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令儀

包令儀(960-1033),北宋官員。字肅之,北宋廬州(今安徽合肥)人。北宋名臣包拯的父親。他自幼刻苦攻讀,於24歲考中進士。宋真宗祥符五年(1012)任福建惠安縣知縣,後來任過朝廷虞部員外郎,掌管冶煉、茶、鹽的生產;又曾做過陪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留守等。天聖八年(1030)左右卒,葬在合肥東門外的螺螄崗。後朝廷追贈刑部侍郎

基本介紹

  • 本名:包令儀
  • 字號:字肅之
  • 所處時代:北宋
  • 出生地:北宋廬州
  • 出生時間:公元960年
  • 去世時間:公元1033年
人物檔案,生平經歷,相關記載,相關文物,

人物檔案

姓名:包令儀
字:肅之
生年:不詳
卒年:不詳
籍貫:安徽合肥
考取進士:24歲
官位:朝散大夫,虞部員外郎
追贈:刑部侍郎
家庭:
祖父:不詳
母親:不詳,追封滎際郡太夫人
父親:包士通,贈太子少傅
母親:宣氏,追封馮翊郡太夫人
夫人:張氏,追封□陽郡太夫人
子女:包播,包振,包拯,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

生平經歷

包令儀出生於淮南路廬州合肥縣東鄉(今包公鎮)小包村。父包士通,耕讀傳家,曾為鄉村塾師;母宣氏,終身務農。令儀少隨父讀私塾,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中癸未科進士,後在京任職。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包令儀任惠安(今福建惠安)縣令。三年後回京,先後被授朝散大夫、行尚書虞部員外郎、分帥南京(今河南商丘)上護軍、南京留守等職。晚年致仕移家合肥城內居住,妻張氏。包令儀死後,朝廷贈官初為刑部侍郎,父以子拯貴,後贈太保。有子三:堂、穎、拯。

相關記載

“包侍郎名令儀,字肅之,進士及第。授朝散大夫,行尚書虞部員外郎,出帥南京,上護軍,贈刑部侍郎。”
——《廬州府志》

相關文物

《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
近年,安徽合肥發現了一塊包拯為父親包令儀立的神道碑。碑上陰刻篆書“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貴文物,又是他力盡孝道的見證。
包拯的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所以在他二十九歲時,便考中了進士甲科。按照宋朝規定,考取進士之後,便可以做官。包拯被委命為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但包拯認為父母親年事已高,應該盡孝奉養雙親,因而請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但是,父母親希望兒子在自己身邊,包拯便決定辭職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仍不想離開故土。當時,這種封建孝道,受到家鄉人的稱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