和發展當代公民道德的建設水平。研究方向主要有:
1、儒家倫理基礎理論研究
2、儒家倫理的普世價值研究
3、儒家倫理的現代轉化研究
4、儒家倫理與經濟全球化
5、儒家倫理與青少年道德教育
文化創新研究室
文化創新研究室注意整理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同時還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的要求,積極探索文化綜合創新之路。研究方向主要有:
1、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研究
2、“五四”以來新文化思潮研究
3、傳統文化與經濟全球化
4、傳統文化與小康社會
5、傳統文化與大眾文化
6、傳統文化與青少年文化
北京青年運動研究室
北京青年運動研究室以全面、系統、深入研究北京市青年組織、青年運動發生、發展及演化規律為宗旨,以為北京青年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和智力支持為己任。研究方向主要有:
1、建國前的北京青年運動研究。
2、建國後北京青年思想教育活動研究。
3、“紅衛兵”運動與傳統道德研究。
4、改革開放以來北京青年參與大型活動研究。
5、港台和國外青年運動研究。

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成果
《中華倫理》,王殿卿,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跨世紀青年的價值觀,王殿卿等,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
《新編大學德育學》,王殿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人生哲理新論》,甘葆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倫理學概論》,甘葆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中國古代早期姓氏研究》,趙艷霞,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東方哲學的故事》,傅永吉,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楊慶中,人民出版社,2000
《大眾道德——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東方所組編,紅旗出版社,2000
《中華美德教育實驗在北京》,王殿卿等,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國革命道德》,葉瑞昕合著,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
《清通鑑》(同治朝),譚紹兵合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清史編年》(同治朝),譚紹兵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東方所組編,中華工商聯出版社,1996
《文化反思與文化建設》,東方所組編,中華工商聯出版社,1998
《修身·立業·治國——中華德治思想錄》,王殿卿、葉瑞昕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文化 道德 德育》,王殿卿,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4
《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任文利,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尋求學校德育新定位》,王殿卿,譚紹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超越匠人》,傅永吉,厲育綱,人民出版社,2006
《荀子倫理思想研究》王穎,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我們的節日》,張曉華等,學習出版社,2006
《我們的節日(學生版)》,張曉華等,學習出版社,2006
《傳統節日文化叢書》,張曉華等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危機中的文化抉擇》,葉瑞昕,商務印書館,2007
《塑造明天的希望》 ,傅永吉等,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二、論文和研究報告(280餘篇)
三、所刊《東方道德研究》第1-9輯

教育實驗

(1)“八五”期間與北京市教委合作,在北京市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5所院校,在東城、朝陽、昌平三個有代表性的區縣100所中國小的4萬餘名學生中進行了中華美德教育實驗;
(2)“九五”期間繼續合作,並被立項為北京市和全國教育科學的重點課題,北京市的實驗規模擴大到7 個區縣,有10萬餘名中小學生接受了此項教育,外地擴大到山東等6 個省市的部分教育實驗區,有15萬餘名學生接受了此項教育,大學擴大到清華、北大、南開、南京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西北大學等20餘所大學,有3 萬餘名大學生接受了此項教育。
(3)“十五”期間,目前承擔的國家教育部課題“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建設互動研究”,又有35萬名大中小學生正在接受教育實驗。

培訓班

職業道德培訓
(1)1995年3至7月,對北京當代商城的1700名員工進行崗前職業道德與商業道德的培訓;
(2)1995年9月至11月,特邀張岱年、季羨林、張豈之等著名學者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化為主題,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為大中國小教師舉辦了6次開放式義務講座;
(3)1996年全年,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舉辦“東方道德之光”專題節目,每周一次,每次半小時;
(4)1996年7-8月,對北京藍島大廈2800餘職工進行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傳統美德與商業道德等內容培訓;
(5)1997年5月, 對北京賽特俱樂部員工進行了兩期傳統道德與企業文化、企業道德的培訓;
(6)1998年8月,先後兩次在山東招遠市、北京市對全國參與“大中國小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各個實驗基地的500餘名教師進行了培訓;
(7)2000年3月到4月,在北京對來自全國大中國小的100餘教育骨幹進行了“傳統美德與21世紀道德教育”的培訓;
(8)2001-2002年,先後對參加全國“十五”課題的各地骨幹教師進行培訓,人數達3000餘人;
(9)1996-1999年,招收三屆日本進修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另有一名韓國漢城大學博士在本所作過訪問學者。
“中華美德教育行動” 師資培訓班
(1)第一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2年7月,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2)第二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3年7月,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3)第三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4年7月,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4)第四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5年7月,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5)第五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6年7月,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儒家經典讀書班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國際儒學聯合會與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聯合舉辦。
第一屆“儒家經典師資讀書班”,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讀書班以儒家經典“四書”為學習內容,招生對象為北京市地區中國小校長、老師。首屆學員共100名,分別來自北京的五個區縣。其中,朝陽區有37名,通州區有17名,房山區有20名,崇文區有15名,門頭溝區有11名。學制兩年。不收費用。第一學年講授《論語》、《大學》,第二年講授《孟子》、《中庸》。學習方式以業餘自學為主,輔以教授講解、答疑和小組討論。

學術交流

(1)國內

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高等學校,北京社科院、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華孔子學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倫理學會等學術機構與團體均有良好合作;

(2)海外

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埃及及香港、台灣的有關科研機構,建立了較為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主持主要課題

(1)王殿卿等:《普通高校德育德育大綱》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項目
(2)甘葆露:《市場經濟與青年價值觀》國家教育部“八五”項目
(3)王殿卿:《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理想、信念、價值觀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八五”重點項目
(4)王殿卿:《大中國小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實驗研究》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
(5)甘葆露:《市場經濟與文化建設》子項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企業文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項目
(6)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青年項目
(7)趙艷霞:《傳統文化與北京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8)趙艷霞:《北京婦女與家庭倫理》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9)楊慶中、譚紹兵:《中國孝親的優秀傳統與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0)王殿卿:《學校德育與新世紀社區道德建設》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
(11)王殿卿:《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互動研究》,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項目
(12)葉瑞昕:《“加大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的科學含量”教育實驗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3)葉瑞昕:《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公德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4)譚紹兵:《北京青年國際和平意識調查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5)任文利:《儒家性善論與青少年情感教育》,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6)張曉華:《首都大中國小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7)張曉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研究與推廣》,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18)葉瑞昕:《清末民初北京的公民道德建設》,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項目
(19)葉瑞昕:《首善之區與公民道德——20世紀北京公民道德建設的動力機制與效應研究》,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20)王穎:《荀子的教育思想與青少年培養》,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21)王穎:《北京市民公民道德意識的培育與提升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項目
(22)張曉華:《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基地(平台)項目
(23)張曉華:《北京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資料庫》,北京市教委科技創新基地(平台)項目

承辦學術會議

(1)國際篇

1、“ 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1995年5月16-18日,北京,與首都師範大學中華倫理研究室、南京大學東方道德研究合辦;
2、“東方倫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1998年10月 ,北京,與國際儒學聯合會合辦;
3、 “傳統美德與21世紀道德教育”高級研討班,2000年3月26-4月2日,北京,與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加拿大文化更新中心合辦;
4、“公民與道德”國際學術研討會,2000年11月, 北京,與香港中文大學教科所、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中國社會主義學院合辦;
5、“中埃古代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19-28日,埃及開羅,與中華文化學院、埃及愛因·夏姆斯大學語言學院漢語系合辦;
6、“漢城、北京文化比較與文化產業”韓中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6月29-7月5日,韓國漢城,與韓國漢城成均館大學儒道會合辦。

(2)國內篇

1、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大會暨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學術討論會,1994年11月18日,北京;
2、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兩周年專家座談會,1996年12月20日,北京;
3、“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德育”研討會,1997年7月11日,北京,與北京大學德育研究所合辦;
4、“文化反思與文化建設”專家座談會,1997年12月5日至6日,北京;
5、文化建設理論青年博士學術座談會,1998年1月 9日,北京,與北京社會科學院合辦;
6、“20世紀易學史研究”專家座談會,1998年6月,北京;
7、“大學中華文化與倫理教育實驗用書內容體系”學術研討會,1999年4月,四川成都;
8、“中華倫理與大眾道德學術研討會”,2000年1月9-10日,北京;
9、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基地驗收與學術討論會,2000年5月4-7日,北京;
10、海峽兩岸三地“中華倫理與公民道德”學術研討會,2001年8月24-27日,山東煙臺,與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煙臺市教育科學院、山東省招遠市教委合辦;
11、建所七周年座談會,2001年11月24日,北京;
12、“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建設互動研究”開題會議,2002年4月25-26日,北京;
13、“大學生與誠信”學術研討會,2002年4月27日,北京;
14、“儒家倫理與公民道德”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25-27日,北京;與國際儒學聯合會、河南《新鄉日報》社、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南省新鄉市合辦;
15、首屆“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2002年8月2-10日,香港,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合辦。
16、“青少年公民道德與民族精神教育”研討會,2003年6月21日,北京,共青團北京市委、北京青年政治學院主辦,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承辦;
17、“大眾道德與文化創新”研討會,2004年1月17日,北京。
18、“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與社區道德建設互動研究”黑龍江墾區經驗交流現場會, 2004年7月底,黑龍江,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主辦;
19、紀念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舉辦“中華美德與青少年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與師資培訓班,2004年11月18-22日,北京房山良鄉,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聯合舉辦;
20、“傳統節日文化研究與推廣”研討會,2005年9月,北京,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與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21、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建校50周年“青年·責任·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2006年9月22日,北京,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承辦;
22、第二屆“儒家倫理與東亞地區公民道德教育論壇”,2006年10月,河南省新鄉市,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田家炳教育科學研究所聯合協辦;
23、“儒家文化與當代青少年教育研討會”,2006年12月,海南海口市,海南大學與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聯辦。

道德狀況調研

(1)“家庭倫理與婦女發展”問卷調查,對北京1000名已婚女性和1000名已婚男性進行了相關問題調查;
(2)“傳統道德文化與農村發展”的調研,對北京、河南、四川、吉林4省市的20個農村進行了農村道德文化狀況實地調查;
(3)“大學生的誠信觀”問卷調查,對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部分學生進行誠信問題調研。
(4)“首都中小學生傳統節日文化認識現狀”問卷調查,對首都各區縣部分中小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文化基本知識調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