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纖維工業發展史

化學纖維工業發展史

化學纖維工業發展史,1664年,英國人R.胡克在他所著的《微晶圖案》一書中,首次提到人類可以模仿食桑蠶吐的絲而用人工方法生產紡織纖維。在人造纖維中也生產了三超、四超粘膠纖維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學纖維工業發展史
  • 開始時間:1664年
  • 提出者:英國人R.胡克
  • 發展:三超、四超粘膠纖維
  • 高速發展階段:1981~1992年
  • 奠基階段:1966~1980年
工業發展史,施工現場,高速發展,

工業發展史

1664年,英國人R.胡克在他所著的《微晶圖案》一書中,首次提到人類可以模仿食桑蠶吐的絲而用人工方法生產紡織纖維。經過200多年的不斷探索,終於在1891年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工業生產了化學纖維,由此開始了化學纖維工業的歷史。
人造纖維的工業化  1884年,法國H.B.夏爾多內將硝酸纖維素,溶解在乙醇乙醚中製成粘稠液,再通過細管吹到空氣中凝固而成細絲。這是最早的人造纖維──硝酸酯纖維。於1891年在法國貝桑松建廠進行工業生產。由於硝酸酯纖維易燃,生產中使用的溶劑易爆,纖維質量差,未能大量發展。
1899年,由纖維素的銅氨溶液為紡絲液,經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製得的銅氨纖維實現工業生產,1905年粘膠纖維問世,因原料(纖維素)來源充分、輔助材料價廉、穿著性能優良,而發展成為人造纖維的最主要品種。其間,1900年英國托珀姆還開發了金屬噴絲頭、離心式紡絲罐、紡絲泵等,從而完善了粘膠纖維的加工設備。繼粘膠纖維之後,又實現了醋酯纖維(1916)、再生蛋白質纖維(1933)等人造纖維的工業生產。1922年,人造纖維產量超過了真絲產量,成為重要的紡織原料。1940年,粘膠纖維的世界產量超過1Mt。40年代以來,人造纖維的發展速度相對減慢,人們主要致力於提高現有纖維的質量。50年代,出現了各種粘膠纖維強力絲。60年代,石油蛋白質纖維稍有發展。

施工現場

由於人造纖維原料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們試圖以合成聚合物為原料,經過化學和機械加工,製得性能更好的纖維。1939年杜邦公司首先在美國德拉瓦州的錫福德實現了聚醯胺66纖維(見聚醯胺纖維)的工業化生產。隨後德國於1941年、1946年分別進行了聚醯胺 6纖維、聚氯乙烯纖維的工業化生產。50年代以後,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見聚乙烯醇纖維)、聚丙烯腈纖維聚酯纖維等合成纖維品種相繼工業化。1953年由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R.希爾博士主編的《合成纖維》一書出版,總結了合成纖維工業發展初期的研究成果和生產實踐,對合成、加工工藝和理論作了全面的闡述,並對以後的發展作了預測。

高速發展

60年代,石油化工的發展,促進了合成纖維工業的發展,合成纖維產量於1962年,超過羊毛產量,1967年又超過人造纖維,在化學纖維中占主導地位,成為僅次於棉的主要紡織原料。70年代初,化學纖維的總產量超過了10Mt。在這期間,人造纖維的產量一直維持在 3Mt左右。70年代合成纖維仍然得到一定發展,1978年突破10Mt,1984年達到11.9Mt(見圖)。在生產技術方面,70年代以後,合成纖維技術開發的重點,從創製新的成纖聚合物,轉向通過改性或紡絲加工去改進纖維的性能。通過化學和物理改性,纖維的使用性能,如染色、光熱穩定、抗靜電、防污、抗燃、抗起球、蓬鬆、手感、吸濕等都有較大改進。各種仿棉、仿毛、仿絲、仿麻的改性品種逐步開發,並投入生產。生產工藝技術向著連續化、自動化、大型化和高速化的方向發展。逐步採用了聚合、紡絲和後處理連續工藝,熔體紡絲卷繞速度由500~1500m/min提高到3000~4000m/min,從而製得性能優異的部分取向絲。部分取向絲經拉伸和變形製得的變形絲稱拉伸變形絲,其工藝是紡絲和拉伸、變形、熱定型、捲曲聯合在一起,縮短了工序,降低了成本。 化學纖維的套用領域不斷擴大,開發了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纖維品種。1957年,杜邦公司生產了耐腐蝕的聚四氟乙烯纖維。 1967年,又生產了耐高溫纖維──聚間苯二甲醯間苯二胺纖維和高強高模量纖維──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纖維(見芳香族聚醯胺纖維)。此外,還有作為增強材料的碳纖維等問世。同時,對現有的化學纖維品種的改性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改變纖維性能的抗靜電、吸濕、吸汗、抗起球、耐熱、阻燃、高捲曲、高收縮、高蓬鬆纖維,有改變纖維形狀的異形、中空、超細、特殊立體捲曲纖維,還有仿棉、仿毛、仿麻、仿絲類纖維。在人造纖維中也生產了三超、四超粘膠纖維等。此外,用於三廢處理的反滲透膜、離子交換纖維以及高分子光導纖維、導電纖維、醫用纖維、超細纖維等也紛紛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